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区境内最早的官办林场是民国8年(1919年)兴办的滁县林场、凤阳林场和来安林场。
民国17年,在滁县境内兴办安徽省立第二农林试验场,在来安县张山集兴办安徽省立第十农林试验场,在凤阳县东门外兴办安徽省立第十三农林试验场。
民国19年,在滁县县城西南创办安徽省第五林区造林场,场长盛其音,技佐吕国藩。今醉翁亭宝塔洼以西的一片人工侧柏林系吕国藩当时规划营造。抗日战争期间,第五林区造林场所有建筑被毁。抗战胜利后改建为安徽省第二农场,后由国民政府实业部改为种牛繁殖场。滁县解放后,该场由滁县专署接收,后改建成滁县专署农场。
1949年春全区相继解放,中共皖北区滁县地委和皖北行署滁县专署在开展群众性封山护林、植树造林的同时,开始建设国有林基地。1950年和1954年先后建立旨在绿化津浦铁路两侧的石门山林场和老嘉山林场,1952年建立国营皇甫山林场,1956年建立白米山林场。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完成和人民公社的建立,大量荒山、土地易于征用,形成了本区兴建国营林场的高潮时期。建于1957年的国营林场有定远县岱山林场;全椒县孤山林场;建于1958年的有滁县琅琊山林场,来安县复兴林场,全椒县大山林场和马厂林场,凤阳县曹店林场,嘉山县鲁山林场、西桃园林场、紫阳林场;建于1959年的有滁县长冲林场和常山林场,来安县长山林场,定远县范岗林场、藕塘林场和大金山林场,凤阳县大银山林场和白云山林场;建于1960年的有全椒县瓦山林场和黄栗树林场。此外,定远县西洋山林场建于1961年,来安县半塔林场和宝山林场分别建于1964年和1970年。
1963年成立滁县机械林场,直属省林业厅,下辖沙河、皇甫山、常山、长冲、岱山、藕塘等6个分场。1970年滁县机械林场、老嘉山机械林场、石门山林场及石门山林校合并,成立安徽省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第六团。1976年3月兵团撤销,成立安徽省国营沙河集林业总场,下辖皇甫山、岱山、藕塘、大柳、常山、长冲、关山、白米山、三界、老嘉山、卞庄、红心、石门山等13个林场。1981年9月为便于管理和经营,沙河集林业总场分为沙河集、管店和石门山三个林业总场。不久,石门山和管店两个林业总场合并为营店林业总场。1981年至1992年,沙河集林业总场下辖皇甫山、岱山、白米山、大柳、常山、长冲、关山、藕塘8个林场和藕塘、皇甫山两个林业派出所及1个林产品加工厂。1985年至1992年,管店林业总场下辖三界、老嘉山、管店、卞庄、石门山、红心6个林场和1个石英矿、1个林业机械厂。1985年后,沙河集、管店两个林业总场由省林业厅下放给滁县行署领导,直属行署林业局。
1987年,根据国务院转发林业部《关于国有山林定权发证意见》的精神,地区和县分别成立了定权发证领导小组,对“三定”工作中没有发证的国营林场、苗圃和国有林经营单位进行定权发证。全区需发证单位52个(其中林业系统43个),上报发证面积145万亩。到1990年6月,全区有6个县(市)和2个林业总场完成发证工作,发证单位47个(其中林业系统38个),完成发证面积126.65万亩,在发证工作中调处山林纠纷373起,调处总面积8万多亩,其中省际1起,地区际1起,县际3起,县内363起。未发证的5个单位为沙河集林业总场所辖的白米山、长冲、常山、皇甫山、藕塘5个林场,主要原因是历史上归属变动较大(初建时属县,1970年改属省林业厅,1985年下放滁县地区),山林纠纷较多。虽经多方协调努力,终因情况复杂,未能发证。定权发证工作的完成,保证了国营林场合法权益,明确了场群关系,稳定了林区秩序,进一步促进了全区林业的发展。
截止1992年底,全区国营林场总面积132.82万亩,林业用地112.67万亩,现有林地92.07万亩,其中中幼林80.6万亩,疏林地1.04万亩,灌木林地2.2万亩,新造未成林地9.8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345.40万立方米。有林地面积中用材林占91.5%,经济林、特用林等所占比重很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