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业区划
本县境内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形起伏,沟壑纵横,海拔高程在12~332. 3米,基本上分为丘陵和平原,细分为高丘、中丘、低丘、岗地和平原湖泊洼地等六种地貌单元,全县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折合351万亩,其中陆地2208平方公里,占93%,水域127平方公里。全县耕地86.29万亩,水田47.04万亩,旱田39.25万亩。全县划分三个农业区,四个亚区。
(一)南部丘陵农林牧区
位于本县最南端,东与江苏盱眙,南与来安、滁州,西与定远接壤,以浸蚀切割的玄武岩和丘陵占主导地位,地形起伏、沟壑纵横、坡度较大,地面高程40~332米,部分农田分布在30米高程以下,主要有张八岭、三界、嘉山、三关、管店、涝口、自来桥等七个乡,及白沙王乡的陡山、毛山、燕王和鲁山乡的鲁南、周港以及横山乡的南陈、赵集、良山等八个行政村,总面积313.8平方公里(折合12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34.7%;耕地14.53万亩(旱地8.05万亩,水田6.4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17.68%;耕地率11.9%;农业人口10.04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3%;农业劳动力36628个,占农业人口的28%。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45亩,每个劳力负担耕地3.95亩,每头耕畜负担耕地17亩,是全县人畜平均耕地最少、生产水平较高的农业区。由于地处江淮分水岭两侧,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950毫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土壤肥力较好,劳畜力资源丰富,津沪铁路、国防公路南北贯穿,交通运输方便,给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本区以一季中稻为主,常年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2.3%,水稻总产占全县总产31.1%,是全县之冠。单产800斤以上。70年代中期,推广改沤种油实行油稻连作。近几年来,由于大力推广杂交水稻,产量成倍增加,平均亩产超过千斤。本区还有大面积宜林荒山及草场资源,1000亩以上的成片草场(包括宜林地)有21处,尚存茶园12300亩,具有发展林业、畜牧业的优越条件,也是本县茶叶生产主要基地。
(二)中部岗地稻、杂粮、棉花产区
位于本县中部,介于北部沿淮平原与南部丘陵区间。东临江苏的盱眙县,西接凤阳,境内地形起伏,坡度较缓。地面高程在16~50米,南高北低,总面积1325.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49.3%。包括桥头区、明光区、苏巷区、潘村区的紫阳乡、三界区横山乡、涧溪区涧溪乡、官山乡、鲁山乡、白沙王乡北部,共25个乡、228个行政村,55466户,农业人口277830,占全县农业人口61.3%,农业劳动力102564个,占本区农业人口61.3%;农业劳动力102564个,占本区农业人口36.9%;农田面积57.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70.7%。其中水田230048亩,人均耕地2.07亩,每个劳力平均耕地5亩,为全县土地最多、生产水平最低的地区。
根据水源状况及利用方式,又划分为以下几个亚区。
水库灌区:稻、杂粮、棉花片。包括卞庄、魏岗、石坝、包集、涧溪5个乡、鲁山乡北部5个行政村,白沙王乡北部4个行政村,及石坝渔场、县农科所、均可自流灌溉,共52个大队,556个生产队,总面积286.4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1.6%;占全县总面积12.24%;耕地140494亩,占全区耕地面积17.15%;农业人口 67157人,占全区农业人口24.2%;总劳力25932个,占农业人口的38.6%;人均耕地2.08亩,劳均耕地5.14亩。
