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概况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浙江义绅苏筱斋,以义善堂拨款为常年经费,在雍家镇义善堂内,开办私立“崇善初等小学堂”,学生20名。这是和县最早的小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回民马俭余集资,在和县江心桥附近,创办“伊斯兰小学”,学生30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六月,知州德馨,在城东忠义祠开办官立“城东两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知州德馨,在城西王烈祠开办一所初等小学堂。次年春,知州陈麟瑞,在该校增设高等班,更名为“城西两等小学堂”,学生50名。同时在东区文昌宫,建立官立“东区初等小学堂”;在南区四牌坊左首,建立官立“南区初等小学堂”;在西区余家巷,建立官立“西区初等小学堂”;在北区元真宫,建立官立“北区初等小学堂”,四校共有学生176名。宣统元年(1909),东、西区两所初等小学堂,合并为“官立高等小学堂”,附属于和州中学堂。后又开办“官立简易识字学塾”,附设“半日制学堂”一所,在安和宫开办官立“女子初等小学堂”,在濮集镇创办公立“明新初等小学堂”,在香泉镇创办公立“香泉初等小学堂”。同年白桥王柯氏,捐山、圩田37.8亩,收入作为常年办学经费,建有瓦房12间,操场一块,创办“王柯氏私立辅化小学堂”。次年,知州魏有声至该校,考核王柯氏捐产兴学之事实报省,省奖匾额一方,上书“冰操热忱”。
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缓慢,仅增加乌江、南义、绰庙等几所小学。民国8年(1919),在社会舆论压力下,安徽省长公署始训令各县,将地方教育状况妥为筹划。北伐战争胜利后,发展较快,据《安徽省教育行政周刊》记载,民国18年(1929),全县有小学62所,学生3521名,教职员209名。民国19年(1930),教育经费削减,小学调整为47所,学生2855名,教职员164名。民国20年(1931),长江沿岸洪水泛滥,停办了太阳桥、朝贺村、刘家垄、葛公殿、善厚集、沈家山、清风闸、功剩桥、夏祖一、前唐、隐驾庄等十多所小学,其余小学也减少班级,压缩开支。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兴废无常。民国28年(1939)后,农村学校大部分停办。民国29年(1940)4月27日日军入侵,和城再度沦陷,境内学校全部停顿。之后,战事稍缓,国民党政府始在政令所及的善厚、高皇、金杨三乡,恢复一些学校。民国31年(1942)2月统计,在国民党统治区,有小学14所,学生586名,教职员31名。民国34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北撤,国民党统辖全境,安徽省教育厅颁发“战后教育之规划与当前复员之措施”一文,国民党县政府制订战后学校规划,分年恢复与筹建一些学校。至民国35年(1946)底,全县有师范附小、中正小学各一所,私立小学9所,中心国民学校42所,保国民学校177所,共有学生16361名。当时小学教育,实施儿童、成人同时施教的国民教育,有15所中心国民学校设置民教部,负责成人教育,宣桂、濮黄、乌江、张家集、香泉、绰庙、善厚、西埠、姥桥、南义、黄山寺、戚桥、白渡桥、裕溪、雍家镇等乡镇中心学校,均试办一个成人班。此后,由于国内战争和财源枯竭,教育事业逐年衰退,至民国37年(1948)上半年,即和县解决前夕,全县小学减为172所,学生11622名,教职工265名。
民国期间,和县一些爱国人士,热爱教育事业,他们主持的小学颇有成绩,如第一高等小学,在两江国文竞赛中,名列第一。白桥镇王柯氏私立辅化小学,曾获国民党中央和安徽省政府的嘉奖。西梁山小学,不仅搞好自身教育,还举办平民夜校、民众图书馆,为贫民服务。隐驾庄初级小学,制定“勤、毅、诚、朴”四字校训,重视培育学生爱学习、讲品德、守纪律的风气。
民国38年(1939)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府,重视教育事业,相继在南姥、白桥、西太、新桥、娘望等区,创办小学11所,女子识字班1处,学生832名,教职员43名。校舍借用当地民房或利用庙宇祠堂。教材除算术、自然和常识沿用旧课本,其余的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均由民主政府文教科编印。学校除上课外,还安排课外活动,内容包括讲民族英雄故事,演习站岗、放哨、坚壁清野等活动。学校均建立儿童团,除超龄和不足龄的学生,余者皆入儿童团,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和对敌斗争。
