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抗战之前,炉桥、池河、藕塘等集镇较繁荣。炉桥尤为突出,日日逢集,加之窑河入淮,水路方便,成为商贾贸易场所与货物进出口集散地,仅粮行就有63家,日集粮500石左右,其他各色商旅络绎不绝往来其间。
全县有大小集市60多个,集期一般每十天两集,如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等,逢集天天有。上市物资主要有粮、油、棉、烟、家禽家畜、手工制品以及土特产品等。
除去正常的逢集以外,定城、藕塘、仓镇等沿袭逢庙会的习俗,以定城的庙会规模最大,从每年的清明节开始,持续三天。玩灯的、烧香许愿的、做生意买卖的等等,百家云集,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民主政府为冲破敌人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根据地农产品集中收购,与日伪顽占领区商民互惠互利,换购军民所需物资。另一方面自力更生开展大生产运动,组织根据地内部物资交流,以繁荣市场。
建国后,对私商进行“利用、限制、改造”,对市场严格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计划经济。1952年本县组织5次物资交流会。据统计购销总额34亿元(旧币)。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本县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已基本形成。一二类主要农副产品由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在市场销售的基本上是三类物资。1959年—1961年期间集市贸易几乎中断,市场物资奇缺,价格成倍上涨,特别是粮油、肉蛋、蔬菜等食用物资,价格涨得更厉害,1960年以后胡萝卜每斤0.5—1元,猪肉每斤10元多,大米每斤4元左右。1961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农村人民公社条例》(即60条)允许和鼓励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开放农村集市贸易,市场开始活跃,物价大幅度回落。1963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23634万元,比1962年的16208万元上升46%。集市贸易价格下降70%左右,部分商品与国家计划价格逐步接近。
1964年定远面上社会主义教育开始,市场管理统得过死,执行打(打击投机倒把)、管(严格管理市场)、代(国营商业大购大销)政策,市场再次出现低潮。
“文革”期间,大割所谓“资本主义尾巴”,集市贸易逐渐萎缩。1978年以后,本县的传统逢集逐步恢复,集贸网点,上市品种,贸易额皆有所增长。1985年全县贸易集市70个,已达历史最高水平,集市贸易额3152.66万元。
1986年至1990年五年间,定远县的集市贸易更加活跃,贸易额翻了几番,1990年全县集市贸易额为11274.98万元,1990年日均成交额30.9万元,是1979年日均成交额的7倍。集市贸易额占社会商品零售额29.78%。
1980年以后全县先后形成8个集市贸易专业市场:
一、曲阳农贸市场曲阳市场原为规模很小的“黉学市场”。1985年由县工商局投资35万元征地21.38亩兴建而成。盖了4个面积共1600平方米的玻璃钢瓦大棚。市场内分为5个小区,有家禽、水产、肉食、蔬菜、百货土杂、水果、豆制、卤菜、饮食、粮食等12个行业,设固定门点450个,零星摊点80多个。1986—1987年进行扩建,新建肉食亭台35间,批发门点19间、家禽棚45间、水产棚18间、蔬菜水果长廓七道66间,同时购置了家禽铁笼,修建了高台渔池、瓷砖肉台、蔬菜售货台等,完善了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市场上基本做到了菜上台、肉上案、禽进笼、鱼入池,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综合性市场。平均日人流量1.2万人次,年成交额达1700万元。1989年成交额达2160万元,税收40多万元。1988年省工商局授予曲阳市场为“文明集贸市场”的称号。
