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农业科技试验单位
(一)和县农场
1951年春,在乌江居茶庵村,成立和县农场,场长汤芝友,有耕地300余亩,主要进行水稻、棉花、油菜良种示范和繁殖。1956年,迁至姥桥区新桥乡郑兴圩,有耕地390亩。1958年,和县与含山县合并,成立和含县,保留含山县农场,撤销和县农扬。1975年,和县接收石杨驻军农场,改为和县农场,有耕地1551亩,职工234人;进行水稻、小麦良(原)种试验、示范和繁殖。1979年,和县农场撤销。
(二)和县棉花原种场
1953年,在和城小南门外原苗圃,建立和县农业试验示范场,有耕地130亩,职工20人。1965年,改为和县棉花原种场。1974年,因该场发生棉花黄萎病,种子带菌不能推广,一度改为稻麦原种场。1976年,接收绰庙裕民圩驻军农场,恢复和县棉花原种场。1979年,和县农场撤销后,将该场的南部耕地划归棉花原种场。1988年,全场职工198人,临时工84人,耕地1693亩,主要培育棉花原种及部分稻、麦、油菜良种。年提供棉花原种5万公斤。
(三)和县稻麦良种场
1979年,和县农场撤销后,将北部耕地,创办和县稻麦良种场。1988年,有职工188人,临时工60余人,耕地1350亩,荒山159亩,水面800余亩,其中鱼塘600亩。主要培育稻麦良种,年提供稻麦良种40吨。
(四)和县种畜场
1956年,在腰埠乡鸡笼山北麓,创办和县种畜场,当年饲养种牛1头,种羊60只,次年开始饲养种母猪和公猪。1962年,饲养种牛27头,种羊507只,种猪40头,其中母猪37头,公猪3头。1981年,从广西引进摩拉牛,进行人工授精,产杂交牛17头,获省科技情报成果奖。1988年,有职工58人,种牛15头,种猪350头,种羊14只,耕地68亩。
(五)和县植保植检站
1955年,在和县试验示范场内设立病虫测报组。1970年,改为病虫测报站,迁址城北公社公路大队。1975年,成立和县植保植检站,将病虫测报站并入植保植检站。1985年,配备专职植检员2名。1988年,有职工14人,其中科技人员10人。
(六)和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1973年,在和城小南门外,成立和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75年,迁至石杨原驻军农场。由于地处偏僻,自然条件不典型,难以代表和县生态环境。于1976年9月又迁回和城小南门外旧址。主要任务是根据和县农业生产技术,安排推广项目和引进新技术成果的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1988年,有职工49人,其中科技人员10人,耕地140亩。
(七)和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1979年,在和城小南门外和县兽医站内,建立和县土壤肥料工作站,职工12人。1979年12月至1985年4月,用5年多时间,进行全县土壤普查工作,普查面积211.8亩,编印《和县土壤》资料一册。1988年,有职工11人,其中科技人员6人。
附:植棉指导所
民国10年(1921),南京金陵大学在和县乌江创办农业建设改进区,民国12年(1923)改为乌江农村生活改进区。民国19年(1930)定名为农业推广实验区,附设大树荻农场,有耕地300余亩,主要是引进、繁殖和推广棉花良种“爱字棉”。1949年4月和县解放后,改为皖北行署乌江农事试验区。1950年,改为巢湖专区农场。次年迁往雍家镇附近的大小赖蒲滩,有耕地3600余亩,专门进行良种试验、繁殖和推广;并在乌江原址设立巢湖专业植棉指导组,组长李宏友。1953年,巢湖专区并入芜湖专区,改为芜湖专区植棉指导所。不久,该所迁往芜湖市,原所址移交地方政府。
二、四级农科网
1953年,成立和县农业试验示范场后,各地相继建立农业科技组织。1956年至1958年,乌江、善厚、腰埠、姥桥、沈巷、新桥6个区以及城南、城北2个直属公社,先后成立农业技术推广站。次年,其余的13个公社均成立农业技术推广站,153个生产大队都成立了农业试验站,生产队普遍开展“三田”(试验田、种子田、丰产田)活动。初步形成县、区、公社、大队四级农科网。1960年至1972年,由于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除县农业试验示范场(后改为棉花原种场)外,区、公社、队的农科组织大多停止科研活动。1973年后,相继成立和县农科所、稻麦良种场、植保植检站。1979年,全县7个区和38个公社均重建农技站,每站配农技员2至4名。有60%的生产大队成立农科队。1981年,全县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大队的农科队消失。1982年,各区农技站配备植保技术干部,并以县财政补贴办法,每个公社招收2名农民技术员,设立集体农技站。1987年,各区农技站增聘兼职植检员1名,形成了全县植物检疫网络。
三、群众学术团体
民国35年(1946)1月,成立和县新医公会,会址在和城东门伯安诊所内,同年9月,召开第二次会员大会,决定改名为和县医师公会。次年,自行解散。
1956年3月,成立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和县支会,下设6个区工作委员会和11个工作组,1个医学会。当年发展科协会员182人。1958年改名为和县科学技术协会。1966年后,科协活动停止10余年。1979年,恢复和县科学技术协会;至1984年,除沈巷区和乌江镇外,全县相继成立区、社(乡)科技协会44个,发展会员2500多人;并成立农、林、水利、气象、机械电力电子、土木工程建筑、地震学会(组)及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科普美术科技摄影等协会9个。198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和县科学技术协会为农村科普红旗单位。全县有会员2912人,其中县属学、协会会员293人,区、乡、镇科普协会会员2570人,有省、地学会会籍在县会员49人。1985年以后,又增加经济信息,养鱼、土壤分析、蔬菜等研究会(组)4个。1988年,全县区、乡(镇)科技协会46个,会员2570人,县直各学、协会11个,会员498人,乡村专业研究会5个,环保协会1个,会员493人。
在科普工作中,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印发科技资料万余份,推广各种良种113吨,推广城南蔬菜大棚种植。在咨询服务工作中,姥桥乡一年推广杂交稻种4000公斤,杂交油菜种“秦油2号”470公斤,销售农药450公斤,微肥(微量元素肥料)330公斤,除草剂600公斤,获纯利6500元。通过农函大科技夜校和各种培训班,为农村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400多人。评定并授予农民技术职称的有543人,其中农民技师170人;农民助理技师190人;农民技术员158人;农民助理技术员25人。县人民政府已陆续颁发了《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证书》,这些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多数被乡(镇)、村聘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