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育苗
50年代前期,全县仅有一个国营苗圃,1951—1954年,每年育苗不足10亩。培育树种有马尾松、栎类、侧柏、刺槐、臭椿、苦楝等。50年代中期石塘湖园艺场、岱山林场,还有拂晓农庄相继建立,育苗面积不断增加,至50年代末达800余亩;育苗树种除马尾松、侧柏、刺槐等林苗外,还有一批经济林种和果木林种,如板栗、核桃、乌柏、杜仲、毛桃、棠梨、沙果、葡萄、石榴等。1957年,西洋山苗圃培育了杜仲苗40亩,产苗20多万株;另外,全县培育水果树苗达50万株以上。
60年代,全县已成立6个国营林场、1个国营苗圃和大小30多个社队林场,十年累计育苗面积为3700余亩,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黑松、刺槐、白杨、法梧、白榆、臭椿和少量的杉木、桑树、板栗、紫穗槐、喜树、泡桐等。60年代前期马尾松的育苗成活率较低,苗源不足;60年代后期,开始从山东引进黑松种育苗,成活率较高,大金山林场每年育苗60亩,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均为黑松。群众四旁植树多用白榆,全县每年育苗面积均达500亩以上。
70年代,全县育苗总面积10850亩,其中黑松每年育苗面积百亩以上。根据丘陵地区可以栽杉木的特点,全县共培育杉木苗100余亩。为绿化公路的需要,1972—1976年,全县还培育一批大关杨和白榆,共产苗2000余万株。1973—1974年,全县共育泡桐苗300多万株。
1981—1985年,全县育苗面积为5250亩。主要为速生优良树种和常绿风景树种,除国营林场育苗外,个体户也开始育苗。1984年,火炬松和湿地松育苗45亩,产合格苗145万株,其中国营林场苗圃占40%,社队个体户承包占60%;池杉产苗2.5万株。1984—1985年,国营场、圃培育雪松、龙柏、广玉兰、茶花等多种常绿风景树苗及花卉苗达120多万株,1985年,仅县苗圃产苗总价值即达50万元。
1985年以后,除国营育苗外,集体育苗也蓬勃发展,大力培育杨树、池杉和各种松类苗,基本做到了树苗自给。容器育苗开始起步,并用于荒山造林。
二、零星植树
公路绿化本县公路绿化经历4个阶段。50年代,全县通车公路不多,只在主要线路上栽植一批刺槐,总数约20余万棵,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50年代末,第二次大搞公路绿化,为迎接上级检查,要在三、两天内,把全县主要公路干线全部栽上一丈以上的大苗,经过发动群众,将村庄上的臭椿、苦楝、中槐、刺槐等杂树移栽在合蚌、定炉公路两侧。由于大苗不能带土移栽,成活率很低,不到两年,全部死光。70年代前期,全县又突击大搞公路绿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树苗是从外地购进的大关杨。公路每边栽2~4行,株距2米左右。形成密植林带,全县公路、机耕路共1000多公里,植树约200多万株。80年代,很大一部分大关杨已成材,但有一部分因病虫害普遍断头,生长瘦弱,后陆续更换了其它树种,其中合蚌、定滁、定炉主要干道,1984—1985年改栽了法梧和高杆女贞等。每边一行,间隔4米,树木长势良好。
四旁植树民国时期,群众四旁植树数量不多,约200万株。建国初期,每年全县群众在家前屋后栽植阔叶树几十万株。1958年“大办钢铁”、“大办食堂”时,村庄的树木都被砍伐一光,出现许多“秃头村庄”。1962年以后,重新栽上了小树,到60年代末,全县四旁零星树木逾300万株,平均每人6~7棵。从70年代开始,要求林业上“纲要”(人均达100棵树),号召社社队队大量育苗。据统计1971—1974年,群众家前屋后栽植的白榆、泡桐、关杨等300万棵,平均每年50万株左右。站岗乡自育苗、自栽植,三年完成四旁植树近100万株。到1985年,全县四旁植树1400余万株,平均每人拥有零星树木22棵。1986—1990年完成四旁植树600万株,至此全县共植树2000万株。
三、造林
倪嗣冲于民国初年创办的普益林场,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共造林2.8万余亩,分布在永宁、界牌、藕塘、大桥一带,树种主要是马尾松、栎类和部分白杨、腊条等。民国28年(1939年),日本军侵占藕塘、永宁一带,林场无人管理,群众乱砍乱伐,万亩松林被砍伐殆尽。据民国36年统计,滁县林场定远分场造林70亩,计5344棵。建国前夕,定远残存的中幼林有6处,总面积300余亩。
建国初期,贯彻“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的“三自”方针,县政府于1952年在泉坞山建立苗圃,边育苗边栽植,到1954年共造林100余亩。1955年起,开始大面积荒山造林,第一个五年(1953—1957)计划结束,全县在泉坞山、西洋山、大金山等地共造林2350亩。主要树种有马尾松、侧柏、栎类和少量杉木等。
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先后建立了岱山、藕塘、范岗、解放(后改为西洋山)、大金山5个国营林场和1个果园场,成立了定城、池河两个林业工作站,乡村建立了15个社办林场和10个队办林场。1958年中央提出“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全县出现第一次植树造林高潮,拟定“十二年绿化全县的远景规划”,提出“三里一个桃花店,五里一个杏花村”的设想,大搞“万亩果园”。9年共造林5万余亩,保存面积21880亩。
1966—1975年,林业生产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十年共造林87150亩,实际保存面积仅占四分之一。第五个5年计划期间(1976—1980年),又一次掀起大办林业高潮,新建大小社队林场280个,全县产苗量1000多万株,造林面积增大。仅1978年就完成造林任务7万余亩。但是本年遇到百年未有的大旱,成活率极低。但办场育苗、造林均创历史最高记录。这5年,全县造林85780亩,其中集体造林面积占全县造林总面积的75%。
1981年后,实行林业“三定”,重视科学造林,讲究质量效果,重视营造丰产林、经济林,造林后实行两次检查验收,取得了一定成效。1981—1985年共造林108354亩。
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县共造林55238亩,其中国营林场造林面积12683亩,集体个人造林42555亩,占全县造林面积的77%。
建国后的41年中,共造林276630亩(指保存实有面积),县属大金山、西洋山、范岗、泉坞山4个国营林场造林保存面积77540亩,占全县有林面积总数199477亩的38%。
上一篇:第二节 山林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