女山湖东提灌区:稻、麦、杂粮片。包括津里、苏巷、大郢、邵岗、官山、明东、城郊七个乡,横山乡西部九个行政村、马岗乡池河东6个行政村、女山湖乡旧县村、明光镇蔬菜村,均可提水灌溉。总面积428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2.3%;占全县总面积18.31%;共90个行政村,857个生产队,农业人口100869人,占全区农业人口36.3%;劳力39445个,占农业人口的39.1%;耕地面积225424亩,占全区总面积39.3%;占全县总耕地面积27.52%;人均耕地2.08%,劳均耕地5.14亩。
女西提灌区:稻、麦、油片。包括紫阳、高王、古沛、桥头、司巷、洪庙6个乡,潘村乡岗地12个大队,马岗乡池河西7个大队及紫阳林场、县苗圃场、明光渔场均可提水灌溉。总面积433.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18.74%;共有75个行政村。 837个生产队,农业人口102542人,占全区农业人口6.9%;总劳力39523个,占农业人口38.5%;耕地面积208053亩,占全区耕地面积36.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 25.4%;人均耕地2亩;劳均耕地5.27亩。
(三)湖泊水产养殖片
包括女山湖、七里湖、花园湖、猫耳湖及旧县至洪山头的河道与滩地,以水产养殖业为主,总面积171.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7.35%,共有6个行政村,62个生产队,农业、渔业人口7262人,总劳力2755个,其中渔业劳力2659个,占总劳力的96%。
该地区由于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水利条件较好,适宜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水稻、玉米、小麦、棉花、花生等作物可以普遍种植。
(四)沿淮平原麦豆地区
位于本县最北端,北与东为淮河环绕,隔河与江苏泗洪相望,南临七里湖与女山湖北岸,西侧是潘古丘陵末端。地势平坦,地面高程12~20米,包括泊岗、太平、浮山、柳巷、潘村湖部分行政村。总面积201.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59%;耕地面积10.04万亩,农业人口63123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3.93%;农业劳力 23916个,占农业人口的37.89%;人均占有耕地1.59亩,劳均占有耕地4.2亩。
该区属于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肥力较高,土壤是湖泊沉积物、冲积物形成的土类,其主要土种为两合土,土层深厚,有机质高于其他土壤,不仅适宜小麦、黄豆,而且适宜花生、油菜等作物生长。靠近淮河两岸还有飞砂土、泡沙土,有机质含量少,保肥能力差。由于夜潮作用,部分田块碱化现象较为严重,产量低而不稳,主要分布在泊岗引河北岸。建国后才被开发利用。潘村湖农场即在该区中心,在作物种植上,以小麦、山芋、大豆为主。70年代末,在“保午增秋”思想指导下,开始主攻小麦,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1981年小麦单产达430斤,最高亩产达804斤,黄豆、花生、油菜单产均高于全县其他地区,是本县午季作物生产的主要基地。
二、耕作制度
解放前,本县农业生产受自然、社会制约,耕作制度和耕作技术粗放,多为一年一熟,部分良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山区冷浸田,一年一季水稻,冬季水灌田,土壤肥力不能提高,一般亩产二、三百斤。建国后,耕作制度逐渐改进,大部分为一麦一稻。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型:丘陵区岗岭地、山区的岗坡地轮作方式为小麦(豌豆)——杂粮(芝麻、山芋、红豆),小麦(豌豆) ——山芋(杂粮) ——冬闲——春玉米(高粱),采取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靠休闲和豆科作物轮作换茬。1949年全县平均粮食亩产100多斤,水稻平均单产仅131斤至150斤,小麦平均单产80斤,玉米平均单产 118斤。