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村庄
建国以前,本县乡村住房比较分散,以单庄独户居多,3—5户的自然村散布全县,10—20户的大村庄比较少见,且多同姓族居或佃附主居。东南地区人口稠密,村庄相距较近,一般在半华里左右;西北地区地广人稀,村庄间距稍大。村庄格局大都前场后院,周植树、竹,住户少的在庄外辟二三米宽的包庄园沟,庄前挖有水塘。普通地主住房多青砖小瓦,排疝板壁,一般为前后两进、中置“天井”的四合院,大地主之家系多进的深宅大院,有厅堂、内室、庭院、后花园及宽阔高大的围墙,有的还筑有护庄沟、土围子和炮楼。谕兴的娄郢、金集的张郢、郑集的孙庄及张铺等地均分布有此类建筑。农民住房均土墙草顶,小康之家多七架梁四合院,住房较为宽敞;一般农家为五架梁,居住较紧,且多住房兼作粮仓和牛房;佃农住户更为简陋,一般由地主以不规则的松、杂木或毛竹搭盖,上盖以草,局促矮小,难御风雨。在较大的村镇或山上,建有各种寺庙祠堂,均砖瓦结构,较为讲究。
抗日战争时期,农村房屋毁于战火者甚多。民国29年(1940),日军“扫荡”到南乡孙庄,烧毁房屋240余间。张铺、大通、铜城一带处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地区,人民生活相对安定,房屋建造较多,民国30年,日军大举“扫荡”这些地区,并以飞机轰炸,所过之处,烧毁民房甚多,数万人无家可归。民主政府通过募捐、赈济、贷款等方式,帮助维修兴建一批住房。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驻军大肆拆毁民房以构筑碉堡、工事或架设电话,加上通货膨胀,农村经济濒于崩溃,农民无力兴建住房,到建国初期,民房中破旧者居多。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把生产救灾放在首位,通过以工代赈、救济等形式,帮助农民恢复家园,维修或新建了一批房屋,特别是土地改革运动,没收地主多余房屋23599间,分给缺房或无房的农民,改变了不合理的占有现象,初步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合作化时期,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到1956年前后,全县半数以上农民维修和兴建了住房。
“大跃进”时期,林、田、路、水统一规划,强调集中居住,不少村庄被拆除,其房梁等建筑材料大多数被强行用作电线杆或制造独轮车以供大炼钢铁和兴修水利之用。一些小村庄往往一夜间被夷为空地。结果,规划未能实现,反使大批农民处于无处栖身的境地,加上随后出现的国民经济严重困难,人民生活艰难,不仅无力兴建维修,有的甚至拆房抽梁变卖买粮。
1962年以后,国民经济走上了恢复发展的道路。生产发展,人民生活逐步好转,维修、兴建房屋者增多,房屋结构和质量也有较大改进。大部分大队建造办公用房,生产队建造仓库用房,数量在3—8间不等。但由于对节约用地、住房规划控制不紧,农民自由建房,乱建、杂砌现象严重。
1970年以后,农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县革命委员会要求农村建房实行规划,安排居住点,集中建筑,以改变分散零乱的状况,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但各地并未认真规划,规划了的也没有坚决执行。这一时期,农民建房渐趋活跃,砖瓦结构的房屋日渐增多,水泥构件逐渐成为主要建筑材料,公用房屋几乎全部为砖瓦和水泥构件结构。斗子墙、水泥梁、竹架子、瓦盖顶,是这一时期比较普遍的建筑特色,水泥地坪也日趋普及。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房热”。1979年到1981年,全县有6667户建造新房23409间,这些房屋多实砌砖墙、木房梁、椽子网砖,排疝板壁,且多铺水泥地坪,檐口高,开间大,有的还刷有涂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顶房和楼房也开始出现,四合院、包庄园沟等传统格局正在逐步改变。但由于缺乏规划,致房屋走向不一,七零八落,而且格局单调。为此,县于1982年召开全县农村建房会议,研究解决随“建房热”出现的新问题,把房屋建设引向有领导、有规划、有步骤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轨道,城建部门还帮助培训农村房屋规划人员,并免费设计了一批不同结构类型的图纸供农民选用。仅1985年就有5065户农民建房20368间,其中楼房132户652间。大村庄不断增多,单庄独户和二三户的小村庄正逐渐减少。瓦屋队、瓦屋村不断涌现,瓦屋乡也开始出现。
