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0年,皖北行署在凤阳门台子创立“皖北高级农林学校”,后演变为“安徽省农业技术师范学院”。
1970年10月,安徽农学院部分专业下迁到滁县沙河集,成立“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1971年2月招收工农兵学员近200人,设茶叶、蚕桑、林学三个专业,1975年增设农学专业,最多时有近1000名学生,教职工150多人。1978年迁回合肥,“滁县分院”撤销。
1977年初,安徽师范大学在滁县师范内设立“教学点”,后来“教学点”演变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
1979年1月,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滁县地区分校成立,开始在地区教育局办公,1986年在滁州市琅琊东路兴建教学大楼。从1989年起,地区电大分校参加全省高校统一招生,每年招收两个以上普通专科班。
1983年1月,南京农业大学和凤阳县联合创办了凤阳农业专科学校,内设大专班(学制两年),中专班(学制一年)。因这所学校未经国务院批准,也未经省教育厅批准,学生入学又未经国家统一考试,教育行政部门不承认这所学校,于1988年底停办。
一、安徽省农业技术师范学院
安徽省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是安徽省唯一的为农、职业中学培养专业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它的前身是1950年创办、校址在津浦铁路门台子站的“皖北高级农林学校”,设有农学、林学两个专业,学生417人,教职工93人。1951年从门台子迁至凤阳九华山下,1952年改为安徽凤阳农业技术学校(中专),设畜牧、兽医、农学、植保四个专业。1960年发展为安徽凤阳农业专科学校,增设土壤、农化、蚕桑等专业,成为专业设置比较齐全的多科性综合农业专科学校,有学生1500人,教职工240人,其中教师110人。
1965年秋,该校的农学专业调给安徽农学院,同时将安徽农学院兽医系调入,改为安徽农学院凤阳分院,以办畜牧兽医专业为主。“文化大革命”期间,设在合肥的安徽农学院曾一度下迁到该院,停课闹“革命”达4年之久,1970年才恢复招生,1978年迁回合肥。
1981年,安徽农学院凤阳分院与从安徽农学院淮北分院分出的农学、农经系合并,成立“皖北农学院”。学院进行了一系列恢复整顿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和系科专业建设,充实和更新教学实验设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1984年开设畜牧兽医、农学2个系3个专业,在校四年制本科生652人,二年制专科生125人,编辑出版了《皖北农学院学报》、《农业科技译丛》等不定期学术刊物。
1985年8月,由“皖北农学院”改名为“安徽省农业技术师范学院”。设农学、牧医2个系,学科专业增加到7个,即农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教育(职业学校师资班)、畜牧、兽医、兽医卫生检验、牧医教育(职师班)。教职工406人,其中专任教师174人,教师中副教授2人,讲师56人,教员13人,助教103人。分设19个教研室,开设必修课110门,选修课26门,专题课3门。凤阳农技师院占地1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有实验室42个,实验农、牧场各一个共70多亩,有100余亩的果园,还附设一个兽医院。图书馆藏书15万册,有3个阅览室,可容纳400多人。该校畜牧兽医系历史悠久,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多次参加全国高等农林院校统编教材的审编和全国、全省多种专科学校教材的编写工作,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水牛伊氏锥虫病的研究,获中国农业科学院三等奖。该校曾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荣获省先进教育单位称号。
二、滁州师范专科学校
滁州师范专科学校位于滁州市西南的琅琊山东麓,环境清静优雅,校园绿树成荫,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1977年高等学校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后,本区为加速初中师资的培养工作,在原滁县师范的基础上,成立安徽师范大学滁县教学点,1978年9月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滁州分校。1981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滁州师范专科学校。初建时,设中文、数学两个专业,后陆续增设物理、化生、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政治历史、地理、企业管理等专业。至1988年,常设专业已达11个,基本上能够适应培养初级中学师资的需要。各专业的学制,除首届中文、数学两专业为四年制本科外,其后新招各专业均为二、三年制专科。政史、化生专业为三年双学科制,中文、数学专业为三年主辅制,其余7个专业均为两年主选修制。1984年以来,学校还举办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站,定期举办校长培训班,试办劳动技术(职师)专业、机电专业,为本地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培养急需人才。
滁州师专面向全省招生。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本科毕业生204人,专科毕业生5943名,还培训、培养了在职中学教师、中学校长和其它专门人才1245人。1992年,在校专科生1200人。近年来,改革了招生办法,除坚持定向招生延伸到乡镇一级做法外,率先在音乐、体育、美术3个专业实行“招考分离”,堵住了“走后门”等不正之风,保证了考生质量,于1992年被评为全省高校招生先进单位。开办时,仅有教师39人,无一人有高校专业技术职称。到1992年,全校教职员工388人,专任教师203人,其中有副教授30人,讲师81人,还拥有一批具有高校管理经验的人员。
