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天长县正式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当时的县城在县境东北与高邮县北阿镇相邻一带。现在的天长县城至迟建于北宋年间。城墙本为土筑,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为防倭寇进犯易土为砖,城区面积近0.7平方公里。建国前,县城建设除了对城墙、城楼、县署及坛观寺庙、城濠做过一些修葺和疏浚外,市政建设无从谈起。由于战乱频仍,到解放前夕,街道狭窄、巷道弯曲的破旧县城又平添许多断壁残垣。建国以后,国家虽逐年投资,改造旧城,扩建新区,但成效不大。1978年以后,开始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政府每年拿出数十万元,并采取多渠道集资的方法,加速县城建设,县城面貌不断改观。1985年,县城规模已达1.7平方公里,3.4万人口。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市政设施均已粗成体系。但县城建设仍受旧城局限,发展不快。
一、街道、巷道

建国以前,城内街道主要有洼子街、东门大街、三圣街、十字街、司衙湾、北门大街,巷道主要有泰山巷、鸡市巷、堂子巷、三星巷、护国巷、聚宝巷、五神巷、砖井巷。东门大街贯城而过,为县城的中轴线。街道均为石板路面,堂子巷至市口一段最称繁华,但最宽处也不足5米。街旁多为低矮平房,两层楼房仅图书馆、崇五福商店三两处。
50年代后期,重新规划和建设县城。1958年,拓宽北门城口到永丰门的北门大街。随后相继拓宽永丰门到东门的东门大街,与北门大街直角相接,两街通称建设路(80年代初将建设南、北路改称新河南、北路)。到60年代后期,除南门和西门两条街基本保持原貌外,老城内主要街道的改造已基本完成,开始铺设砂石、渣油和水泥路面。70年代初,路面铺设工作基本完成。
80年代初,新辟永丰路(后因兴建县宾馆被阻断),1983年建成千秋路,加上70年代中期开辟的东外建设路(即建设东路一)、二横路,形成了以建设东路、西路,新河南路、北路为主干道,辅以光明街、千秋路、公园东路、公园南路、二横路和环城路的整个县城道路系统。1985年,全城计有道路11.4公里,21万平方米。这些街道除环城路、建设东路(新街段)及新河北路一段尚为砂石路面外,其余均为水泥路面。城内主要巷道多数也铺设了水泥路面。

县城主要道路情况
二、桥梁
县城初建之时,四门各有桥梁与外相通,东曰利涉,南称永安,北名普济,西为通济。后依方位径称东、南、西、北门桥。东门内有张公桥(今县政府二招西侧),县衙前大街有凤凰石桥。这些桥梁多为木质。凤凰桥清末即淤塞,张公桥建国后亦被填平。

民国时期,县城规模渐有扩展,东外龙兴集与县城合为一体,浔河桥附入城廓。民国24年(1935),于北城河出口处建窑湾桥通城西,是为县内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俗称“洋桥”。
建国后,随着县城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原狭窄的木质桥梁已不适应需要,从50年代开始,逐步以砖石或钢筋混凝土改建。1960年,改建加宽东门浔河桥、东门桥,1965年,新白塔河开通,跨河修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河桥。在这先后,北门桥、西门桥等亦相继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75年,在东门跨川桥河新建二横山桥,同时拓宽窑湾桥和北门桥。1983年和1984年再次拓宽浔河桥、东门桥。目前,城内计有桥梁8座。
三、供水用水
县城生产和生活用水向赖浅井水、河水、塘水等地表水,护城河为主要水源。城内琉璃井、八角井、砖井、三宫殿井均为古井,桂花塘、戴家大塘亦为主要饮水区。随着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居民和一些企业陆续新开了一批浅井。特别是60年代末高压电输入后,工厂企业进一步发展,地表水污染加剧,不少企业开始挖掘深井,轧花厂、缫丝厂、五车队、肉联厂、酒厂、化肥厂等单位水井的深度都超过百米。据1979年普查,老城内共有水井50余眼,但仍不能满足需求。
