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剧种
(一)庐剧
和县庐剧已有200余年历史,旧称“倒七戏”、“小戏”,无正规乐队,只有1人敲打锣鼓,作“过门”伴奏。服装、道具简单,无剧本,大部分是演员自编的台词,俗谓“水词”。民国期间,高庙、功剩桥、团塘李、隐驾、鸡笼山等地,均有民间艺人自行组织的“小戏”班子,如邱老四、张正柱、常道正、黄水茂、刘汉成等人所组成的班子。1946年至1949年,和城小西门南侧的敬家祠堂,有私人开设的小戏院,可容纳100余人,江保本、江贤珍等人常在此演出,节目有《秦雪梅吊孝》、《孟姜女送寒衣》、《王清明招亲》、《三请樊梨花》等。
建国初期,少数老艺人和半职业的“小戏”班演员,组成人民、得胜两个剧团,在农村流动演出。1954年,因和县洪水灾害,剧团解散,演员回乡生产。1955年7月,县文化科,将原人民、得胜两个民间剧团的演员集中起来,充实一部分骨干力量,成立和县庐剧团,演职员55人,除整理演出传统剧目《郑小姣》、《梁山伯与祝英台》、《鸳鸯谱》、《休丁香》外,还创作、排练了新节目,如《张大娘的心事》、《界牌村》等。1956年8月,演员黄文甫,在全省戏曲观摩汇演大会上,演出《张大娘的心事》,获优秀演员三等奖。1958年,在芜湖地区文艺汇演中,《界牌村》获创作、导演、演出三项优秀奖。《新女婿上门》获编剧、表演奖。“文化大革命”初期,该团的“造反派”组织,把所有古装戏的服装、道具和历年整理的传统剧本作为“四旧”,全部焚毁。改演“样板戏”和《八女颂》、《红灯记》、《程红梅》、《救牛》、《山村新风》、《差在哪里》、《八一风暴》、《夺印》、《新人骏马》等革命现代戏。1969年,县委派工作组,进驻庐剧团,进行整顿,保留14人,精减14人。1970年后,陆续招收新学员55人。1972年,该团成龙标创作的剧本《救牛》,改名为《牛栏春暖》,发表在北京《演唱》刊物上。还有剧作《山村新风》、《绿洲银花》、《老站长》均已发表。1980年,演职员增为88人,创作现代剧有《老二黑结婚》、《一切都是假的》、《冒尖户》、《女醉鬼》;整理传统戏有《孟丽君》、《双玉婵》、《双锁柜》、《西厢记》、《济公传》、《十五贯》等;移植节目有《西厢记》、《打金枝》、《窦娥冤》、《柳毅传书》、《牛郎织女》、《琵琶记》等,全年演出收入5.7万元。1984年,和县庐剧团进行改革,分成两个演出队,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85年6月,两个演出队重新合并。
1986年县庐剧团在农村演出处于低潮,在马鞍山演出,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该团创作现代剧《怨中情》,获巢湖地区二等奖,共演出195场,收入2.12万元。1987年庐剧团抽出部分演员,成立歌舞团,两团全年共演出111场,收入为1.28万元。
1988年庐剧团暂减30人,保留18人,固定资产25万元,传统剧目有:《皮氏女三告》、《秦雪梅》、《济公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汾阳镜》、《休丁香》等;新剧目有:《全家光荣》、《劝兄服兵役》、《春耕大生产》、《眼不向上》、《应征兵光荣》等。演出年收入仅达5900元。
(二)京剧
民国时期,和县无固定京剧组织,只有金凤楼京剧团等外来民间班子在和城、乌江等地演出。1950年秋,在和县落户的艺人尹君良、朱月华二人组建私营和县人民剧团,有演职员45人。上演节目有:《宇宙锋》、《打鼓骂曹》、《四进士》、《杨家将》、《甘露寺》、《红娘》、《花木兰》、《群英会》、《战关东》、《失空斩》、《李十娘》、《武家坡》等。1955年底,含山县皖北工人京剧团来和县演出,要求划归和县,后经县文化部门登记、整顿,与和县人民京剧团合并,于1956年元月成立和县京剧团。演出节目有《新美人计》、《梁山伯与祝英台》、《花木兰从军》、《皇帝与妓女》、《贫女泪》、《三世仇》、《干旱记》等。由于演员素质差,新生力量跟不上,上座率低,剧团难以发展,遂于1960年10月撤销,演员分别调往无为县、芜湖地区京剧团。
