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建筑队伍
建国前,本县建筑业较为落后,主要是分散的个体经营,或单独揽活,或三五人结班承包,只能砌土墙草房,建筑水准低下,本世纪20年代县府盖12间瓦房还是雇江苏工匠建造的。
建筑工匠的工酬计算方式分包工和点工两种,大小工程都控制在老板手里,工人只有出卖劳力。工酬以技术分等级,酬金一般发现钞,每工日二到三角,通货膨胀改发粮食。老板薪金高于工人数倍。建国前从事此业的人很少,农村盖房的匠人多为农闲兼营此业的农民。
建国后,建筑业日渐兴旺,建筑队伍发展较快。1950年成立了定远县建筑工会,有职工23人。不久,建筑工会改为“定远县建筑工程公司”,职工已达到70多人,到1990年发展到516人。其中助理工程师3名,经济师3名,助理经济师8名,技术员8名,会计师2名,助理会计师4名,四级工以上工人136人,全县除定远县建筑公司外,还有定远县第二建筑安装公司、定远县城乡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等。建筑公司在全县的建筑业中,起到了骨干和纽带作用。另有2178人组成的40个城乡建筑队,分散在广大城乡建造民房和其它小型建筑。
1989年根据建设部通知,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资格审查。本县第一建筑公司、第二建筑公司、城乡建筑安装公司通过资审,评为国家四级企业,能够承担6层、15米跨度以下的建筑。县水利局建筑工程队取得国家三级企业证书,另有15个乡镇队伍取得非等级施工资格证书,可以承担3层、9米跨度以下的建筑。
二、设计施工
(一)建筑设计
1954年以前,定远县的建筑物基本上是无图施工,没有设计人员。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物从简单的平房向现代化的大建筑发展,对建筑行业技术要求越来越高。1956年建筑公司开始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中培养设计人员,但只能绘制一些简单图纸,且计算不精确。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多次专业培训,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1958年开始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走向独立生产阶段。
1978年以后,基本建设规模迅速扩大,楼房建筑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新的形势,1979年5月,县基建局成立设计室,承担全县建筑设计任务,并陆续接收大中专毕业生以充实力量。1979年至1980年共完成了20多项工程(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设计任务。1981年10月,省建委为本县设计室颁发了设计证书。1985年设计室有9名工作人员,其中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2人,技术员1人。至1990年设计室9名工作人员,其中高级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1名,助理会计师1名,技术员6名。
1981年初,设计室实行责任制,指标任务落实到人。从1981年至1985年,设计室完成各种工业厂房与民用楼房100幢的设计任务。2#图限500张,收设计费14万元,楼房的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
1986年至1990年设计室强化内部管理,制定设计、核对、审核、审定规章制度,成立质量管理小组,使设计水平与社会信誉不断提高。80年代中后期设计出上规模有特色的各类建筑物150幢,其中有6层首装货梯的印刷厂综合楼;装有玻璃幕墙和电梯的铝箔厂建筑群;气派不凡的一中、二中、三中教学楼以及多功能综合楼、商业楼、住宅楼与不同类型的厂房。县二中教学楼、交警办公楼获滁县地区1990年度优秀设计三等奖。
1986年至1990年设计室设计出各种功能的建筑150幢,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投资2400万元,设计费收入21万元,图张1000件张。
(二)施工设备
60年代以前,本县建筑工人使用的建筑工具较为原始 ,如泥刀、瓦刀、泥兜、斧、锯、夯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工程质量差。50年代末,本县建造的两幢两层小楼,施工设备已显不足,检测设备一无所有,只靠目测,质量很难保证。
