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林学校
民国37年(1948年)春,全椒初级农业中学在六镇集三塔寺创办。同年8月,招收林业、园艺各一班,每班40人。开设的课程有国文、数学、英语、生物、历史、地理、体育、农业概论等。1949年全椒解放时,学校停办,学生转入全椒中学。
建国后从1958年开始,不仅教育部门办了一批农林学校,有关部门、公社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环境和生产特点办了农林类学校,如茶叶产区办茶校,烟叶产区办烟校,林场办林校,园艺苗圃场办园艺学校。当时开办的学校有:滁县初级农校(官山乡)、滁县药材学校(由省药材公司创办,校址在城北十二里头药材培植场)、滁县皇甫山林场初级林校、滁县大柳林校、滁县白米山畜牧兽医学校、炳辉初级农校(天长县长兴)、天长县农业技术学校、天长平安农垦学校、全椒农校(石沛)、嘉山初级农校(潘村)、凤阳初级烟校(武店)、凤阳石门山林校、凤阳曹店林校、凤阳皇陵农校、定远严桥初级农校(1963年改为滁县专区严桥农场农垦学校)和来安半塔农业技术学校(1960年经省批准为“滁县地区半塔中级农业学校”,1963年撤销)。与此同时,社队办的农业中学有了很大发展,全区约有80%的公社办了农业中学。
这一时期的农林学校都是半工半读性质,半天上课,半天劳动,或者晴天劳动,雨天上课,农忙停课,全天劳动。设置文化课与专业课。文化课一般有政治、语文、数学、地理、历史等。专业课随各校而异。农业学校一般有物理与农业气象,化学与土壤肥料,植物与作物栽培,动物与家畜饲养,农田水利常识,农业经营管理等;林业学校除学植物学、土壤学以外,还学习育苗、栽插、森林管理、砍伐等知识;烟叶学校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还学习耘地、施肥、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烟叶的采摘、烘烤等等。任课教师为县和公社的农林畜牧技术人员以及回乡高初中毕业生,也有聘请种田能手、老烟农、老茶农、民间兽医兼课。由于当时各县财政困难,多数学校办一两年就停办了。办得比较好的来安储茂农中,把教学、生产、科学试验紧密结合起来,基本做到粮食、蔬菜、肉食自给,校长李发惠被评为县、省劳动模范,省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储茂农中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才停办。定远县拂晓林校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师生在荒山上打树洞,植树造林,培养了几百名林业工人,曾受到县、地、省、林业部的表彰。1963年停办。
1964年开始恢复办农林学校,先后创办的有滁县城北农校、凤阳李二庄农中、天长农业技术学校(石梁)、全椒荒草圩农技校、来安半塔农技校(后迁至汊河)、嘉山农垦学校(洪庙)、嘉山农业职业学校(龙庙山)、全椒孤山林校和定远十八岗农垦学校(省属)。这些农林学校多数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办,坚持下来办得比较好的有凤阳李二庄农中和嘉山石坝团山农中。李二庄农中1964年创办时只有3间草房,后来发展到67间(多数是砖瓦结构),并添置了及拖拉机、打谷机、脱粒机等农机具,还办了养鱼场和养鸡场,固定资产约6.5万元。石坝乡团山农中在教学、生产、育人等方面都取得较好成绩,1979年地区曾在该校开现场会,同年12月4日,《安徽日报》以题为《一所受农民欢迎的农业中学——记坚持办学16年的嘉山县团山农业中学》,作了报道,并发表“评论员文章”。该校于1990年停办,并入石坝初中。
二、卫生学校
1958至1960年,本区先后办起7所初级卫生学校,每县1所。1961年至1963年,各县初级卫生学校先后撤销,城镇户口的学员由县卫生科分配到城乡医院工作,农村学员回原籍自谋职业。
1960年2月,嘉山县中等卫生学校(简称“嘉山卫校”)建立,校址设在明光镇北郊龙庙山,培训专业西医士,学制三年,招生60人。1961年底该校撤销,中途肄业的学生由县卫生科分配到各公社卫生院工作。
同年9月,来安县舜山中等卫生学校建立,校址设在舜山公社所在地,学制五年(2年初中文化课,3年医学专业课),招生60人。该校于1962年3月撤销,学生未分配。
1961年7月,滁县专区卫生学校建立,设2个中药材班、2个医士班和1个中医士班,在校学生227人。中药材班、医士班学制三年,于1964年8月毕业;中医士班学制二年,于1963年8月毕业。5个班毕业生209人,均由省卫生厅统一分配到全省各地医疗卫生单位和医药公司工作。1965年5月,省卫生厅宣布撤销滁专卫校建置。
1961年8月,凤阳县初级卫生学校改为中等卫生学校。1962年8月,该校撤销。
全椒县中医学徒班创办于1962年10月,当年招收21名高中毕业生,由全椒四名老中医执教。采用中医学院统编教材。开设18门课程,其中中医基础学12门,临床中医学6门。学员先学理论三年,再临床实习一年。因临近毕业时“文化大革命”开始,这批学员一直到1968年才分配工作。
全椒县二郎口卫校创办于1965年夏,当年招生49人,大部分为初中文化程度,由社队推荐,经县批准入学。课程开设有解剖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学员在校学习两年理论,临床实习9个月,于1968年8月由县革委会政工组发给毕业证书,回原公社卫生院或大队卫生所当“赤脚医生”。该校自“文化大革命”开始即停止招生,1971年3月撤销。
