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农村中的住房,除少数富裕户住瓦房外,大多数农民均住草房。沈巷、新桥一带圩区是土墙稻草屋,城南、城北等地用麦秆盖做屋面,石杨、西埠等山区用茅草或稻草盖做屋面。形式上通常中间为堂屋,两侧为卧室和厨房,或在屋前搭盖披厦为厨房。
建国后,农村住房不断改善。1951年,土地改革中,贫苦农民分得房屋1.2万余间,其中多数为瓦房。1954年,和县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后,人民政府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搭盖简易草房21598间。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由于办公共食堂和撤村并庄,拆除一批民房。1962年后,随着国民经济调整,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农村开始新建住房,出现一批瓦房,但数量不多。1978年后,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建房速度加快,标准不断提高。新建住房,多为瓦房,其中有部分是二层楼房。1982年冬至1985年春,完成全县360个大队,4944个生产队建设规划。同时,对11.83万农户住房,逐户丈量,登记造册。据1986年统计:全县农村住房共有380376间,住房面积777.52万平方米,人均占住房面积为14平方米。其中瓦房占84.2%,有楼房784户,2464间,57100.8平方米。
在农村住房建设的同时,农村道路、交通、输电等公共设施也相应改善。1988年,全县38个乡镇公路均通车,多数行政村修建机耕路。原有的木桥、石桥、大部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桥。架设农村输电线路702公里,基本上解决了全县农村排灌和照明用电问题。
在农村建设中,和县还因地制宜的建设一些小集镇和居民新村。如在香泉、濮集、濮陈等集镇的街道都铺成水泥路面,香泉街长350米,宽4米;濮陈街长610米,宽13.5米;濮家集街长800米,宽5米。五显集已修水泥街面长530米,宽4.5米。功剩桥于1985年修建街道水泥路面宽7米,长350米;碎石路面宽7米,长300米,下水道明沟400米,地下涵管170米。建造公共厕所3个。街道两旁楼房并列:公房二层的5幢,三层的4幢,私房二层楼房有8户。文化站、中学、小学、医院共建公房136间,1.58万平方米,另建新桥影剧院1座400平方米,可容900人。石杨原名杨石巷。1984年6月,建造日产500吨小型自来水厂,主管道长1940米,用户160户。铺筑水泥路面全长600米,宽8米,人行道宽4米,街道设置4个垃圾箱。善厚集于1985年春,修筑水泥路面全长450米,宽8米。自来水主管道全长450米。新建银行营业所、信用社2幢三层楼房489平方米。绰庙集自1980年以来,有500多户兴建1800多间瓦房,修筑水泥路长68米,宽6米。1987年4月,修建自来水厂,埋设主管道1500米,日产水1000吨。腰埠已筑碎石路一条,长220米,宽6米。孙堡筑水泥路一条,全长200米,宽12米。西梁山开辟街道2条,全长1公里,铺设水泥路面1万平方米。
勤王庄新能源村位于城北乡公路行政村勤庄,有17户96人,男女劳力57个,土地118亩,有平瓦房87间。1986年春,该村自筹资金1万多元,将全村原来老灶全部改为“和县Ⅱ型灶”,采用瓷砖灶面,形成案板、水池、落地碗橱一条龙,并安装节能水箱。当年8月份筹建沼气池、猪圈、厕所三结合,已有16户正常使用沼气。另安装FD1.6—50型风力发电机一台,三级风即可发电,能解决一户长年照明,收看电视。每户打小水井一口,新建穿村公路一条。
余村位于西埠乡的东北角,西靠西埠至香泉公路,全村16户66人。建国初期,仅有22间旧草房,散建在荒岗上,布局紊乱,卫生极差。今日余村,座落在高岗,新建两幢瓦房72间,按建房先后编了门牌号码,自1973—1974年拆迁改建以来,全村面貌一新。腾出宅基地8亩,结合平整土地,并增加耕地20亩。
和县1986年农村住房情况表
下一篇:第三节 建筑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