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防疫
民国34年(1945),国民党县政府设立县卫生院,主管防疫业务。1952年,成立和县卫生防疫委员会,省卫生厅从省直医疗单位抽调卫生干部、技术人员18名,由张慕韩带队来和县,组建和县血吸虫病防治站(简称血防站),站址在和城大西门火神庙北侧,建筑面积601平方米,设病床30张。1956年春,县委成立血防五人领导小组。同年10月,成立和县卫生防疫站(简称防疫站),站址在县体育场东北侧。1963年,血防站迁址县体育场北侧。1968年秋,县人民医院、血防站、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合并,成立和县卫生防疫站。1970年,撤销和县卫生防疫站,恢复原设机构。1988年,防疫站有职工37人,其中卫生人员32人,房屋建筑面积2137.5平方米,增设预防医疗门诊。血防站有职工63人,其中医务人员54人,病床50张,救护车一辆,房屋建筑面积1872平方米。分别在和城、西埠区设立寄生虫病、地方病、血吸虫病防治门诊所3处。
(一)传染病防治
民国25年(1936),城关霍乱流行,城隍街发病27人,死亡24人。民国35年(1946)6、7月间,城内小西门、北门两处霍乱再度流行,至8月15日,发病580人,死亡321人,并向沈家山、西埠、乌江等地蔓延。省第二防疫队前来协助县内军官总队医官、各诊所医师、中医等及时治疗。新医公会、参议会、商会等单位联名吁请国民党省、县政府,借款100万元,作为紧急救护费。
建国后,和城地区未发生霍乱流行。
1951至1952年,天花病人34例。1953年后已绝迹。和县先后发生和流行的主要传染病有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百日咳、麻疹、痢疾、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疟疾、炭疽病、狂犬病、麻疯病等。其中流脑、百日咳、麻疹、痢疾、病毒性肝炎、疟疾等6种发病面最广。1952年,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始接种,白喉类毒素、鼠病菌苗、霍乱菌苗、伤寒、霍乱伤寒、副伤寒、百日咳、破伤风、百白破三联、卡介苗、脊灰糖丸、乙脑、钩体、麻疹、牛痘等疫苗,控制了这些传染病的流行。1955年,主要传染病发病4532人,占总人口0.985%。1983年后,白喉、脊灰绝迹,其它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1988年,各种传染病发病仅1239人,占总人口0.209%,比1955年下降0.776%。
1972年至1973年,和县发生原因不明的小儿哮喘病573例,此后未发生。1975年7月,腰埠公社、陶店公社发现皮肤炭疽病4人。县防疫站与当地卫生院均及时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1981年5月,香泉、善厚等公社发生狂犬咬伤4人,并迅速蔓延,10月底,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有722人,全年发病8人,全部死亡。县政府发出布告,发动群众打狗,消灭隐患。1986年至1987年,再次出现狂犬咬人,注射疫苗3263人,发病死亡2人。
(二)地方病防疫
丝虫病建国前在和县普遍流行,沈巷乡较为严重。1956至1963年共治病36373人。1971至1972年进行普查和治疗,普查发现病人55748人,治病52868人。1979年,在濮集、腰埠、沈巷、绰庙、戚镇等5个公社进行重点检查5998人,发现病人116人。1982年普查5368人,发现病人16人。1987年普查62857人,发现病人55人,均及时得到治疗。1988年对21个高发病率乡进行海群生药盐覆盖治疗55人。
