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普通中学
(一)概况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和州知州德馨改和阳书院为官立和州中学堂,有学生30名,校址在和城东门街。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和县中学,学生20余人。当时,办学经费多为经办人侵吞,和县教育会曾向安徽省都督府呈文弹劾,安徽省都督府饬令和县中学改为乙种实业学校,后因故未能实施,而和县中学也因此停办。民国4至5年间(1915至1916年),美以美会在小西门福音堂内,创办一所教会学校,名为“皖北中学。大约有10年时间,于民国14年(1925)停办。民国13年(1924),和县一些热心教育人士,集资在第一高等小学校址,新办和县初级中学。民国16年(1927),地方人士公推北京大学理学士俞建章为校长,俞建章受“五·四”运动影响,顺应新潮流,在学校置图书馆,办平民夜校和学生储蓄会、商社,学校办得红红火火,获得省教育厅的赞扬:“如此规划之县立中学,诚皖省不易观也”。当时校内教员,多系和县毕业于北京大学,金陵大学的俊才,民国18年(1929),学校一度停办。民国19年(1930),张亮任校长,先后在喜雨亭四周,建造校舍七幢,其中有楼房、有平房,规模不断扩大,民国20年(1931),有初一1个班,初二2个班,共有学生111人。民国22年(1933)增至五个班,学生200余名,同年底,兴建大礼堂,学校趋向正规。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度奉令停办。民国28年(1939),借戚桥小学校舍,开学复课。同年,增设高中部,和县初级中学遂改名为和县中学。民国29年(1940),日军侵占和城,学校迁至香泉街,后又迁往高皇殿。民国31年(1942),日军侵犯高皇殿,学校被毁。经县临时行政会议讨论通过,委派禹子鬯为筹备员,负责筹划复校工作,经勘定善厚集乡皂角保小崔刘村为校址,8月底,开学上课。当时条件极差,没有教室、课桌,经常露天上课,教师自编教材,学校办得很有成绩。如民国32年(1943)秋,皖东五县(和县、含山、全椒、滁县、来安等县)联合举行中学生运动会,和县中学获得31项冠军。次年,安徽省政府因该校办得很有成绩,给予乙等奖励,奖金4000元,《和县简报》特予登报表彰。民国33年(1944)8月,省教育厅电令将和县中学的高中部撤并到省十三临中,和县中学复改为和县初级中学。民国36年(1947)8月,建立私立新生中学,招收初一新生2个班,学生113名。
民国34年(1945)春,根据和含参议会决议,由民主政府在抗日根据地新塘乡南城村,创建和含中学。初时学生40余名。后增至100多名,这些学生是各地推荐来的失学知识青年和年轻而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基层干部,包括上海前来参加革命的20余名知识青年。学校开设初一、初二和高一,共三个年级,2个班(一个单式班,一个初、高中复式班),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科,学制初、高中均为三年。校长由和含专员公署专员魏今非兼任,设训育、教务、总务三个处,训育主任李慧民,教务主任祁家振,总务主任汪克之。教员有余慧、张翅、姚琪等,学校建立党支部,支部书记季秀。同年七月,国民党军队进犯抗日根据地,学校停办,一部分学生回家,一部分学生转移到无为县的皖江联立中学。
1949春,和城解放,各行各业支援解放军渡江战役,和县初级中学停办,私立新生中学亦因经费不足而停课。同年七月,县文教科成立后,着手接管学校,并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如取消“党义”、“公民”、“军训”等课程,实行“教导合一”和“三个结合”,即文化教育与政治教育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课堂教育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建立新的教学组织,有校务委员会、经济稽核委员会、免费生审查委员会、生产委员会、膳食委员会、学生会等,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和公约。同时,将1949年春创办的绰庙集民办初级中学并入和县初级中学,私立新生中学增设高中班。1952年秋,私立新生中学为国家接办,改名为和县初级中学,将原和县初级中学改名为和县中学。1955年,和县中学高中部撤并到当涂中学。1956年,和县中学恢复招收高中部。1957年秋,增设功剩桥初级中学,招收初一新生3个班。1958年秋,增设香泉初级中学,招收初一新生2个班。这时,全县有普通中学5所,学生2648名。1958年,在“大跃进”中,学校大办工业,开门办学,生产劳动过多,师生负担过重。加上在反右派斗争中,部分校长和教师成为打击对象,以致无法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1961年,贯彻中共中央批转中央文教小组《关于1961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教育工作安排报告》,先后将善厚初级中学及和县农技校撤并到香泉初级中学,并改为业余中学,共有学生776名。