附:沦陷区的小学
民国29年(1940)5月,沦陷区只有沈家巷维新小学、裕溪镇小学和裕溪口扬子工会工人子弟小学。扬子工会工人子弟小学为工人捐资所办,属私立性质,其余两所小学,均系地方维持会所办,属公办性质。之后,先后开办县立乾明寺小学、县立模范小学等几所小学,并成立教育经费管理委员会,开始整顿教育资产。据民国30年(1941)8月统计,和县沦陷区有小学12所,其中县立小学9所,私立小学3所,共有学生1357人,教职员52人。
1948年冬,和县除金河口、西梁山、裕溪口等沿江几个据点外,全部解放。当时,为渡江作战准备,所有小学均停课。1949年7月,县文教科成立,着手恢复和重建小学工作,同年底,全县有公立小学3所,私立小学5所,民办小学22所,共有学生3157人。1951年,学校增加较多,尤其是民办小学发展较快。全县小学增为131所,民办小学119所,共有学生9883名。1952年夏,全县小学已发展到311所,奠定了小学教育的基础。同年8月,所有民办小学,均由县文教科接收,改为公办小学。1953年,根据中央提出的“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县文教科召开文教工作会议,对1951年以来小学教育发展情况作了认真分析和研讨。暑假期间又集中教师对全县所有学校的布局及学龄儿童分布进行一次普查,制订和改进小学教育规划,着重调整布局,加强领导,提高教学质量,克服学校中混乱现象。1954年,和县遭受特大水灾,全县333所小学中,被大水冲倒的94所,遭不同程度毁坏的176所。县委发出“克服困难,战胜灾荒,坚持灾区教育”的号召,县文教科组织400多名教师,与灾民一道转移到山丘地带,坚持一边垦荒,一边教学。受灾地区还剩有一部分学生,则采取送学上门和巡回教学的形式,坚持灾区教学,并带领学生捕鱼、钓虾、结网、拾柴进行生产自救,出现许多动人事迹。同年11月,县政府通报表彰朱家庵、黄山、新塘、龙潭等小学坚持灾区教学的经验和成就。之后,全县各地较快地完成灾后的复校工作,基本解决了校舍问题。1956年,贯彻教育部提出“加速发展,提高质量,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加快小学教育的发展,小学增加到355所,学生37433人。1958年,在大跃进中,进一步加快小学教育的发展,在休宁宣传跃进工作会议之后,短短几天,和县民办小学由原来的75所,猛增至255所,加上公办小学290所,全县共有小学545所,平均2个大队有3所小学,学生52275人,比1957年增加40%,学龄儿童入学率96%。但由于忽视客观条件,盲目发展,教师不足,民办小学教师大部分是高小毕业生及老塾师,生产队会计或记工员,加之,学生参加政治活动过多,负担过重等原因,造成教学质量下降,普遍出现流生现象,如有一所民办小学,报名88人,上课仅37人,期末只剩下16人。1959年,贯彻中共中央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颁布的《中小学教学、生产、劳动和生活安排的通知》,要求各校妥善安排师生生活,劳逸结合,采取措施,巩固学校,全日制小学应以教学为主,认真解决师生负担过重的问题。1960年3月至4月,组织小学校长30余人,检查教育工作,批判教育不能跃进的“右倾”思想,提出普及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高指标要求。三年困难时期,学校数和在校学生逐年下降,至1962年,小学减为226所,学生15427人。1963年开始,贯彻执行《全日制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小学教育趋于正常发展。1964年,推行两种教育制度。两年内,全县共办耕读小学1334所,入学儿童23908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8%,耕读小学由各大队主办,设施简易(当时称之为简易小学),小型分散,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有早班、晚班、半日制、二部制。教学内容少而精,主要学习语文、算术、深受群众欢迎。1966年后,在“文化大革命”中,耕读小学被视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产物”而受到批判,一部分停办,一部分转为民办全日制小学。