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嘉庆年间,和县沿江地区和部分山区曾流行血吸虫病。民国期间,前山乡(今陶店乡)施庄村先后有40多人死于血吸虫病,占全村人口40%。如李优荣家两代25人,死亡22人。全村有8名妇女成了寡妇。大黄洲六段25户计108人,其中有73人患血吸虫病。村妇唐桂芬因肚胀难忍,竟用锥子刺腹放水。当地群众流传着“肚皮象粪箕,仙人也难医,能吃不能做,死了绝后裔”的民谣。
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5年,芜湖专署组织血防调查组,在施庄村周围沟塘里发现钉螺,并粪检81人,其中61人发现血吸虫,阳性率82.7%,施庄周围均发现病人,群众迫切要求治疗。同年夏,县成立血吸虫病防治机构。1956年至1957年,调查确认高祖、陶店、五月、凤台、孙堡、高关、善厚、陡沿、石杨、黄坝、周集、绰庙、团结、驻马、香泉、濮集、新桥、郑蒲、龙桥、沈巷、城南、城北等22个乡是流行区。60年代又发现雍镇、新坝公社和沈巷公社新增的六个大队为流行区。70年代又发现隐驾、大闸公社是流行区。据统计,全县有螺面积2949万平方米,22个公社为流行区,占公社总数的55%,受危害人口11万余人,占总人口19.3%。经过23年的防治,至1978年,内陆11个公社的钉螺基本消灭,沿江11个公社中,有7个公社基本消灭,4个公社钉螺面积明显减少,被评为全省血防先进县。1988年,全县尚有9个行政村有钉螺分布,22个血吸虫病人。
一、流行概况
(一)类型
和县血吸虫病分山丘、水网、江滩三种类型,钉螺分类属湖北种。
山丘地区有螺面积269.18万平方米,占9.13%。分布在6条水系,其中有4条水系在鸡笼山,即:山西北的半边月水库水系;山东北的大斗沿水库水系;山北的善厚乡白铁屋至石杨乡桥头坊水系;山西南的腰埠乡地藏庵至青春行政村的王庄水系。另两条水系是陶店乡施庄泉水沟水系和金城乡利泉泉水沟水系。钉螺形态属光壳形,6—8毫米长,淡褐色,螺区海拔最高167米,最低9.3米。
江滩地区有螺面积2194.20万平方米,占74.41%。分布高程6.2~10米。主要分布在黄山、城南、城北三大段。钉螺形态属助壳形,8~9毫米长,褐色。与长江相通的河道,除石跋河、得胜河在江堤外段发现钉螺外,其他河道均未发现。
水网地区有螺面积485.61万平方米,占16.46%。一般以水田为多,密度以灌溉沟为高。一些旧坟堆、路挡沟、废墟墩,也是钉螺孳生场所。螺区高程6~9米。钉螺形态属助壳形,与江滩钉螺扩散有关。
(二)分布
据1980年查明,全县7个区中有6个区流行,40个公社中曾有22个流行,360个大队中曾有76个流行。沈巷区:雍镇、沈巷、黄渡、黄山寺4个公社,有22个大队;姥桥区:白桥、大闸、隐驾、郑蒲4个公社,有11个大队;环城区:城南、城北2个公社,有9个大队;乌江区:濮集、濮陈、乌江3个公社,有7个大队;西埠区:西埠、腰埠、孙堡3个公社,有7个大队;石杨区:高关、善厚、陶店、石杨、金城、绰庙6个公社,有20个大队。钉螺分布10万平方米以下的有大闸、西埠、腰埠、高关、石杨等公社;11~50万平方米的有隐驾、濮集、黄渡、孙堡、陶店等公社;51~100万平方米的有沈巷、濮陈、乌江、善厚、金城、绰庙等公社;101~200万平方米有的郑蒲公社;201~500万平方米的有黄山寺、城北、雍镇等公社;501~800万平方米的有白桥、城南公社。全县累计查出病人14271人,其中100人以下的有隐驾、大闸、乌江、腰埠、濮集公社;101~500人的有郑蒲、濮陈、陶店、高关、金城、绰庙、西埠、黄渡公社;501~1000人的有白桥、孙堡、沈巷、雍镇公社;1000~2000人的有黄山寺、城北、善厚公社;城南公社有2265人。累计查出血吸虫病牛2606头。
(三)密度