改制后,学生8个月在生产队劳动,4个月在校学习。不久复将香泉业余中学改为全日制学校,同时动员一批超龄学生回乡参加生产劳动,实行中学生自带口粮,改变原来农村户口学生考取中学后,粮油关系随同转移的规定。1963年3月,中央发出《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生产劳动、后勤工作、学校领导体制、作风等具体问题,从而,学校教学秩序日益恢复正常,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委向各校派出工作组领导运动,一些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和“反动学术权威”。学生成立“红卫兵”组织到处串联,大搞“破四旧、立四新”,招生工作停止,学校秩序混乱。1967年,造反派开始夺权,学校领导班子和各种组织失去作用。虽一度强调复课,但学生到校率很低,和城的中学30%至40%,农村中学只有20%至30%。1968年,工宣队、军宣队进驻学校,领导学校工作,组织“复课闹革命”。1969年后,中学管理体制下放,和县中学下迁至石杨,改名为和县石杨中学,下设绰庙、善厚两个点。功桥初级中学,下设后港、南义两个点。香泉初级中学,抽出部分力量,加强张集点。县农技校,抽出一个班加强西埠点。和县初级中学,抽出力量,加强螺百、郑蒲,并改名为和县卫东中学。各民办农业中学,一部分同分点初中合并,一部分与中心小学合并为戴帽子初中班,以致原来多种结构的中等教育,出现了单一的失调状况。这是和县教育史上的失误。当时,省革委会负责人又提出“上高中不出社,上初中不出队,上小学不出村”。据1976年统计,全县有完全中学9所,初级中学4所,有82所小学设初中班,共有学生18888人,由于盲目发展,缺乏师资,教学质量下降。1977年至1978年,各公社在原来小学戴帽子的基础上,普遍办起了初级中学,新建环城中学,全县有中学52所,在校学生36097人,为建国后在校学生最多的年份。1979年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确定重点中学和适当集中教学力量办好重点中学,逐步取消一些小学戴帽子初中班,调整初级中学的布局,压缩了高中。调整后,1984年,全县有完全中学8所,初级中学33所,高初中381个班,学生21102名。1983年至1984年,先后将乌江中学改为高级职业中学,新办历阳镇职业中学,又将石杨、姥桥、西埠、沈巷等四所普通完全中学改制为高级职业中学。不久,复将沈巷高级职业中学改为完全中学。1988年,全县有完全中学5所,初级中学34所,高中48个班,初中349个班,共有学生21325人,教职工1517人。
附:沦陷区的和县中学
民国29年(1940),伪县长翟翰樵、教育科长杨玉书、周澄宇等人,在和县中学原址,筹款兴办和县中学,校长周澄宇,教导主任张引垣,训育主任兼总务主任朱太阶。有学生300余名,学制,初、高中各三年。开设国文、数学、英文、日文、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美劳等科。民国34年(1945)秋,抗日战争胜利,师生经甄别后,并入国民党县政府主办的和县中学。
和县普通中学概况表

(二)几所中学简介
和县第一中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和州知州德馨将和阳书院(旧址城东射圃),改为官立和州中学堂,民国纪元后,由于管理不善而停办。民国13年(1924),和县热心教育人士,复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旧址,恢复和县初中,高等小学附设初中内,名为“初中一高”,王大杰兼代校长。民国16年(1927)北伐军兴,校内驻兵,停课数月。后由地方公推俞建章为校长,由于办学成绩卓著,获安徽省教育厅嘉奖。继后任校长的有林式如、李齐琳、王尧铎等,正式举办初中毕业班一届。民国19年(1930)5月,张亮任校长,建房七座,兴建大礼堂。三年后,学校由1班增至5班,学生200余人,三年共有三届毕业班。民国23年(1934),陈宪章接任校长,私人捐资办学,先后接办毕业班两届。民国26年(1937),学生李冰被选派意大利参加世界童子军爬山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28年(1939)2月,和县初中先迁至戚镇复课,张亮二次出任校长,7月举办第七届初中毕业考试,21人初中毕业。同年8月,为适应社会需要,增设高中部。民国29年(1940)4月间,暂由戚镇迁回城内夫子庙授课,不料上课不到一周,日军再度侵占和城,学校又告停课。是年秋,和县中学迁至香泉街复课,当年进行第八届初中毕业班考试,毕业学生17人。民国30年(1941)9月,学校又迁至高皇殿地藏庵山村上课,学生200人。是年冬,举办第九届初中毕业班考试,毕业学生50人。民国31年(1942)2月,日军进犯高皇殿、善厚集一带,学校为敌所毁,所有校产册籍损失殆尽,校长张亮因公赴善厚集被日军杀害。学校旋迁至善厚集,继任校长孙履平。战时和县中学设高中1个班,初中5个班,学生309人,当时办学条件极差,生活艰苦,孙履平坚持敌后办学,成绩斐然。民国33年(1944),孙履平病逝。禹子鬯接任校长。次年禹子鬯调走,夏禹功接任校长。