建国后,1949年至1957年,由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改进耕作制度和技术,产量有了提高。1957年,省委提出农业“三改”,扩大水稻面积。全县水稻由 1949年927万斤,达到1.1000026亿斤,有条件旱改水的,大都增了产。也有脱离实际,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改旱田为水稻,结果减产。1958年至1960年,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违反客观规律影响下,出现了瞎指挥风,加之自然灾害,农业生产急骤下降。1960年全县粮食产量仅11641万斤,实际产量低于 1957年。1962年至1965年,提出“一麦加三早,豌豆、苕子、红花草”。1965年全县种植绿肥2468亩,耕作制度由一麦一稻,改为一肥一稻,加之一度推广责任田和各级干部在农村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的严酷事实面前,逐渐清醒,接受了教训,在中央召开7000人大会后,本县各级干部逐步改变作风,农业生产有所恢复,1965年全县粮食产量达1.8958亿斤。
1966年至1975年,由于“文革”极左路线干扰破坏,有的地方盲目扩大复种指数,推广双季稻,忽视经济油料生产,全县粮食产量徘徊在2亿斤左右。1973年,全县粮食产量303896100斤,油料生产停滞不前。1975年,全县油料总产555万斤,与1955年560万斤对比减少5万斤。1975年全县粮食产量2.896亿斤,1976年粮食产量3.28亿斤,1977年3.3亿斤,1978年2.5亿斤,1979年3.5亿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各级领导和干部,尊重农民生产自主权,由农民自己因地制宜安排作物茬口,许多地方改一肥一稻和一肥两稻为一麦一稻和一油一稻,扩大了夏粮和油料作物面积,粮油产量大幅度增长。1979年全县粮食产量达3.5亿斤,1980年,全县粮食产量达4.06亿斤,冲出了低谷。1984年至1990年,本县耕作制度继续完善坚持一麦一稻一油一稻,保持稳产、高产。本县潘村区耕地16.1万亩,其中湖田10.04万亩,1987年起,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将湖田改造为稳产高产农田7.5万亩实行一麦一稻一油一稻较未改前增收粮食 8000多万斤。
三、作物品种
(一)水稻:解放初到1956年期间,种植水稻以高杆耐瘦,适应性强的中籼稻品种为主,当家品种有:中农四号、胜利籼、三粒寸、小冬稻、麻壳稻等。1957年后,水稻的高杆品种逐年缩小,粳稻品种和双季稻品种逐年扩大。主要品种:桂花球、老来青、农垦58、农垦57、三九九、桂花黄等。1961年后,因桂花球和农垦57等粳稻品种不抗高温难脱粒,逐渐被淘汰,矮杆品种迅速扩大,主要有:矮脚南特团粒矮、广场矮、珍珠矮。1970年后,推广双季稻、本县引进早稻品种有:朝阳一号、矮南早一号、二九南一号、广陆矮四号、先锋一号。70年代后期,因双季稻不适宜在我县种植,水稻以一季中稻为主,主要品种:南京11号等。1980年本县种植与推广水稻品种有:桂朝二号、BG910。国际36。1980年为提高水稻产量,本县大力推广了杂交稻,至1984年底,全县杂交稻种植面积达22万亩,占水稻总面积63%。1985年达34万亩,推广组合主要是汕优6号(珍汕97AX国际26),属迟熟中籼,产量高,出米率高,分列力强,长势旺盛,秧龄弹性大,耐旱耐涝,耐肥抗倒,适应性强,较能抗白叶枯病。还推广了汕优桂33、汕优63、汕优64等组合,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 1987年至1990年,继续大搞杂交稻,全县杂交水稻面积已占98%。
(二)小麦:本县小麦品种繁多,以半冬性品种种植面积最大。50年代初,以地方农家品种为主,有嘉山白麦、白和尚头等。1955年后,引进品种有:南大2419、碧玛一号、阿夫、阿勃吉利、内乡五号、早评麦、华东六号、徐州14、泰山一号、丰产3号、钟山六号、郑引一号、墨他(从墨西哥引进)、百泉565、鄂麦6号等。1979年后至1985年,本县进一步改进耕作制度,推广一麦一稻,小麦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也不断更新。主要有:杨麦3号、宁麦3号、博爱7422、马场2号、泗杨936等,都各具特点,提高了小麦产量。