防治初期,钉螺最高密度每平方米450只以下的有12个公社;451~900只的有7个公社;901~1890只的有3个公社;活螺密度,江滩柳林每平方米有60.93只,草滩方凼42.39只,芦滩13.41只,沟套3.96只,山丘的沟12.06只,塘7.38只,田0.18只,荒滩1.8只。居民发病率10%以下的10个公社;11%~20%的有7个公社;21%~30%的有3个公社;31%~40%的有1个公社;41%~50%的是黄山寺公社。全县晚期病人196名,占发病总数的1.37%,其中腹水型84人,巨脾型72人,侏儒型5人,脑型1人,诊断不明34人。江滩地区69人,山丘地区113人,水网地区14人。急性血吸虫病人1865名,占发病总数13%,都在江滩地区,其中1967年1044人。
二、防治
自1955年开始防治,至1988年,根据不同时期的防治任务,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调查摸底,控制病情(1955年至1961年)
1956年至1957年初步调查,全县有15个乡、129条沟、35口塘、1171亩田、6块荒田有钉螺分布,有螺面积663万平方米。同时,抽调医护人员110名,在8个公社成立血防组,设简易病床80张。至1961年,查出病人6191人,治疗5027人次。为防止粪便污染水源和控制感染,在流行区开展搭棚加盖、分塘用水的粪水管理。组织乡级干部、基层水利干部251人,不脱产灭螺员1715人,开展灭螺工作。6年内共投工28.9万个,反复灭螺面积923.8万平方米,实灭面积121万平方米。还在流行区兴建大斗沿和半边月水库,灭螺面积34万平方米。由于三年困难时期,尤其是血防机构撤并,血防人员下放,血防站工作基本停顿,致使部分流行区疫情回升,如绰庙公社钉螺密度1960年每平方米18~45只,1961年上升为270~360只。
(二)积极防治,狠抓内陆(1962年至1972年)
1962年起,经过调整国民经济,农村经济恢复发展,县委根据《农业发展纲要》,制定消灭血吸虫病规划,血防人员归队,防治工作取得新的进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血防站与县人民医院等单位合并,螺情、病情再次回升,1967年发生大批急性感染。1969年,县委总结经验教训,修订规定,恢复血防专业机构,以雍镇公社为试点,采取防治与农田水利建设结合,改与灭结合,人民战争与小分队灭螺结合的办法,仅用11个月的时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70年春,在雍镇公社召开全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现场会,5月,该社领导人员以特邀代表出席全国血防工作会议。在雍镇公社的带动下,其余10个流行公社奋起直追。至1972年,基本消灭内陆地区的血吸虫病。11年内共投工92万个,反复灭螺面积为8254万平方米,内陆地区有螺面积755万平方米基本消灭。查病20424人次,查出病人19452人次,共治病人20540人次。
(三)主攻江滩,巩固内陆(1973年至1980年)
1972年下半年,县委副书记陈志鹏带领血防、水利专业干部和疫区干部群众代表,过滩涉水,三下江滩,四次修改灭螺方案。县委组织水利、武装、妇联、教育、农机、商业、文化、广播等部门支援血防工作。8年内,除动员沿江11个疫病流行公社的27个疫病流行大队全部劳动力投入灭螺外,并组织59个疫病非流行大队的劳动力支援江滩灭螺,累计投工108万个,反复灭螺面积7210万平方米。1974年1月,陈志鹏以特邀代表出席在上海市召开的全国血防工作会议,会上介绍了江滩灭螺的经验。同年9月,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来和县拍摄血防大型彩色纪录片《神州战歌》中的“血防书记”陈志鹏同志和江滩灭螺部分。