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时期,和县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仅有国民党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开设的乌江轧花厂,两户私营碾米厂和少数手工业作坊,仅有2名学徒,无技术人员。南京金陵大学在和县乌江地区创办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附设大树狄农场,国民党县政府在和城小南门外设立农业推广站,技术人员较少。
建国后,大中专毕业生不断分配来和县,加上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技培训班和函授、电视大学,科技人员不断地增加。至1979年,全县有科技人员1302名,其中自然科学科技人员751名,1986年,科技人员发展到2647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26名;农业科技人员126名;卫生技术人员287名;教学人员1669名;会计、统计技术人员334名;编辑、教练、工艺美术等5名。1987年5月,和县成立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和不同专业的初级评审委员会15个,负责全民事业单位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至1988年7月基本结束。全县计有134个单位,2655名科技人员参加职务的评聘,其中教育部门1796人;卫生部门335人;农业部门132人;其它事业单位392人。经省、地、县三级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和领导小组的审定,和县获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有74人(其中退离休16人),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839人(其中离退休45人),初级职务任职资格的1742人(其中助级1014人,员级728人)。
1988年底,已取得各类各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科技人员5962人,其中应聘任职的5278人。乡镇企业单位中获专业技术职称的267人。
和县1988年各类各级专业职称应聘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