1969年,县革委会批转政工组《关于教育革命规划意见》,将和城地区小学全部交工厂主办,农村小学全部下放给大队接办。1974年,县政工组派出15名工宣队员,进驻和城地区各中、小学,公社和大队也成立356个贫管会,分别进驻和管理中、小学。同年,全县各学校开展“学习一个小学生的日记”活动,掀起了“反潮流”、“破师道尊严”的浪潮,教师不敢教,学生不敢学,全县教育再次出现混乱局面。1975年,国家教育部恢复建制,教育工作出现了转机。县政工组发出普及小学教育的通知,召开普及小学教育工作会议,组织120人,成立普及教育宣传队,各小学着手整顿教学秩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学校工作步入正常轨道。1976年5月,开展“教育革命大辩论”、“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教育战线受到波折。1978年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将“文化大革命”中盲目发展的初级中学进行调整,逐步取消了小学戴帽子初中班,重新建立公社中心小学,确立一批重点小学,充实小学教学力量,恢复备课、考试、学籍管理等规章制度及各种教学研究机构,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改善办学条件。经过一系列工作,教学秩序日趋正常,形势逐步好转。1980年底,中央发出《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县制定了规划,继续普及小学教育,改进教学,提高质量。至1988年,全县有小学362所,在校学生6299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6.1%。
历年小学概况表

1988年各乡(镇)中心小学概况表

二、几所小学简介
(1903)正月,据《皖政辑要》记载,该校系华洋义赈会浙江义绅苏筱斋,以义善堂拨款为常年经费,在雍家镇义善堂内开办的。
学校初办时,学生不多,只有20余名。校舍是走马串合楼,课桌齐全,设备一般。
学校设有校董事会,董事长雍宇高、尹穆斋、尹联甲,并有董事若干人。校董事会聘任刘蔚然为首任校长,校长延聘教员。
学校建立后,不断发展。1935年,发展到6个班,学生200余名。校本部容纳不下,另在侯王庙设立分校,以解决学生入学问题。
“七·七”事变后,校舍毁于兵火。后由雍镇地方人士重新集资改建校舍20余间。土改后,学校改为民办,并更名为和县雍镇中心小学。1952年由国家接办。
1954年水灾,校舍大部倒塌,灾后重建校舍20余间。1976年,因河堤工程需要,拆迁改建部分校舍。1981年秋,中、小学分校,小学部称和县雍镇公社中心小学。
先后在该校任校长或负责的,计有刘蔚然、史仲斐、王天华、曹敬文、龚翰铎、曹敬之、鲍绍先、刘维垣、张卜俊、张贵山、黄兴仁、过常平、毛传俊、彭亚中、黄河清、郑承燮、张学忠、陶德华、朱传声、曹必应、宋之余等。
历阳镇第二小学清光绪三十一年,和县回族人士马俭余等热心教育,发起创办伊斯兰小学。校址在城内玉带河江姓桥畔的清真寺前,招收回族子弟30余名,开设课程以国语、算术为主,兼授阿拉伯经文。民国3年(1914),由回族人士筹集巨资,增建校舍20余间,并改名为私立清真两等小学,兼收回、汉学生。每周对回族学生加授阿拉伯经文两节,深受穆斯林欢迎。继后,学校成立董事会,推选马献龙为董事长,阿啸龙为校长。全校设6个班,教师10人,学生约300人。至抗日战争爆发止,该校毕业生已有17届。其经费来源有三:一是学田收入;二是宰牛捐;三是回民乐助,统由董事会负责管理。
1939年秋,汪伪政权在清真小学旧址开办模范小学,李觉生任校长。一学期后迁至夫子庙。抗日战争胜利后,私立清真小学恢复,先后由朱泰阶、王元杰、李寄欣相继任校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该校经费困难,由回族代表前往上海募捐款,维持学校上课。全校开设6个班,教师9人,学生288名。1952年由国家接办,改名为和县清真小学,海定树任校长。1954年秋,县人民政府正式选派王耀恕任校长。此时全校有10个班,学生432人,其中回族学生125人,占学生总数27%。教师14人,其中回族教师4人。另有工友1名。
1958年至1962年,清真小学改为和县师范附属小学。童真(女)、杨宜和、李多趾、夏雁鸣等相继任校长。
