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组织
民国时期,为防匪患,天长民间有一定规模的不脱产的群众自卫武装。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在建设脱产武装的同时,积极组织、改造、训练群众武装。民国29年(1940)4月,路东联防办事处颁布《自卫军组织大纲》,登记民枪,成立人民自卫军(民国31年后统称民兵)。县成立抗日自卫总队部,统一领导全县的武装力量。区设区队部,乡设大队部,每乡一个大队,每保一个小队。17—25岁的编为青年队;26—35岁编为壮年队,35—45岁编为自卫队。区乡再挑选一部分政治可靠、军事素质较好的组成模范队(亦称基干队)。区队40人左右,乡队10人左右,武器大部分集中于模范队,成为区乡的机动武装。亦是县脱产武装的后备力量。
边区、敌占区的民兵武装则是在对敌斗争中产生的。靠近护城桥日军据点的护大乡,因不堪日伪的骚扰和压榨,在抗捐税、建立盘查哨、冬防局的基础上成立了护大乡民兵中队。在对敌斗争中,这支武装迅速发展,出现了著名的护城桥下民兵三英雄:胡国章、郑连富、刘志祥。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权还通过宣传民众,将日伪基层政权政变为“两面政权”,集中民枪,利用本地区传统的御匪保家的武装形式,建立民练和团防局,进而扩大为群众抗日武装。
民国30年,全县有自卫军4000余人,各种枪支1500余支,其中区乡模范队800余人,每人都配有枪支。民国32年是天高民兵大发展时期,年底,全县有基干民兵3240余人,普通民兵8100人,拥有各种枪支1700余支。
解放战争初期,共产党领导的主力部队北撤,民兵武装失去依托,停止活动。民国37年底民兵组织陆续恢复。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全县成立了108个乡中队,有民兵18840人。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后,全县青年进行预备役登记。1958年在“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的号召下,全县成立钢铁、农业、水利3个民兵师,下辖32个团,761个连,共有民兵16651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5%。1959年,全县民兵合编为1个师、12个团。1962年6月,毛泽东发出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指示后,对民兵组织进行整顿和重新编组,将93430名民兵编为35个团,251个连,并采取“选班”、“选人”的方法,组建武装基干连。
1970年在基干民兵中组建1个民兵独立团,作为民兵的值勤部队,辖3个营、13个连,2369人。
1981年,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对民兵组织进行全面调整和改革,压缩年龄,缩小范围,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取消师团建制。基干民兵调整为42个连,普通民兵编为342个营,女性不在编,民兵总数比调整前减少了55%。
为了加强对民兵工作的领导,1951年春,县、区成立人民武装部,县委书记兼县人武部政委,区委书记兼区武装部教导员。1953年成立县人民武装委员会,由县委书记和县人武部领导担任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县人民武装部为武委会的办事机构。1961年11月,各公社配备专职武装委员(次年2月改称人民武装部部长)。
二、训练
抗日战争时期,采取定期集中训练的方法,除政治教育外,军事训练的内容有刺杀、劈刀、埋地雷、投弹、射击等。为了提高民兵的实战经验,各区、乡经常选派模范队随主力部队参战。民国33年初,中共天高县委分5期对乡级民兵领导进行集中训练,其中两期训练指导员,两期训练中队长,1期训练民兵中队俱乐部主任,再由受训人员就地分散训练基层民兵。新四军第二师师长罗炳辉亲自编写《指挥员熟用手册》、《民兵战术》等军事教材供各级指挥员学习,并亲自培养1个学兵连带到各地进行刺杀、射击、投弹表演。民国33年9月,天高办事处在铜城市南郊大、小溪举行万人民兵大检阅,历时两天。天高民兵总队部组织各区、乡(镇)经过训练的民兵队伍和少年先锋队、儿童团参加检阅,进行了劈刀、刺杀、投弹、射击、埋地雷等比赛。结束时,罗炳辉师长给优胜单位和个人授奖,护大乡胡国章、郑连富、刘志祥被授予民兵英雄光荣称号。
