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据民国九年《全椒县志》记载:清道光、咸丰年间全椒有四户徽商,多钱善贾,县内人多将余钱存储于他们处,稍取薄息。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起,县内先后出现“鼎泰”、“同裕”、“聚源”钱庄,均办理存款业务,尤其是“同裕”钱庄,每年吸收个人、商号存款达40万元左右,其中个人存款达1万余元。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安徽省地方银行古河办事处成立,其后又成立全椒县银行,均办理存储业务。主要是存储地方经费和机关工作人员工资等,私人则因货币经常贬值而很少储蓄。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全椒支行成立,按照“小额多付。大额折扣”的办法,偿付了1949年前国民政府全椒银行的储蓄存款,并于1950年开办储蓄业务。先后办理的有以下几种储蓄:
保本保值储蓄
1950年,人们由于受建国前夕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影响,对储蓄有所顾虑,银行实行“保本保值储蓄”。即按“折实牌价保值,按原存货币保本,按原有金额计息”。1951年,随着物价的稳定,人们不再担心货币贬值,保本保值储蓄废止。
活期储蓄
1951年开办至今。这种储蓄存期不限,随存随取,灵活性强,是储户多用的一种存款形式。
定期储蓄
1952年春开办,有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两种。整存整取,在一次存入时,不能少于十元,存期长短储户自选。1953、1954两年,有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一年五种定期;1955年有三个月、半年、一年三种定期;1959年有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五种定期;1965年只有半年、一年两种定期;1971年只有一年一种定期;1979年、1980年有半年、一年、三年、五年四种定期;1982年,有六个月、一年、三年、五年、八年五种定期。
零存整取储蓄,1953年有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三种;1954年至1959年,有六个月、一年两种;1959年和1963年有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种;1971年至1979年只有一年一种;1980年以来,有一年、三年、五年三种。
零存整取储蓄,适应于小额节余,积零为整储户的需要。一元起存,多存不限,储户开户后,每个月都要按起存时的数额续存,到期支取本金和利息。
华侨人民币定期储蓄
1955年开办,有三年、五年两种定期;1958年改为一年一种定期;1959年,改为一年、三年、五年三种定期;1960年,改为一年、二年、三年、五年、七年、十年六种定期;1982年,再次改为一年、三年、五年三种定期。
有奖储蓄
主要是贴花有奖储蓄,1953年春开办,1965年停办,1982年4月1日重新复办,除正常利息外,奖金分四等:头奖100元;二奖20元;三奖4元;四奖一元。此外,先后开办过实物有奖定期储蓄、零存整取定期实物有奖储蓄、有奖有息储蓄等。
人民储蓄始终坚持“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五十年代,为把储蓄事业广泛开展起来,银行除做好宣传工作外,还采取在各单位聘请协储员的办法,依靠社会力量开展储蓄工作。这一时期还开展了两次大的储蓄运动:一次是1951年的农民爱国储蓄运动,一次是1959年的节约储蓄运动。其后,随着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银
全椒县历年储蓄存款情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续表单位:千元

行存款也不断增加,尤其是1979年以后,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富民政策”,人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存款额增长迅速。城镇个人储蓄存款,1978年为113.8万元,1984年为968.2万元,平均每年递增42.9%;农村存款1978年为695.4万元,1984年为1011万元,平均每年递增6.4%。
上一篇:第三节 信贷
下一篇:第五节 结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