1979年3月,设计兴建日产2500吨的小型自来水厂,其中民用1100吨,工业用1000吨,消防及其他用400吨。鉴于地表水源流短,季节性强,故采用地下水为水源,并征用城东北隅的火箭蔬菜队一块地为厂址。当年8月动工,次年4月,打成两口深度分别为132米、133米的深井,9月,第一口储水池竣工,10月1日开始向老城区5个供水点供水。1981年9月,二级涵房建成,开始向全城供水,当年供水48450吨。到1985年,计供水143.6万吨。1985年,县投资1.1万元,安装7万瓦柴油发电机1台(套),保证了停电不停水。至1985年共铺设自来水管道5837米,其中直径300毫米的520米,200毫米的1780米,150毫米的956米,100毫米的2581米,形成了树枝状供水系统。老城区基本普及,全城三分之二的居民和部分工厂通自来水。此外各单位的自备水源日产量为1500吨。
为保护水资源并保证自来水厂的经济效益,县人民政府于1983年6月颁发《关于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通知》,1984年7月,颁发《天长县城市供水管理暂行规定》,对接水办法、水源及管网管理、抄表收费、销户过户、消防与市政用水以及违章处理等作了明确规定。供水以来,水价有过3次调整:1980年每吨为0.25元;1981年7月降为0.15元;1984年7月后调为0.12元;1985年底调为0.18元。
四、排水
县城地势低洼,易积水,建国以前仅在主街道中心设污水、雨水合流的排水沟,上铺石板。城墙四周开涵洞4处,内连积水塘,外通护城河,城内污水、雨水俱先汇集水塘,再流入城河。由于排水沟沟径小,街道低洼不平,加上污物多,常常宣泄不畅。每逢暴雨,城河水位上涨,大水时甚至可骑城墙洗脚,城内积水即使在涵洞内外筑子堤架水车亦难排出,三圣街、老十字街、西门街常常漫水,不少民居、店铺常积水盈尺。到清末仅南、北两涵可以启闭,东西两涵已被淤塞。
建国以后,沿用雨污合流的排水方法,结合街道整修,改在两侧开沟,扩大管、沟径。排水流向以经城河入白塔河为原则。从50年代开始,先后完成建设北路(新河北路)、建设东路、东外建设路、二横路以及新河南路的下水道铺设,改建了公园南路、光明街、建设西路的水泥板盖下水道。近年来,除铺设千秋路等新街下水道外,不断维修、改建原有下水道,截止1985年,城内下水道计长1.27万米,沟、管径均在0.4—0.5米之间,沟深0.6—1米。大体上以建设路、新河路为界分为东南西北四大区,主要街道多埋于道路两旁的人行道下,巷道下水道则多埋于路中,以水泥板覆盖,初步形成了网状排水体系。管道服务面积已达70万平方米,日污水排放量约2.4万吨,其中生活污水4000吨。但随着县城的发展,暴雨期间城内部分街道积水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五、城防
天长城墙本为土筑,周长约3公里。明代中期,倭寇猖獗,为保证县城安全,知县黄泰然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请求易土为砖,次年由凤阳府同知卢镒董理其事,正月十九日动工,至三月二十一日完成。城墙周长1046丈,故有“盱眙七里七,天长三里三”之说,由东至北、由西向南内折为葫芦形,城东西南北4门分别称启文、崇本、长春和永福,各门建有城楼。城墙基宽2.7丈,高2丈,顶宽1丈。女墙高3尺,垛口高2.5尺。墙上建敌台5座。墙之内外两侧以砖砌,中实以土,沿墙内外各辟有8尺宽马路。嘉靖四十五年八月底至十二月,又修建了东西两门月城,各周33余丈,高1.8丈,两面女墙各高2.5尺,外垛口高同,墙内外马路各宽6尺,东门月城并建有小楼,环城掘城河。城墙和月城建成后曾多次修葺,但至清初东门小楼久圮,城墙亦大半倾圮,而城河因受西南诸山之水的冲蚀,涨流浊淤,或宽或窄,深浅不一。清末以后,又曾屡修城墙,浚深城河。日伪时期和国民党重占县城期间,一再驱赶民众加固城墙,构筑炮楼、碉堡。但经历次战乱,到建国前夕,城墙已是东倒西歪,城周一片荒芜,满布污物,每至夜晚或阴天,磷火闪烁,阴森肃杀。


建国以后,由于县城建设需要,先后拆除一些城砖。1953年,鉴于城墙残缺不堪,既碍市容,亦影响建设,县城市建设委员会作出决议,依据防洪高度加以改建,由县拨款500万元(折新人民币500元)购树苗植树,当时测量,城墙全长3460米。60年代结合白塔河改道和东城河疏浚,筑起城防圈北堤,封闭了北城河。70年代以后,结合疏浚川桥河,新筑城防圈南堤,封闭南城河。西城墙则进行拆房加固,从而形成了从东向南、由西至北的城防圈。原城墙东门至北门,一段被辟为环城路,一段辟入千秋路,另一段则已成曲曲小巷通向县汽车站。1985年,县城圈堤总长约6公里,顶高12.5—14米,顶宽3—6米。六、照明