疟疾1951年7~8月,乌江区疟疾流行,经过防治,疫情减少。1955至1957年,治病8714人。1958年,采取划片包干和边查边治的办法,查治1392人。1961年3月、7月、10月进行三次全面性康复治疗45154人,预防服药54325人,系统治病3259人。1962年1月,普查核实有疟疾史的5756人,占总人口1.5%,3月至10月,分四次抗复发治疗3万余人。在发病率70%以上的重点地段,预防服药3747人。1963年培训防疟员290名,边普查边登记边治疗,核实上年有疟史的8533人,根治7901人。对发病率较高的腰埠、城南、城北、十里等公社进行普查,发现腰埠公社的张桥、张铁、青春三个大队为高疟区,发病率为10.2%~12%,连续四次预防服药共17116人次。1964年4月,进行抗疟质量检查,全年患病治疗2472人。至1968年,患病人数逐步下降。1969年后,又有回升,1975年达53301人,是历年患病人数最多年份,当年重点抓疟疾休止期根治,坚持8天8次送药,医务人员深入村庄、田头,坚持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咽不走”,预防服药35830人次。此后,预防服药人数逐年增加,1978年达199.44万人次,是预防服药人数最多的一年。1979年对12个重点公社进行防治,服药12955人,根治率97.9%。1985年,在恶性疟病流行区绰庙乡进行重点预防和治疗,根治率80%。1988年在绰庙乡的5个行政村及乡直单位,进行溴氰菊脂浸气泡蚊帐4560顶,加强对现症病人管理,疗程根治率91.5%。全县患病仅70人。1986至1988年,连续三年无恶性疟疾发生。
地方性甲状腺肿1985年,全县抽样调查20355人,查出病人1078人,全县有18个乡患病率3%,其中有9个乡患病率10%,孙堡乡达20%。1988年6月,对19个乡(镇)的18个行政村和20所小学进行甲状腺肿情况考核,调查7325人,发现绰庙乡先锋行政村、城南乡东河行政村、高关乡高屯行政村、孙堡乡龙心行政村、西埠乡高鲁行政村患病率3%。绰庙乡先锋行政村小学、濮集乡新圩行政村小学、高关乡高屯行政村小学、孙堡乡龙心行政村小学、腰埠乡青春行政村小学患病率均达20%,被安徽省卫生防疫局认定为甲状腺肿流行区。遂即发放碘药物予以治疗。
二、妇幼保健
1953年,县卫生院调出6名医务人员在城关建立和县妇幼保健站。1968年与县人民医院、血防站、防疫站合并,成立和县卫生防治站。1970年恢复和县妇幼保健站。1985年,在和城东门街兴建一幢三层门诊大楼,开设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妇科病查治,计划生育四项手术。1986年改名为和县妇幼保健所。1988年有职工16人,其中医护人员14人,现有医疗用房面积405平方米。
新法接生
1952年1月,县卫生院附设产科,10月县卫生院在姥桥区创建妇幼保健站,在乌江、腰埠、香泉等乡成立接生站,11月至12月举办两期新法接生培训班,培训接生员29名。1955年4至6月,以濮集区公路农业社和戚桥区沈朝农业社为重点,开展孕期、经期、产前产后的卫生知识新法接生的宣传教育,在和城成立接生站。1956年上半年,培训助产员45人,并在较大的农业社建立接生站。县妇幼保健站为基层接生站解决难产47例。1957年提倡控制人口生育,新法接生有了新的发展,集镇新法接生率达90%以上,农村为60%左右。1962年培训接生员356人,当年出生13161人,其中新法接生9673人,新法接生率73.5%;旧法接生3488人,引起妇女产褥热20人,新生儿破伤风死亡595人,占旧接生婴儿17%。1963年,县妇幼卫生站派助产士下乡分片巡回辅导,并培训接生员355人,多数接生员掌握新法接生技术,如城北公社和明大队接生员王德英,西埠公社红光大队接生员孙芝兰,坚持新法接生,6年未发生产褥热和婴儿破伤风死亡。1978年,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均设妇产科。1978年至1983年,新法接生率在80%~97.3%之间。1984年,新法接生率下降为73.4%。1986年,县妇幼保健所,在濮陈乡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试点,建立孕、产妇联系卡71份,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均达100%。推广后,在全县各地建立孕、产妇管理试点39个,管理孕、产妇851人,占孕、产妇总数29%。1987年,孕、产妇管理试点增为47个,管理孕、产妇599人,其中住院分娩占68%,产前检查三次的占76%,产后访视三次的占67%。1988年出生7210人,其中新法接生5677人,新法接生率为78.7%。
