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国营林场
琅琊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1949年5月本区接收国民政府实业部种牛繁殖场成立滁州农场,后改为专区农场。场内设森林组、农艺组等。1950年春季,皖北行署农林处从南京调拨三年生侧柏4万株,并拨大米1万公斤为造林经费。该场在醉翁亭以东以工代赈造林200亩,是建国后本区国营造林的开始。专区农林机构成立后,该场分设专区农场、牛奶场和林场。1953年接管专区龙盘茶场。1958年在原有基础上经过扩建成立滁县琅琊山林场,分设龙盘、二郎庙、龙华寺、醉翁亭、黑洼、分水岭等六个作业区。经过长期的封山育林,原场境内的天然次生林生长状况良好,形成了树木种类繁多的森林环境,1985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2年森林资源状况调查表明,全场实有林地面积3.77万亩,覆被率达到72.6%。
皇甫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皇甫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前身是国营沙河集林业总场皇甫山林场,是建国后本区最早建立的国营林场,初称皇甫山农林场。位于滁州市曲亭乡与定远县藕塘镇交界处,距滁州市35公里。它的前身是创办于本世纪30年代的私立农林公司,当时招收山东移民50多户住山种地,封山育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曾派专人在山中设立伤员收容疗养所。
1949年5月,滁县专署接收皇甫山农林场时,全场有天然次生林4千亩。1952年,改称皇甫山林场。1953年大柳种羊场下属林业股并入皇甫山林场,全场山场总面积增至7万亩。皇甫山林场自然条件优越,树种繁多,通过封山育林保护培育起来的1.4万亩茂密的阔叶林成了南北候鸟迁徙途中的“驿站”。从50年代开始场内大规模人工造林,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马尾松林已进入生长旺盛期,千余亩毛竹林、成片的油桐林、500亩栓皮栎村林和杜仲等经济林均已成材。全场基本绿化,森林覆被率已达90.5%。皇甫山林场1982年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沙河集林业总场岱山林场
始建于1957年,前身是定远县办农林牧场,场址位于滁县、定远两县交界处的磨盘山,距岱山集约1.5公里。1964年基本完成造林绿化任务。全场经营面积约5万亩,1959年划出位于藕塘镇境内的2万亩宜林地,另设藕塘林场。1992年该场有林地面积约2.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为4.72万立方米。
来安县长山林场
始建于1959年,场址位于来安县长山乡境内,距县城约15公里,建场时总面积6万亩。该场立地条件差,造林投资大。场领导因地制宜,开展以小材小料加工为主的木材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1979年至1986年连续8年获得全省林业系统劳动竞赛第一名。1992年该场经营面积3.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7.8万立方米。
管店林业总场管店林场
始建于1958年,场址位于管店镇东1.5公里,与老嘉山林场毗连。该场初为合肥林校实习林场,60年代收归林业部直属老嘉山机械林场。1992年全场经营总面积5.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1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达84%。该场为管店林业总场经济效益较好的林场之一。
嘉山县西桃园林场
始建于1958年,场址位于嘉山县涝口乡,与鲁山林场毗邻,距县城40公里。该场立地条件较好,属人工林与天然林结合的混交林区,局部杉木生长不亚于产区。该场还拥有全区最大的一片火炬松林。80年代后该场开办小材小料等木材加工,逐步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1992年全场经营面积5.4万亩,实有林地面积3.6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1.7万立方米。
二、集体林场
滁州市花山乡汪郢林场
这是全区创办较早的一个集体林场。建国初,花山乡汪郢村成立了林业小组,以后逐步扩建成大队林场,70年代改为社办林场。1992年统计,全场有林地面积近1万亩,其中有毛竹50余亩,淡竹3000余亩。由于该场自然环境优良,办场方针正确,加之经营管理科学,经济效益很好,是全区乡、村林场的典型。
全椒县草庵乡洪塘林场
创办于1969年,当时是一片荒无人烟的黄土岗,经过多年的封护和人工造林,培育成一大片天然次生林和人工刺槐林。1973年全场集中力量,采用“夏整地,秋吊槽,冬风化,春填土”的科学方法栽植杉木500亩,长势良好,80年代未开始间伐利用。70年代栽种的500亩油桐也已成林,每年收桐籽5吨左右。由于全场经营管理科学,经济效益很高,多次被评为全区和全椒县乡、村林场先进场之一。
来安县舜山乡林桥林场
创办于70年代初,与国营复兴林场交界,全场有山场500亩。林场的发展带动了林桥村农户的育苗、造林,全村96%以上的村民在林场技术员指导下,在自留地培养雪松、龙柏、黄杨等苗木和花卉,经济效益很高。林桥林场是全区乡、村林场先进场之一。
凤阳县梅市乡蒋庄林场
创办于1970年,位于凤阳、定远、嘉山三县交界的丘陵区,共有宜林丘陵地7000余亩。从办场起至80年代末,经过十几年的封山、造林和维护,绿化了全部荒丘,4000多亩松树郁闭成林,并开始修枝抚育;120亩杉木生长旺盛;300多亩桃、梨和150亩板栗均已开始挂果,经济效益逐年增长,是本区集体林场中的一个先进场。
滁州市红琊山林场
创办于1977年,场址位于皇甫乡境内,与国营皇甫山林场一山之隔,实有经营面积1.5万亩。办场之初由中共滁县县委和滁县人民政府组织章广、皇甫、常山、花山、李集、施集等8个乡劳力进山安营扎寨,整地造林。大规模造林结束后留下一部分人员负责幼林抚育和护林防火。70年代末,县委明确该场为8个乡联办,将全场划分为8个作业区,设总场统一领导。80年代后,逐步由联办公助演变成县办林场。经过十多年的精心管护,已有2500亩杉木和4000多亩栎类成林。1985年由省林业厅贷款3万元,建成近千亩杜仲林基地,90年代初开始收益。该场既非国有,也非乡办,属地方国有性质,是本区兴办林场的一种特殊形式。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