滁县地区卫生学校1971年筹建,1973年正式招生,1984年改名为滁州卫生学校。该校位于滁州市琅琊中路,占地38600平方米,经过多年建设,已具有较完善的教学设备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主要开设医士、护士、助产士、妇幼医士等专业,每年为滁县地区培养出一批士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1978年始,各县相继创办卫生进修学校,主要是培训各类在职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
三、职业中学
1980年,国务院《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文件发布后,本区开始大力发展职业中学。1982年,嘉山二中首先在高中部招收职业班。同年,嘉山苏巷中学改为农业高中。1983年,来安二中改为职业中学。198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安徽省来安县高级职业学校”,当年招收养殖、机械中专各一个班,学制三年。之后,全椒城东中学、来安施官中学、滁州市施集初级中学、嘉山县嘉山集初中、天长平安初中相继改为职业中学。滁州市施集初中于1988年改名施集高级职业中学,校园占地面积约40亩,生产实习基地322亩,并有一套电化教学设备,是安徽省副省长杜宜瑾的联系点。
1985年,行署以滁州市和地直单位为试点,采取“分口包干”的办法创办职业中学,解决初中毕业生“分流”。地市教育、城建、粮食、工业等部门,以及地区财政、商业等8所干校和一些厂矿、企业单位相继建校办班,共创办职业中学15所,招生1200多人。在滁州市和地直单位的影响下,各县城也纷纷创办职业中学,滁州卫校利用富余的师资、校舍和设备,创办了职业高中班。
为了总结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经验,使职业技术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地委、行署于1988年6月在来安县召开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全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要求,强调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抓住“五子”(即明确路子,摆上位子,建好班子,筹集票子,做出样子)。这次会后,全区职业技术教育又有所发展,并形成比较合理的专业结构,计开设农机、农技、纺织、建筑、财会、机械、机电、乡镇企业等50多个专业,拥有290多名专兼职专业课教师队伍,有农林种植实验土地1349亩和19个实验工厂。其中办得比较好的有来安县高级职中、嘉山县高级职中、滁州市施集高级职中、相官职中和滁州农技校等。几年来,这些学校为生产第一线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很多人已成为技术骨干和致富的带头人。1992年,全区职业学校招生5178人(含中师、中专、技工1660人在内),与普通高中招生6217人相比为0.83:1;各类职业学校在校生12910人(含中师、中专、技工4272人在内),与普通高中在校生19494人相比为0.66:1。
四、师范学校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全椒县师范传习所创办。宣统元年(1909年),凤阳府官立师范学堂在鼓楼东街凤阳府试院创办,学生53人,创办人为知府恩镇。同年,天长官立初级师范学堂在石梁书院创办,学生30多人,学款740元,创办人张同庚等。
民国3年(1914年),天长创办师资讲习所,所长宣啸秋。民国4年,在凤阳府署旧址设立安徽省第五师范,在滁县设立甲种师范传习所(又称小学教员讲习所)。民国17年,省立五师并入凤阳中学,高中设师范科,民国23年,师范科从凤中分出办学,称安徽省立凤阳师范学校,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应校长沈子修之邀来校讲学。民国9年,滁县甲种师范传习所改设省立九师,为滁县、来安、全椒、天长、盱眙五县培养师资,校址在鼓楼(今滁州中学),校长汪雨相。同年,在凤阳设立省立第三女师(次年迁寿县改设省立三女中)。民国10年,来安国民师范在东门开元观开办,设一个班,招收学生40人左右(其中女生1人),校长贺新民。开设课程有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国文、数学、手工、音乐、体育。两年后学生毕业,学校停办。民国12年,省立“九师”改为省立第十一中学。民国20年2月,天长县立义务教育师资养成所开办,当年招生35人,教职工8人,常年经费3800元。第二年学生毕业,学校停办。民国24年,定远县在曲阳小学(今实小)举办一期师资养成所,招收近100人,开设语文、数学等科,毕业后自谋职业,不统一分配。同年,滁县在今铜矿医院处创设简易师范,学制一年,以培养急需之师资。民国26年5月,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滁县举办“义教师资训练班”,从滁县、来安、全椒、天长、嘉山、和县、含山等县招收学员60人。课程设置是:教育概论、短期小学教材和教法、社会常识、公民训练等,训练期为三个半月,8月底结束,只办一期,因日军入侵停办。民国29年,全椒县立初级中学(在程家市)附设一个简师班。
民国31年,在路东抗日根据地,中共淮南区党委将淮南联中的师范班分出,单独设立师范。不久,根据地精兵简政,师范学校停办。民国34年,路西联中开设一个师资训练班,第一期毕业生全部分配在藕塘一带根据地当教师,第二期没有毕业即随军北撤。