抗日胜利后,和县中学随国民党县政府由善厚集返回和城原址,停止招收高中生,定名为和县县立初级中学。继任校长的有陈钝、汪侗。此时学校共设7个班,学生295名。民国35年至37年(1946至1948),和中进步教师杨怀仁、陈潘旭、董源、魏尚书等人,组织索薪斗争,创办《和中导报》,学校办得较有生气。
1949年初,和县解放,学校一度停办,同年秋,学校招生,县长李志兼任和中校长。1952年,正式选派张范担任校长,兴建新教室,开设初中6个班,高中2个班,学生450人。1953年以后,学校规模日益扩大。1956年由曲忠接任校长。1957年开展反右斗争,在60余名教师中,划为右派分子的18人,列为有严重错误和右倾思想受批判的30多人。在三年困难时期,学校一手抓勤工俭学,一手抓教学质量,获得生产教学双丰收。1959年高考升学率为61%,1960年高考升学率达96%,在芜湖地区颇有名气。1962年张石樵任校长。1966年秋,有初中11个班,高中6个班,附设一个师范班,共计18个班,师生近900余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县委派工作组进驻和中,共批斗20多人。以后工宣队进驻,整整折腾了十年。1969年下半年,和中下迁到石杨山区,教师被下放,学校解体,校产被瓜分。后来,和中部分师生与初中合并,成立和县卫东中学,旋即改为和县中学,由史宝玉任校革委会主任。1973年,和县中学分为第一、二中学,原和县中学校址为和县第一中学。1975年孙裕选接任主任、校长。1978年恢复高考后,至1982年,每年考入高校的应、历届学生有100余人。1984年丁纯富任校长,兴建实验楼。1988年又新建教学大楼一幢。有初、高中各12个班,共计24个班,学生1500余人,教职工10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3人,一级教师25人。从1978年至1988年,已毕业11届学生,考入高校千余人。近年来,第二课堂异军突起,成绩斐然。每年都有学生参加全国省、地学科竞赛,获得较好名次。
和县第二中学该校前身是和县私立新生中学,原系民国36年(1947)以新生洲2150亩洲地作为基金创办的,校址在城隍庙,校长尹伯西,初办时招收初一2个班,学生113名。其后不断发展,班级增加。1950年秋,增设高中一年级一个班。1952年秋,由国家接收为公办,改名为和县初级中学、曲忠任校长。时有初中5个班,学生280余名,教职工15人。1954年秋,和县初师二年级3个班的学生并入该校,扩展为10个班,学生550余名,教职工20余人。1958年下学期,原历阳镇民办初中2个初二班学生并入该校。这时学校共有9个班,学生500多名,教职工35人。在“大跃进”年代中,学校成立勤工俭学办公室,做出一定成绩。1959年12月,在芜湖专区初中生统考中,该校总成绩名列第七。1960年春,被评为先进集体,校长李际军于四月份出席安徽省群英大会。学生900余名,教职工50余人。1961年学生减到500名左右。
1962年秋,该校由东门迁至现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有10名教师受到了批斗,被戴上“牛鬼蛇神”、“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1967年在师生中,成立“造反”组织,学校呈混乱状态。1968年9月,县委派工宣队进驻学校。1969年元月,和县中学下迁石杨山区,和县初中遂迁至和县中学,改为卫东中学,属历阳镇领导,史宝玉任校革委会主任,全校设高、初中20个班。1970年春,卫东中学复改为和县中学。1974年元月,又将该校一分为二,在原和县初中旧址,称为和县第二中学。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曲忠继任革委会主任。1978年4月,增建校舍20余间,同年秋,历阳二小戴帽子的初一、初二2个班,并入该校。1979年秋,又将该校的高中部并入一中,而将一中的初中部并入该校,校长范益汉,当时二中有24个初中班,学生1433名,教职工93人。
1981年秋,开始招收高中一年级4个班,入学新生248名。1982年,改为六年制完全中学。1984年至1987年,筹集资金,兴建教师住房41间,厨房、食堂、宿舍共59间。1987年被评为巢湖地区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现有初、高中24个班,学生1400多名,教职工130余人。
1980年至1988年先后继任校长的有丁纯富,黄彩林、王久江等人。
二、师范学校
民国10年(1921),为培养小学国语师资,和县曾设立国语讲习所,所址附设在劝学所内,制有简章,教员由视学夏道延担任,利用暑假期间召集各小学教员进行培训。民国34年(1945)秋,在和县中学内附设一班初级师范班,招收学生50名,次年秋,在和城文庙东邻,建立“和县简易师范学校”设一年制1个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四年制1个班,招收高小毕业生,共招收学生80余名。民国36年(1947),简易师范发展到3个班,学生154名,其中女生32名,教职工19人。民国37年(1948)底,和城临近解放,教职人员离校他去,学校停办。