在灭螺的方法上,采取综合性措施,方凼、草滩灭螺“五结合”,即:结合方凼积肥、结合蓄水养鱼。柳林灭螺“刮胡子”(刮除柳林须根钉螺)、“系围裙”(树干涂药)、“掏耳朵”(清除树洞钉螺)、“穿靴子”(铲除须根、撒药培土)、“大扫除”(对林间环境进行扫、喷、埋)。芦滩灭螺:“烧”(开挖通风沟,走底火)、“喷”(机喷、浇泼)、“压”(拖拉机压)、“埋”(土埋、沙压)、“浸”(低围引、提水浸药)。江滩灭螺较大的工程有:1971年城南公社发动1.5万人次,在陆家套挑土4.8万立方米,挖渠长2000米,造田150亩。1972年黄山寺公社发动2700多人次,在芦滩挖通风沟99条,走底火灭螺82万平方米。1972年至1974年城北公社大黄大队,整治三道夹,改滩造田300多亩。1973年濮陈公社低围芦漾洲,垦植造地700多亩,灭螺40多万平方米,同时该社还在三叉河芦柴滩发动3220人次,筑土、提水、投药、灭螺14万平方米。1975年,城南公社发动2.7万人次,挑沙土5400立方,覆盖有螺芦滩,再用拖拉机和水泥磙,反复碾压,灭螺18万平方米。
内陆地区查清灭净残存钉螺和查病、治病,计查出残存螺点154处,采取以改变钉螺孽生环境为主的消灭方法,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开新沟填旧沟50多条,改塘(凼)5000多个,平岗移坟7000多个,造田8900亩。善厚公社开挖东风河和朱荒圩治涝沟,陶店公社改造大东圩。共查病52万人次,查出病人14388人次,治疗13460人次。并建立了病人卡、螺情卡、分户登记卡。1978年10月3日,和县血防展览馆竣工,该馆以大量文字、图表、实物、照片,系统介绍了和县血吸虫病防治的成就。
(四)坚持查螺灭螺,防病治病(1981年至1988年)
8年内共发动9.43万人次,消灭钉螺面积420.92万平方米,查病43.48万人次,治疗病人1483人次。1986年6月,华东五省血防联防会议代表来和县,参观血防展览和灭螺现场。10月,在乌江镇召开苏皖联防片江浦县与和县血防联防会议。1987年,苏皖血防第一联防片和五省联防协作组来和县检查血防工作。同年考核引洪药浸灭螺效果,推广假设螺点,以假引真的“双盲查螺法”。1988年,在22个流行乡(镇)中,查出7个乡(镇)的9个行政村仍有钉螺分布,发现新螺面积78.1万平方米。白桥、城南、城北、孙堡、高关等乡,采用机喷药杀和结合兴修水利灭螺,反复灭螺面积74.8万平方米,实际灭螺面积17.3万平方米,尚有钉螺面积234.4万平方米。
附:施庄、大黄洲六段的变化
施庄1955年,血防调查组深入施庄调查和宣传螺情、病情。1956年,血防组开展防治工作。全村人民采取铲草皮、堆螺坟、开新沟、填旧沟、药杀等方法灭螺,清理泉水沟、大东圩等有螺面积13.2万平方米,查出病人114人,反复治疗314人次,治愈106人,患病率下降92.9%。1972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结合灭螺,兴修水利,购买了电动机、柴油机、水泵等机械设备,改善了生产条件,全村280亩农田,粮食亩产400多公斤,比过去增产近3倍,年年完成和超额完成征购任务,家家有余粮,户户住瓦房。
大黄洲六段1956年,党和政府派血防医务人员就地设点,抢治病人,相继进行钉螺普查,发现六段乃至大黄洲的沟沟、凼凼、芦苇、草地,到处布满钉螺,疫水连片,血防人员边查治病人,边发动群众结合开垦荒滩、水利建设进行灭螺。经过20年的努力,消灭了内圩钉螺,过去的钉螺窝荒草滩变成田、渠成网、树成行的粮棉产地。全队累计病人115人,接受治疗349人次。1979年皮棉亩产102.5公斤,粮食亩产650公斤,向国家交售皮棉8000公斤,出席县、地、省召开的棉花经验交流会。县文化部门以六段棉花丰产为题材,编成《绿洲银花》搬上戏剧舞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