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公费医疗
1952年秋,成立定远县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由卫生科、财政科两家共同管理。公费医疗办公室设在卫生科内,经费由卫生科会计代管。
1953年成立公费医疗门诊部,从县卫生院抽调3名医护人员专门为享受公费医疗人员诊治疾病。1954年6月,公费医疗门诊与群众门诊合并,公费医疗由县卫生院承担。
1975年元月,公费医疗改为县和单位两级管理:住院病人医药费由县公费医疗管委会负责,一般疾病医药费由县公费医疗管委会统一发给单位,由单位包干使用,原则上超支不补。
1963、1979两年,全县进行两次公费医疗就诊证的换发工作。享受公费医疗的对象有:国家党政机关、团体、民主党派和由国家供给的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及二等乙级残废军人、国家离退休干部。凡享受公费医疗人员由县发 给公费医疗就诊证,凭证到指定医疗单位就诊或住院。如需转院,必需持县医院证明,经县公费医疗办公室批准。到外地医院诊治,医药、住院费由公费医疗办公室报销,挂号费、旅社费由就诊者自理。未经批准自行到外地诊治或在非指定承担公费医疗的医疗单位、个体开业医生处就诊,医药费不予报销。
公费医疗处方限量:一般疾病用药量不超过3天,慢性病不得超过7天,中药处方不得超过3剂,膏丹、丸散不得超过一瓶。 定远县1952—1990年公费医疗情况表

二、合作医疗
1968年12月,开始大办合作医疗。1970年6月统计,全县办合作医疗大队142个,占大队总数38.4%。岱山公社自力更生,坚持三土(土医、土方、土药),依靠一根针、一把草,巩固和发展了合作医疗。该公社先进经验,在濉溪县蔡里召开的全省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受到好评。县革委会于1970年6月,在岱山召开第二次合作医疗现场会,参观岱山中草药展览,促进了本县合作医疗进程。8月2日,全县370个大队全部办起了合作医疗。1975年,合作医疗有滑坡现象,县革委会于当年10月,在蒋集公社召开第三次合作医疗现场会。1976年,全县办合作医疗大队数达487个,占97.3%。这年,县革委会和蒋集公社革委会均被评为省合作医疗先进单位,并出席了省革委在涡阳县召开的全省合作医疗经验交流会。
1977年以后,合作医疗逐渐解体,被多种办医形式所代替。1982年,全县仅有17个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占3.2%。各种办医形式见下表。
1982—1990年部分年份各种办医形式表

三、劳保医疗
1954年,本县开始执行政务院1953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第一批实行劳保医疗的有花纱布公司、食品公司、邮电局等少数单位,享受劳保医疗职工585人。
1966年4月15日,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改进企业职工劳保医疗制度几个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凡实行劳保医疗的单位,职工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在单位医疗室(所)或特约医院医治,所需的诊疗费、手术费、住院费、普通药费全部由工、矿(农林四场)企业单位负担,挂号费和出诊费,由职工本人自负。在本单位附设的医务(所)保健室(站)看病时,不收挂号费;医务人员巡回到车间或职工宿舍看病时,不收挂号费。因工负伤在指定的医院或本单位附设的医院、医务室(所)、保健室(站)医疗时,所需的贵重药品,由企业行政方面负担。但用营养滋补药品(含药用食品)费,由职工个人负担。患职业病住院期间的膳食费,由本人负担三分之一,企业行政方面负担三分之二。
享受劳保医疗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患病医疗,其医费和手术费可以享受劳保医疗职工单位报销一半,群众称这种方式为“半劳保”。挂号费、检查费、化验费、出诊费均由个人负担。企业职工实行计划生育手术费由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报销。
享受劳保医疗的职工到外地看病,车船费、住院费自理。如本人经济困难可向单位申请外补助。全县还有部分工、矿(农林四场)企业单位未实行劳保医疗,这部分企业单位职工患病就医,一般都参照劳保医疗单位的职工就医办法执行,但直系亲属不享受一半劳保医疗 。
随着职工队伍不断增多,加之劳保医疗管理中出现一些弊端,劳保医疗费用逐渐增大。从80年代起,部分企业单位对劳保医疗进行改革,陆续实行劳保医疗个人包干的办法,每人每月发3~6元不等。也有的单位按工龄长短发放不等的包干医药费,节约归己,超支不补。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职工患重病或慢性病时,职工个人申请,单位给予一定补助。离、退休职工和因公负伤职工实行实报实销的办法。随着工、矿企业的不断发展,全县实行劳保医疗的单位逐步增加。1990年底,全县实行劳保医疗的有工业、交通、邮电、粮食、商业、金融、农林牧副渔、房地产系统共91个单位,享受劳保医疗正式职工4604人。另外,5602名合同工、临时工也享受劳保医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