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馆藏和利用
本区地县各馆收藏档案的来源,一是接收现行机关档案和接收撤销机关档案,二是收集历史档案和旧政权档案。1992年底,全区8个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513个全宗,161989卷,其中地区档案馆馆藏档案51个全宗,18657卷。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档案9个全宗385卷,属于革命历史档案5个全宗135卷。地、县8个馆馆藏档案最多的超过3万卷。最少的也在1.6万卷以上,平均超过2万卷。馆藏档案种类多样,有文书档案,有科技档案和其他专门档案;有建国后党政机关、撤销单位、下马企业的档案,还有一部份革命历史档案、旧政权档案和“文化大革命”中群众组织形成的材料。所有馆藏档案均按全宗进行分类,系统整理,并对案卷多次作过鉴定调整。
全区各档案馆从1958年起即分别设立资料室。至1992年底,共藏资料91995册(其中地区档案馆13891册),均设有专库、专橱,专人管理。所藏资料既有各档案馆和专业部门自己编写的各种史志、文献汇编、公开出版物报纸、杂志等;也有通过购买交流等获得的各种文献资料,公开出物报纸、杂志等。为充分发挥资料的使用价质,满足利用者多途径检索的需求,地区档案馆编制了书名目录、分类目录、专题目录三种资料检索工具。地、县档案馆先后编制的档案检索工具,包括全宗介绍、案卷目录、全引目录、开放档案目录和资料专题目录共6种296册。
每年接待来馆查阅档案人数连年上升。从1970年1人(次)1卷到1978年98人(次)110卷,1986年上升到1206人(次)3197卷。1988年以前,查阅案卷者基本上为政治运动服务,1986年后,以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为目的查阅档案的人次占到80%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后,各档案馆馆藏档案,一般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后,分批分期向社会开放。从1989年开始,全区8个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除需要保密和控制使用的外,1957年底前形成的档案均已陆续向社会开放。
二、编研和学术活动
地、县各档案馆先后编写了评价和介绍档案材料工具书、各种参考资料、档案文集汇编,编纂和公布档案史料,并参加相关的历史研究和编史修志。地区档案馆建立以来,先后参加编印了《淮南抗日根据地》、《淮北解放战争史》、《滁县地区行政区划沿革简介》、《档案、保密工作文件选编》、《滁县地区档案志》、《档案馆指南》等档案汇编和参考资料16种126万多字。1982至1992年,利用馆藏资料先后主办和参与举办了滁县地区档案工作恢复整顿情况展览(1982年)、滁县地区档案学术研究成果展览、农业大包干5年展览(1985年)和光辉的40年展览(1989年)等。
为了团结组织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档案工作者,开展档案理论的探索、学术研究和技术磋商,于1984年11月成立滁县地区档案学会。首批会员67人,选举产生了由17人组成的理事会,并以团体会员的身份参加了安徽省档案学会和滁县地区社联。学会成立后几年来,共撰写了89篇学术论文和业务文章。其中获中国档案学会三等奖的2篇,获省档案学会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
上一篇:第一节 图书
下一篇:第三节 地方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