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家畜
(一)品种
水牛多为本地土种,胸围大,腿短而粗,毛为黑色或灰褐色,性情温和,体壮力大,适宜水田耕作,耐热不耐寒。据8头公牛测定平均体高129厘米,体斜长137.8厘米,胸围190厘米。根据14头成年母牛测定平均体高126.8厘米,体斜长137厘米,胸围185.5厘米,管围19.5厘米。1981年从广西引进摩拉牛来改良本地土种水牛,所产杂交牛生长快,适应性强,抗热、抗寒、抗病力均超过本地土种牛,肩高背平,前躯发达,行动敏捷,毛呈黑灰色。据106头牛统计,平均初生重39.54公斤,比土种初生牛重增加44.5%。据17头杂交母牛测定平均体高133厘米,体斜长141.5厘米,胸围195厘米,管围20.5厘米。
黄牛县境历来饲养很少,每年200~400头,系本地品种。
生猪和县生猪原属华北类型,趋于定远猪种,个体中等,额头皱纹较浅,嘴筒状直而长,耳向下垂,四肢适中,背腰微凹,毛黑色,鬃毛发达。母猪7~9月龄开始配种,产仔率强,每窝产仔8~14头。1955年后,引进“约克夏”、“巴克夏”、“新金猪”、“长白猪”、“枫泾猪”与本地猪杂交,本地种公猪未能保纯,逐步淘汰,种母猪为引进猪与本地猪的杂种猪,这类猪8~10月开始配种,据15头母猪统计,每窝平均产仔猪8.6头,仔猪60天断奶,重9.3公斤。据30头肥猪统计,290天平均净重61.6公斤。1984年引进“杜洛克”瘦肉型种公猪、母猪各3头,与本地猪杂交,配种801窝,繁殖瘦肉型杂交猪7972头,生长快,6个月可出栏,瘦肉率45~50%。
羊有山羊、绵羊两种。山羊个体中等,公羊体重25~30公斤,母羊20~25公斤,6个月后配种,年产两窝,双羔居多。绵羊有粗毛羊,绵羊均为本地土种。
马、驴、骡明清两代和州养马场,以养种马、骒马、儿马、备用马、折色马五个品种。民国时期养马场衰败,马的品种也变为地方土种。1958年从新疆引进伊犁马40匹,80年代伊犁马已绝迹。驴、骡多为本地土种,自繁自育。
兔1957年,品种以菜兔为主。1977年引进西德长毛兔及安哥拉、青紫兰良种,进行繁育。
(二)饲养
牛县内农村养牛,主要作役用。一般农户耕作15亩田地,饲养1头牛,耕地少的农户,则几户合养1头牛,轮流喂养。还有少数回民专养菜牛,以供食用。1949年全县耕牛1.6万头,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耕牛饲养量增加,1952年为1.8万头。1954年,遭受洪水灾害,耕牛下降为1.22万头。此后,随着耕种面积扩大,耕牛不断增加,1957年为2.04万头。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耕牛减少至3000余头。1962年耕牛回升为1.62万头。1964年全县建立13个耕牛繁殖基地,共繁殖耕牛1644头,母牛满怀率63%。1979年后,由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耕牛饲养量迅速增长,1980年上升为2.6万头。1985年为3.29万头。1988年为3.43万头,平均22.8亩耕地有一头耕牛。县内黄牛饲养很少。
猪和县农民素有养猪习惯,建国前,农民生活贫困,专门养猪户不多。一般农户每家养1头,以剩饭、米糠、麦麸等作饲料,喂养6个月到1年即可出栏,大多数农户都留作“年猪”自食,少数贫困农户只能以卖猪还债。建国后,生猪存栏不断增加,1949年为1.35万头。1952年为4.89万头,1957年增至5.97万头。1961年,由于粮食减产,减为1.24万头。1962年后开始回升,至1965年为7.51万头。70年代,是和县养猪鼎盛时期,1971年为10.35万头。1980年达17.65万头。1981年后,饲养量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饲料价格高,猪源不足,疫病防治工作跟不上,饲养量大为减少。1982年为11.98万头。1985年为12.81万头。1988年略有上升,饲养猪13.78万头,但与1949年相比仍增长10倍。
羊和县养羊大部分集中在石杨、西埠、乌江等地的丘陵山区。1949年为2776只。1952年为4278只。1958年达8273只,是和县养羊最多的年份。在三年困难时期,饲养量大幅度下降。1961年为4086只。1962年开始回升,1963年为7458只。1976年为2175只。1985年后,有所增加。1986年为3726只。1988年为6914只。
马、驴、骡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和州养马774匹,每40匹为一群,配一人管理,有草场60处,344余顷。清光绪十八年(1892),仍有养马租田229顷。民国时期全县养马场消失,仅有个体户养马、驴、骡,以作运输、磨面粉、磨豆等役用。
1950年全县养马8匹。1952年为11匹。1957年减为3匹。1958年从新疆引进伊犁马40匹,成立和县搬运站马车队,从事牵引搬运。1965年达65匹,以后逐年减少。80年代伊犁马已绝种。
1949年全县养驴1075头。1953年为1233头,是和县养驴最多的年份,其中也有少数骡子。此后,由于机动车辆增多,驴、骡饲养也逐年减少,1957年为457头。1963年为140头,1988年减为70余头。