(三)话剧、歌剧
民国20年(1931),金陵大学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的爱国青年,在举办第三届农事展览会时,邀请南京中央戏剧学校舒强、王紫石、何铃、严恭、吕凝等人,到乌江演出独幕剧《丰收》、《秋阳》、《三江好》等。民间23年(1934),共产党员李默予会同李唯知、许平、廖量之、胡克诚、王易今等编写剧本组织演出,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抗日战争初期,陈素、江上青率领的江都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共20余人,途经和县,演出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最后一课》等节目。新四军七师下属的大江剧团,在和县抗日根据地南义、长建等地,演出《国母骂蒋》、《新梅龙镇》、《小放牛》、《红鼻子》等节目,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教育。
建国后,话剧、歌剧在和县兴起,大多属业余性质。1950年至1952年,全县建立业余剧团(文工团)30个,演出节目有:《白毛女》、《血泪仇》、《刘胡兰》、《穷人恨》、《瞎老妈》、《为谁打天下》、《王秀鸾》、《逼上梁山》、《柳树井》、《大榆林》、《鸭绿江上》、《回头是岸》、《两条路》、《革命需要你》、《钢铁姑娘》、《兄妹开荒》、《土地还家》等,主要是进行阶级教育、配合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运动的宣传。1953年至1956年,在互助合作运动中,全县先后建立文艺宣传队221个,演出节目有《雷雨夜》、《送郎服现役》、《两兄弟》、《应征前》、《一篮子草》、《扩社的时候》等。70年代,和县业余剧团、宣传队创作的节目有《胡业桃颂》、《苹果飘香》、《换地》、《白发心红》、《卖余粮》、《不能走回头路》、《拔丁》等,其中李文创作的《苹果飘香》在安徽省《演唱》刊物上发表。80年代话剧、歌剧逐步消失。
二、剧场
民国时期,和城小西门南侧敬家祠堂,有私人开办的简易戏院,可容纳100余人。
建国初期,县政府拨款,将和城四牌坊的华阳浴池,改建为镇淮剧场,全县私营剧场有:和城的新民剧场、裕溪口的众乐剧场、白渡镇的白渡桥剧场、娘娘庙街的娘娘庙剧场,座位500~800个。1951年,和县总工会在和城积谷仓建立简易工人俱乐部,座位400个,对外售票演出。1957年,在和城北门,建成和县剧场,1981年改为和县影剧场。各主要集镇也陆续兴建影剧场,1985年白桥影剧院,被巢湖地区评为先进单位。至1988年,全县有影剧场38个,其中区、乡影剧场32个。
和县影剧院1957年11月,建成和县剧场,座落在和城北门中街,总面积832.32平方米,有座位1036个,舞台后有化妆室一间,另有演员宿舍6间,次年,开始接待外地剧团演出。1979年底,购进解放103型提包机两台,开始放映电影,1981年改名为和县影剧院。1982年改换为“太和”牌35毫米座机两台。1983年至1984年,拆除大门和售票房,建成文化大楼,大门及正厅、地下室归和县影剧院,共320平方米,其余部分划归县文化馆、图书馆。1988年有职工18人,35毫米座机两台,发电机一台,附设小卖部、电脑游戏、录像等。
和县电影院1962年8月,将和县镇淮剧场改名为和县电影院,1969年迁址和城北门,新建和县电影院,前为二层楼,楼上有座位309个,楼下座位913个,总面积985平方米,由于施工质量问题,致使后墙开裂,为确保安全放映,1976年、1985年先后两次停业维修加固。1988年有职工22人,35毫米座机两台,发电机一台。
附:全县影剧场一览表
和县剧场一览表


上一篇:第三节 电影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