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本县无电影。建国后,电影放映在全县逐步展开,1979年以后,普及全县。
1951年10月,皖南、皖北行署的电影放映小分队,偶而到本县放映。以后放映次数虽有所增加,但仅限于县城。由于到农村放映次数少,观众太多,秩序很难维持,有时门窗被挤坏。1954年下半年,省电影教育工作队第24小队、90小队来本县放映,年终分别获省宣传奖和百日安全奖。1955年下半年,电影三权到县,省电影教育工作队又增派174和175两个队到本县。1957年,实行两人工作法,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又成立一个小队。至此,本县的5个队,即改名为定远县第1、2、3、4、5电影放映队,共有16毫米放映机5套,发电机5台,队长5人,放映、发电员6人。主要任务在农村巡回放映,既无固定场地,又无一定的食宿地点,自己搬运机器,非常辛苦。1957年以前实行广场放映,每人收费5分钱。1957年后实行包场放映,签定放映合同,每场收费20元,放映之后付款。
建于1953年的县委礼堂,当时作开会、放映、广播的三用场地。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县委礼堂1957年改为电影俱乐部,放映35毫米片。同年7月1日,放映第一部国产故事影片《翠岗红旗》。除放电影外,电影俱乐部还用于开会和演出。
1958年,本县率先在全省县级单位开办电影人员培训班和电影机械修配站。
1959年,县成立电影联队,隶属文教局领导,下辖5个国办电影队,主要活动仍在农村。实行“三定”放映:定放映点、定片名、定场次。一个放映点,每年可看到6—8次电影,每场20元。当时主要放映《钢铁战士》、《刘胡兰》、《女司机》、《伟大的公民》等。1964年,县电影联队改为县电影管理站,有2名工作人员。1965年,电影俱乐部改为人民电影院,职工增加到10人。1977年,改成为专业电影院。
1966年下半年,发行放映队伍瘫痪,影片轮转紊乱,丢失损坏严重。1971年全部影片封存,只放映《东方红》、《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红灯记》、《沙家浜》等,1971—1974年,放映《海港》、《渡江侦察记》、《青松岭》、《闪闪红星》等。
1972年,县电影管理站机构恢复,有7名工作人员。当年国办电影队拥有16毫米放映设备11套,8.75毫米放映设备3套,队长、放映、发电人员共38人。
社办电影队自1958年站岗与仓镇率先办起,至70年代初期发展缓慢。1977年以后随着大批影片被解除封存及新拍片的增加,再者农村无电视,国办电影队巡回放映次数少,农村青年有时要到离家七、八里的地方去看电影,这种客观形势促使社办电影队迅速发展起来。1980年,由于社办电影队的增加,撤销了国办电影队,机器折价给社办电影队,人员抽回办站。当年,县电影管理站改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简称电影公司),区成立电影管理站。
1985年,为增强电影的竞争能力,人民电影院将松花江5501型放映机的炭精光源改为氙灯光源,提高光亮度两倍以上,放映第一部立体电影《欢欢笑笑》。
1985—1990年,对社办电影队进行整顿、合并,先后撤销一批电影队,同时对8.75毫米放映设备进行逐年更新,至1990年,有16毫米放映设备70套,放映人员154名。
自1986年始,随着电视的普及,电影放映业萧条,经济收入逐步减少。社办电影队和社办影剧院、电影院纷纷购置录像设备以增加收入。电影公司增添22英寸彩色电视机一台和录放机一台,开展放录像业务。1990年,彩电改换为75英寸的彩色投影。至1990年,全县共有6个区级电影管理站(包括定城、张桥、吴圩、池河、炉桥、藕塘),属电影公司管辖的有人民、池河、炉桥3个电影院;另有藕塘、张桥、吴圩3个电影院属地方政府管理。
县电影公司发行、放映情况表

上一篇:第三节 剧团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