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人口数量
明代
景泰三年(1452)3670户,45746人。
弘治五年(1492)4059户,64361人。
嘉靖三十八年(1559)4400户,66561人。
万历八年(1580)3930户,44693人。
崇祯十年(1637)3630户,38377人。
清代
顺治五年(1648)32623人。
顺治十五年(1658)34523人。
康熙元年(1662)35680人。
康熙十五年(1676)35685人。
康熙二十一年(1682)36007人。
康熙二十八年(1689)36315人。
康熙五十年(1711)36765人。
雍正元年(1723)36950人。
雍正十三年(1745)36527人。
乾隆三十六年(1771)37225人。
乾隆六十年(1795)91848人。
嘉庆二十五年(1820)130811人。
道光二年(1822)152572人。
同治九年(1870)121028人。
中华民国
民国17年(1928)62020户,371815人,其中男210619人,女161196人。
民国18年(1929)379548人。
民国19年(1930)387442人。
民国20年(1931)395500人。
民国21年(1932)403726人。
民国22年(1933)52659户,335521人。
民国23年(1934)345628人。其中男195472人,女150156人。
民国25年(1936)61503户,394326人,其中男221176人,女173150人。
民国34年(1945)总户数69501户,其中农民户数62963户,农民人数397682人。城镇人口不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以后,社会安定祥和,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出现了新的生育高峰,人口增长较快,详见下表:
建国后历年人口统计表

二、人口变动
明洪武年间本县人口稀少,洪武十四年(1381),一部分江南移民移入本县。旧县志记载“明初以县遭兵乱,民户消减,乃迁江南常松苏杭严丝金华处,八府民居之,名曰:‘填实’。故县三十三里,十九里为土民、十四里为迁民。”明朝中期人口发展较快,嘉靖年间为明朝人口数的最高值;明后期因战争和灾荒,人口锐减。明朝统治的276年间,本县人口数量没有大的变化。
清朝前期120多年的人口数量与明末相差无几。乾隆年间人口剧增,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24年间,净增人口为44423人,增长119.3%,为旧县志人口记载中的一次大发展时期。道光年间人口最多。清后期人口略呈下降趋势。
清末民初,本县人口进入第二次大发展时期,自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至民国17年(1928年)的31年间,净增人口190787人,增长158.66%,抗日战争的八年间,人口增长较为缓慢,抗战胜利后人口增速加快,1937—1948年底的12年中,净增人口14909人,增长35.8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县人口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949—1958年为人口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净增人口107853人,比1948年增长20.03%,为建国后第一次生育高峰。
1959—1961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因工作上失误和自然灾害等原因,出现大量的非正常死亡,使人口锐减。
1962—1979年为第三阶段。出现建国后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连续18年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共增人口284070人,比1961年总人口增长72.7%。(1965年春划入长丰县43630人,按全县平均自然增长率计算,1962年初应为38358人,计算时已从1962年的人口基数中扣除)。
1980—1990年为第四阶段,人口真正进入计划发展阶段。11年中净增人口110970人,比1979年总人口增长16.15%。
建国后本县人口迁移变动不大,1980年之前正常年份迁出迁入大体相等,约占总人口的4‰左右。1980年以后迁移变动率呈明显增大趋势。1989年迁入7654人,迁出2076人。1990年,迁出6858人,迁入8722人,迁移率首次超过20‰。
三、人口密度
本县历史上行政区划有几次变动,土地面积亦随之变改。在计算人口密度时,根据历史资料,面积作如下规定:明、清、中华民国以及1955年之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面积为3,717.50平方公里;1955—1964年土地面积为3318平方公里;1965—1990年土地面积为2,891平方公里。
明代最大的人口密度是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每平方公里17.9人;最小的人口密度是崇祯十年(1637年),每平方公里10.3人。
清代最大人口密度是道光二年(1822年)每平方公里41人;最小人口密度是顺治五年(1648年),每平方公里8.77人。
中华民国人口密度最小值是民国17年(1928年),每平方公里102.10人;人口密度最大值是民国37年(1948年),每平方公里144.78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48人/平方公里;
1957年:196.8人/平方公里
1961年:120.8人/平方公里
1971年:194人/平方公里
1979年:233.4人/平方公里
1982年底:242.3人/平方公里
1985年:246.78人/平方公里
1990年底:272人/平方公里。
四、人口分布
(一)城乡分布
建国前,本县人口97%从事农业,非农业人数很少。1950年以后,农业人口缓慢地向非农业转移,至1958年“大跃进”时非农业比例上升到7.10%。1958—1977年非农业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1962年、1965年、1968年三次共下放非农业人口约2万人,其中1962年下放城镇非农户口8200多人。1979年以后,由于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各部门各行业大量招工等原因,非农人口比例迅速上升,至1985年底,非农人口比例上升到9.39%,为建国后的最高值。1950年定城镇人口不足万人,1962年底定城仅有7000多人,1985年定城非农人口31024人,另有8000多农民及干部职工家属子女常住城内做工经商上学,实际居住人口超过4万人,约为建国初的4倍。1990年末,总人口42031人,其中非农业37048人。1990年定城、炉桥两镇非农人口46968人,占全县非农人口总数的55.68%。八十年代藕塘、张桥、池河等一批农村集镇迅速崛起,农民纷纷进镇务工经商,非农人口倍增。藕塘镇街市区在建国初人口不足2000人,1985年底,住镇人口超过60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73人。1990年,6个乡级镇非农业人口为:藕塘3871人,池河2726人,张桥2398人,吴圩2174人,朱湾2170人,永康1529人。
建国后若干年份城乡人口分布表

(二)区域分布。
见第一章第三节《各镇乡简介》。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