农村饮水条件也不断改善。本县饮用水向来取自塘、河、沟水,少数饮用井水。建国初期,全县水井不足100眼,随着化肥、农药的使用和旱灾的频繁出现,饮用水困难成为突出问题。1977年,县水利局成立由9人组成的专业打井队,备有大锅锥7台,中锅锥1台,小锅锥2台,采用预制砼或无砂透水管作井管。到1980年计打大口井161眼。但由于本县土质坚硬,地下水位低,劳动强度大,1981年后改打小口井,先后采用聚氯丙稀2寸管、手压泵和水泥预制管。县水利部门每年都安排部分打井经费,给打井者以补贴。到1984年,在34个乡、镇,220个生产队打小口井282眼,满足了近万人的饮水,仅界牌、湖滨一带濒湖近水的血防区,就打井70余眼,界牌乡沙湖村打井33眼,庄庄有井,户户吃井水。1985年由于无专项经费,打井队工作暂停,但农户打井仍有上升趋势。
二、小集镇
建国以前,在一些交通道口和基层政权所在地,十余户乃至数十户聚居,形成了近百个小集镇。这些小镇,居民多面街相向建房,房屋比较简单,除地主富户建有排疝板壁的砖瓦结构房屋外,大部分系泥墙草顶,街道宽约三四米,多数为土路面,规模稍大的以条石或碎砖铺就。镇内大都设有商店、熟食店、客栈、水炉、各类作坊匠铺以及学校、中西药堂等,其中比较大的小集镇有金集、谕兴、官桥、忠孝街、小河口、王桥、芦龙、郑集、关塘、长兴、仁和、王老坝、蔡家河、川桥、十五里松、便益、东新街、南新街、马汊河、小关、龙冈、石梁、张铺、大通、杨村、护城桥、万寿等30余个,子胥、丫口、桥湾亦有市面。金集旧为县内“金秦铜汊”四大古镇之一。仁和、芦龙、石梁、张铺等明清时期即为铺递之所。
建国以后,小集镇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一部分仍作为基层政权所在地,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县34个乡镇政府所在地除4大镇以外,有70%左右系原小集镇。这些小集镇的建设,多一边改造旧街,一边在附近沿公路地段开辟新街道。有的则撇开旧市镇择地重建。谕兴、官桥均有旧街,因上游建了水库,影响安全,不利发展,70年代先后迁入距旧街约1公里的高处重建。由于行政区划的需要,一些村庄也被作为基层政权的所在地,政权机关及其附属设施纷纷建立,并逐渐吸引和发展了一批工商业户或企业,形成新的小集镇,其数量约占小集镇的20%左右。其中比较大的有新华、安乐、龙集、乔田、釜山、虞洼、高庙、平安、坝田、桥湾等。
经过不断发展,这些小集镇大都设有各类工厂、基层政权机关、学校、卫生院、供销社、粮站、食品站、信用社、邮电所、汽车站、农机站、建筑站等,近年来,还兴建了影剧院或大会堂,有的还装设市内电话、路灯等,逐步成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全县34个中小集镇共铺设水泥路面2500平方米、砂石路面1200平方米,铺设下水道840米,90%以上的集镇安装了路灯,石梁安装了市话,杨村安装了自来水。非基层政府所在地的原小集镇,多数成为村民委员会所在地,设有工厂、卫生所、商店、小学等,农民出售农副产品,购买生产、生活用品以及看病就医、子女读书均称方便。郑集更因其文化中心建设有特点而闻名国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镇兴建了影剧院、图书馆、阅览室、科技协会、花房花圃、灯光球场、电视室、哈哈镜室、照相馆、工艺室等设施,总占地7400平方米。
1983年来,县城建部门为集镇和一些乡村培训了560余名村镇规划人员,帮助他们掌握建设规划的基本方法,为小集镇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基础。不少小集镇根据发展建设的需要,制订或调整了规划并付诸实施。1985年,全县有小集镇39个。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