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性别结构
旧县志中人口未分男女统计,明、清两代性别比无考。
民国年间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民国17年(1928年),男210619,女161196,男女性别比为130.66∶100。
民国23年(1934年),男195472人,女150156人,男女性别比为130.18∶100。
民国25年(1936年),男221176人,女173150人,男女性别比为127.7∶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性别比例失衡状况有所改变:
建国后若干年份男女性别比例表

二、年龄结构
据1982年7月第三次人口普查(简称“三普”,下同)和1990年7月第四次人口普查(简称“四普”,下同)资料表明,本县人口属年轻型结构,劳动力资源富足。儿童、劳动力和老人的人口情况分别为:
0—14岁儿童“三普”为273193人,占总人口的39.32%;“四普”时为224315人,占总人口28.79%。男15—59岁,女15—54岁的劳动力人口,“三普”时共有405812人,占总人口的58.4%,“四普”时共有479722人,占总人口的61.45%。
男65岁以上、女60岁以上的老人,“三普”时共有31137人,占总人口的4.48%;“四普”时共有50179人,占总人口6.43%。
每100个劳动力人口,“三普”时负担老人和孩子75人,其中14岁以下孩子67.3人;男65岁,女60岁以上老人7.7人。“四普”时每100个劳动力人口负担老人和孩子57.21人,其中孩子46.75人,老人10.46人。
建国后,人的寿命逐渐增大。1949年前,人均寿命约35岁左右,1982年全县人口平均寿命69.62岁,男性67.94岁,女性72.47岁。“四普”时人均寿命略有提高。
“三普”时,70岁及其以上的老人11533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2537人,90岁以上75人,百岁老人1人。“四普”时70岁及其以上老人共计19625人,其中80岁以上350人,90岁以上206人,百岁老人5人。
藕塘镇居民黎沈氏年最长,为106岁。老人1884年5月生于本县天河乡,18岁出嫁,生两女一男,37岁丧夫。其女现年84岁,子捐躯于淮海战场。晚年随孙儿生活,政府照顾备至,晚辈孝顺至诚。老人包容心大,不辍劳作,崇尚节俭,淡泊衣食,饮食起居极有规律。食以素为主,睡木板床,戒烟嗜糖,爱喝少量酒。在七、八十岁时曾患两次危及生命重病,现健康状况良好,身体硬朗,耳聪目明,记忆尚健,仍能洗补衣服,徒步走一华里。
1982年、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本县人口年龄状况表

三、文化结构
建国前,县人文化状况无统计资料。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可大致反映当时的文化状况。1982年,50岁以上年龄段共有92087人,其中文盲、半文盲78121人,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84.83%。事实上,当时文盲、半文盲所占总人口的比例仍高于此数。
建国后,教育事业空前发展,县人文化程度迅速提高。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
全县大学毕业生,“三普”时为940人,每千人有1.43人;“四普”时为2312人,每千人有2.96人。
具有中专高中文化程度者,“三普”时为18777人,每千人有26.8人;“四普”时为27032人(其中中专4596人)每千人有34.63人(其中中专5.89人)。
具有初中文化程度者,“三普”时有87184人,每千人有124.45人;“四普”时有146616人,每千人有187.81人。
具有小学文化程度者,“三普”时有185158人,每千人有264.26人;“四普”时有342668人,每千人有438.94人。
全县15岁及其以上文盲、半文盲者,“三普”时为236,553人(其中男82083人,女153368人),男女文盲、半文盲总数占该年龄段人口总数的67.7%,男性文盲、半文盲数占该年龄段男性总数的37.18%;女性文盲、半文盲数占该年龄段女性总数的76.90%。“四普”时全县15岁及其以上文盲、半文盲人数154701人(其中男51126人,女103575人),占该年龄段人口总数的27.81%,男性文盲、半文盲数占15岁以上男性总数的17.87%,女性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女性总数的38.81%。
全县6至6岁以上文盲、半文盲者,“三普”时为32491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6.38%,与当年全省平均文盲率33.7%相比,高12.68个百分点。“四普”时全县文盲、半文盲为16307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0.89%,比1982年减少25.49个百分点。1989年省政府下文确认本县为实现“普及初等教育县”。
1982年各行业人口文化程度表