滁州师专现有校园面积255.5亩,是建校初期的两倍。校舍建筑面积也从8000多平方米增至4.3万平方米,教职工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3.56平方米,学生住宿实行公寓化管理。学校建有1448个座位的大礼堂,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的图书馆和建筑面积780平方米的体育训练房。图书馆藏书20万册,报纸、杂志700多种。学校开设了力学、电学、热学、原子物理学、无线电学、电工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学等10多个实验室,设有计算机室和语音室,大小教学设备达5000台(件),价值265万元。学校还建有一个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运动场,20间琴房及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舞蹈房。学校食堂较早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承包,加强各方面的管理,1985年被评为全国高校食堂先进单位,受到了国家教委、团中央、全国教育工会及省教委的表彰。
滁州师专始终注意抓好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深入持久地开展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认真组织师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到“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学校精心组织和指导师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取得了显著成绩,1990、1991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的表彰。
三、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滁县地区分校
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滁县地区分校创办于1979年1月。开办时,由有关部、局负责人组成校务委员会,副专员刘道诚兼任校长,主持日常工作。地区教育局副局长魏自选兼任副校长,办事人员只有4人,年度经费2000元,由滁县地区教育局主管,并在地区教育局办公。1981年,副专员孙秀山兼任校长,李仁泰任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1984年,人员增到14人,调刘家祥任校长,分校体制从教育局分开独立,由地委宣传部主管。1986年自筹资金60万元,在滁州市琅琊东路征地5亩,建造一幢建筑面积为3400平方米的绿色船体教学大楼。1988年复归地区教委主管。1989年冬史高铎调任副校长,1990年阚家恒任校长。分校设教务、教学、行政三个科和办公室,现有教职工32人,其中专职教师13人,具有中级职称的9人。
滁县地委、行署非常重视电大分校的发展,从1980年至1992年,累计为该校拨款130多万元,除一部分用于建校外,其余都用于添置教学设备。分校拥有设备完善的卫星地面接收系统,有较为先进的电化教学实验手段。电教室有彩色电视机16台,录像机15台,快速复录机(录音)2台,各种监视器9台,收录机14台,电教设备价值19万元,能接收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每天向全国播出31小时的各类教学节目,还可通过校内两条闭路电视把教学节目传送到教学大楼的各个教室。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器材、仪表总价值12万元,普通物理实验和计算机应用操作实验均可在校内实验室进行。微机房10台微机,不仅可满足教学需要,而且还能向社会开放,并应用于学籍管理。学校辟有图书资料室和阅览室,图书室收藏大型参考工具书2000册,期刊50多种,报纸20多种。
省电大滁地分校专业设置各年有所不同,1992年开设理工、经济、文科三大科类18个专业,并在定远、嘉山、天长三县各设一个工作站,在地直以及来安的财税干校、司法局、机关工委、税务局分别设立教学点。建校以来,共招收10届在籍全科大专学生3857人,其中普专班招生180人,培训班招生207人,另外历年还招收各类单双科结业2480人,共为社会输送大专毕业生3098人。颇有影响的小说《万家诉讼》(改编成电影《秋菊打官司》)的作者陈源斌即为该校1986届毕业生。
199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为该校题写了校名。
附:“五·七”大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本区七个县先后都办起了“五·七”大学。设置的专业由各县根据需要确定,总起来有农机、农技、植保、机电、卫生、畜牧兽医、师资等。实行半耕半读,学制有长有短。招生对象为回乡高、初中毕业生,转业、复员、退伍军人,经生产大队推荐,公社革委会审查,县革委会批准方可入学。毕业后实行“社来社去”,回原地充当民办教师、赤脚医生、会计、电工、农业技术员和拖拉机手等,这对缓解当时人才奇缺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为高等教育,“五·七”大学名不符实,有“大学的牌子,中学的教师,初中的学生”之说。1977年秋国家恢复招生考试以后,很多农村青年复习参加高考,不愿上“五·七”大学。加之有关部门不给经费支持,由教育部门一家负担办学经费很困难,“五·七”大学于70年代后期停办,有的改办其他学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