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沿革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局动荡,小学教育发展缓慢,到民国16年(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止,本区共办小学54所。民国24年7月,开始对失学儿童实施短期(至少一年)义务教育。据民国25年统计,本区共办短期小学114所以上(滁县9所、来安15所、全椒10所、天长20所、嘉山30多所、凤阳30所,缺定远数字)。短期小学按省规定的年龄(9~12岁)招收学生,不收学费,所有书籍用品概由学校供给。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其占领的滁县、嘉山、凤阳、全椒、来安、定远、天长等县城和铁路交通沿线实施奴化教育,嘉山县和凤阳县模范小学校长随伪政府组织的“中华民国教育部访日教育考察团”赴日本参观访问。在日伪统治下,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广大儿童无力上学。据伪教育厅民国31年5月统计,平均入学率只达1%,其中滁县为3%,凤阳、来安两县为2%,嘉山、天长、全椒等县只有千分之一、二。民国28年(1939年),新四军在津浦路东、津浦路西建立抗日根据地,成立抗日民主政府,恢复和发展根据地的教育。滁县有曲亭、施家集、常山岭、余圩、太平等抗日民主小学先后开办。定远境内民主政府共办小学52所,教师281人,班级206个,学生6585人。路东盱凤嘉地区共有区、乡、保各级小学10所,20个班,学生800名。嘉山县小学发展到70多所,260多名教师,5000多名学生。来安全县恢复、新建小学13所,规模较大的有淮南干部子弟小学(半塔)、施官小学和田巷小学。天长县当时共有小学46所74个班,教职员工127人,学生1800名,另有私塾46所。在抗日根据地凤阳山区,有凤阳县立戴庄小学、苗营乡民主小学、宋奂乡卸店小学和殷涧乡小学4所,学生340多人,另外还办一些保小和私塾。在全椒县山区,全椒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即创办县中心小学,以后又在枣岭集开办高级小学、初级小学各一所。全合县直属区(花山境内)新办了方郢中心小学、杨郢小学。在国民党统治区,乡设中心学校,保设国民学校,实行管、教、卫三位一体(即乡长兼校长、兼队长),强化对教育的管理。滁县有中心国民小学5所,保国民学校4所;凤阳县有乡、保国民学校112所;天长县有乡国民中心学校26所,保国民学校44所;来安县有小学55所,学生不足5000人;定远县连同民主根据地小学在内共52所;嘉山县有小学18所,学生2060人;全椒县有乡镇中心小学27所100个班,教职工169人,学生1480名,县城有小学4所。
1949年元月,本区解放。年底,全区有小学413所,在校生51200名,教职工1557人。1952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全区民办小学除无固定校舍之外,都转为公办小学。1955年9月,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小学生守则》,教学秩序更加稳定。1957年和1958年,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958年下半年,由于“大跃进”的影响,全区小学发展到1951所,在校生256633人,1959年达到262651人。1961、1962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小学进行“裁、合、并”,到1963年底,全区小学生减少到129816名。1964年,刘少奇提出“两种教育制度”以后,“耕读小学”有了很大发展。为解决教学与生产的矛盾,天长县首先总结出“三学段”的办学经验,即把一学年两学期的教学制度,改为一学年三学段。第一学段从农历“春节”后到“谷雨”前,上课约78天;第二学段从“小署”到“立秋”前,上课约28天;第三学段从“秋分”到农历“春节”前,上课约138天。三段加起来实际上课时间为240天,教学总时数与城镇小学大体相当。同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天长县《适应贫下中农子女入学需要,改变农村小学教学放假办法》的报道。到1965年底,全区有小学12370所,在校生381262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工人宣传队、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学校,领导学校斗、批、改。在极左思想指导下,盲目发展中学,全区规模较大的小学都戴上初中班的帽子,严重影响小学的教学质量。在“四人帮”炮制《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和《一个小学生的日记》的影响下,大批“师道尊严”,搞乱了学校。1971年,改秋季始业为春季始业。1976年,省革委会表彰天长县安乐乡小李庄小学以田埂地头做课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参加生产劳动的“办学经验”,本区联队办的小学纷纷拆校,分队设校,造成极大浪费。这一年,小学数猛增到10093所,在校生达到612436名。
