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分布
据《太平寰宇记》载,唐宋时期,和州以稻谷、苎麻、黄麻、桑茶为主。明清时期,除稻谷、桑麻外,还引种棉花、黄豆、花生等。
民国35年(1946),全县农作物分为五个区:产米区有沈南、黄马、雍裕、兴黄、武梁、濮黄、濮石、孙堡、西埠等乡;产麦区有善厚、得胜、西十里、十里、沈朝等乡;产棉区有金绰、香泉、张集、乌江等乡;杂粮区有螺百、本固、南义、戚桃、娘娘庙等乡;药材区有孙堡、西埠、姥镇等乡。
根据1982年《和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全县分为三个农业区:
南北两河圩区
自裕溪河北岸的雍镇、黄渡、八角、螺百、五显、后港、前唐、新塘8个公社,黄山寺、白桥、姥桥、长建4个公社部分地区;至滁河南岸的善厚、陶店、石杨、绰庙4个公社的部分地区,共有105个大队,14.14万人,耕地19.89万亩,占全县总耕地25.09%。县境南北两河以圩田为主,地面高程6~8米。土壤以潴育型和潜育型水稻土为主,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沟渠密布,水源丰富,主要生产粮食、油料。1981年两河圩区水稻总产,占全县水稻总产的33.22%。油料总产,占全县油料总产的30.43%。
中部平原区
沈巷、大闸、隐驾、联合、郑蒲、城南、城北、戚镇、十里、范桥、濮陈、濮集等12个公社,黄山寺、白桥、姥桥、娘娘庙、腰埠、孙堡、西埠、香泉、张集、乌江等10个公社的部分地区,共有185个大队,29.48万人,耕地44.0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55.57%。该区地面高程为9~11米。土壤有灰潮土和水稻土,灰潮土质地适中偏轻,透水透气,易耕易耙,有夜潮性,供水供肥力强,适宜种植棉花,水稻土主要是潜育型青丝泥,青湖泥及潴育型马肝泥田,是和县粮、棉、油主要产区。1981年中部平原区水稻总产占全县水稻总产47%,棉花总产占全县棉花总产93%,油料总产占全县油料总产51%。
西北丘岗区
高关、金城、南义3个公社,乌江、张集、香泉、绰庙、石杨、陶店、善厚、孙堡、西埠、腰埠、娘娘庙、长建等12个公社的部分地区,共有70个大队,9.43万人,耕地15.33万亩,占全县总耕地19.34%。该区地面高程在30米以上。土壤主要是黄马肝土和淹育型马肝泥,潴育型马肝泥,耕作表层呈弱酸性,心底土偏碱性,主要种植粮食、油料、麻类和其他经济作物。该区有林业用地10余万亩,先后创办国营林场2个,乡村办林场95个。1981年西北山区水稻总产占全县水稻总产的19.78%,油料总产,占全县油料总产的18.57%,麻类总产,占全县麻类总产的95%以上。
二、产量
(一)粮食
主要品种有水稻、小麦、大豆、玉米、薯类等。建国后,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1951年,县、区成立生产委员会,县委提出“生产增加一成,保证不荒一亩田”的要求,全县种植粮食作物115.88万亩,总产15.73万吨,亩产136公斤。1953年以北戴乡为重点,以互助合作为基础,开展爱国增产运动,全县种植粮食作物106.67万亩,总产153225吨,亩产144公斤。1954年县境遭受洪水灾害,粮食减产。1955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7.88万亩,总产23.11万吨,亩产156公斤。1958年至1962年,由于“共产风”、“浮夸风”和生产瞎指挥。又遇上自然灾害等原因,连续五年粮食大幅度减产。1962年,全县种植粮食作物98.81万亩,总产7.9万吨,亩产80公斤。1963年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刹住了“共产风”和“浮夸风”,精简机构,把多余职工,充实农业生产第一线,粮食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1965年,全县种植粮食作物80.38万亩,总产15.42万吨,亩产192公斤。至1976年,种植粮食作物107万亩,总产28.47万吨,亩产266公斤。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种植粮食作物面积有所减少,但单位面积产量增加。1980年,种植粮食作物93.79万亩,总产31.69万吨,亩产338公斤,总产和亩产均为历史最高年份。1988年,种植粮食作物93.38万亩,总产31.18万吨,亩产334公斤,与1949年相比,总产和亩产,分别增长2.1倍和1.9倍。
(二)棉花