1963年至1967年,改名为历阳中心小学,校长李修荣。1968年至1970年,改名为和县配件厂小学。其后又一度改名为南门小学。1976年以后,改名为历阳镇第二小学,校长马有金。1978年历阳镇第三小学(旧名横江小学)撤并二小。1983年,和县师范迁至和城、将二小改为师范附属小学。1984年秋,仍恢复历阳镇第二小学至今。自1980年起,由于城建需要,将该校迁至南大街,兴建教学楼一幢,连同平房教室共计91间,外围墙500米,总面积1000平方米。现有17个班,学生767人,附设两个幼儿班,总计学生877人,教职工50人。
历阳二小已有80余年历史,在培养回、汉两族人才方面做出一定贡献。是和县最早的一所少数民族学校。
绰庙乡中心小学该校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该地廪生曹曙堂,带头捐资,发起筹款,在旧东岳庙扩建12间,兴办学堂,占地900多平方米,学校名曰绰庙镇学堂。当时开设国文、算术、英文、修身、体操等课程,有学生70多人。
民国初年,改为绰庙小学校。学生逐年增到100人左右,经费由政府拨给,不足部分由校董事会集捐款。抗日战争期间,改为金绰小学。抗战胜利后,又改为金绰乡第一中心国民学校。解放前夕,经费无着,学校遂告停办。其时李山樵、禹令闻返乡,借用杨姓小楼,兴办绰庙民办中学和高等小学。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由县人民政府接管。1950年,民办中学并入城内和县初中,小学迁回大庙。1952年,该校转为公办,成立绰庙乡中心小学。之后,逐步发展到9个班,学生400多名。1969年,另建校舍,改名为“绰庙五·七学校”,增设初中班。1978年,中、小学分开。1981年仍恢复为乡中心小学。历任校长有曹曙堂、孙毓繁(女)、倪尚杰、季益林、李家声、杨晓夫、孙以成、章维政、李祖明、秦贤铸、周德富、赵元鑫、沈蓉等。
戚镇乡中心小学该校前身为“私立务实学堂”,系李同舟(又名李郭)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创办。民国20年(1931)后,校址由竹子沟李村迁至戚桥西头,建有草房20余间,改为县立戚镇两等小学”。开设4个班,经费由县拨给。不久又改称“县立第二小学”。民国25年(1936)学校更名为戚桥小学,陆续建造瓦房26间,时有6个班,200余名学生。此时,已有毕业班12届,主要课程有国文、数学、英文等科。民国28年(1939)秋,学校停办。
抗战胜利后,地方人士多方劝募,建瓦房6间,草房5间,复校上课。1949年因经费无着,学校停办。下半年,李达之、刘季平等恢复学校。1957年底,发展到13个班,学生达450多人。
“文革”初期,学校更名为“戚桥五、七学校”,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1969年以后,附设初中部3个班,小学部6个班。1973年,小学部与初中部分开,小学下放到戚镇大队办,校址在戚镇的小武村,改名为戚镇大队小学。1981年,改建为戚镇乡中心小学,现有7个班,300余名学生。
西王小学前身是王柯氏私立辅化小学,创建清宣统二年(1910),民国6年(1917),该校有校舍26间,学校开设6个年级,4个班,学生120余名。主要课程有国文、数学、修身、公民、英文、历史、地理、自然、珠算等科。
在“五四”运动、“五卅”惨案等重大活动中,校长曾组织师生游行示威,进行爱国主义的宣传,对全县影响很大。
新中国成立后,王柯氏私立辅化小学于1950年并入白桥小学,1968年又划出,改为西王小学。
乌江小学前身是和县区立乌江初等小学,创办于民国3年(1914),校址在乌江北街林氏宗祠,校长谢继绪,有学生40余人。民国10年(1921)改为乌江国民小学,学生80余人。民国14年(1925)又改为县立第十八初级小学。民国21年(1932),和县县立乌江高级小学建立,旋将和县第十八初级小学并入,校长邵光曙。新建校址于广圣禅寺东侧,平房十数间,有学生176名。民国24年(1935),校长改由李伟接任。
民年32年(1943),乌江沦陷,将为群小学、禹塘小学、萃华小学等小学整顿、合并为私立乌江小学,共11个班,学生500名,校长陈智锦,后为范培臻接任。
民国34年(1945),抗战胜利,由地方筹资,兴建校舍14间,改校名为乌江乡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6年(1947)8月,又改校名为乌江乡第一中心国民学校。