从70年代开始,先后购进了一些机械设备,有混凝土搅拌机1台、卷扬机1台、砂浆搅拌机2台、电焊机1台、木工带锯2台、园盘锯10台、磨地机1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建筑质量。
80年代,又增添了氧焊机2台、蛙式电动打夯机3台、钢筋切割机2台、水准仪、经纬仪等较先进的施工设备。到1990年,本县建筑队拥有混凝土搅拌机14台、卷扬机17台、砂浆搅拌机8台、电焊机9台、氧焊机2台、木工带锯2台、园盘锯20台、混凝土震动器40台、磨地机8台、钢筋切割机2台、粉碎机3台、蛙式电夯机3台、水准仪10个、经纬仪6个、汽车3辆、井子架5部、翻斗车3部、水泥砌块机2台、拖拉机2部。
三、建筑材料及结构
(一)建筑材料
建国前,县内建筑材料主要有杉木、杂树、毛竹、山草、麦秸和泥浆、石块等,砖瓦材料已开始使用,多用于县治官邸、城垣门楼、庙宇祠院等。据明代《定远县志》记载,县城主要官府建筑皆是砖瓦结构,大部分商铺及殷实之家也为砖瓦房屋,但仍民房以土木结构为主。清末民初城乡房舍的质量日趋下降,至建国前夕,全县砖瓦结构的房屋只占2%左右。
建国初至1980年之前,民用建材与建国前无变化。70年代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逐渐更新为瓦房,县内大型建筑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多孔楼板。80年代初,大型建筑增添水、电、卫生设备材料,开始使用了大理石、瓷砖、茶色玻璃等装饰性材料。1980年以后民房以砖瓦结构替代土木结构,砖瓦、水泥、钢筋、水泥桁条、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
(二)建筑物结构
1、公房
从明代嘉靖末年的《定远县志》所绘的定远县城图可以看出,明代定远县城呈正方形,四个城门对称,每座城门上面皆有两层城楼。城内主要公房有县衙、判虎台、包公祠、东祭院、西祭院、城隍庙、预备会、儒学、儒学宫房、僧公祠、公馆、名祠等,在城内四角处建三池一亭,即凤凰池、幸福池、放生池、敬箴亭作为人们休息娱乐场所。城内建筑沿南北、东西两条街均匀分布,基本对称。城内建筑全系砖木结构,这些公房数量多,占地面积广,建筑水平高。清末民初古建筑数量锐减,日军攻占定城时,狂轰滥炸,使古建筑所剩无几。
建国初,除没收、征收一些官僚地主房屋外,县财政拨款兴建一些房屋。50年代末,县内第一幢办公楼是县人委楼(现“人大”楼),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板、楼梯皆为木板。60年代城内兴建向阳饭店、新华书店、银行等,皆为两层砖混结构,已开始使用预应力多孔楼板,柱梁已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灌注。70年代高层建筑普遍使用钢筋混凝土,并能自制钢筋混凝土楼板。80年代,高层建筑仍以砖混结构为主,并开始使用框架结构、排架结构。1982年县水泥厂7层厂房为现浇全框架结构,1982年、1985年建筑的县经纬编厂、羽绒厂厂房皆为现浇排架结构。
建筑物风格。五、六十年代的建筑基本上还是传统风格,式样朴实无华;70年代的大型建筑已开始注重设计式样、建筑流派、时代色彩。70年代虽积极学习外地建筑经验,仿效外地建筑的式样建造一些楼房(如影剧院),但多数式样没有突破60年代的“火柴盒”式。80年代本县建造的楼房造型有较大的改观,突破六、七十年代呆板式样的框架,讲究美观大方,新颖别致,有V型、扇型、对称型、园型、燕尾附绿厅等。
2、私房
建国前的千余年,民房一直变化不大,大多数是草房,只有少许瓦房。
建国后,结束了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岁月,50年代新盖了大量土木结构的民房。1958—1961年,城乡居民三分之一的房屋倒塌,或被迫拆除,损失极为严重。1957—1980年的24年中,民房所增无几,住房状况无明显改变。80年代民房建造进入空前鼎盛时期。在农村新盖的砖瓦房正在取代草屋茅舍,50%左右的农民住进青堂瓦舍,城镇和农村集镇的居舍向楼房化方向发展。一批先富裕起来的居民开始建造款式新颖、宽敞明亮的私人住宅楼,与公房中的高大楼房谐然成趣,到1985年定城共有私房103092平方米,其中砖瓦结构达44430平方米;2~3层楼房达10227平方米。1990年定城共有私房135095平方米,其中砖瓦结构达61430平方米,2~3层楼房达25227平方米。在建房观念上起了变化,由建国初的“遮风挡雨”,向“坚固、舒适、美观”的较高标准发展。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