妇科病防治
1958年,多数人民公社规定,妇女在经期不下冷水田,孕期不派弯腰活、重活,产后休假一个月。1961年,抽调医务人员146名,在历阳镇和城北公社开展妇科病查治试点,先后在全县进行三次调查,建立医疗点100个,治疗子宫脱垂2589人,闭经2423人。1962年2月,培训技术骨干733名,设立集中治疗点83个,组织巡回治疗组105个,共治疗子宫脱垂2819人,治愈闭经706人,自愈7276人。1963年,对子宫脱垂病人1203人,坚持使用子宫托和明矾治疗。“文化大革命”期间,妇科病防治一度受到影响。
1978年春,县妇幼保健站、县妇联组织力量,对全县子宫脱垂1219人,尿瘘病14人进行复查登记,并派人到南京市、芜湖市学习防治技术。同年,对和城地区的食品厂、印刷厂、城关粮站60岁以下的65名妇女进行以防癌为重点的检查,发现有妇科病52人并给予治疗。各地公社卫生院开展妇科病普查,共查6132人,发现病人2947人,治疗2121人,治愈1391人。1979年至1988年,共查治妇科病人92879人次,平均每年9287.9人次。其中尿瘘、子宫脱垂人数明显减少。
幼儿保健
建国后,历年均为幼儿预防接种牛痘、百日咳、卡介苗、乙脑、麻疹、小儿麻痹症等疫苗。1963年6月1日,对城区幼儿园236名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对传染病幼儿均作隔离治疗。1964年,善厚公社流行脑炎,该社卫生院及时对500余名学生进行喉头、鼻腔药物喷雾预防措施。1965年,对城区幼儿园263名儿童作了内、外、五官等科健康检查,发现有病的儿童,通知家长及时治疗。1980年起,每年都对儿童进行健康检查,1983年,对学龄前儿童,独生子女2100余人进行体格检查,发现其中有沙眼病280人,蛔虫病266人,佝偻病24人,疥疮4人,中耳炎2人,疝气9人,心脏病3人,肝大3人,斜眼26人,均通知家长或老师,作进一步检查和治疗。1986年县妇幼保健所在濮陈乡结合孕、产妇系统管理,开展幼儿系统管理试点,建立儿童保健卡、幼儿管理登记簿、幼儿疾病防治记录簿、婴儿死亡登记簿。至1988年,对幼儿保健检查达30.18万人次。
三、公共卫生
(一)爱国卫生运动
1950年,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除害灭病,大搞环境卫生。1952年,层层建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县改建公共厕所44个,新建垃圾箱224个。1956年,开展以除“四害”(苍蝇、蚊虫、老鼠、麻雀)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县成立除“四害”突击队(组),全县发动14万多人,消灭大量麻雀、老鼠、蝇蛹。1957年,开展“五勤”(勤刷牙、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服),“五不”(不随地吐谈、不随地大小便、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用公共毛巾)活动,以培养群众讲卫生习惯。1964年,开展9次群众性的卫生突击活动,历阳镇、乌江镇的街道、小巷,实行居民分段包干打扫,固定清洁工收送垃圾,公共厕所确定专人管理,实现了卫生经常化。1965年,历阳镇建立粪便管理厂,疏通下水道,开展评奖活动,评出“卫生先进单位”、“卫生光荣之家”、“卫生居委会”、“卫生饭店”37个,并颁发奖状奖旗。1966年,加强对粪、水管理,统一为水井消毒,对县自来水厂的水质进行检查化验,并采取措施,提高水质。香泉公社王庄结合积肥,新建和改建厕所33个,猪圈33个,贮粪窖2个,垃圾箱36个,达到人有厕所、猪有圈、队有粪窖、户有垃圾箱的要求,并分塘吃、用水,定期进行室内外卫生大扫除,成为全县闻名的卫生村。1978年,贯彻国务院《关于坚持爱国卫生运动的领导的通知》,重新调整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成员,发动机关干部和群众打扫卫生,开展检查评比,全县评出先进单位21个,先进个人13名。