(三)大麦:50年代起至70年代中期,种植品种是本县“芒大麦”。1976年从外地引进“早熟三号”、“矮杆齐”等品种。
(四)山芋:1955年,本县从山东引进胜利百号山芋种。蔓粗状,薯块纺锤形,皮淡紫色,抗旱耐涝,适应性强,高产稳产,品质好。1970年引进“一窝红”,抗旱耐涝,耐肥耐瘠,出粉率高,因产量不高,不耐贮藏,易感染黑斑病未推广开。1982年弓1进徐薯18,高产稳产,是主要推广品种。

(五)玉米:40年代至50年代,种植红穰子、甜玉米、粘玉米等农家品种。60年代本县推广良种有金皇后和白马牙,耐肥、耐旱、高产,抗大斑病。60年代中期引进推广了杂交玉米中杂44(自制)、双跃3号及良种火燥子、小金黄等。1970年后推广杂交玉米朱群单105、新单1号等。1981年起先后引进白单4号、丹玉6号、中单 2号等高产杂交品种。
(六)高粱:40年代至60年代,种植品种大红袍、黄罗伞,适应性广,耐旱耐涝,抗倒伏,产量高。1970年引进了黑穗高梁。1981年至1984年,全县共种植高粱 22600多亩,分布于潘村区各乡,推广品种以杂交为主,有晋杂五号、忻杂52种。
(七)油料作物
油菜:50年代至70年初,大面积种植是本地白菜型土种子。推广良种有时甘兰型种胜利52。1972年起,推广品种有甘油3号、甘油5号、滁油1号和少量的芜湖104等。1980年起,推广品种有甘兰型宁油7号、当油早一号、沛选170、白菜型、山东大油菜、武油1号等。
花生:主要是蔓生型的地方品种大果花生。1964年从山东烟台引进伏花生,产量高,出油率高。同一期还引进油果花生,因食味差被淘汰。1970年至今,以伏花生、白沙1016、花28等。
大豆:1950年,本县种植品种为大红毛、小红毛、齐头黄、大白壳、小白壳等。
1970年后,除大红毛、小红毛、海百花,引进南农133——3,种植面积大。1982年引进跃进5号,适应性广,高产稳产、耐肥、耐瘠、耐旱,是目前主要推广品种。
芝麻:从50年代起,本县种植芝麻品种有“红芝麻”、“霸王鞭”、“疙瘩燥”等。
(八)棉花:本县品种为鸡爪棉。1952年推广岱字15号,棉桃大,纤维长。1970年,推广良种仍为岱字15号。零星种植有肖县107、鄂棉6号、滁棉13号等。1980年起,先后引种推广鲁棉1号、中棉所10号、徐州514、泗棉2号等。
(九)绿豆:本县绿豆地方品种很多,由于交通方便和土质气候适宜,本县横山、管店、明东、涧溪、卞庄、石坝等地生长的绿豆,品质优良,称“明绿”饮誉省内外。绿豆栽培品种有:
大明绿:又名大明粒、摘绿。分布在沿淮地区,本县明光区栽培品质最佳。其特征是植株蔓生,豆粒大,绿色,有光泽、春播150天左右,直播约90天,耐旱、耐肥、耐瘠。
小明绿;主要特征植株蔓生,秸粗中等,子粒近圆形,绿色,有光泽,品质好,晚熟。
串地龙:又名花叶绿豆,拖秧绿豆,县内分布在涧溪、白沙王一带,子粒绿色,有光泽,质地硬,脐白色,中晚熟。夏播生育期90天左右,适应性强,成熟一致,易炸荚。
在推广新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方面:
(1)明绿1号:是本县杂谷原种场1971年开始选育,从本地“明绿”中选择 495个优良单株,采用系统选育法,经过五年时间选育出的新品种,比当地绿豆增产15~25%。1973年入圃鉴定,1976年性状稳定,1977年至1978年在全县15个乡农科站32个点试验种植。测出适应性强,产量高的特点。1979年种植面积 12500亩,亩产130斤,最高达250斤以上。1979年5月,经上海商品检验局检验,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出口标准,被誉为特级明绿,1980年经县和地区两级科委组织鉴定并经省审定为明绿新品种,正式定名为“明(绿)系1号”。1981年获省颁发的科技成果四等奖,1983年经省品种审定,正式定名为“明绿1号”。特征植林直立,株高约60厘米,茎粗、圆柱形,有光泽,脐白色,千粒重71.1克,品质好,中晚熟夏播80至95天,耐旱不耐涝。
