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河湖堤
建国前,本县河堤弯曲低矮,加上高邮湖无固定干堤,洪水季节常常倒灌,致河流决堤成灾,白塔河、川桥河经常危及县城。
建国以来,政府大量投资,组织群众利用大水之后利于堵口复堤和大旱年景便于取土之机,逐年加高培厚。30多年来,共完成圩堤工程土方2000万立方米,石方52万立方米,建成以高邮湖大堤为主包括城防圈堤在内的河堤计453.9公里。这些堤线以白塔河为界,形成南北两大片,保护着大小94个圩23.5万亩农田和县城的安全,其中万亩以上的大圩有金埠、龙集、大圹、上泊湖、弯联、河湾及三荡7处,计有耕地12.37万亩。
高邮湖干堤全长34公里。50年代初,首先对金小、三荡、新河等圩进行小范围联并培修加固。1957年圈成大圹圩东埂。1965年界牌公社在堵口复堤中填堵了沙湖口,从而使三荡河联成三荡圩。当年,利用高邮湖水位低落之机,新建友好圩、沂湖及洋湖段,次年兴建友好、小关、沂湖及洋湖控制闸,同时培修堤防,基本形成从铜龙河口到新白塔河口及马汊河到桃园河口两大堤段,建涵闸15处。
1972年,江苏省提出淮河入江水道扩建计划,根据计划中的淮河入江流量、高邮湖设计洪水位、湖面吹程、水深、浪高及超高等要求,堤顶高程需达12.5米。为此,县历年发动群众加高培厚,到1977年计完成土石方726.2万立方米,国家计投资551.5万元,目前,大堤最高达12.27—12.6米,最低10.1米。
随着河道治理,建国30多年来,还发动群众将各河堤岸进行培修加固,使之与高邮湖水系相联,并与高邮湖大堤两端相接,成为封闭圈支堤,共同构成防洪整体。这些支堤主要有5条:
铜龙河河堤从铜城公路桥到龙冈河口。北岸堤长13.15公里,受龙须、高庄、埠河等5涧之隔分为6段,保护面积6100亩;南岸堤长11.98公里,被胯桥河、桑树港截为3段,其中桑树港以下4.4公里为确保圩。
新白塔河河堤北岸从汊涧桥到河口37.1公里,其中石梁以下33公里为确保堤;南岸涧多圩少,堤短傍岗,加上城防需要,各自封闭,除城防堤外,堤长约36公里。目前,大堤尚有不少险段,集中在北岸石梁、汪陆圩段,农场段和南岸庵山河以下9公里。
川桥河河堤左岸到东大圩,右岸抵浔河口,分别长14和13.9公里,保护面积7500亩。
桃园河河堤北岸由新河站到南光闸接大堤,长3.9公里,确保界牌大圩;南岸从新塘队到河西街,长6.19公里,保牧马圩。
秦栏河河堤右岸从秦栏大桥到同心河口与仪征县交界,长1.7公里,保联盟大圩;左岸到河西街与桃源河南埂相接,长9.6公里。
此外,尚有30余处与支堤相接的堤,其两岸堤长共约80余公里,其中较大的有埠河、桑树河、何坝、下石桥、红庙桥、银镜桥、禹王河、袁家庵、岗陈河、白马河等。
内河湖堤沿杨村河、王桥河、沂龙河、老白塔河及沂湖、洋湖的堤防,均属高邮湖干堤内的防洪体系。这里既受内水威胁,又受湖水顶托,历史上常因内湖决口受淹。建国以来,陆续进行加固,达到现有规模:杨村河两岸,左岸由夏家圩到天鹅嘴,长8公里,右岸由杨村桥到跃进圩,长3.5公里;老白塔河两岸,从石梁到沂湖闸,左右岸切线分别为38.7和35.4公里,险涵、险段及村庄树木多,沿河外湾陡岸塌方较为严重;沂龙河两岸,为新筑堤,沿河两岸堤长6.82公里,右岸可通车;王桥河两岸,从芦龙桥到芋家尖,左右长皆为8.5公里;沂湖堤,沿沂湖周围,堤长共23.6公里,其中龙集圩从沂龙河口到东岳庙7.43公里,湖滨圩1.57公里,桥湾大小新圩8.1公里,杨村复兴圩6.5公里,堤线随湖形弯曲,浪刷严重,近年已在迎风面做块石护坡5公里;洋湖堤,东岸从小河口到李庄闸,直线长6.5公里,可确保三荡圩,由于傍坡依岗,地形起伏较大,致堤线延长到8公里,目前仅大小套处做块石护坡500米;南岸王桥圩堤长1.5公里,浪刷严重,堤身残缺,急需护坡。此外,沂湖内的季桥河以及洋湖内的戊桥河两岸尚有堤线长约30公里。
二、圩堤
县内建圩有悠久历史。现存之圩,不少为清代和民国时期所建,民国22年(1933)《安徽通志》记载:县内大小圩堤129道。民国19年大水,坍塌甚多,此后各堤工委员会和圩董虽加续修,但水量不敷灌溉。民国22年规模较大的圩堤有22个,圩田3.5万亩,圩堤总长75公里,其中县西7个:唐家圩、糍粑圩、汪陆圩、银顶桥圩、大河湾圩、鹅眉湾圩、缪家圩;县南两个:王家圩、七里圩;县北7个:曹家圩、胡家坝、腊树圩、状元圩(建于民国12年)、东西蒲塘圩(建于民国3年)、破圩、南北新河圩;县东6个:上泊湖圩(建于民国18年)、矶头王圩(建于民国8年)、宣家圩(清光绪初年建)、卢家圩、余家大圩、下马圩。