四、职业结构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本县在业人口352,56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2.2%,比全省平均在业率52.39%低0.19个百分点。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在业人口47610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0.99%。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如下:
1、各种专业技术人员1982年为10351人,占在业总人口的2.94%;1990年为11978人,占在业总人口的2.52%。
2、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1982年为3014人,占在业总人口的0.85%;1990年为3,289人,占在业总人口的0.69%。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982年为1531人,占在业总人数的0.43%;1990年为3267人,占在业总人口0.68%。
4、商业工作人员1982年为4,455人,占在业总人数的1.26%;1990年为9357人,占在业总人口的2.04%。
5、服务性工作人员1982年为3153人,占在业总人数的0.89%;1990年为4207人,占在业总人口的0.83%。
6、农、林、牧、渔、水利劳动者1982年为315723人,占在业总人数的89.55%;1990年为426991人,占在业总人口的89.68%。
7、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1982年为14263人,占在业总人数的4.05%;1990年为17017人,占在业总人口的3.57%。
8、其他劳动者1982年79人,占在业总人数的0.22%;1990年无。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在业人口增长较快的行业有:农林牧渔水利、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饮食和物资供销、国家机关政党社团等四个行业门类。农林牧渔水利在业人口比“三普”净增111401人,增长35.15%;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净增1405人,增长64%;商业饮食和物资供销净增6093人,增长78.44%;国家机关政党社团净增2060人,增长80.43%。详见下表:
1982年、1990年本县人口行业情况表

1982年6月、1990年6月不在业人口状况如下:
在校生:“三普”为22122人(男16561人,女5561人)
“四普”为22570人(男16060人,女6510人)
家务劳动“三普”为37425人(男7170人,女30255人)
“四普”为36337人(男6415人,女29922人)
待升学“三普”为593人(男437人,女156人)
“四普”为1145人(男766人,女379人)
待国家统一分配“三普”为79人(男48人,女31人)
市镇待业“三普”为1334人(男585人,女749人)
“四普”为1695人(男876人,女819人)
退休退职“三普”为2123人(男1682人,女441人)
“四普”为4319人(男3286人,女1033人)
丧失劳动能力“三普”未统计
“四普”为12633人(男5418人,女7215人)
其他“三普”为5322人(男2033人,女3289人)
“四普”为1560人(男1111人,女449人)
总计“三普”为68998人(男28516人,女40482人)
“四普”为80259人(男33932人,女46327人)
1982年7月,城镇非农业中男16—59岁、女16—54岁的劳动人员21395人(其中男性12048人),待业人口1334人,占劳动人口的6.24%,待业率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数。尤其是女性的待业率8.01%比男性待业率4.86%还高出3.15个百分点,女性就业难十分明显。1990年,市镇待业率比1982年下降2个百分点。
五、民族姓氏
(一)民族
据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汉族人口395150人,全县共有四个少数民族,回族5617人,满族6人,侗族1人,蒙古族1人。
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县共有九个民族,八个少数民族共有人口1488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14%。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分布地区最广。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本县共有22个民族和1个未识别民族。汉族人口最多,为762850人,占总人口97.72%。回族次之,为17412人,占总人口的2.23%。壮族264人,苗族41人,10人以上20人以下的少数民族有彝、布依、满、瑶、土家族,不足10人的有蒙、藏、维吾尔、朝鲜、侗、白、哈尼、黎、水、景颇、达斡尔、仫佬、毛难族。
各民族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如下表:
1982年、1990年各民族人口数量及分布状况表