1951年8月,县文教科在和县中学内附设2个初级师范班,招收小学毕业生100名。1952年秋,在和城体育场后,建立“和县初级师范学校,遂将附设在和县中学内的初级师范班,并入该校,共有6个班,学生200名。1953年,含山初级师范速成班的100余名学生,转到和县初级师范学校。1954年秋,撤销和县初级师范学校,学生转到和县初级中学附设的师范部。1956年,恢复和县师范学校。1958年,反右派斗争后,教师不足,原8个班的初师学生,均提前分配工作。同年秋,开始招收中师2个班,课程除执行1952年颁布的《师范学校教学计划》外,还增加教学工厂实习、农业知识实习、人体解剖生理学、少年先锋队工作等科。1959年,中师增为4个班,初师9个班,共有学生900多名。1962年,和县初级师范学校再次停办,57名学生附课于和县中学,40名学生转到南陵师范学校,下余8名学生动员回乡劳动。1971年5月,在腰埠公社拦龙山下,创办“五·七大学”,附设师训班2个班,招收学生120名,实行社来社去。至1977年秋,共招收师训班学员419名。1978年开始招收师范班学生,至1980年,共招收师范生309名,全部毕业。1981年,撤销“五·七大学”,就原址恢复和县师范学校,同年秋,又建立小学教师进修学校,两校合署办公。1984年,撤销环城中学,两校遂迁至和城南门外原环城中学校址。1985年,增设幼师一班,在巢湖地区5个县市中,招收新生40名。1986年,改名为和县幼儿师范学校。在省、地、县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先后拨款60余万元,新建教学楼一幢,改建了音乐、舞蹈、美工、理化实验、图书阅览等室,增建师生生活用房,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1988年,设8个班,学生322人,教职工82人。
和县幼儿师范学校座落在和城南门外,前身是和县师范学校。1951年8月,和县文教科在和中附设初师班,招收学生100名。1952年秋,正式建立和县初级师范学校,首任校长陈约,当年招生100名。1953年,师范调整,含山初师近百名学生并入和县初师就读,校长杨济仁。1954年,和县初师停办,所留学生在和县初中就读。1956年复建和县初师,截至1958年共培养581名小学教师。1958年,和县初级师范学校改为和县师范学校,校长佘仲和,1959年张石樵接任校长,开始招收中师班。截至1961年秋,共招收学生四届,计334名学生。1962年秋季,和师撤销,56名师三学生附读于和县中学,至1963年毕业,师二学生择优并入南陵师范就读。和师撤销后,校址给和县初中办学。1971年12月,在拦龙山“五·七大学”附设师训班,首次招收社来社去学员120名,截至1977年秋,共招收师训班学员419名。1978年,开始招收师范班(三年制),到1980年共招收师范生309名,并全部毕业。1981年5月,改和县“五·七大学”为和县师范学校,同时成立和县教师进修学校,设在师范学校内,王广汉任校长。1983年6月,由拦龙山迁至现校址。1984年8月,汪跃华接任校长。1981年至1986年,和师共招收普师生459名,进修生115名,均已毕业。
1986年6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改和县师范学校为和县幼儿师范学校。1985年秋,首届学生40名毕业,到1988年秋,该校设8个班,学生322名,教职工82人。
三、职业中学
1958年,和县城北公社,创办一所农业中学,建校舍59间,有耕地30多亩,拖拉机一台、耕牛两头,各种农具300多件,还办有缝纫、木工、小化肥、农药等小工厂,开展养猪、养蜂、养蚕等副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全县相继创办农业中学44所,招收小学毕业生2334名。由于师资、经费不足,教学质量不高,流生现象严重,加上1959年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到1963年,全县只剩下沈巷、西埠、姥桥等几所农业中学,其余的农业中学停办。1964年后,贯彻中央“关于继续贯彻执行两种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农业中学重新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至1965年底,农业中学恢复到17所,学生913名。1966年,农业中学增为42所,学生1707人。1968年,教育体制改革,部分农业中学同公社初级中学或中心小学的附设初中班合并,改为全日制的初级中学,其余的农业中学相继停办。1978年后,为适应四化建设,根据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和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精神,逐步改革中学结构。1983年,乌江中学改为高级职业中学。1984年,改姥桥中学、石杨中学、西埠中学为高级职业中学,新办历阳镇职业中学。1986年,历阳镇职业中学改为和县高级职业中学。全县有独立设置的三年制职业中学5所,15个班,在校学生680人。1988年,职业中学5所,17个班,在校学生763人,其中工科95人,农科450人,林科22人,医药50人,财经65人,修理81人。1987年、1988年共有毕业生317人。
职业中学的课程,是在适当精简普通中学内容的基础上,增设有关专业基础知识和科技教材,实行统一招生,考试合格后发中专毕业证书,但国家不包分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