清代曾规定每年加高圩堤5市寸,民国年间,县水利工程委员会下的一些堤工委员会也要求逐年培高圩堤。但由于土地由私人占有,经费不足,只能小修小补,到建国初期,圩破堤残,十有九灾。据1951年实测,全县306处大小圩,堤长共338.45公里,砖木石涵846处,保护面积约22万亩,其中有9.4万亩常年积水,占42.7%;外滩圩0.9万亩,占4%;白塔河自石梁以下有圩田14.5万亩,有7.6万亩不能耕种,占52.4%。
建国以后,1949年到1952年,政府投放工赈及防汛大米704万公斤,动员7.3万余人,重点堵复和培修三荡、新河、金小大、大新、上泊湖、西九连6个大圩及43个小圩,并使部分圩民由务渔转为务农。1952年后,联济民等5个圩圈成西感荡圩;联叶家圩等6个小圩圈成东感荡圩,并于1954年建成国营示范农场;联12个小圩建成友好圩;挖季桥河圈后家湖圩;开新白塔河圈大圹圩并堵复上百个大小圩。施工中,大量块石护坡。1966年,全县计有圩201个,堤长527.17公里,成田21.5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大圩4处8.29万亩,5000亩以上大圩4处。1965年后,除1972年大河湾等圩因行洪过水外,基本上没有破圩受淹现象发生。
近年来,在商品粮基地建设中,又处理险涵近百座,增加块石护坡10余公里。目前,全县有圩94处284平方公里,分布在21个乡镇,有耕地21.5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大圩7处计10.07万亩,它们是大圹、上泊湖、弯塘连、龙集、金埠、大河湾、三荡圩;0.1万—1万亩圩58处;0.1万亩以下圩29处,达2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8.75万亩。建国后修复或新建的大圩主要有:
大小新圩原名西蒲塘圩、蒲东大圩,在桥湾乡境内,包括22个小圩。民国初年建成,30年代中期随着大圹圩陆沉而荒芜。1952年冬,建堤12.8公里,受益1.2万亩,圩内面积7300余亩。
上泊湖圩在县城东,以老白塔河北岸为堤,东与大圹圩隔河相对,西与烂泥湖隔堤,北接大新圩,地跨永丰、桥湾两乡,中部1/4积水。原系蓄水湖,民国17年民众集资筑堤而成,内有9个小圩,1.75万亩耕地,土肥粮丰。后因白塔河东堤逐渐冲刷,溃决沉没,常受洪水威胁。建国后于1951年1月复堤,堤长10.5公里,受益1.44万亩。其圩堤标准之高居各圩之首。
金小大圩东、北部分迎高邮湖长堤。东以东、西九连圩为屏障,南临沂湖,西接后家湖,北濒百家荡,原跨金龙(今属龙集乡)、小关(今属湖滨乡)两乡,故名。建于清康熙主十六年(1697),嗣后从未大修,致堤线弯曲过长。1951年3月中旬开工兴建,受益8053亩。
西九连圩位于金小大圩东,与东九连圩隔河相望,内部小圩遍布,民国35年因洪水决堤连年成灾。1950年春曾加以培修,惜未竣工,复遭小灾。次年3月底兴建。
三荡圩在界牌乡境内,其西南为高地,东、西、北和东南分别临洋湖、沙湖、丘渡湖3水,故称三荡圩。清道光年间民众自行将9个小圩相联而成,有耕地1.2万亩。后因圩堤失修,致蒿草丛生。1951年3月开工复堤,建堤12.4公里,受益2706亩,恢复了生产。
新河大圩隔丘渡湖与三荡圩相对,西南阻高地,东、东南、东北环牧马、西王渡以及高邮等湖。原与高邮县共辖,建国后划为本县新河乡,故名。内有大小圩24个,1951年3月底开工复堤,受益8053亩。
西感荡圩县城东北,原称西荡湖,民国14年建,30年代中期陆沉,常年积水,仅440余亩沼泽草地可产一些荭作燃料。新白塔河开挖后被一分为二。1953年,兴建圩堤2450米,新圩北界民生圩埂,西以天东路为堤,南依城河,东接东感荡圩,受益面积2349亩。
大圹圩东滨高邮湖,南以新白塔河北岸为堤,北系老白塔河,居县内7个万亩以上圩之冠。包括大小圩12个,并有毛家、月塘、管庄、齐丫4个小湖,面积20.7平方公里,土壤肥沃,出产甚丰。黄水夺淮后,圩内渐成泽国,被称为“银大圹”,到民国27年,堤身被湖水冲刷殆尽,漫溃成灾。民国31年,县抗日民主政府曾组织军民复堤,并改称天高大圩。民国33年,湖水上涨,山洪顶托,民主政府发动军民奋力抢险,但因堤身单薄,仅保证早稻收割,终被淹没成为蓄洪湖。1957年,开挖新白塔河的同时建成大圹圩,60年代中期改建为省农垦厅属大圹圩农场。现有耕地1.74万亩,圩堤长38.9公里。
友好圩原为陆沉的12个小圩,位于铜龙河口,近百家荡,受铜龙河山洪和高邮湖风浪的双重威胁。1953年建堤成功,堤长7125米,培修3100米,新建833米,受益2477亩,安置转业渔民350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