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广播
广播站
1956年,成立和县广播站,工作人员仅2名。1966年,改名为和县人民广播站。1969年5月,成立普及农村广播网领导小组,成员10人,下设办公室。有播音员3人,通讯员42人。1976后6月,将办公室改为和县革命委员会广播事业局,实行局、站合一,即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75年有播音员11人,通讯员50人。1978年有播音员11人,通讯员55人。1980年有播音员12人,通讯员55人。1981年,改名为和县广播事业管理局。1982年,县广播站及黄渡广播站,被评为省广播系统先进集体,何璧锦、王寿渠、陈荣农等三人被评为全省广播系统先进工作者。1983年3月,由于电视机在全县不断发展,又改名为和县广播电视局。
1984年在全省有线广播建设、广播传输线路、用户收听设备技术质量评比中,获集体三等奖。1988年有干部13人,工人37人,其中主编1人,记者、编辑4人,机修人员2人,外修工2人。
1959年,全县20个人民公社均建立广播站,配备广播员、机修员各1人。1969年,有54个生产大队建立广播放大站,占大队总数19%。至1977年,社(镇)广播站38个,大队广播放大站发展到320个,占大队总数96%。1979年后,由于省政府的规定,为减轻农民负担,大队不设广播员(脱产),大队广播放大站自行消失。1985年后,根据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重新恢复行政村(大队)的广播放大站,至1988年全县乡(镇)广播站39个,占乡镇总数100%,行政村广播放大站81个,占行政村总数21.7%。
网路、喇叭
1957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县广播站通过电话线向全县开始播音。1969年全县各生产队均通播。1971年全县有广播大喇叭2212只,小喇叭46733只,小喇叭入户率为39%。至1975年大喇叭增为2912只,小喇叭74013只,小喇叭入户率为64.6%,是和县小喇叭入户率最高的一年。同年开始架设通往区、社(镇)的广播专线,至1979年共架设专线总长251.31杆公里,306.06线公里,扭转了过去靠电话线传输广播讯号的局面。同年大喇叭2659只,小喇叭降为24317只,小喇叭入户率18%。此后,由于大队广播放大站消失,设备无人管理,线路失修腐蚀,至1982年大喇叭减为1106只,小喇叭7175只,小喇叭入户率仅5.3%。1985年后,逐年恢复,至1988年,县到乡(镇)专线328.25对线公里,251杆公里,乡以下网路专线601单线公里,附挂线699单线公里,大喇叭803只,小喇叭1353只,自然村通播率65%,小喇叭入户率0.1%。
器材设备
1956年,县广播站建立时,仅有一间平房用隔音板封闭后,作为播音室,设备是TY—X250型扩音机4台,电唱机1台。公社广播站和大队广播放大站建立后,广播器材不断增加,至1972年,全县有100瓦至300瓦的扩大机241台,录音机23台,四用机8台,三用机110台,电唱机127台。1977年,全县乡(镇)广播站、大队广播放大站设备有扩大机304台,总功率为6.547万瓦,录音机56台,电唱机175台,三用机179台,四用机24台。调压器150台。1982年5月,在和城东门体育场北侧建造广播、电视大楼一幢,建筑面积1279平方米,中间五层,两翼三层,有防震作用,沿楼体浇铸电视差转台天线底座,供办公播音使用(尚未转播电视节目)。1985年,全县行政村广播放大站无人管理,设备丢失,老化严重。1986年,县广播电视局,对全县广播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更新。1988年,帮助17个乡广播站,按照标准进行机房改造。年底,全县有扩大机148台,输出功率3.672万瓦,其中县站8台,输出功率2200瓦,并改造原有对讲机,开通全县业务对讲电话,安装乡(镇)广播站前级播音控制台6台。扩音机120部,30435千瓦。
广播节目