民国时期,县城街道一般悬以玻璃罩油灯照明。街面住户由保、甲长安排,轮流值日点灯,每隔10余户,门口有灯笼一盏,光线昏暗,可勉强照亮路面。
建国初期,县电灯厂以部分电力供应城北几百米街道和住户照明,但因电压不足,线损大,群众说:“北门灯亮,南门灯暗,上面开电灯,下面点油灯”。1968年高压电输入县城后,居民普遍安装电灯,并于主要路段安装路灯。截止1985年,城内新河北路、建设东路、建设东(一)、建设东(二)及二横路均安装了路灯,计装路灯320盏,服务长度5000米。此外,在一些公用设施地区也安装了一批照明灯。
七、环境卫生
民国时期,城内卫生由4个保派清道伕打扫,县警察队负责监督,各保负责食米菜金和购置维修打扫器具。但因补贴少,器具不能及时修换,致不能适时打扫。
建国以后,1958年,各街道配备清洁工,计5人。1977年,成立卫生管理所,有清洁工15人。1979年增加到28人,购置扫帚、板车等打扫器具,并修砌一批垃圾池和厕所。1985年,县、镇计投资2.8万元,购置4吨洒水车1辆,晴热天气每日上下午在主街道各洒水一次。一些机关、商店、企业也购置一批陶瓷或木制垃圾筒,城内设公共厕所11座,卫生焕然改观。1985年,县城有环卫职工39人,配有洒水车、垃圾车、真空吸粪车各1辆,清扫面积14.5万平方米,年清运垃圾约3万吨,粪便1万吨。年支出环卫费3.4万元。八、城内主要建筑简介
图书馆 位于县城公园内,为砖木结构,系天长县知事张铭主持修建。全楼两层,上下各5间,计200余平方米。其屋架一改传统的排疝人字架,以青砖砌墙到顶,上盖小瓦,形成长方筒状,顶端四周设几何形女墙,二楼中配阳台,突出砖砌花边,兼具中、西建筑特色。民国11年建成。
交通局办公楼 位于新河北路。系建国后县内建筑的第一座楼。1951年6月建成,原为县人民政府办公楼(前身为清末县衙所在地)。楼体长24米,宽8米,上下两层,共12间,下层每间隔以砖墙,上层以木板为壁,楼下单门洞窗,楼上为大格门窗,均铺木地板。
县人大、政协办公楼 位于县城北门。1956年建成。原为县人民委员会办公楼,三面支廊,呈凹字形,计两层24间,建筑面积593.6平方米,除过梁和楼前平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余俱为砖木结构。尖顶层,人字架,上盖大瓦。一楼为水泥地坪,二楼铺木板。楼体红色,为县内第一座采用红色标准砖建造的建筑物。
大会堂 位于千秋路。1957年建成。整个建筑分前厅、正厅和后厅三部分,呈“工”字形,计1000余平方米,其中后厅舞台192平方米。正厅会场640平方米,穿头(观众楼)150平方米,有800余座。前厅两层,下为门厅兼观众休息厅,上为演员宿舍,此后曾两次维修。其主体结构为砖木结构,四周砌墙,厚0.48米,原以青砖砌,1980年维修时以水泥砂浆包粉。屋顶系大人字架结构,每架有砖柱撑托,上盖石棉瓦。墙内侧有隔音板,墙体安窗两排,上置天棚。前厅楼板,穿头铺木板,小梁雨棚为混凝土结构,内筋为钢筋、竹筋混用,楼上宿舍以灰板条隔墙。厅内地坪为土质,1982年改作水磨石。
中心旅社 位于新十字街口西北角,为三层戴帽的砖混凝土结构,1976年建成。楼体长73.32米,宽9米,计84间1440平方米。楼板均为预制空心板,楼顶以煤屑隔层,为县内建筑队伍承建较早、规模较大的建筑。
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 位于建设路中段北侧。1976年动工,1979年建成使用,总面积2700平方米,造价22万余元。大楼为三层戴帽的砖混凝土结构,朴素庄严,由县基建局工程处设计并施工。计有办公用房114间。一楼为水磨石地面。全部安装钢窗,时为天长历史上建筑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建筑物。楼前有广场。
县法院大楼 位于新河北路。1982年建成。坐西朝东,楼体长31.6米,宽10米,高16.1米,横排10间,三层戴帽,计1150平方米,是县内最早应用框架结构技术建造的楼房。底层为宽敞的法庭,整个楼体高大坚固,端庄威严。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