民国34年,因战乱而停办的凤阳师范复校。民国35年,凤阳简师创办,许琅亭、李国军先后任校长。同年,设在重庆的国立劳作师范迁址至滁县孔庙,定名为“安徽省立滁县劳作师范”,校长徐康民。该校收容原国立八中、九中、十六中、茶洞师范、劳作师范的皖籍师生和一部分外省学生,民国36年设5个班,学生180名,教职员22人(男16人,女6人),全年经费1.03亿元(法币,下同),专门为中小学培养体育、音乐、美术、劳作及社会教育师资。民国37年春,凤阳师范发展到9个班(中师6个,简师3个),学生451人(中师303人,简师148人),教职员工31人(男27人,女4人),年度经费14.8亿元。凤阳简易师范2个班,学生129人,教师15人(男14人,女1人),年度经费3700万元。同年,省立嘉山中学及天长、来安、全椒、定远初级中学共附设简师班7个,学生360多人。在解放大军南下时,这些学校有的停办,有的迁往江南后停办。
1950年4月,皖北滁州师范学校开办。1951年秋,滁县初师、全椒初师和定远初师同时开办。三校均收高小毕业生,学制三年。定远初师于1955年停止招生,改为轮训在职教师。滁县初师、全椒初师于1961年停办,毕业班学生分配工作,非毕业班学生回乡生产或参军或转入普通中学就读。炳辉初级师范亦于1951年秋创办,1954年并入炳辉初中,更名为炳辉初中师范班,1955年停办。1952年,来安县初级师范、嘉山县速成师范班和凤阳县简易师范同于9月创办。来安初师于1953年并入来安中学,但编制独立,1955年学生毕业离校,师范撤销。嘉山县速成师范班于1953停办,学生并入肥东师范和滁县师范。凤阳简易师范开办时招生3个班(一个速成班50人,两个普通班100人)计150人,1953年停办,速成班并入定远初师,普通班并入凤中。
1956年,停办达8年之久的凤阳师范于秋天复校,校址设于蚌埠郊区双龙山(当时属蚌埠专区),改名为“淮河师范”。1959年,“淮师”迁至凤阳北郊九华山现址,恢复凤阳师范校名。凤阳初级师范、嘉山师范1956年分别在龙兴寺旁和嘉山中学旧址开办,两校各招生8个班(分别为440人和400人)。凤阳初师1957年又招收4个班220人,1958年招收200人。嘉山师范1957年未招生,1958年招收中师2个班,初师5个班。嘉师于1959年迁至龙庙山麓。凤阳初级师范和嘉山师范均于1961年停办。
1958年,天长、来安分别于二横山和大英设立师范。定远师范招收初师98人,中师93人,以后又陆续招收初师班和中师班,共800多人,1962年停办。来安师范于1959年迁至来城南门外,与天长师范均于1961年停办。
1978年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嘉山县“五·七”大学(校址在卞庄)改为嘉山师范,1985年交县管理,改为教师进修学校。1979年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天长县“五·七”大学改为天长师范,由县管理。该校在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方面颇有成就,1987年改为教师进修学校。
80年代,全区各县市陆续举办教师进修学校,凤阳和滁州师范学校附设函授部。
附:皖东农科教统筹协调实验区1989年4月,省政府批准滁县地区建立“皖东农科教统筹协调实验区”,以农村各行各业为阵地,以各类学校(培训中心)为依托,以普及科学技术力量为动力,把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推广体系密切结合起来,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科技、农业、教育的“星火”、“丰收”、“燎原”计划的实施。地区成立了实验区委员会,地委、行署的领导为正副主任,下设办公室,从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抽调人员办公。县(市)和88个试点乡镇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
1990年下半年,统筹制定了农科教结合和分步实施方案,采取层层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的办法,地区直接抓了33个点,由地委行署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各联系一个点。1991年大水和1992年的大旱,农科教基地受到严重损失,各级政府采取延期还贷、贴息补助等办法加以保护。
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地区利用农村职业学校、农技校、农干校、农广校、农函校,对农村的高初中毕业生进行系统培训,开设有农机、水产、畜牧、乡企、果树、蚕桑、茶叶等59个专业,在校生约1.6万人。至1992年,共为社会培训近2万名初级人才。此外,地区先后派150多人到南京农大,华东农大、安徽农学院和一些农业科研单位进行培训,并邀请部分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来滁讲学。与此同时,结合农技推广、农业开发,采取短训班、现场会、广播讲座、巡回报告、放农技录像等多种形式,对农村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和广大农民进行培训,每年约培训70多万人次。
搞好基地建设是搞好农科教统筹协调的重要一环。地区采取划拨、租赁、承包等方式,解决土地0.64万亩、水面1.6万亩,共开发蚕桑、林果、水产、蔬菜、茶叶等53个项目。在基地建设中,农、科、教部门合作,“丰收”、“星火”、“燎原”三个计划联合布点,资金、技术、设备统筹使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