1957年,县广播站每天播音三次,共150分钟,主要是转播中央、省电台节目,自办节目,每日一次,仅10分钟。后随着设备和人员增加,自办节目时间随之不断增加。1971年,全天播出时间为220分钟,其中自办节目时间为85分钟;1976年每天播音295分钟,其中自办节目时间为185分钟;1988年,每天播音385分钟,其中自办节目时间为213分钟。自办节目的内容也不断丰富,文字节目有“全县各地广播站联播”、“新闻”、“青少年之友”、“农村科技”、“法制园地”、“生活顾问”;文艺节目有“庐剧团与黄梅戏”、“星期天文艺”、“广播书场”、“每周一歌”等。此外,还举办各种专题节目、广告、寻人启事、天气预报等服务性节目。
1982年2月,“农村科技”被评为省三等优秀节目。。1983年《对农村广播节目》被评为省优秀节目;同年《春节庐剧大联欢节目》获巢湖地区一等奖。1985年至1986年,开办“富得快”大讨论专题节目,约请各级领导干部和各地专业户发表广播讲话,宣传党的富民政策,介绍各种致富门路,每周一组,配发评论文章。还举办“长江三角洲新闻联播”节目,播送江、浙、皖、沪三省一市15个县的消息,每周一组,共播出稿件250多篇。1987年,县广播站同江浦、巢湖、含山、无为、庐江等县市横向联系,交流书场,文艺节目。1988年,县广播站创办了“改革之声”专题节目,系统地报送和县各条战线在改革中涌现出的典型人和事,全年播出45组,119篇稿件。同年,县广播站大胆改革,探索“联合办节目”的新路子,先后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县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县税务局、县保险公司、县工会达成协议,开办了“工商之窗”、“工商银行之音”、“农行专题”、“税务园地”、“人民保险”等六个节目。
二、电视、音像管理
电视
1970年,和县新华书店等三个单位,各购买黑白电视机一台,这是和县首批出现的电视机。此后,电视机不断增加,从集镇发展到农村。1977年,全县有黑白电视机126台,其中县直机关32台,区、社(镇)43台,生产大队、生产队51台。1982年,县广播站被评为全省广播系统先进集体时,获彩色电视机1台,这是本县最早的彩色电视机。城乡家庭电视机拥有量不断增多,至1988年,全县有黑白电视机16836台,彩色电视机995台。和县电视台和转播台在筹建中。
1985年,县广播电视局在和城南大街,新建三层大楼一幢,建筑面积375.9平方米,设立广播电视服务部,经销电视机、器材;并兼维修业务。在区、乡设立十多个代销点。
音像管理
1982年,在街道、农村中,有少数个人购买录像、电视机到处放映,内容是武打、色情的居多,市场上出现的音响磁带也大多为港澳等地的黄色流行曲。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1984年至1985年,根据上级规定,县广播、公安、文化、工商管理等部门对个体、联户的录像放映,音响磁带进行整顿、审查。经过批准在全县建立12个录像放映点,录像带由县广播电视局统一管理、发行。据统计,全县有录像机15台,放映机4台,配套彩色电视机33台,录像带257盘(205种节目,338部映片)。严禁私人放录像。查出的非法、淫秽出版物,予以没收销毁。1988年4月,县文化局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也兼管文化系统的音像管理、审批、发行工作,录像市场又逐渐趋于混乱,录像队发展到62个,其中:广播系统审批的31个,文化系统审批的31个,而且发行渠道多,片子杂,有的私人挂集体之名进行放映。同年6月,县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研究采取临时措施:和城地区的17家录像放映队,只准县工人文化宫、广播电视服务部、历阳镇和环城区、庐剧团、文化馆、县影剧院、县电影公司等单位的8个队放映,其余新发展的9个队,全部砍掉;在上级下发新规定前,仍由县广播电视局统一管理,文化、广播电视两局不再批准新的放映队。由广播电视、公安、文化、工商管理、宣传科(宣传部内设机构)等单位,联合进行一次检查,制定管理办法。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