和县土壤与气候条件均适宜种植棉花。自明代以来,种植棉花已有500多年历史。民国时期,引进新品种,棉花洁白柔软,闻名于长江中下游。民国22年(1933),全县种植棉花3万余亩,总产840吨,亩产28公斤。
建国后,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1949年,种植棉花9.35万亩,总产1825吨,亩产20公斤。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提出:“在发展粮食作物的同时,要发展经济作物,实行粮食、经济作物并举”的方针,并规定若干优惠政策,如提高棉农口粮标准,奖售化肥,实行预购定金办法等,调动了棉农的积极性。从1964年至1984年,全县每年棉花播种面积均在10万亩以上,出现了城南、城北、联合、濮集4个棉花播种万亩以上的公社。1973年和1974年,棉花播种面积分别为11.25万亩,11.15万亩;总产分别为5656吨、5652吨,亩产分别为50公斤、51公斤,为和县历史上棉花面积、总产和亩产最高的两年。1984年后,由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不少棉田改种蔬菜、西瓜等其他经济作物,棉花种植面积减少。1988年,全县种植棉花6.34万亩,总产2906吨,亩产46公斤。与1949年相比,种植面积减少2.65万亩,总产和亩产分别增长2.2倍,3.6倍。
(三)油料
和县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籽,其次是花生、芝麻。1949年,全县种植油料作物8.30万亩,总产4560吨,亩产55公斤。1951年,种植11.20万亩,总产6755吨,亩产60公斤。至1959年种植油料作物面积,基本上稳定在10万亩以上,总产和亩产,分别在4545~9950吨,44~64公斤之间。60年代种植油料作物面积下降,其中1962年仅种植油料作物4.38万亩,总产955吨,亩产22公斤。1972年后,大面积改造沤水田,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油料生产迅速发展。1982年,种植油料作物34.87万亩,总产4.28万吨,亩产123公斤,是亩产最高的年份。1986年种植油料作物47.67万亩,总产4.59万吨,亩产96公斤,是总产最多的一年。1987年种植油料作物47.73万亩,总产43522吨,亩产91公斤,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1988年油料作物种植391815亩,总产2.97万吨,亩产76公斤。
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

三、农技农艺
(一)耕作制度
民国时期,和县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棉花、油料为辅,沿袭传统的、粗放性的耕作制度,旱田一年两熟,圩田一年一熟。民国29年(1940)全县耕地33.91万亩,其中种植粮食作物30.52万亩(中稻12.5万亩、大小麦4万亩、大豆12.5万亩、玉米、山芋1.52万亩),棉花2.5万亩,油料2.9万亩(油菜0.4万亩、芝麻1万亩、花生1.5万亩)。
1949年至1953年,农民仍沿袭过去的耕作制度,无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复种面积少,土地利用率低,潜力没有发挥。
为加快农业生产发展,逐步改革耕作制度。1954年,贯彻中共安徽省委提出:“扩大秋种面积,改变午、秋收成比重;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三熟,实行间种、套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高产作物和耐旱、耐涝作物,改变广种薄收习惯”的“三改”措施。当年午季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扩大为29.05万亩,比1953年增长45%。并进行双季稻示范,全县栽早稻2.55万亩,双季晚稻6132亩,虽遭受洪水灾害,雍镇、新桥、濮集、白渡、戚桥、姥桥等区栽早稻绝大部分有所收获,而中稻淹得颗粒无收。1955年,全县播种午季作物65.2万亩(粮食50.2万亩、油料11.5万亩、绿肥3.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66.3%。双季稻扩大为6.88万亩,改种马铃薯1.02万亩,胜利百号山芋5967亩,双季稻平均亩产334公斤,比一季中稻增产76公斤,戚镇乡建设农业社双季稻56亩,平均亩产399公斤,比当地栽一季中稻增产64%,胜利百号山芋平均亩产750公斤,比当地老品种山芋增产一倍。