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18年(1929),和城双和茶馆曾放映无声电影故事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民国19年(1930),南京金陵大学美籍教授培尔,带领学生到和县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实习时,在乌江、和城等地放映无声电影、新闻纪录片《康拜因》。
建国后,和县电影事业不断发展。1955年,安徽省第60电影队,分配来和县放映,每个季度配一部新的影片。1956年,安徽省13、60、104等三个电影队,下放和县,合并组成和县第一个电影放映队,在六个区巡回放映,并自制幻灯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新人新事。1959年,电影队发展为3个,在城乡建立放映点310个。1962年,成立和县电影管理站,同时,改建和城四牌坊的镇淮剧场为和县电影院。1966年,县电影管理站,分别在6个区建立电影队,城南、城北两个人民公社建立1个电影队,全县共有1个电影院,7个电影队,配有35毫米放映机1部,16毫米放映机7部。“文化大革命”期间,只准放映《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沙家浜》、《杜鹃山》等革命样板戏影片,其他影片全部封存。
1969年,县电影管理站,将7个电影队下放给当地区、社管理。1971年,建立社办放映队15个,使用8.75毫米放映机,并在各区组建电影管理组。1972年8月,购进宽银幕设备,在和县电影院开始放映《魔术师奇遇》、《卖花姑娘》等宽银幕影片。1975年,撤销原区、社管理的7个放映队,将7部16毫米的放映机转让给厂矿和人民公社。1978年后,电影事业发展较快。1979年,全县电影放映单位达76个,其中国营影剧院3座,厂、社办电影队73个。1980年,县电影管理站改为县电影公司。当年建成办公楼24间、建筑面积600平方米。1983年,电影放映单位增加到96个,其中联户、个体电影队20个。1985年后,由于电视、录像机的发展,电影事业日益下降。1986年,农村电影队减少为65个。至1988年,农村电影队只剩下9个,实行“全风险抵押承包”。电影公司全年发行收入23.70万元;录像放映队29个,全年录像收入1.0万元。
下一篇:第四节 戏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