1978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区小学由春季始业恢复为秋季始业,同时确定滁县实小、滁师附小、凤阳县黄湾小学为地区重点小学。9月,全区小学使用全国统编教材。1981年10月,地区组织力量到“大包干”的发源地凤阳县农村调查,颁布了《关于农村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对办学体制、教师报酬、集资建校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改革,解决了由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村小学出现的问题。1983年8月16日,国家教育部颁布《关于普及初等教育基本要求的暂行规定》,要求学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坚持读满修业年限,并达到小学毕业程度。本区滁州市、全椒县于1984年11月,天长县于1985年11月,来安县于1987年10月,嘉山、定远两县分别于1989年4月和12月通过省政府普及初等教育检查验收。凤阳县于1991年5月基本普及初等教育。1992年,全区有小学2449所,在校生336438人,教职工2021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8%,在校生年巩固率为98.6%,毕业班的毕业率为96.9%,与1990年相比,分别提高4至5个百分点。二、学制课程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钦定蒙学堂章程》和《钦定小学堂章程》规定,“义务教育”为7年,即蒙学堂4年(招收6至9岁儿童),寻常小学堂3年。寻常小学堂毕业以后,还可入高等小学堂(学制3年),实际上小学学制为10年。光绪二十九年颁布的《癸卯学制》规定,小学学制为9年,初等小学5年,高等小学4年。宣统元年(1909年),初等小学分为5年完全科与4年简易科。次年取消简易科,分小学为初、高两等,修业年限各为4年,共8年。
民国元年(1912年)的《壬子学制》规定,小学学制为7年,初小4年,高小3年,6岁入学。民国11年《壬戌学制》规定小学学制为6年,分为高、初两等,初级4年,高级2年(“四·二制”)。民国24年短期小学学制为1年或2年,招收9至12岁儿童入学。
建国后,全区小学沿用“四·二制”,初小4年,高小2年。1952年遵照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小学实行5年一贯制,取消初、高分段。由于师资和教材等方面的原因,1954年又暂缓推行5年一贯制,仍实行“四·二制”。规定小学学龄儿童为7—12周岁(6年制),初小升高小必须通过招生考试。1958年进行教改试验,5年制逐步扩大。1981年,行署所在地和部分县城小学陆续改为6年制。至1992年,全区除天长县的天长镇(县城)小学实行6年制外,其余均实行5年制。1986年7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儿童为6周岁或7周岁入学,幼儿经幼儿园三年,离园时尚不到入小学年龄(7周岁入小学),所以实行5年制的地区一般都设“学前班”,在“学前班”读一年以后,再升入小学。
清末,小学的课程设置曾有多次变更。光绪二十八年《钦定学堂章程》规定,高等小学堂设修身、读经、读古文词、作文、习字、算学、本国历史学、本国舆地、理科、图画、体操等11科;寻常小学堂设修身、读经、作文、习字、史学、舆地、算学、体操等8科;蒙学堂设修身、字课、习字、读经、史学、舆地、算术、体操等8科。嗣后,光绪二十九年、三十年,宣统年间又几次作调整。
民国元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规定,初等小学设置修身、国文、算术、游戏、体操,视地方情形加设图画、手工、唱歌,女子加设缝纫;高等小学设置修身、国文、算术、中华历史、中华地理、博物、理化、图画、手工、体操,女子设缝纫,视地方情形增加唱歌、外国语、农业、商业。民国17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暂行条例》规定,初等小学设三民主义、公民、国语、算术、历史、地理、卫生、自然、乐歌、体育、童子军、图画、手工,高等小学设三民主义、公民、国语、算术、历史、地理、卫生、自然、乐歌、体育、童子军、图画、手工、职业科目。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开办时多使用国民党编的课本,也有读《三字经》、《百家姓》、《古文观止》的,有时也用一些时事教育文章作为教材。民国31年以后,一律采用淮南行署教育处编印的各科教材。根据地学校改变旧学校与世隔绝的办学方式,让学生参加多种社会活动,上街宣传抗日,慰问军烈属,当冬学“小先生”等。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了全部公、私立小学。当时的课程有:国语(说话、读书、写话、写字)、算术(笔算、珠算)、政治常识、历史、地理、自然、音乐、体育、劳作、美术。1952年,统一的小学教学计划将国语改为语文,美术改为美工,其它课程不变。