国家绿豆出口标准为:色泽碧绿,异色粒不超过1%,杂质不超过1.5%,水分不超过15%,不完善粒不超过4%,蛋白质不低于21%,碳水化合物不低于51%,直径3.5毫米以上的子粒占90%以上。对照国家出口标准,本县明绿品质均达到或超过。本县明绿曾组织出口。1965年省三豆(绿豆、赤豆、白米豇)会议确定管店、明光、涧溪三个区18个公社为明绿种子繁殖基地。基地用种由县杂谷原种场供应,基地生产的明绿种子由国家收购,再供应区、社、队做种。收获后粮食部门按明绿标准样品,对样收购,组织少量出口。“文革”时期,明绿繁殖基地、三圃制全被破坏,农业科技人员袁炎等农业技术干部将试验两处种植,保住管店乡坡山村后岗队种植的一份单株材料。1973年重建三圃,在本县农业技术干部袁炎等同志辛勤工作和培育下,1979年,明绿繁殖基地恢复。县农科所将明绿在全县15个农科站布点试种,探索同种异地种植后种皮色泽有差异。试验发现,在潮土类型的土地上 (浮山、泊岗、柳巷)生产的明绿种皮色泽极差,多为暗绿、褐绿色,无光泽。在砂壤土、白土、黄白土上生产的明绿的种皮色泽为黄绿色或深绿色,有光泽,千粒重较高,棵粒饱满,这部分土壤广泛分布于我县中部和南部丘陵地区,如明光、管店、白沙王、涧溪、桥头、古沛等地,是本县明绿的主要生产基地。种植明绿,所用肥料以氮、磷、钾齐全的明绿色泽最佳,氮钾或氮磷配合次之,不施肥的色泽最差。明绿的色泽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优质明绿必须施全肥料。本县明绿1号荣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2)推广杂交稻。1982年推广杂交稻,获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
(3)推广水稻稀播壮秧。1984年本县推广水稻稀播壮秧,获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三等奖。
(4)化学除草。1985年我县推广化学除草技术,获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三等奖。
(5)牛锥虫病原鉴定。1985年获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二等奖。四、作物栽培
(一)水稻:本县于60年代推广地窖催芽,70年代推广温室催芽,技术措施是,温水淘种,高温破胸,适温催芽,低温炼芽,改变了过去大堆催芽老办法。
育秧:1953年后,改大板田为合式秧田。1980年后,育秧技术进一步提高,广泛采用科学方法薄膜育秧。并改密播为落谷稀,推广合理密植。并注意增施肥料,科学施肥。
(二)小麦:本县小麦地方品种多属冬性、强冬性,播种期要求秋后即开犁种麦。改良品种,多属春性,半冬性,有“寒霜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之说。建国后,逐渐合理密植,适当增加播种量,单产有了提高,“麦收三件宝,穗多、穗大、籽粒饱”。60年代至70年代,于早春普遍在麦田撒施农家肥、碳酸氢氮,但日晒、雨淋,损失严重。70年代中期,化肥改撒施为打洞穴施,或耕翻前施下做底肥,增产效果显著提高。1982年,全县叶面喷施磷酸二氮钾6.5万亩,同时加强了田间管理,平均每亩增产40.1斤。
(三)棉花:本县棉花播种季节由传统的“立夏”到“小满”,逐步提前到“谷雨”前后,为增加伏桃,提高产量奠定了基础。60年代,推广了“脱裤腿”、“粗打顶”、“抹赘芽”技术,采取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条点播,逐步提高了棉花产量。
(四)花生:本县一般是点播、撒播。1954年后,推广根瘤菌拌播种。1961年,推广花生壅针,改点播为条播。盛花时,用锄将行间泥土壅于根部,发挥第一对侧枝优势,提高了结果率。
(五)油菜:整地后,撒播或带肥点播,1981年开始推广育苗移栽。并加强后期田间管理。
(六)山芋:本县因栽插时间不同,分春山芋和夏山芋。1955年,开始推广温禾育曲,栽插期提早20天左右。1970年后,推广“露天泥芋堆”、“山芋下蛋”、“山芋高墩栽培”等方法。80年代又采用塑料薄膜温床育苗。
(七)玉米:本县玉米历来撒播,1954年后,部分地区改条点播,按土质、肥力、品种确定密度,并推广了人工辅助授粉,改进耕作制度,玉米产量逐年提高。
五、土壤改良
本县土壤分为6个土类,即黄棕壤土类、水稻土类、潮土类、紫色土类、石灰土类、粗骨土类,下属15个亚类、41个土属、72个土种。