1990年县工商局投资85.5万元,对曲阳市场进行第三次扩建。兴建一幢巍立北沿,横互东西,古朴典雅的商业楼——曲阳楼,共三层94间,2359.29平方米,供营业和办公使用。经过改建扩建曲阳市场总面积达13040平方米,建筑设施面积7179.29平方米,形成农副产品与工业品综合经营,一条龙服务体系。1989年曲阳市场批发市场区组建成后,工商部门组织105户182人的购销队伍,先后从湖南、黑龙江、山东等11个省、地、市调进粉丝、土豆、青椒、西红柿等各种蔬菜92.45万斤,水果12.3万公斤,成交额89.26万元,同时调出蒜苗等农副土特产品32.4万公斤,水产品8.9万公斤。1990年成交额达2570.4万元,年税收52.52万元。各项指标综合率比上年增长19%。由于市场设施规范,秩序井然,购销两旺,1990年被国家商业部授予“全国文明集贸市场”称号。
二、定城竹木专业市场位于定城北门东城路西侧,1985年建成,占地面积28亩。驻场经营元竹的28户,从业人员60余人,其中国营单位进场经营的2户,到1989年发展到40户。以经营元竹为主,兼营木材及其他建筑材料,货源来自舒城、桐城、铜陵、滁州及四川、江苏、浙江等地,从舒城进货最多,占70%以上。舒城的黄杆头元竹较受本地群众欢迎,年成交量73.5万公斤,金额48万元。
三、东城水果批发市场位于定城汽车站东侧,1984年兴建。原为农贸市场,后扩建成为水果批发市场,场内专设批发区,有9间水果仓库,专供水果经营户使用,有14户贩运水果进场经营,与全县各专业户形成流通网络。从浙、苏、赣、鲁、湖、闽等8省21个地县购进苹果、桔子、梨子等26个品种水果。本省的砀山梨、萧县的苹果尤受欢迎。全县30多个区乡镇300多水果经营户在此进货,约占全县水果销量的70%,旺季日销量高达7000公斤。至1990年共购进各类水果225.5吨。
四、池河大桥副食专业市场1985年池河新大桥建成通车后,旧大桥即被利用为肉食、水产专业市场。桥长200米,宽15米,总面积3000平方米。东与池河主街相连,西与粮行、西瓜市场相通,北边桥下即为牲畜交易场地。1988年池河交易所,集资2万元,在桥上设固定营业间30个,总面积320平方米,桥东经营水产品,桥西经营肉食。逢集上市者多达上万人次,辐射附近8个乡。上海、南京、常州、无锡等地客商亦来此地经营。年成交额130万元左右。
五、张桥竹木专业市场张桥竹木行源于解放前私人经营的竹木行和荒货行。主要经营竹木和旧家俱,如木制桌椅条凳等。1977年以后,当地群众生活好转,急需木材翻盖新房,一些木材经营户抓住时机开始从淮北、江南贩运木材、竹子来此销售,便自发形成了张桥竹木市场。由于交易规模增大,市场混乱,严重影响公路交通,张桥交易所于1979年集资在河边重建一个占地8亩的竹木专业市场。1980年张桥工商所又征地5亩,新开辟元竹市场,把竹子和木材分开经营。从1980年起,每年木材上市量1500立方,竹子700吨左右,成交最高的年份是1984年,销售木材1600立方,元竹1200吨。1988年木材销售高达2000立方。
六、藕塘花生专业市场藕塘地处丘陵,宜种花生。1979年以后,粮油市场开放,价格实行双轨制,花生大量入市,自发形成市场。1983年藕塘工商所在藕塘新大街西部开辟花生市场。1985年花生上市量750万公斤左右,年成交额1642万元。随着花生市场的出现,花生运输专业户、加工专业户应运而生。1985年镇上从事花生加工的有500多户近千人。生仁远销南京、常州、无锡、苏州、上海、杭州、温州、福州、山东、广州等地,并与广州进出口公司签订合同远销国外。1990年藕塘区花生种植面积45000亩,产量700万公斤,上市成交575万公斤,成交金额为920万元,旺季日上市量达25万公斤,成交金额16万元左右。
七、炉桥镇综合农贸市场1986年炉桥镇工商所征用4个废水塘,开辟了一条长150米,宽20米,面积达300平方米的农贸场地。市场内分豆制、蔬菜、水产、家禽4个行业经营,成交额逐年递增15%左右,旺季每天成交额在4万元以上。蒜苗、西瓜、包心菜等农副产品远销蚌埠、淮南、合肥、南京、上海、徐州、郑州、石家庄、北京等地;外省的水果蔬菜也源源不断地流入。豆制品日均上市量2000公斤左右,日成交额达2000元;家禽日均上市1000公斤左右,日成交额1.5万元;蔬菜日均上市3—5万公斤,日成交额约在万元以上;水产品日均上市量2万斤左右,日成交额达1.5万元。1990年荣获地区级文明集贸市场称号。
八、池河西瓜专业市场定远素有种植西瓜优良传统,池河地区居首。1980年前产瓜主要是自食,出售量小;1980年以后西瓜已成为池河地区大宗商品进入流通领域。
1987年以前,由瓜农自行零散经营,往往只能沿公路堆放叫卖,影响经济效益。1987年由工商部门牵头,在街西征4200平方米土地,建成西瓜专业市场。1988年计推销西瓜7500万公斤,成交额300多万元。1989年销售2千多万公斤。远销上海、南京、丹东、哈尔滨、洛阳、武汉、杭州等9省15个地区。
1979—1990年集市贸易成交额与社会商品零售额统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