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中医
建国前,大多数半农半医,或半商半医。1951年,全县有中医师58人,中医药士63人,先后加入民办公助的卫生所和集体所有制的联合诊所。1956年,有中医联合诊所18个,中医师103人,中医药士54人。同年6月、11月召开两次中、西医座谈会,贯彻党的中医政策,发扬祖国宝贵的医学遗产。会上针对和县的血吸虫病、血丝虫病等6种地方病进行研究,献出单方、验方120余种。1957年后,重视提高中医素质,组织中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疑难症与诊断不明的,组织会诊。和县人民医院抽出病床5张,作为中医收容病人使用。1961年,和县人民医院设立中医科,开设中医门诊。1962年,有中医师56名,其中老年中医师43名。为继承老年中医的学术经验,安排学徒19名,对其中著名的老中医焦昆山、鲁治平等人,生活上安排“特殊供应”,工作上只门诊不出诊,带徒弟的实行半日工作制,另给带徒报酬。1964年,通过调整、定级,提高老中医、老药工的工资待遇。12月召开中医座谈会,共37人,其中中医师28人,中医药士9人。献出单方、验方121种,论文11篇。老中医鲁治平编写了《濒湖脉学释义》一书,后整理编写了《和县民间中医单、验方集锦》一书。1981年12月,政协召开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著名老中医焦昆山被选为常务委员。针灸医师钱铎,曾在全国及省级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8篇,还有:《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遗证218例》及《针刺治疗乙脑后遗症》等10多篇,在国际、全国及省学术会上交流,并编入大会论文集,此两篇论文被巢湖地区科协评为三等奖。
1984年,历阳镇卫生院改为和县中医院。1988年,全县有中医师48人,中医药士61人。
二、西医
清光绪十三年(1887),和县始有西医。民国34年(1945),全县有西医10余人。至建国前夕,增至120余人。
建国后,西医队伍不断扩大,1953年为144人,1956年达439人,其中芜湖专区医院下放至和县50人。通过反右派,1959年西医人数下降为186人,1962年经过甄别平反,又逐年上升,1963年为412人,1975年为637人,1979年后,全县选派100余人到外地进修、实习,县人民医院先后聘请南京、马鞍山、芜湖市等主治医师、教授进行疑难病例会诊和举办学术讲座10余次,1988年增为978人,县级医院和基础好的区、乡卫生院,大多数开全西医临床科室。手术、化验、放射等各种必备的诊断治疗器械设备初步配套。外科能做胃、胆囊、甲状腺、脾等切除;内科除能进行一般常见内科疾病诊治外,还能进行心血管、脑血管疾病诊治和农药中毒病人的抢救;妇产科能做子宫切除、剖腹产、子宫外孕、计划生育四项手术;放射科能进行胸透、平片、胃肠、胆囊造影。
三、中西医结合
1951年,开始对疑难病症进行中西医会诊,并组织中医学习和参加传染病预防接种。1956年6月、11月先后两次召开中西医座谈会,到会中医66人,西医13人,研究地方病治疗方法。1957年乙型脑炎流行,中、西医组织联合治疗小组诊治病人。1971年,乌江公社卫生院举办西医向中医学习专题训练班,促进中西医结合,并组织中、西医深入农村,收集民间单、验方。县人民医院开展新针疗法,用“针麻”手术做疝气、剖腹产、阑尾炎、子宫外孕、子宫切除等44例,效果较好,无后遗症。1972年,县人民医院、香泉人民医院、乌江公社卫生院均注重中西医结合,开设新针疗法等科,治疗胆道蛔虫、卵巢囊肿、尿路结石、肝炎、阑尾炎、肾结石、肠梗阻、灼伤及消化道疾病等20余种。县人民医院还确定中医人员到住院部,坚持中西医会诊制度。1974年,白桥公社卫生院西药内科采用中药治疗急、慢性肝炎,外科手术用“针麻”效果均良好,并有新的突破。次年省召开“针麻”会议,该院派代表出席会议并介绍经验,县人民医院也增设针灸门诊。县卫生局选调10名退伍军人,到区、社卫生院学习中医、中药技术。1979年,历阳镇卫生院鼓励西医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病人,对成绩显著者给予奖励。该院中药收入占年收入33%以上。80年代,县属各医院和区、乡卫生院等仍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病人,广泛使用中成药治病。
下一篇:第六节 药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