土壤质地大都为壤土和粘土、砂土(砂土层、砂壤),面积405989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4.8%,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淮近河处。壤土(轻壤至中壤),面积为 1087378亩,占40.0%;主要分布在中部岗地,大都是由下蜀黄土发育而成。粘土 (重壤至粘土),面积为1248154亩,占45.2%;交错分布于各区之间。全县土壤养分贮量比较缺乏,大致是“三缺一低”的状况。即缺磷、缺氮、缺有机质,土壤肥力低。按全国土壤养分含量六级分类标准,除速效钾是三级外,其余均在四级或四级以下。在查明本县主要土壤养分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同时,抓了成果应用工作。调整种植业布局:南部丘陵冲多,过去长年沤水田地区,1980年后开始推广沤改油,提高了土壤肥力,以油促粮,油粮丰收。1984年沤改油面积达21000亩,获纯收入 168万元。1986至1990年全县共推广沤改油50000亩,协调了土壤水气热,使中稻产量比过去提高11.2%。烟草“迁居”。烟草全县种植零星,一般种在石灰性紫色土为主的古沛和上位粘盘马肝土为主的石坝,产量低,质量差,农民种烟收入少。根据全县土壤状况,把烟地移到三界区。该区土壤以角斑岩风化的母质为主,土体厚度一般30~90厘米,微酸性,速效磷,钾含量较高,轻壤质地,适合烟草的种植,仅三界区烟草面积占全县60%。
调整棉花种植比例。根据土壤条件,全县2万亩棉花有50%的面积集中潘村区的黄潮土地区,提高了棉花产量。全县亩产皮棉由过去13斤增加到74斤,每亩经济收入由二、三十元增加到100多元。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积极倡导土壤归口。1981年后,沿淮沿湖区退田还水养鱼,种苇、放菱5.8万亩。津里乡红旗圩退田还水养鱼3000亩,每年莲子收入2万元左右。藕2.4万元,鱼6万元,是种粮的5倍,既提高了水面利用,又增加了汛期的蓄水面积。丘陵退耕还林还草3万亩,退茶还林2万多亩;改沟养鱼、种藕等水生作物5000多亩,解除了丘陵地区瘦地的包袱;初步形成丘陵顶部植树,下坡种粮,水沟养鱼的立体结构。因土施肥,实行科学种田,增施有机肥料,推广秸杆还田,扩种绿肥,对化肥施用,做到因土调肥,把尿素、过磷钙分配到砂土、石质土较多地区,把碳铵分配到以粘重土壤为主的中部地区。从而达到逐步改良土壤,提高粮棉油烟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六、施肥
解放前,县内农业生产主要以农家肥为主。农家肥主要有人畜粪尿,我县基本上每户都建有厕所、储存粪尿,有的农户把厕所与猪圈建在一起,施用人畜粪。一般每亩为10~15担(若作追肥用则需加水3~5倍,施入土壤中肥效快)。厩肥:厩肥即利用家畜禽圈栏作肥场,堆上干土和碎草,定期将牲畜粪尿和土铲出堆制而成。厩肥肥效平稳,一般用作基肥。饼肥:饼肥有菜籽饼、棉籽饼、芝麻饼等。饼肥用作肥料,肥效迟缓、平稳。有的洒水堆捂用作基肥,有的粉碎后,放在粪池内沤制,兑水点播菜、麦。草木灰:农民将烧饭后锅膛内的草木灰单独存放或和土杂肥混拌在一起制肥。草木灰的肥效快,养分易流失,多半用作水稻播种后覆盖秧板田,也有用作蔬菜基肥。草皮肥:秸杆还田及塘泥土杂肥等,也是本县肥料主要来源。全县年年可产秸杆落叶总计70804万斤,把地下部分也计算在内,可产10亿斤。除去饲草燃料外,每年尚有4亿斤还田。种植绿肥是70年代重要措施之一,本县割青肥(群众称“打秧草”),较为普遍。并种植紫花豌豆、大麦作绿肥,60年代开始引种红花草,1977年达11万亩,1980年后,除人少地多的地区积极发展绿肥外,一般采用在午季作物收获后,轮播短期肥(芝麻、绿豆),提高土壤肥力。
1965年至1970年,本县许多地方开始施用化肥。1970年后,施用化肥量逐年增多,主要用于水稻追肥、小麦基肥追肥及玉米追肥,施用炭酸氢氨和尿素为多,除本县化肥厂生产化肥供应外,还从外地调进。1980至1985年,本县共供应化肥
29.9156万吨。1986至1990年供应60多万吨。
七、植物保护
解放前,县内无植保机构。解放后,专业植保人员和机构逐步健全配备,1979年正式设植保站。
本县在主要病虫害有:
小麦吸浆虫。1951年至1952年本县受定远县波及开始发生,1955年危害严重,发生面积15万亩,减产16%左右。1957年后,基本掌握吸浆虫种类及发生规律,通过推广抗病良种南大2419和药剂防治相结合,基本控制病虫害。
蝗虫:民国21年(1932)后,本县多次发生蝗灾,1950年全县蝗灾面积31.4万亩。县、区乡组织干部、农民大力进行防治,层层设立灭蝗指挥部,进行人工和药械防治。1958年发生面积89157亩,秋蝗面积88028亩,防治夏蝗89157亩和秋蝗 71237亩。夏蝗最高80~120头/丈,一般5~10头/丈,秋蝗最高50~80头/丈,一般4~8头/丈。
