当前日期:

目录

历史上的凤阳,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勤劳的农民一直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
民国38年1月,县境解放,人民获得新生。为医治封建统治和天灾人祸所造成的创伤,从1949年起,全县开展了减租减息、生产救灾、反匪反霸和镇压反革命等群众运动,政治形势初步得以稳定。1951年6月至1952年4月,县内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分得土地的农民迸发出极大的生产热情,仅2年时间,农业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农民生活得到了初步改善。
1952年12月下旬开始,农村办起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在初级社中,社员的私有土地作股入社,实行统一经营;耕畜、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入社统一使用,取得适当报酬,或作价归社,由社分期付款;社员参加集体劳动,并按照劳动和入社土地的数量和质量,以社为单位进行统一分配。因此,农业生产力获得解放,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全县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4991.4万公斤,增加到1955年的1.3133亿公斤,6年增加0.8亿公斤,平均每年增产1333万公斤。这个时期被群众称为凤阳的“黄金时期”。不过,初级社也有自身的不足,如何评工记分是其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农村还实行了包工制,即分为小段包工、季节包工、全年包工等几种形式。包工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这种包工制对后来创造大包干是很好的启迪。
1955年下半年,由于“左”的错误影响,合作化运动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倾向,一个冬春凤阳农村全部建立了高级社。其中,有30%的农户是从互助组甚至是从单干直接进入高级社的。它超越了群众的觉悟程度和农村的具体条件,经营管理水平也跟不上,因此出现了管理上的瞎指挥、生产上的大呼隆、分配上的大锅饭等弊端。为解决这些矛盾,县内推行了“包工包产”、“包产到队、分户管理”、“三包一奖”等农业生产责任制。这虽然使矛盾有些缓解,然而,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当矛盾重重的高级社尚需进一步巩固时,“大跃进”和一哄而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席卷凤阳大地。1958年8月17日至9月25日,仅用48天时间,全县便实现了公社化,初级社、高级社时所实行的各种形式生产责任制几乎全被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公社一级所有制”,即以公社为单位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1960年下半年,根据党的调整政策,建立了人民公社新体制。这种体制在组织机构方面,实行“政社合一”;在生产资料占用方面,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实行集体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社员在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安排下,参加生产劳动;在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主要采用按劳动工分分配的办法。随着“大跃进”不断升温,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生活特殊化风“五风”猖獗,凤阳农业受到致命的摧残,粮食产量急遽下降。到1960年,全县粮食产量只有4753.4万公斤,比1949年的4991.4万公斤还少238万公斤。农村普遍出现了“荒、饿、病、逃、死”现象。很多社队人畜死亡,农具毁坏,房屋倒塌,土地抛荒。
1961年,为改变“五风”造成的惨痛局面,凤阳实行过农民称之为“救命田”的“责任田”,可惜时间太短,最长的只一年多,种了三季庄稼;有的地方刚实行,就被“改正”了。1962年以后,由于部分调整了农村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和农村政策,生产略有发展,然而,“左”的错误没有解决,发展缓慢。
“文化大革命”时期,县内“闹派性、打派仗”、“学大寨、割尾巴”,“抓纲抓线”,“大批促大干”。全县不少地方又急于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合并生产队,实行大队核算,批判“工分挂帅”、“物质刺激”,生产管理更加混乱,“一平二调”和平均主义更为严重,直接侵犯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农业长期低产,农民生活困难,1967年,全县有7.8万人外流。粉碎“四人帮”后的头两年,由于没有从根本上冲破“左”的禁锢,农业生产依然形势严峻。1978年,全县粮食总产只有1.48亿公斤,仅比1955年的1.31亿多公斤增长了1700万公斤;农民人均产粮312.5公斤,比1955年的407.5公斤反而减少95公斤。广大农民生活极其困难,“生产靠贷款,吃粮靠回销,花钱靠救济”,凤阳成为全国有名的“三靠县”。
据统计,1956年至1978年,全县共向国家交售粮食4.8亿公斤,而国家向凤阳县销售粮食6.7亿多公斤,凤阳倒吃国家粮食1.9亿多公斤。23年中,国家向凤阳发放贷款、无偿投资、预购定金等合计人民币13598万元。国家对凤阳的生产投资年均590多万元。另外,国家共发给凤阳救灾粮、回销粮0.7亿多公斤,救灾款2823万元。然而,如此巨大数额的粮款,没能挽救农民贫困的命运,也没有唤起民众的觉醒,相反的则是农民生活日渐贫困,集体变成“空壳”。1978年底,全县生产队固定资产总值仅有1879万元,只能抵上国家贷款的1/4。有的生产队既无公共积累,也无集体储备,连仓库都没有,生产、生活全靠国家支持。每年春耕生产开始,种子要向国家调,肥料要向国家要,牲畜要靠国家买,生产投资要靠国家贷。秋收后,尤其是冬春时节,大批救灾款、回销粮源源不断地从省、地区拨下来,分发给每个社队。尽管这样,仍满足不了农民最低生活水平的需要,他们不得不重踏先人们所走过的老路,背起花鼓,漂泊异乡。1978年,全县逃荒要饭的人数由往年几千人猛增到2.3万人。每当国庆节和春节来临,省外的电报不断发来,省、地电话不断打来,频催凤阳派人去接回外流人员。“春催种、夏催收、秋抓购、冬忙救济接外流”已成为县领导的工作规律,农民温饱问题长期难以解决。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