1949年9月,鞠孝棠被任命为乌江小学校长,接收为公办。有6个班,学生264名。1950年,增建校舍7间,并改校名为乌江区中心小学。1951年8月,仝汉熙接任校长。1952年后,张克强、张达如、朱克勤、肖克武先后任校长,学校不断扩建,学生逐年增加。1957年,学校有14个班,学生约700名。教师28名。1958年2月,李永辉调任校长。1963年,该校被定为芜湖地区重点小学。1964年李修荣接任校长。1968年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何骏任主任。1969年4月,钟荣松升任主任。5月,乌江小学一分为四。9月,学校开办初中一年级3个班,二年级1个班,连同小学、幼儿班,共计15个班,学生700名,教师30余名。1970年春,初中四个班并入乌江农中。同年六月,钟荣松调走,何骏调回负责。1971年9月,杨仁喜调任乌江小学革委会副主任,主持工作。1973年捐资2.5万元,兴建校舍31间,校长由李思泉担任。1978年,学校恢复为县重点小学,韩际成接任校长。
1979年拆旧房29间,翻盖和新建校舍23间,及教学楼16间。1981年8月,何永清接任校长,将街道幼儿班并入学校,恢复幼儿招生。1985年任永鹏主持学校工作。
南义乡中心小学于民国4年(1915),由地方集资创建,借用下关文昌宫为校舍,首任校长李必钊,当时校名为南义国民学校。民国18年(1929),改为第十五初级小学,时有教员2名,学生32名。抗日战争初期,学校停办。
民国31年(1942)后,南义成为和含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地带,学校改称南义完全小学,周彬任校长。民国33年(1944)于南义小学建立儿童团组织,由于该校儿童团工作很有成绩,在军政干部评奖大会上,受到师首长的表彰。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北撤,学校停办。民国37年(1948)秋,解放军进驻南义,学校复课。学校实行民办公助。1952年秋,政府正式接办为公立,王锡明任校长。1981年成立南义乡中心小学。现有8个班,学生343人,教职工16名。
姥桥乡中心小学民国2年(1913),由地方人士高骏声创办,校址在西街关帝庙,有3个班级,学生近100名,后更名为姥镇国民学校。
民国14年(1925),邓贤良(时为中共党员)在此创办平民学校和夜校。开设课程有国文、算术、修身、体操、手工、图画、唱歌等。
民国17年(1928),校长陶璞完曾定名为璞完小学,后复改为姥镇小学。民国18年(1929),改为第十一初级小学,计有2个班,学生38名。民国19年(1930),改为第二区第一初级小学,有学生59名,教员3名。
民国20年(1931),因水灾校舍全部倒塌,遂迁至福音堂,其时实行《戊辰学制》,课程有党义、国语、社会、自然、算术、美术、体育、音乐。
民国24年(1935),校址迁到街北。民国25年(1936),张宏图、周斌、韩永先(女)由县教育局介绍来此任教,张宏图任校长。
“七·七”事变后,日伪政权在福音堂恢复学校,改名为和县县立姥镇小学,时有教师5名,学生123名,校长高思桢。
抗日胜利后,地方筹资重建校舍于街北,并改名为姥菱乡第一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7年(1948),有4个班,教师6名,学生120名,校长祝伯纯。
1949年上半年,学校停办。下半年县文教科接收为公办。1952年发展到9个班,教师9名,学生293名,校长傅昌钧。1954年,洪水为灾,校舍大部分倒塌。灾后重建房屋24间。1969年乔山农中班并入该校,附设初中班。1971年,中小学分校。1976年该校又招收初中班。1986年,小学部有13个班,学生728名;初中部4个班,学生201名;幼儿班2个,幼儿约百名;合计学生1029名,教职员43名,校长葛国木。
历阳镇第一小学前身为夫子庙小学,创建于民国27年(1938),校长刘永和。1939年,改名为宣桂镇小学。同年秋,日军侵占和城,学校停办。次年,经伪县政府派杨林为校长,复校上课,更名为模范小学。
民国34年(1945)秋,日军投降,国民党善厚集小学校长禹如会来和城接办该校。民国35年(1946)9月,改为和县简易师范附属小学。1949年2月,和城解放,改为朝阳小学。8月间,县文教科将该校与历阳小学合并,更名为和县城区完全小学,由国家接管,当时有6个班,校长董其明。1950年秋,该校与县政府对换地址,迁到窥园,并将和县幼儿园划归该校管理。之后,邵胜英、顾德举、王盛海、章维政、丁纯富等人相继担任校长。1962年,因校舍与场地不敷应用,遂迁至原新生中学旧址加以扩建。
1968年“文革”时,工厂接管该校,更名为和县酒厂小学,后又改为东门小学。“文革”期间,先后由李书林、朱开生、李修荣等人担任校长(革委会主任)。1976年,该校附设初中4个班,连同小学共计20个班,学生近千人。1978年,附设的初中班划归和县二中。1978年,改名为和县历阳镇第一小学。1983年秋,李修荣重任校长。现有15个班,教职工37名,学生756名。该校在体育方面颇有特色,系省乒乓球与县田径运动成绩优良的传统学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