斜纹夜蛾:1958年本县发生面积大,密度高,最高1平方尺有幼虫50~80头,遂组织农民进行了大规模防治。1960年后,本县农作物病虫害有:水稻三化螟、稻苞虫等。1970年县主要病虫害有:稻纵卷叶螟以及白叶枯病、麦粘虫、麦红蜘蛛,棉红铃虫、棉铃虫、玉米螟、稻蓟马、麦绣病、赤霉病等。1980年后,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有: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水稻白叶枯病、秋粘虫、蛴螬、小麦赤霉病等。
在防治方面,50年代贯彻防治并举,防治结合。以农药和土法防治病虫害,人工捕打蝗虫,木梳“结虫”。1958年推广湿汤浸种,用石硫合剂防治麦锈病,人工捕捉土蝼狗子。1962年起,对各种病虫提出“治早、治小、治了”,把病虫害消灭在大田之外和为害之初。防治三化螟时全县发动群众,万家灯火诱杀螟,为消灭病虫越冬,推行铲除田边杂草,烧毁玉米秸杆,烧毁棉籽,结合使用化学农药和土农药毒杀害虫。对稻螟虫采用了“灯光诱蛾”结合药剂防治,改变耕作制度,扩大早、晚稻,缩小中稻的栽培面积,避开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流行的白叶枯病。年防治在100~120万亩次,使用农药150~200吨,主要是“六六六”混合粉等粉剂农药。1975年全国植保工作会议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1980年起,农村普遍推行生产责任制,倡导学科学用科学,“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得到进一步贯彻。
杂草防除:农田杂草种类繁多,水田有稗草、三棱草、牛毛草、鸭舌草,麦田有看麦娘、牛凡缕、乔乔子、拉拉藤、野苕子等,影响农作物产量。1980年起,采用除草剂等化学药剂防除农田杂草,1984年全面推广,全县化学除革面积达27万亩,其中水稻7万亩,小麦19.2万亩。地膜覆盖约8000亩全部进行化除,增产效果达10~15%。1987、1988、1990年3年中,每年化学除草面积为30万亩左右。
八、农业综合开发
自1986年至1990年以来,对本县的自然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全县有山场面积58万亩,其中宜林荒山约51万亩,已有林地约42万亩(其中约有10万亩低产林)。尚有9万亩荒山可以充分开发。全县总水面41万亩,其中可养水面26万亩,沿淮沿湖还有5万余亩滩涂洼地可因地制宜加以开发。按照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指示,县委县政府决定提出“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主攻女山湖、黄寨(牧场)和蚕桑三大优势资源开发,抓好烤烟、林果、水产、蔬菜和明绿五大基地建设。”潘村湖是本县黄、淮海第一期开发治理区(国家规划与计划项目),本县自1988至1990年,先后投入劳力9万余人,资金250万元,已开挖大沟渠20余条,78.3公里,中小沟渠622条,232.2公里,完成土石方177万方,新建电灌站3座,修建配套建筑物1384座,共改造中低产田6.6万亩,累计已增产约2.5万吨粮食。对池河流经本县76公里流域两岸农田,于1990年1月,全县全力以赴发动10万民工,奋战40余天,完成第一期治理工程,完成土石方 160万方,基本解决水患。通过治理,还可新增可利用土地2300亩,水面300亩,堤坡510亩,两洼已改造低产田10.6万亩。女山湖渔业生产很可观,1990年鱼产量全县达700.4万公斤,蟹12万公斤。对黄寨牧区开发,国家先后投资61万元。飞播牧草近2万亩,县财政先后拨款投资41万元,牧场已养良种牛3166头,羊500只,禽1.5万只,周围农户养牛1516头。蚕桑、林果、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烤烟生产基地也初步建成,被列入国家出口烟基地烟县,年种植烤烟4万余亩,本县特产明绿生产基地已建成,1990年种植3万亩,总产150万公斤。
面积:亩
附:嘉山县1949~1989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表单位:亩产:公斤
总产: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