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图书馆(室)
民国11年(1922),和城回族禹友鹤,在他八十寿辰之期,捐款委托和县中学,于校后西北隅建房三间,创办友鹤图书馆,附属和县中学,专供师生阅读,不对外开放。民国26年(1937),和县曾设立一所民众图书馆,藏书极少,馆址在夫子庙(今和县人民政府)东侧的明伦堂内。嗣后,县创办简易师范学校,民众图书馆遂与之合并。
建国初,县文化馆内设图书室,藏书2641册,并订有杂志14种,报纸6种,每天接待读者50余人。1958年,文化馆与图书室分开,单独成立和县图书馆。1961年后,又与县文化馆合并,仍改为图书室。藏书增至3万余册,内设书库、报纸资料室和杂志资料室。由于读者逐年增多,业务范围扩大,1978年7月,又与文化馆分开,重设县图书馆,位于东大街南侧(今县人民政府对面),有平房4间,工作人员4名,内设借阅、阅览两室。1981年,县图书馆在城西、濮集、乌江、白桥、姥桥、西埠等地设6个图书分馆,定期发放图书,轮流借阅。1982年,县图书馆藏书达5万多册,报刊220种。同年6月1日,增设少儿阅览室,以及戚镇、东河、共义3个农村图书点。1984年7月,馆址迁往北大街西侧文化大楼,总面积250平方米。1988年,全馆职工4人,藏书5.47万册。其中古籍842册,有善本37册,为明代宣德四年(1427)刻版印制的《资治通鉴》。此外,县委宣传部、党校、县工会、科委、科协、阀门厂、建材厂、化肥厂、水泵厂、印刷厂、水泥厂、医药公司等单位和完全中学、区文化站均设有图书室,除文化站外,其余单位仅供本单位干部、职工、学生借阅,不对外开放。
二、书店
清代末年,和城老大照壁街东侧,有私人办的文英堂书店,经营书籍为主,兼营文具。民国25年(1936),该店分为老文英堂、新文英堂两书店。抗日战争前,和城还有私人创办的三民、福和、金华斋等书店,除经营书籍外,均附设印刷机房,代印报纸、表格、名片、发票等。抗日战争爆发后,福和、金华斋两书店被日军飞机炸毁,其余书店先后停业。民国37年(1948),在和城老油坊巷街西侧,私人集资创办大众文化服务社。同时,和城小市口,私人开设金星书店。
1949年8月,在和城油坊巷(今工商银行处)建立新华书店,经营政治读物和革命文艺书籍。1951年,在白桥、乌江、裕溪口等集镇设立代销点,全年发行30.7万册,金额3000元。1953年门市部迁东门大街,除经营图书、画片外,还增加中、小学课本。全年发行图书274651册,金额43630元。1956年增设裕溪口门市部,1957年划归芜湖市。1958年,在各人民公社设立分店,不久,转交基层供销社经营,全年发行量为67.8万册。1965年,开始大量发行毛主席著作和语录。“文化大革命”期间,设立毛主席著作发行专柜,其它大量图书被作为“封、资、修”读物封存或销毁。1966年1月,新华书店发生火灾,殃及毗邻的照像馆、药材公司等单位,烧毁楼房34间,损失6.8万元。新华书店在东门大街县人民政府西侧,租用公房三间,照常营业。1977年11月,迁往东门大街新建书店大楼。1978年后,发行量逐年增加。常备图书2400多种,60余万册。1982年,获安徽省出版局颁发的全省图书发行先进集体奖。同年,在乌江镇兴建楼房一幢,增设门市部。1987年,获安徽省新华书店开展的百日销售优秀红旗。1988年全县书店网点有县城、乌江、石杨、新桥、南大街等5个门市部,供销社发行点23个,个体书店2个,书摊书贩2个。全店职工29人,固定资产46万元,全年图书发行量达281.27万册,销售额169.1万元,其中课本发行93.1万元,年画34.1万元,图书31.8万元,图书批发10.1万元。
三、方志
和县最早的一部完整县志是始于中唐长庆年间(821~824),著名文学家刘禹锡任和州剌史时所编撰的《和州志》八卷,并附《和州图经》。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知州程九万、教授黄宜合撰《历阳志》十卷,及赵思清编撰的《历阳志补遗》十卷。嗣后又有《古历阳志》出现,但撰者、卷数及具体时间均不详。据《历阳典录》考证:这些县志虽已成书,但均“未闻艺苑之流传,并少前贤之评品,想归散失,莫可访求”。