建国以来,小学教学计划经常变动。现行的教学计划是1981年省教育厅颁布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草案)》。一年级设置思想品德教育、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三年级加自然,四年级加自然、地理,五年级加自然、历史等课程。
三、教学方法
清末小学堂的教员多系塾师出身,其教学方法主要是注入式,提倡死记硬背,不注意启发诱导。民国以后,开始注意诱导和课外实践。每县设有一至两名督学,负责指导所属各校的教学业务。由于人少面广,年均只能视察一次,未能因此引起各县学校改进教学工作,教师素质偏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的现象普遍存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府在每年暑假举办教学研究会,重点研究和实践复式教学方法,指导与推动根据地的教育。
建国后,废除体罚,对学生实行民主管理;组织教师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952年和1953年,全区城乡小学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课堂教学掌握“五个环节”,即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五大原则”,即直观性原则,自觉性、积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教师自制教具,并在城里中、小学试行“五级记分法”。1955年,贯彻苏联教育家普希金的教学经验,提倡教学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反对“注入式”、“满堂灌”,教师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1956年下半年,在全区小学推广《汉语拚音方案》,加快识字速度。1957和1958两年,各县教研室针对学校一味加强语、算教学,轻视德育以及减少体育、唱歌、图画课教学时间和取消手工劳动课等倾向,进行业务指导,克服教学上的三脱离(脱离政治、脱离实际、脱离生产)。1959至1962年,各县教研室纠正语文教学出现的深挖主题思想,以致离开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架空分析,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的倾向。1960年前后,各县选择一两所小学开展学习辽宁黑山集中识字的试点。1975年,在全区小学推广“汉语拚音基本式”和“三算”(口算、笔算、珠算)结合的教学方法。“四人帮”粉碎后停止了“三算”教法。
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各县教研室于暑假召开了分科分年级备课会,疏通全国统编教材,帮助教师扫除障碍,把握重点。此后,各县差不多每年都举办暑期研究会或组织集体备课,请专家讲学。同年,地区教研室(小教科)在天长县举办小学数学公开教学,重点研究加深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在培养、提高教师工作中,滁县地区得到上海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从1982年起,连续三年,从地直各县中、小学抽调文化基础知识较好、肯学肯钻,但经验不足的中青年教师到上海的一些中小学培训。他们先是跟上海的特级教师随堂听课,学习其教学方法与经验,帮助辅导和批改学生作业,最后也走上讲台,并请上海教师给予指导,帮助总结提高。1982年,新编小学课本出齐。语文课本按讲读课文(一类)、独立阅读课文(二类)和习作例文(三类)三类编排。一类课文以“扶”为主,二类课文“半扶半放”,三类课文以“放”为主。“教是为了不教”,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反复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不教”的目的。1984和1985年,先后召开了小学语文、数学年会。小学语文年会总结了全区学习推广江苏南通师范二附小李吉林的把“观察、想象、训练”融为一体的“情境教学”经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总结交流师范附小和各县实验小学进行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小学数学年会上交流了学习推广江苏常州师范教师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一改过去由教师先讲例题的做法,而是先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作尝试练习,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开展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智力发展。80年代末开始恢复“三算”,地区教研室小学组(小教科)于1992年8月举办“三算”教师培训班,请全国“三算”教学专家、浙江省德清县“三算”培训中心副主任陈高木等来滁讲课。第三节中学教育