1956年全县双季晚稻扩大为42.01万亩,占全县总耕地43.4%,由于盲目扩大双季晚稻面积,缺乏肥料,管理不善等原因,总产仅7435吨,亩产18公斤。此后,一段时期双季晚稻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1963年全县仅栽双季稻966亩,总产60吨,亩产62公斤。1963年后,扩大棉花播种面积,实行一油一棉、一麦一棉或麦棉套种,有的地方将一部分水稻田改种棉花。1970年至1979年,缩小中稻种植面积,扩大绿肥、早稻、晚稻、油菜籽播种面积,实行“一肥两稻”为主的一年两熟制。十年内,每年平均种绿肥27.82万亩,早稻33.75万亩,双季稻24.09万亩,从而使粮食生产大幅度增加。1979年粮食总产27.29万吨,比1969年增长150%以上。
1979年后,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因地制宜调整农作物的布局和茬口,绿肥、早稻、晚稻、棉花种植面积相对减少,油菜籽、杂交稻、蔬菜瓜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实行一油一稻、一油两稻、一油一棉、一麦一稻、一菜一稻和麦、瓜、稻等一年两熟、两年五熟的耕作制度。1988年与1979年相比,双季稻由25.05万亩,减少为17.66万亩,午季粮食作物由16.29万亩,扩大为19.36万亩。油料作物由15.75万亩,扩大到39.18万亩,中稻由17.9万亩,扩大为31.3万亩(其中杂交稻25万亩),绿肥由31.47万亩,减少为12.01万亩,棉花由11.27万亩,减为6.34万亩,蔬菜瓜果10.8万亩。为实现既种粮,又赚钱的方针,城南乡政府推行“一菜一稻”耕作制度,它可以用稻田高温消灭蔬菜病虫害,又利用菜地肥力提高水稻产量。1988年城东行政村桂花庄农民常声正,种西红柿3亩,收入4000元,后茬杂交稻收入1550元,亩产粮食515公斤,亩均收入1850元;鱼塘自然村26户,87人,耕地142亩,种蔬菜79亩,后茬接杂交稻50亩,油菜后茬接中稻50亩,另外种棉花12亩,粮棉油菜共收入25.3万元,粮食总产7.125万公斤,粮食亩产502公斤,亩均收入1782元。1988年,城南乡共有“双千田(千斤粮、千元收入)”2200亩,为改革耕作制度创出一条新路子,并已在全县推广幅射。
1988年不同熟制经济效益表

(二)良种推广
民国10年(1921),南京市金陵大学,在和县乌江地区推广美国棉种,供学生实习。民国19年(1930),实业部农业推广委员会与金陵大学签订合同,成立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民国35年(1946),建立和浦乡农会办事处,选定禹塘小学旧址设示范场,并设立颜庄、家湖、濮陈、枣林王、秦营等管制区,防止种子混杂。
1951年,在濮陈乡居茶庵村建立农场,繁殖、示范良种。1952年,建立和县植棉指导所。50年代,贯彻“自选、自繁、自留、自用为主,国家调剂为辅”的方针,主要引进能提高复种指数,一年两熟、三熟的品种。1957年后,建立种子检验制度,粮站定期检验种子的水分、杂质、虫害情况,农业局负责鉴定种子纯度、发芽率,报县委讨论决定留种量。同年检验种子430.39万公斤,不合标准淘汰的283.93万公斤,留种146.46万公斤。60年代,主要引进不同耕作制度的矮杆高产配套品种。1965年,确定12个生产队,建立小麦、水稻一级种子田139亩,二级种子田720亩,以提高种子纯度,繁殖推广良种。1966年,水稻良种面积占水稻总播种面积的85.1%,棉花占98%,基本上实现了良种化。70年代,注意引进提高品质、抗病虫害的高产稳产良种。1976年,推广杂交水稻和使用植物激素。80年代,逐步形成稻、麦、棉、油等4种主要作物的良种生产基地,以县良种场为试种点,种子公司为渠道,成立乡村农科站和联户繁殖区,形成产、供、销配套的良种繁殖体系,并建立种子更新、检疫等制度,克服乱引进,乱串换问题,确保良种纯度,发挥良种增产效益。
水稻
早稻50年代,农民为早接口,种植早稻,其品种有五十早、六十早、江南早。从60年代开始,逐步引进推广的良种有莲塘早、陆才号、矮脚南特号、朝阳1号、二九青、6044、原丰早、先锋1号、广陆矮4号、武农早、浙幅802。其中广陆矮4号产量较高,亩产400~500公斤,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深受农民欢迎。该品种系广东农科院1967年育成,70年代引进后,成为和县早稻当家品种。1987年引进浙幅802(早熟品种),逐步代替二九青、原丰早,迟熟品种仍用广陆矮4号。
