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和县和城、乌江、白桥、姥桥、西埠等地市场发达,饮食服务业兴旺,和城地区李恒茂、老春园、陈义园、鼎兴园、陶园、庆乐园、马祥兴等茶酒馆规模较大,除供应茶水、早点和饭菜外,还承办喜庆筵席。乌江、白桥、姥桥等集镇有茶馆、饭店数十家。抗日战争期间,多数关闭。抗战胜利后,有过短暂恢复,但多数是小店、小摊。还有少数行商,逢集赶市,闭集种田。
建国后,饮食服务业逐渐发展,1953年全县有饮食业407户,942人,服务业211户,602人。据1955年8月31日普查资料统计,全县有饮食业689户,1063人。其中饭店及小食铺516户,885人;面食摊贩173户,178人;服务业222户,290人。1956年对私营饮食服务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县组成饮食合作商店83个,910人;合作小组34个,141人。服务业合作商店69个,538人;合作小组24个,92人。1959年,和城地区将回民食堂、面食、蔬菜等合作商店(组)组成第三高级合作商店,旅社、浴室、照相、镶牙、水炉等组成第四高级合作商店。1960年第三高级合作商店转为地方国营。1961年成立和县饮食服务公司,并接管大众食堂的经营。1964年,大众食堂经过整修,增设旅馆业务,有床位40张,同时,将原冷饮门市部改为镇淮饭店,后改名为东风旅社。1966年在和城北门增设车站饭店,1967年10月,在北门增建东风旅社(二部),床位100张。同时,原历阳合作照相馆和历阳合作浴室均转为国营企业,划归和县饮食服务公司,改名为光明照相馆、劳动浴室。1971年至1972年在和城小市口建造和县旅社,并在石杨建造业桃饭店(专门接待到胡业桃陵墓参观扫墓的团体和个人而设,1973年5月撤销)。
1978年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亦工亦农的人口增多,饮食服务业发展加快,1988年全县饮食业单位5610个,从业人员11146人,分别比1980年增长20.25倍和10.84倍。服务业单位2825个,从业人员5003人,分别比1980年增长18.22倍和8.28倍。国营饮食服务单位向综合经营发展,大众饭店附设旅社,和县旅社开设冷饮门市部,劳动饭店开展面条加工业务,劳动浴室增设摩托车修理门市部。
附:主要的饮食服务单位简介
大众饭店位于和城东门大街。1952年6月1日开业,原名大众食堂,系工人生产自救的合作组织,由县总工会管理,初为县直机关干部食堂,后对外营业。1959年6月,划归历阳镇第三高级合作商店管理,次年转为地方国营企业。1961年12月,划归和县饮食服务公司,1964年增设旅社业务(即东风旅社二部,1968年撤销)。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大众食堂是本县著名的食堂,烹调技术较高,厨师洪德顺制作的风味鸡、瑟琶鸭、松鼠鱼、芙蓉肉片、香酥鸡、香酥鸭、油炸麻雀、炸牛肉等菜,色、香、味俱佳,风味独特。其中油炸麻雀、炸牛肉,已编入《中国菜谱》,1967年,营业额16.66万元,利税7528元。1980年,改名为大众饭店,同年12月,小吃部划出,成立大众小吃部。80年代,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经济效益下降。1988年,职工8人,营业额仅11.42万元,利税4462元。
和县招待所位于和城东门大街镇淮楼边,属于县政府办公室行政科管理。于1958年创办,原址在县人民委员会后院内,1960年迁至小西门原供销社宿舍,1962年又迁至东门口原县委大院内,有床位100余张。1972年,招待所与县人民武装部对换住处,迁至现在地址,有平房49间,小楼一幢10间,床位220张。经历年扩建,增添设备,至1988年,有大、小楼房5幢,建筑面积6635平方米,床位270张,室内有彩色电视机40台,空调设备14台,多数房间有卫生间、沙发、电风扇。另有大、小会议室各一个,大、中、小餐厅6个,可容纳300人就餐。所内设有浴室、小卖部、理发店,并在街上设立烟酒、百货、食品等3个门市部,与县妇联合办托儿所1个,入托幼儿30名,全所职工100人(其中临时工20人)。该所是和县接待上级来人和召开各种会议的主要场所。
和县旅社位于和城小市口。1966年3月,将镇淮楼饭店改为旅社,名为东风旅社一部,大众食堂附设的旅社为东风旅社二部,共有床位90张。1968年在和城北门街建造一座旅社,名为东风旅社二部(原大众食堂的旅社东风旅社二部同时撤销),有床位80余张,但仍不能满足旅客流量需要。1972年在和城小市口,又增建一座服务大楼,床位300余张,并与东风旅社合并,成立和县旅社,并将东风旅社改为和县旅社二部。1975年和县旅社二部的二层楼,加盖为三层楼,还在后院扩建两排平房。1988年,和县旅社共有床位500余张,计有职工60人,建筑面积3595平方米,附设食堂两个,可容纳400人就餐。另有小食部、小卖部、冷饮室和大小会议室等服务设施,并将原来的大房间改为小房间,室内增添电视机、电风扇、沙发、电热毯等设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