附:定远回族简介
本县回民来源于我国西北地区。元朝初年参加蒙军忽必烈部队的回民(亦称色目人),受旨落户定远。随后回回商人、学术界人士也来安家落户,从事工、农、商、学,分散各地。其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在乡自成村落,在城自成街道,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聚居区建清真寺,与他族人民存在着明显的界限。二龙、定城、仓镇、三和、池河聚居的回民人数较多,藕塘、高塘、天河、果园岗等地也有聚居。
二龙乡地处县城南约30公里,方圆30余平方公里,是本县和本省回民最多的聚居区。全乡回民自然村庄59个,回汉杂居村庄5个,总人口7000多人。
二龙原名蓝府城,是明初凉国公蓝玉的封地。1393年,因蓝有叛嫌,明太祖朱元璋遣武将王英至蓝府城,将蓝满门抄斩并灭九族。蓝案平息后,王英受旨定居蓝府城。王氏宗谱序云:“始祖英又名赞者,籍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住矛肖矛亍胡同,明初授武德卫指挥使,从二龙出征以功得封。将军身乘黑马,成祖尝以黑马将军呼之。”
王英信仰伊斯兰教,定居后建立清真寺,改蓝府城为“王回岗”。
由于清真寺的建立和王姓将军身世的影响,“王回岗”即成为散居各地回民向往之地。他们因天灾人祸、儿女联姻、异族欺凌迁来落户;也有商贾至此。还有少数汉族迁来,久居习惯于回民习俗而成为回民。如:凤阳县临淮镇安氏,因避水灾从安家大庄迁来定居,距今近300年。固镇县任桥杜姓兄弟,因逃荒流落定城南二十里官桥吴,生八子,性情暴躁打死人 逃至王回岗上童庄落户,后迁居杜圩庄,距今已有200多年,现有一千多人。全椒县杨龙店子张姓,因联姻来王回岗落户,距今有300多年(以上几例系90多岁老回民杜朝文口述)。王回 岗回民有40多个姓氏,王姓最大,占总人口的二分之一。
民国29年以前,该地一直被称为“王回岗”。新四军二师政委谭震林及县长魏文伯和区长罗平到该地视察,听介绍这里地形象二条龙。谭震林诙谐地说:“王回岗就改叫二龙吧。”二龙因此得名。
定远县第二个回民聚居区即定城南关,计有2800多人口。以穆、马、杨、米、忽姓为主,穆姓人口居多,约占三分之一。穆姓源于天津市郊区,原有兄弟三人,因避明末战乱携妻带子逃到定远县,在城南关落户。行二者生八子,勤劳致富,分家时每子一箩银元,固有穆八箩之称。
回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又称清真教、天方教。清真寺是回民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王英落户蓝府城后,因其部属信仰伊斯兰教者甚多,为习俗所需,于永乐六年亲自督修一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随着回民人口的繁衍,至清末先后又建成七座清真寺,在定城也先后建立了两座清真寺。每逢节日庆典,回族人民聚集于清真寺,礼拜祷告,听阿訇演讲教义,从事宗教活动。
定远回民同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具有共同的特征:团结性、斗争性、反抗性。他们遭到外来压迫或侵略时,就会自动组织起来,进行殊死斗争。早在民国26年二龙回民就成立了“红枪会”,同时成立六个自卫队,打击土匪,保卫家园。抗战爆发后,他们更担负起保卫家园,痛击日本侵略者的重任。民国27年二龙回民在共产党新四军的领导下组成了青年队,经过多次激战,沉重打击了顽固派的嚣张气焰。民国32年,随着新四军开辟了皖东革命根据地,二龙回民建立了“清真连”,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汉族兄弟一道活动在周围数十里,同日寇、土匪、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作战百余次,战绩显赫,使敌人闻风丧胆。
(二)姓氏
本县共有姓氏273个,其中单姓272个,复姓一个。各单姓以笔画为序排列如下:
二画卜、刁、丁
三画马、于、万
四画尤、孔、王、水、韦、方、卞、尹、毛、计、邓、井、巴、车、仇、戈、丰、牛、文、殳
五画冯、乐、史、皮、平、田、卢、包、左、石、叶、司、白、甘、龙、边、宁
六画孙、朱、许、华、吕、任、毕、邬、齐、伍、伏、纪、阮、米、江、邢、刘、伊、戎、庄、巩、关、安、池、乔、阴、汤、仲、年
七画李、严、吝、完、吴、沈、杨、何、张、苏、时、花、余、狄、杜、闵、邵、汪、宋、邱、应、芮、谷、陆、怀、邰、辛、沙、来、陈、邹、沐、佘
八画青、忽、周、郑、金、罗、范、郎、苗、屈、孟、庞、季、林、房、郁、单、杭、武、卓、尚、易、居、欧、岳、环、茆
九画赵、音、施、姜、柏、俞、费、贺、郝、禹、项、祝、柯、宣、贲、骆、胡、洪、段、荣、封、侯、宫、闻、谷阝、查、哈 、冒、钟、姚、柳、娄、胥
十画钱、秦、陶、袁、殷、奚、唐、倪、顾、谈、席、贾、高、夏、郭、徐、凌、莫、诸、栾、索、桑、桂、聂、耿、涂、栗、速、姬
十一画曹、戚、章、常、康、萧、黄、梁、梅、盛、崔、鄂、阎、蛇、符、屠、强、营、隋
十二画谢、喻、蒋、韩、葛、鲁、傅、彭、舒、董、童、程、嵇、储、焦、温、曾、訾
十三画褚、窦、鲍、雷、蓝、路、裘、解、靳、甄、詹、雍、蒯、简、赖
十四画熊、蔡、缪、管、翟、谭、慕、廖、阚
十五画潘、滕、樊、黎、墨、臧
十六画薛、穆、霍、燕、衡
十七画戴、鞠、蹇
十八画瞿、魏
十九画鳖
复姓一个:欧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