一、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全椒县立中学成立。民国3年,凤阳中学堂改为安徽省立第四中学。民国12年,省教育厅撤销在滁县的省立第九师范,原址改办安徽省立第十一中学(今滁州中学)。民国17年,设在凤阳的省立五师和省立四中合并为省立五中,省立滁县十一中因战乱停办,一部分学生到省立五中就读。民国18年,明光公立小学附设初中一年级一个班,民国20年独立建制,名为“私立明光初级中学”,明光沦陷后停办。民国19年,恢复的滁县省立十一中数月后改称省立八中,仅设初中部。同年,凤阳第三女师改为第三女中。民国17年2月,金延泽等人在滁城仓巷(今育新路)创办私立淮南中学,半年后与私立崇文中学合并为私立淮山中学(校址在仓巷),民国19年6月停办,部分学生经考试纳入省立十一中(八中)就读。民国20年,省立八中仅设初一两个班96人,初二两个班84人,教职员24人,其中专任教员20人。学校全年经费为2.233万元,平均每生占经费124.07元。民国21年增至6个班,学生180人,专任教员13人,全年经费3.007万元。民国23年更名为省立滁州初级中学,有7个班,学生296人,教师16人,职员11人,学校全年经费为3.1044万元。民国25年更名为省立滁州中学,增设高中部,有教职员28人。
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本区中学都停办。一部分学生流亡到湘西、川南,进入国立八中、九中就读,一部分进入抗日根据地读书或参加抗日斗争。民国28年以后,沦陷区办了一些中学,分省立、县立、私立几种。在日伪统治下,人民生活困苦,学生流动性大,学额普遍不足,初中每班只有20—30人,多则40—50人,高中每班人数更少,有的只有几个人。皖东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办了一些中学。这些学校设备简陋、师资不足,教材供应也困难,一般只开设主要学科,实际上担负着培养和训练干部的任务。民国28年,安徽省立第十一临时中学在定远县吴家圩西张村创办,全椒县立初级中学在程家市成立,次年设初中三个班和一个筒师班。同年,全椒人任光谦(清末贡生)在全椒石溪乡朱福村创立“私立光谦中学”,安徽省立第十临时中学因敌扰迁至嘉山县白沙王。民国34年8月,滁县县立初级中学在巢县油坊集创办,嘉山县立初中、凤阳县立中学相继复校。
民国34年秋,抗战胜利,在抗日后方兴办的中学于当年冬或次年春迁回县城。与此同时,省教育厅派员接收沦陷区的省立滁州、嘉山敌伪中学,同时令各县政府接收伪县立中学和私立中学。民国35年8月,安徽第三、第五临时中学由六安迁至明光,改名为“安徽省立嘉山中学”,设初、高中各4个班,学生300多人,教职工20多人。第二年增设中等和简易女师各1个班。同年8月,定远县初级中学开办,开设初中三个年级,10个班,学生476人。民国36年,原天长初级中学校长宣啸秋以省参议员的身份,向省教育厅力争创办“安徽省立天长中学”(完中),校址在城隍庙(今公安局处)。民国37年秋,淮海战役打响,一部分中学解散,另一部分迁往江南维持办学。
本区1949年元月解放后,公私立中学经过短期的准备,陆续复校,各县县中校长均由县长兼任。为了集中力量办好滁县中学,暑假后,将嘉山中学高中部并入滁县中学。是时,全区有1所完中、6所初中,共有学生1325人(其中高中107人),教职工131人。此后,又新建了滁县初级中学(今二中)、嘉山县管店中学、定远县炉桥中学。到1952年底,全区中学达到11所(高中1所,初中10所),在校学生增至6184人。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现有中学仍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入学要求,1956、1957两年,又新建了滁县乌衣初中、定远县西卅店初中、全椒县古河初中、定远县藕塘初中、来安县半塔初中和天长县汊涧初中。1958年下半年受“大跃进”的影响,盲目发展中学,到1959年,全区完中达到7所,初中33所,中学在校生17873人(其中高中生2119人)。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撤销了3所初中,同时控制招生,中学在校生下降到13725人。1963年3月,本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初见成效。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同年8月,学生纷纷走出校门参加“革命大串联”,不久全面“停课闹革命”,一大批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强迫下放劳动,校舍被占11413平方米,校办农场被占568亩,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散失殆尽。1967年下半年,各地相继“复课闹革命”,但学校仍未从动乱中解脱出来,初中停两年(1966—1967年)未招生,大部分高中五年(1966—1970)未招生。