建国后,民兵训练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训练课目逐渐增多,质量不断提高。
1951年至1958年,主要是训练民兵基层干部和基干民兵,每年训练时间在60小时以上,采取小型、就地、分散和适当集中的方法。训练内容有射击、刺杀、投弹、爆破、埋设地雷、单兵动作及班排连攻防战术。从1960年起,陆续增加雷达、通信、侦察、重机枪、高射机枪、六0炮、四0火箭筒等专业技术分队的训练。
“文化大革命”初期,民兵训练工作一度停止,1970年后恢复。1973年贯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的《民兵训练纲要》,突出战备训练,每年以大队为单位集中训练一、二次。
1981年,根据本县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的特点,改进训练方法,缩小训练范围。改大队分散训练,为公社集中训练,两年为1个训练周期,每周期为30天,训练时间安排在冬季。受训民兵,凡考核合格者,发给“民兵训练合格证书”,作为预备兵员。1984年后,民兵训练对象主要是专业技术分队和未经训练的基干民兵,为保证训练质量,以县集中训练。在训练内容上,除军政课目外,还穿插进行科技培训。
三、参战
抗日战争期间,本县民兵在积极为主力部队运输物资,救护伤员,侦察敌情,破坏公路桥梁,空室清野以及维护治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干民兵还配合主力部队反“扫荡”,拔除日伪据点,开展敌后游击战。
民国33年夏,石梁区300多名民兵与200余名下乡抢粮的日伪军激战一天,保卫了午收。
紧靠护城桥日伪据点的护大乡民兵,在民兵英雄胡国章的带领下,仅民国33年一年内,就同日伪军作战20余次,多次从敌人手中夺回被掳去的耕牛、粮食等物资,使日伪军不敢轻易出据点。靠近县城西门的西石大乡的民兵多次打击敌人,瓦解伪军,拔除据点,保障了西乡的安全。
四、支前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本县民兵承担了繁重的支前任务。抗日战争时期,每村固定5付担架,每付担架5个人,随时跟随部队出发。
民国35年7月,国民党军队进攻淮南解放区,全县动员3000多名民工给部队运送粮草、弹药,救护伤员。
民国37年11月,为支援淮海战役,天高县两次组织近千付担架,5000余民工(其中绝大部多数是民兵)支前,运送粮食25万余公斤。12月成立炳辉县后勤司令部(后改称支前指挥部),各区成立后勤大队部,并在铜城、汊涧、虞洼设立转运站。
民国38年元月,淮海战役胜利后,为迎接解放军南下渡江作战,支前指挥部动员民兵修复天扬公路、天盱公路63公里。动员90名船工为部队渡江服务。全县动员支前人员5749人,其中担架队3535人,担架627付;运输队1531人,运输工具1222件;区、乡干部330人;勤杂人员353人。3月20日,成立炳辉担架团、运输团,县长许彩文任担架团团长,县委副书记汤序朋任政委,将3535名民工和627付担架,编为7个营(内含1个运输营)。运输团1531人,编成3个营,赵玉书任团长兼政委。21日清晨,两个团从汊涧出发,参加解放上海的后勤运输工作。担架团分别配合二十五军、二十七军、三十军、三十一军、二0医院,运送弹药两万余公斤,护送伤员2372人。运输团共为三十四军和华支第二中心转运站运送大米25万公斤,麻袋1.2万条,其它物资约4万余公斤。两个团历时3个多月,出色地完成了支前任务。许多民兵在支前中立功受奖,其中有358人荣获人民功臣称号。县内还组织短期民工2600多人,抽调驴子294头,耕牛214头,运送大米170万公斤。
五、建国后的主要活动
建国后,民兵组织在反匪反霸、土地改革等运动中担负着站岗、护路、维护治安、保卫生产等任务,同时协助公安部门侦破案件、捕捉坏人、押送案犯。在1983、1984年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全县共出动民兵6345人次,协助公安部门抓获犯罪分子。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基层民兵广泛开展扶贫助耕活动,在劳力、畜力、技术和资金上帮助贫困户。截止1985年,全县基于民兵共组织助耕队2800多个,参加助耕的达3万余人次。此外,广大民兵在历次的防洪抢险、抗旱救灾、兴修水利、打击封建迷信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科学种田、勤劳致富中也取得可喜成就,许多民兵成为“专业户”、“文明家庭”。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