1982年后,开展以治“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每年利用重大节日,进行卫生大扫除,整顿交通秩序、改进服务态度等,并组织检查评比。1984年后,以历阳镇为重点,开展创建卫生集镇活动,至1988年,历阳镇清洁队有23人,垃圾运输汽车1辆、板车13辆,设垃圾箱30余个,垃圾池40余处,有洒水汽车1辆,并建起自动水冲的公共厕所多个,垃圾堆放场占地3.74亩,房屋2间。并确定专人管理,其他集镇,结合整修街道,增添卫生设施,卫生面貌也明显好转。
(二)食品卫生
建国后,人民政府加强对饮食行业的管理。1957年,以历阳、乌江、裕溪、姥桥等集镇为重点,建立行业卫生委员会和小组,教育工人和从业人员讲究清洁卫生,规定食品商店、摊贩要有纱罩、纱橱或玻璃橱等防尘、防蝇设备,不出售变质腐烂食品。1960年9月,和城西门食品门市部、禽蛋加工厂出售变质牛肉、鱼、鸭等食品,造成321人中毒,县政府及时组织卫生人员抢救,并查处造成事故的有关人员。1962年第一季度,整顿饮食行业,修改检查制度,建立卫生检查卡。第二季度,培训从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有传染病患者,函告有关部门另行安排工作。1974年,和县人民饭店,实行食品生熟分开,配菜间有双套用具,餐具洗刷实行三池制。1981年,对冷饮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对县办、社办的冰棒厂,多次抽样检查。对食盐公司库存15年的食盐,进行卫生学监测检验,发现其中有5000吨食盐不溶物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决定改作工业用盐。1985年,宣传贯彻《食品卫生法》,并印发宣传资料5600多份,出动宣传汽车,举办图片展览。是年组织食品卫生检查7次,共检查1318家次,其中61家冷饮食品生产单位的产品经抽样检查,合格率为81.3%。同时举办从业人员培训班12期,对1986年从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核发合格证699份,合格率63%。1986年,对饮食业的从业人员6400人进行健康检查,占总人数90%,核发卫生许可证2300份。1987年,健康检查5765人,发卫生许可证1986份,核证513份。1988年,县卫生防疫站在和城地区开展有关卫生法规的咨询活动。县政府组织工商、卫生、公安等局及县供销社、卫生防疫站等单位组成食品卫生检查组,对6个区所在地的集镇及和城进行检查,共检查125家,其中卫生较差的11家,责令停业整顿10家,罚款1家。查出伪劣饮料12.96万瓶和部分霉变食品,分别进行退货或销毁处理。对从业人员6050人作健康检查,发现患有肝炎病104人,核发卫生许可证2419份。
(三)饮水卫生
建国前,城区主要饮用井水,有井300余口,其中著名的古井有六口,即:卫井(县人民政府左侧)、华阳门井、遇仙桥井(旧关帝庙前)、三圆井(新生街)、竹叶泉井(和县第二中学内)、四牌坊井。农村主要饮用河、沟、塘水。1951年,巢湖中心卫生院下拨修井费,在和城改良水井4口。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开展搭棚加盖和分塘用水的粪水管理。到1958年,粪管户达8457户,占应管户的45.5%,拆除41个污染水源的粪坑和厕所,新建厕所229个,挖井179口,划分牛浴池437处,对911处沟、塘插牌立标,分塘分段饮用水,有些公社还成立水源保护三人小组,负责检查监督。1967年,县自来水厂于东门外得胜河边建成,日供水量300吨,由于水源处于全城污水排放处,后迁址和县第二中学内的城墙上。居民普水率80%,1984年至1986年,沈巷、石杨、乌江、西埠、白桥等区镇也自筹资金,先后建成自来水厂五个,日产水量计7000多吨,用水达2500多户(单位)。1986年后,对各自来水厂均逐年进行水质检测,并采取净化措施。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