明正统六年(1441),知州朱沅、训导陈钧合撰《和州志》五卷。正德十年(1515),知州黄公标也曾编撰《和州志》,卷数不详,志书甫成,即遭“乙亥之乱”散失。嘉靖三年(1524),知州易鸾参照朱沅、黄公标二志残本,编撰成《和州志》十七卷。万历三年(1575),知州康诰、学正齐柯等人合撰《和州志》八卷。章学诚在《和州志·前志列传序例》中说:“崇祯末,戴重以志久不修,决定编写《州志类稿》,并作征书遍布州人。”后因战乱,这部志稿未成。但戴重自编了《历阳开天记》、《历阳名僧传》。其长子戴本孝编成《历阳遗音》、《历阳人物志》。
据《章氏遗书》记载:“顺治初年(1644),知州卢汝鹃亦撰州志,民间初不甚传。”
清康熙四年(1665),知州杨继芳,学政刘彦初以及恩贡夏日新、戴本孝等二十六人,在“康志”基础上,“略有改订、增删”,编纂成《和州志》八卷。康熙十二年(1673),知州夏玮、生员杨九思合撰《和州志》三十卷。康熙二十三年(1684),知州王暄、郡人陶梦阳等对“夏志”,“补所未备”,编撰《和州志》三十卷,这部志书因受《江南通志》的影响,篇目变动较大。乾隆十四年(1749),知州高麟勋为编纂州志,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但志书未成因病离任,高在离任前将已搜集的资料交给本州学正吴本锡,吴接受资料后,继续“搜访遗闻”,为修志作准备。乾隆三十四年(1769),知州徐元准备修志,吴将所集史料献出,不意徐元在迁任六安时,将所需的资料“捆载而去,一无所留。”志书遂遭搁浅,直至乾隆三十九年(1774),知州刘长城主修,聘请山阴进士章学诚编纂《和州志》四十二卷刊行。但刊行后,遭“学使秦潮评驳发回,拟待改刻”,后因刘长城调离和州,“未竟其事,数年后板遂蠹朽。”时隔九十年后,这部《和州志》被认为是志书的经典著作,在方志史上颇具影响。
章学诚编纂的《和州志》,是和县人的骄傲,亦是我国方志学的珍品。他为我们留下《和州志》中的20篇序例文章,其中包括自叙、序例、引言、总论、民族、地理、沿革、田赋、艺文、政治、人物、诗赋、文献等各个方面,是研究章学诚方志理论的重要文献。章学诚在这些篇章中,阐明了他的方志思想和方志主张,为他的方志学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打下了基础。也正如章学诚在《和州志》前志列传序例传文中所说:“文章事业,讠乇于汗青,斯垂永久。”
道光九年(1829),邑人陈廷桂在致仕与归里后,对各个版本的州志,逐卷审阅,发现其中谬误或记事不详之处,进行“删谬补要”。并“以和人纪和事”为主,凡历阳“碎金片羽”都不肯遗漏,先后翻阅五百八十余种书籍所得资料,编纂成书,因不合志书体例,故名《历阳典录》,共三十四卷。道光十六年(1836),知州善贵主修,州同杨致道以及含山知县刘治等协修《和州志》二十四卷。同治六年(1867)八月,知州游智开专心整理《历阳典录》三十四卷,并增补六卷合为四十卷,印书刊行。同治八年(1869),曾晓喻各州县修志,知州胡志章在“善志”基础上完成续编初稿,未能付印。
光绪十八年(1892),周心培署州事,召集廪生高登第、鞠育、州同高照、试用训导夏华梁等研究修志事宜,广泛采辑史料;甫经成稿,而周心培又奉调离任,撰写人员星散,志书刻印之事搁置下来。直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署州事石镇与知州朱大绅,仍嘱高照、夏华梁、鞠育等“速竣志事”;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四十卷《直隶和州志》正式刊行,是和县历史上最后一部志书。
和县编史修志历史悠久,历史上曾十五次纂修地方志。其中唐代一次,宋代两次,明代四次,清代八次。辛亥革命至解放,和县没有编修志书。1982年2月,成立和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制6人,聘请部分热爱文史的退休人员,历经十三年,于1994年终编纂成《和县志》。
附:章学诚《和州志》志隅自叙
