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铜城镇
铜城形成较早,相传汉吴王刘濞曾于此铸钱。宋《太平寰宇记》已称其为镇。交通便利,市民多经商,经济较为繁荣。建国前中心区在今山海镇一带。清未曾于东南西北各街口营造门楼,朝启暮闭,以防匪患。此后,市镇范围不断向四面扩展,到本世纪20年代中期,镇东已达今区公所东墙沿,南临普济桥南小桥口,西至铜城机械厂,北达铜城小学,并形成了新的繁盛一时的摊扒街(今四新街)和西街。民国13年(1924),地方绅商捐资,修建土圩墙,以防匪患,四周同时建炮楼8座,其中6座在三层以上。经民国20年复修,圩高达两丈,圩墙下浚深沟,沟宽3米。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和地方各级机关在此设有众多机构,各类商业贸易机构不断设立,往来商贩络绎不绝,成为淮南抗日根据地经济贸易中心。民国31年改镇为市,下设普济、山海、铜西3镇。民国30年日军轰炸铜城,房屋毁坏甚多,抗日民主政府发动群众整修各街道,新铺永兴街,维修姚家码头和薛家码头,修复被炸毁的普济桥等桥梁。民国35年秋,国民党军队占领铜城。在其盘踞的两年多时间里,拆毁大量庙宇、民房构筑工事,致镇内废墟满目,一度萧条冷落。民国37年底,铜城解放。1954年利用土圩改建和整修全长2500米的环城马路。1975年将山海镇至西公路500米的弯窄街道拉直拓宽,铺设水泥路面,并将山海镇向东至区公所一段拓宽,铺为块石路面,形成新市区。同年秋,将镇西铜龙河取直浚深,消除了洪水为灾的宿患,增强了水运能力。1976年,投资2万元,拉直拓宽环城路西至汽车站、东到惠民桥的一段,全长650米,宽24米。从1952年开始,先后改建、新建桥梁13座,保证往来交通的畅通。1971年架通高压电线路,居民普遍用上电灯。到1985年安装路灯26盏,照明长度1500米。1976年夏,在薛家码头兴建简易自来水厂,装管道300余米。1982年又投资8.5万元,在镇北钻132米深井1口,建造水塔,安装输水管道,次年元旦向全镇供水,日可供水近1400吨。到1985年,输水管道共长2237米,普及率达100%,有60%住户和部分工业企业安装了自来水。50年代建立的卫生清洁组,现有清洁工9人。
建国36年来,计新建公房2349间、47441平方米,其中1978年到1985年建1044间、21483平方米,分别占总数的44.4%和45.3%;建砖瓦结构私房662户,2369间,其中1976年到1985年有545户建造新房,占总建房户的82.3%。
1985年,全镇主要街道有向阳街、建设路、永安街、四新路、振兴路5条,计长2650米,有22条大小巷道附于各街道。其中建设路和少数巷道已铺设为水泥路面,其余仍保持着旧有特色,以砖石铺就。镇内建有幼儿园、中小学校、医院、影剧院、新华书店及文化站等设施,各类商业、饮食服务业门市部计156个,工厂企业30余家,交通、邮电、粮食、公安、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均在这里设有分支机构。汽车站一带的公路两侧,近年来已成为全镇最繁华的商业闹市,农闲时,入镇赶集者多达数万。
二、汊涧镇
位于县城西23公里处。明嘉靖《天长县志》已称之为镇。这里是白塔河之上游,民间有上汇72涧水之说,故名汊涧。明代以前,镇北有大觉寺、碑亭桥。明清时期,曾建有一批庵观寺庙。抗日战争时期,一度遭日军轰炸、焚劫。镇内商业繁华,有烟酒、绸布及京广杂货店铺近百家,粮行30余家,另有10余家盐行,30多家砻(磨)坊,4家糟坊,白塔河下每日过往船只100余只。
建国前,汊涧镇仅有一条南北向的直筒式街,长约千余米,宽不足3米。以小桥口为界,南称南阳街,北称侉侉街(因居民多从北方迁来),街旁房屋稀疏,以土墙草顶居多,街面以大石块铺就,每逢下雨,须低头缓行,人称“孝子街”。又因街中有小桥、碑亭两桥,雨大则桥上漫水,整条街被隔为三截,居民戏称“一江三岛”。