1969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省革命委员会提出了“上小学不出生产队,上初中不出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的号召,各县都根据这个盲目发展目标制定规划。城市完中下迁,分点设立高中,条件稍好些的公社都办了初中,不少大队小学戴上初中班“帽子”,准备向初中过渡。1973年,12所完中停办了高中部,32所初中转为农职业学校或小学,小学戴初中班帽子也大大削减。1974年掀起学习辽宁省朝阳农学院的“办学经验”,彻底否定“文革”前十七年教育战线的成就,地区教育局派出工作组到滁县大王中学蹲点,总结该校学朝农的“经验”,随后便在全区推广。
1977年10月恢复高考制度,实行“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招生办法,给中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生机。1978年教育部颁布修订后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为建立新的教学秩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地区确定7个县城的第一中学为地属重点中学,在经费、设备、师资等方面给予照顾,改善其办学条件,使其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行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起示范和带头作用。1979年,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明确学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新时期的中学教育走上改革与发展的正途。进入90年代,普及初中义务教育,增加初中布点,并扩展规模。1992年初,新办15所初中共增加80个班,天长县即增加25个班。1992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28.5%,在校生年辍学率为4%,17周岁人口中初中教育完成率为65.83%。
二、学制课程
清末,实行“壬寅学制”,中学堂学制为4年。民国11年(1922年),教育部公布“新学制系统”(壬戌学制),中学学制改4年为6年,即初、高中各三年。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中学修业年限为5年(初中3年,高中2年),也有的中学仍实行“三·三”制。
建国后至1966年,滁县地区中学教育一直沿用“三·三制”,1968年开始改为三·二分段5年制。1980年,滁县中学(今滁州中学)首先恢复三·三分段,到1985年,全区中学全部实行三·三分段。
清末,按《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设修身、读经、算学、词章、中外史学、中外舆地、外国文、物理、化学、博物、图画、体操等12科。民国以后,教育部对中学的课程设置作几次调整。民国17年,初中设公民与三民主义、国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生理卫生、手工、图画、体育、音乐,并于第三学年增设选修课,以适应学生个性及社会需要。高中设普通科、师范科。普通科的必修课为三民主义、公民、国文、英文、数学、世界历史、世界地理、本国文化史、人生哲学、生物学、物理、化学、体育与军训。
民国25年(1936年),省立滁州中学高中部设公民、国文、英文、三角、历史、地理、生物等课程。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课程设置男女中学不同。男子普通中学开设的课程有修身、公民、体育、国文、日语、历史、地理、数学、理科、劳作、图画、音乐等12科,女子普通中学加设家政科。其教材对中国几千年固有文化、历史、地理妄加篡改,竭力宣扬“东亚联盟”、“共存共荣”和“效忠日本”的奴化中国人民的内容。皖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学则因设备简陋、师资不足、教材供应困难而一般只开设主要学科。各校政治课的比重都较大,初中政治课不少于总课时的30%,高中40%以上,在各科教学中也都贯彻思想教育。
建国后的1950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初中设政治、数学、自然、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国语、体育、音乐、美术12科,高中减去自然,增设生物、制图两科共为13科。1957和1958年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各中学加强了思想教育工作,开设了劳动技术课,增加了劳动时间。“文化大革命”中受“左”的思想影响,一度增加了开门办学课,并把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改为《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1978年以后,各中学逐步采用全国统编教材。1982年《安徽省全日制中学教学计划》颁布后,按照教学计划开设课程,一般不再更改或任意停课。