兔1957年,县委在和城东门外,兴办养兔场。此外,还有部分干部和家属饲养菜兔,当年共饲养5789只。1959年减为3265只。“文化大革命”期间,处于停顿状况。1977年,乌江公社建设大队,范桥公社三联大队,南义公社大任大队,考塘大队和八角公社农科站,相继办起集体养兔场,共饲养菜兔2300余只。同年,和县外贸公司从阜阳引进西德长毛兔30对,从江苏省丹阳引进“安哥拉”、“青紫兰”良种兔300对,聘请一名技术员帮助饲养,主要供出口外销。1980年出口530只,1981年出口282只。1984年后,出现一批养兔专业户,但饲养量仍不大。
(三)饲料
饲草有稻草、青草、山芋藤、花生秸、菜籽秸、水草、蔬菜、红萍、绿萍。50年代,引进紫花苜蓿。60年代,引进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放养,在全县推广。
饲料有稻谷、小麦、山芋、黄豆、棉籽饼及糠麸、胡萝卜等。60年代,开始推广和使用饲料粉碎机、打浆机、盐水青贮糖化饲料等技术。80年代,建立和县、濮陈两个饲料加工厂,运用科学配方加工饲料,年产8000余吨,部分农民开始使用饲料添加剂等。
历年牛、猪、羊年末存栏数表

二、家禽
(一)品种
鸡多为本地肉、蛋兼用型土种鸡,体型不大,行动敏捷,肉嫩味美。母鸡重1~2公斤,年产蛋120个左右,公鸡重2~3公斤。60年代后,先后引进来杭鸡、罗斯鸡、白洛克鸡、澳洲黑鸡等。
鸭和县多为麻鸭,大部分为巢湖和上海昆山麻鸭的后代,生长快,体型较大,60天后的仔鸭体重1公斤以上,成鸭2~3公斤,肉肥嫩、味鲜,和城、西埠等地加工的卤鸭、烤鸭、板鸭,驰名省内外。60年代后,引进三道白鸭、北京鸭。三道白鸭个体较小,体重1公斤左右,产蛋率高,年产蛋200余个,已在全县推广。
鹅和县土种白鹅,成年公鹅体重2.5~4公斤,成年母鹅2.5~3公斤。后引进雁鹅,体型较大,成年公鹅5~7公斤,母鹅4~6公斤,数量较少。
(二)饲养
和县农村素有饲养家禽的习惯,沈巷、新桥等区的水网地带养鹅、鸭户较多。建国后,家禽饲养量不断发展,1957年275.51万只。1959年至1961年,粮食减产,饲养量下降为57.2万只。1963年开始回升,当年饲养105万只。“文化大革命”中,社员饲养家禽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不准社员养群鹅群鸭,限制每户饲养家禽只数,饲养量不足百万只。1978年后,农村实行富民政策,鼓励农民开展家庭副业,饲养量大幅度上升。1980年饲养量305万只,1984年达629万只,出现了一批专业户,如新塘乡有11户,饲养鹅、鸭均在千只以上。农民何义道养种鹅、种鸭430只,菜鸭1600只,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城南乡成康行政村尹家兴等养家禽5000只,养猪100头,三年共收入10余万元。
1988年,全县饲养家禽652.6万只,户均52只。
(三)饲料
饲草有水浮莲、水花生、浮萍、水草等。
饲料有稻、大麦、小麦、玉米、米糠、麦麸等。80年代和县已生产家禽配合饲料。
三、疫病防治
(一)疫病种类
建国前,猪瘟、猪丹毒、链球菌病、弓形体病、肺炎、气管炎、肠胃病,牛炭疽病、血吸虫病,鸡新城疫、鸡白痢、禽霍乱等危害严重。1956年农民从外地盲目采购仔猪,仔猪带病菌流入和县,猪瘟病、猪丹毒蔓延,当年死猪达1万余。70年代,加强防治工作。猪瘟病、猪丹毒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死亡率1~2%。同时,对耕牛血吸虫病开展查治工作,10年内共治疗3312头,未治疗12头,从1973年起病牛数逐年下降,至1979年基本上得到控制。1977年濮集公社人民大队养猪场发生口蹄疫,很快在西埠、姥桥、历阳等公社和食品站流行,共有病猪3600余头。1981年在善厚公社发现牛炭疽病一例,卫生部门及时隔离治疗,未蔓延。60年代和70年代,鸡新城疫,禽霍乱流行,死亡率40~50%,并零星发生鸭瘟。80年代,鸡白痢、禽霍乱仍有发生,由于及时防治,死亡率有所下降。
(二)防治措施
1953年成立县畜牧兽医站。1970年各公社相继建立畜牧兽医站,配备专职技术人员。1988年全县共有畜牧兽医专职人员288名,其中高、中级兽医师7名,助理兽医师9名。
50年代,开始对耕牛、生猪进行普防,预防注射密度不断提高。1953年在生猪注射防疫苗时,由于技术上的失误,造成部分生猪死亡,次年春,组织中兽医25人,深入农村检查抢救。70年代,开始家禽防疫工作。1980年开展耕牛寄生虫普查,发现寄生虫有10种,主要是肝片吸虫、双口吸虫。据1986年统计,生猪防疫密度为88%,发病率由1953年30%,下降到9.9%,猪肺炎、猪丹毒得到控制。
四、产值、产量
40年来,畜牧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1949年产值171万元,1952年产值258万元,1957年产值419万元,1969年产值543万元。1978年后的十年里,每年均跨上一个新台阶,1988年畜牧业总产值达4577万元,分别比1978、1957、1952和1949年增长1.53倍、3.93倍、7、01倍和11.07倍。猪、牛、羊肉产量比1978年和1952年分别增长91.18%和87.5%。家禽饲养量更是大幅度增加。
上一篇:第六节 林业
下一篇:第八节 渔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