建国后,南阳街名仍旧,而侉侉街改称为富民街和交通街,国营、集体商业部门纷纷在这里建立分销部或经营处,金融、税务以及政府部门也在这里设立分支机构,房屋建筑增加较多。
1975年,鲁宁输油管道经过汊涧一带,补贴汊涧一些经费,镇办工业也抽出部分资金,用于拓宽街道,铺筑砂石路面,开挖两旁排水沟,重建汊涧桥(亦称汉桥)和小桥。其中汊涧桥全长130米、高10米、宽10米,在全县桥梁中规模较大。1978年又将主街道铺为渣油路面,加之瓦房数量逐年增多,街面的草房基本淘汰,市容为之一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进镇建房经商或兴办企业者逐年增多,而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新开了南阳东街、南阳西街、沿河东街、致富东路(以上东西向)以及环城路、青年路(以上南北向)。主要街道均安装了路灯。改建的影剧院有880个座位,供销、百货、邮电以及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大楼拔地而起,各类商店林立于街道两旁。据1983年普查,全镇设有企事业单位计66个,居住用地8.5万平方米,人均25.8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25万平方米,人均11.2平方米。
目前,全镇形成了以9条计4856米干道组成的道路系统,面积近5万平方米。1984年建成的日产2500吨的自来水厂已铺设管道3000米,普及率达70%。便民街、南阳街已改铺为水泥路面。集市贸易形成规模,有粮油、竹木等专业市场近10个,最多上市人数达6万。交通历来发达,天(长)滁(县)路及205国道在此交汇,年运客30多万人次,运货3万多吨。镇内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电力通讯等都已形成体系。
三、秦栏镇
位于县城东南23公里处,与江苏仪征、高邮两县交界,距历史名城扬州40公里,镇西南有天(长)扬(州)公路相通,水路可由秦栏河入高邮湖。宋代为里,是“二十四孝”之一朱寿昌故里。明代已演建为镇。
秦栏西北高东南低,东、南、北三面环河,3条主街形似鸟足,呈东南向分布。镇内古建筑甚多,旧有“九桥十庙六楼四穿角”之说,镇东南有所谓镇“风水”的“北锥”宝塔。镇内民居多四合院,结构匀称,方整有序,曲线的屋顶,微翘的出檐,典雅凝重。民国时期,镇内建筑毁坏甚多。建国后,兴建了一批工厂、商店,粮食、金融、交通、邮电以及教育、卫生等部门纷纷设立分支机构,文化娱乐设施也逐步配套。但由于旧街狭窄弯曲,房屋低矮驳杂市容变化不大。加之距天扬公路近千米,交通运输、商业交往均为不便。“文化大革命”时期,孝子祠、包公祠、火星庙、北塔等古建筑冲砸得荡然无存。古镇特色被破坏殆尽。
70年代以后,堵塞白马河,拉直拓宽了秦栏河。同时,紧接老街南端向西南开了一条宽25米的新街,直通十字路与天扬公路相接,机关单位、工厂企业以及商店、影剧院和居民纷纷于街旁建房。1985年将该镇列为标准镇以后,镇人民政府制定了总体规划和小区建设规划,确定保持部分旧街特色,重点发展以天扬公路为依托的新镇区,辟东西、南北向宽25米的主街道3条,组成开阔的双十字路系统,另辟北环城路1条、秦栏河50吨水码头1座。1985年底,长880米的秦关大道初步形成,新街两旁房屋均在两层以上,造型别致,形式多样,传统风格和现代特色兼具。政府还利用丰富的农副产品和水产品资源,在新街开辟农贸市场,发展食品等工业行业,使经济贸易中心逐步转入新镇。
1985年,全镇共占地23公顷,总建筑面积53110平方米,建有各类房屋2925间,有影剧院、医院各1所,中小学9所,商业、服务业门市部140余家,并有各类工厂企业12个。逢集之时,商贩云集,尤以牛市为盛。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