三、教学方法
清末,中学堂仍属私塾一套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文史各科的教学,通常是“照本宣科”,要学生死记硬背;理化、博物等科,由于缺少仪器、标本设备,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空口说教。
民国时期,教学方法开始趋向启发式。实行新学制以后,中学实验风气盛行,但试验收效不大,且不能坚持。
建国后,贯彻理论与实际一致的原则,推行“课堂民主讨论”,改变理论脱离实际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50年代初,专区、县文教科均举办“暑期教学工作研究会”,学习解放区经验,教学中实行民主管理,废止体罚。1954年以后,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提倡教学运用启发式、谈话法,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1956年,学习新的教学大纲,全区高、初中教师利用暑假集中在滁州中学集体备课,并编印了《安徽省蚌埠专区中等学校先进经验与事例汇编》。多数县都编印了教研刊物,总结传播教改经验。50年代后期,由于政治运动频繁,使教师在处理政治与业务的关系上难以很好掌握。1963年,专署文教局教研室成立,参与省教材编写室编写高、初中语文评注材料和《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的教学辅导材料,组织部分生物教师到农科所、园艺场、牛奶厂、肉联厂学习农作物栽培技术以及家畜饲养方面的知识。专署教育局教研室还组织每年中考的命题、阅卷工作。由于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大部分中学停开俄语,改开英语,教研室在滁县中学(即今滁州中学)举办英语师资培训班,为期两个学期。1964年,围绕减轻学生负担开展调查研究,教学中要求“少而精”,纠正各科考试中出偏题、怪题的做法。“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断。各校在复课闹革命以后实行“开门办学”,各中学教研组和农村的辅导区重点研究如何处理“以学为主与兼学别样”的关系。1971年开始整顿教学秩序,抓“社会主义文化课”的学习。受“四人帮”极左路线影响,随后又开始批判“回潮风”,地区教育局在滁县师范举办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学习班,在滁县大王初中蹲点,推广“朝阳农学院”的经验。“四人帮”粉碎以后,各中学面对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状况,采取编快慢班的办法,对差生进行补差补缺。
197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使用中小学统编教材。地区教育局教研室在滁县三中举办了初中语文科民办教师教学研讨会。各县举办暑期研究会,并请专家讲学。全区在语文教学上推广钱梦龙(上海嘉定二中语文特级教师)关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和“导读法”的教学经验。1981年秋,地区教研室在8所省、地重点中学采取加大阅读量和加大写作量的方法进行初中语文教改试验,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从而总结出“读、议、问、讲、练”五字阅读教学法和“思、议、讲、写、评”五宇作文教学法。同年,地、县教研室各选择一至两所中学,进行初中数学自学辅导式教学法的试验。从1982年起,连续三年,抽调中青年教师到上海复旦附中、华东师大附中、交大附中、杨浦中学、嘉定二中培训。教研室对教研员提出每人每年听课不少于30节,同时要做到“四个一”,即出一张高考模拟试卷,做一个高考试卷分析,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篇教研论文的要求。
1986年,在全区范围内举办了中学各科教学教改评优活动,参加教改评优的全是1949年以后出生的中青年教师,经校、乡(镇)、区、县层层选拔。地区成立了由12人组成的的教改评优小组,用一个月时间先后到七个县(市)50多所学校听了70多人的课堂教学,录像40多部,评出县级教改优胜者400多人,地区级优胜者70多人。
地区教研室编印的《教研资料》创刊于1977年春,由著名作家矛盾题写刊名。此刊设“文科版”、“理科版”和“综合版”,配合教学,按需而编。从1988年开始,以地、县教研人员为主,吸收部分教师参加,编辑了《小学劳动课本》、《滁州地理》、《来安地理》、《全椒地理》、《天长地理》和《皖东历史》等乡土教材进入课堂使用。这些乡土教材,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爱乡的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