志者,史之一隅。州志,又志之一隅也。获麟而后,迁、固极著作之能,向、歆尽条别之理,史家所谓规矩方圆之至也。魏晋六朝,时得时失,至唐而史学绝矣;其后如刘知几、曾巩、郑樵皆良史才生,史学废绝之后,能推古人大体,非六朝唐宋诸儒所能测识;余子则有似于史而非史,有似于学而非学尔;然郑樵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学而具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此予《文史通义》所为作也。《通义》示人而人犹疑信参之,盖空言不及徵诸实事也。志隅二十篇,略示推行之一端,能反其隅,《通义》非迂言可也。呜呼!迁、固、向、歆不可作矣。试得如刘知几、曾巩、郑樵其人而与之,由识以进之学,由学而通手法,庶几神明于古人之意焉,则春秋经世之学,可以昌明;第求之,天下解者,不过一二人。而亦不暇究其业焉。笑且排者,又无论己,则予之所为,抚卷而欷觑者也。乾隆三十九年季夏之月。
注:1、迁,指司马迁,西汉史学家,著《史记》。2、固,指班固,东汉史学家,著《汉书》。3、歆,指刘歆,西汉末年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4、向,指刘向,西汉经学家。5、刘知几,唐史学家。6.曾巩,北宋文学家,编校史馆书籍。7、郑樵,南宋史学家,著《通志》。8.《文史通义》,章学诚撰。
四、档案
建国初期,县委、县政府就建立了档案室,从事文书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管利用及档案业务辅导等工作。1958年9月22日,成立和县档案馆。1963年7月,成立了和县人民委员会档案科,后改为档案管理科,“文化大革命”中,档案管理科撤销。1980年3月15日,成立和县档案局,隶属县委办公室。1985年10月25日,县档案局划归县政府领导。
(一)档案设施
1958年9月县档案馆成立后,只有6小间平瓦房,110平方米。1971年8月,进行第一次搬迁,搬迁后的档案馆有用房12间,288平方米。1980年6月,县档案馆第二次搬迁,搬迁后的档案馆在县政府机关办公室大楼西北侧,16间房屋441.6平方米,其中档案、资料库房10间,276平方米,木档案橱36个;铁质档案箱100套共500只;木质档案箱73套共365只。为了掌握档案库房温湿度的系数,先后购置温湿度测定计1台;HI型毛发湿度计1只;KOF—S功率2千瓦空气除湿机1台;吸尘器1台,灭火机13只。
(二)档案收集建馆初期,收集各类档案1243卷(册);1964年收集档案1372卷(册);1984年接收档案5176卷(册);1986年接收和复印民国政府档案542卷(册);1987年接收档案1996卷(册);1988年接收档案1410卷(册),至1988年底止,县档案馆馆藏各类档案25174卷(册、盒),排列长度504米;共54个全宗,130个立档单位,其中有:建国前历史档案1个全宗157卷;文书档案23926卷(册);科技档案37卷(盒);专业档案1054卷(财会档案624卷、人口普查档案430卷);录音磁带20盘;照片514张。
县档案馆藏各种资料1249种,共4538册;内有方志、历史书籍、政策法令选编、基础数字统计资料、学习工具书、和县及该馆编写的资料,建国后的一些报刊合订本等。
(三)档案利用县档案馆自建馆至1961年,共接待来馆查阅档案资料人员357人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1514卷(次);1978年至1987年,共接待调阅人员16268人次,提供档案、资料62318卷(次);1988年接待调阅人员659人次;提供档案、资料5389卷(次)。大量的档案资料的提供利用,为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有关政策解决山林房产纠纷,弄清干、职人员身份、编史修志等方面,发挥了档案的历史凭证和史料作用。
编研工作是档案馆重点工作之一,是提供利用的好形式。自1983年以来,县档案馆编写了一些资料,主要有:《和县档案工作纪实》、《和县自然灾害纪实》、《历届党代会简介》、《历届人代会简介》、《和县县委、县政府及各区机关历史考证》、《和县档案馆指南》等,共8.5万字;内部出版发行《档案业务讲座》500册。
上一篇:第四节 戏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