中稻50年代,中稻品种有三粒寸、靠山黄、湖南籼。60年代,推广胜利籼、中农4号。70年代,引进南京11号、珍珠矮等矮杆品种。80年代,引进929、910等品种,其中以910种植面积较大,该品种系江苏省扬州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从BG90—2系统中,选育而成。1982年引进和县推广,高抗白叶枯病,较耐稻瘟病、稻飞虱等,最高产量可达500公斤以上。
晚稻建国初,晚稻品种有小冬稻、小红稻、麻壳籼等。60年代后,引进品种较多,主要有农垦58、武农早、沪选19、当选晚2号、盐粳2号、扬粳201、鄂宜105等,其中扬粳201,系江苏省扬州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南粳11×33杂交选育的迟熟中粳新品种。1986年引进,中抗白叶枯病、纹枯病和叶尖枯病,亩产500公斤左右,米质佳。
糯稻主要品种有雪壳糯、黑壳糯、水洋糯、上海糯、复虹糯等。当家品种为复虹糯,该品种系日本品种,70年代引进,既作麦茬一季稻,又作双季稻,耐肥中等,成穗率高。能抗白叶枯病,不易倒伏,一季稻亩产350公斤,双季稻亩产250~300公斤。
杂交稻1976年10月和县派出25人去海南岛,繁殖杂交水稻60亩,学习繁殖杂交稻制种技术,于1978年归来后,分别在全县各公社推广。1981年,全县杂交水稻繁殖、示范田有3万多亩。主要组合有汕优63、汕优64、协优63、协优64等。1985年,从湖南省农科院引进“威优64”早熟中籼型杂交组合,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生长期短,可作迟熟早稻栽培,也可作双季晚稻栽培。二是抗病虫害性能较好,较耐稻飞虱、稻叶蝉、中抗稻瘟、白叶枯病等。三是适应性广、产量高,不论平原、丘陵山区均适宜,一季稻亩产400公斤,双季晚稻350~400公斤。1988年全县种植杂交稻25万亩,亩产480公斤,总产量12万吨。
棉花
和县盛产棉花,乌江卫花洁白柔软而富有弹性,是弹棉絮的良好原料,手工摇纺也相宜,在明代就闻名长江中下游。清代和州学政吴本锡曾写诗道:“湖州丝棉被天下,温暖不如乌江花。贾舶欲来好天气,家家白雪晒檐牙。”汉口、芜湖、南京、上海等城市的棉花行,都要挂上一块“本行专售乌江卫花”的牌子,招徕顾客,当时乌江镇有花行8家,每年外运棉花500余万斤。清末,乌江卫花纤维短不适宜机器纺织工业生产的需要,影响了销路,湖广总督张之洞送来了美棉良种,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民国11年(1922),南京金陵大学教授郭仁凤来乌江实地考察,发现美棉已退化,随将金陵大学的“爱字棉”引进乌江,并在乌江租地20亩,建立示范棉基地,通过精耕细作,科学管理,爱字棉色白,纤维长,产量高,超过了美棉,农民纷纷换种,产量陡增。民国23年(1934),中国棉业统制委员会,决定由该会出钱,金陵大学出人,在乌江西首大树狄村买地300多亩,建立良种实验区,专门繁殖爱字棉,后因日军入侵,乌江沦陷而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金陵大学崔毓俊教授等人,再次为该区引进“德字棉”(即岱字棉),其产量和质量均超过爱字棉,因而,各地又竞购乌江棉花。
1950年,乌江良种实验区,引进岱字15,在全县推广。60年代后,推广皖棉701、沪棉204、洞庭1号、鄂光棉、泗棉1号、鲁棉1号等。1979年引进的泗棉2号,该品种系江苏省泗阳县从岱字15系统选育而成,播种期弹性较大,株型松散,透光性好,不早衰,生长期200天左右,一般亩产皮棉50公斤。当家品种为沪棉204、鲁棉1号。
麦类
小麦建国初期,小麦品种有三月黄、大黄皮、和尚头、吉利、矮杆早等。60年代后,引进品种有华东6号、金大2905、南大2419、碧码1号、宁麦3号、宁麦6号、万年2号等。1983年,从江苏省扬州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引进扬麦3号、扬麦5号试验、繁殖、推广,亩产250公斤左右。当家品种早熟有扬麦3号,中迟熟有扬麦5号。
大麦建国初期,品种有三月黄、四月青等。70年代,大麦仅零星种植,改良品种有尺八大麦、早熟3号。1983年,从江苏省盐城地区农科所,引进盐幅矮早3,该品种能抗赤霉病,一般亩产300公斤。
油料
油菜建国初期,品种有白菜型小乌子、玉黄子。1953年,推广甘兰型胜利油菜子。1980年以后,推广甘兰型油菜,有当油早1号、滁油3号、4087、中油821、九二—13、芜湖104、广德76—1等。中油821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九二—13是浙江省镇海县农场与宁波市农科所从九二油菜系统选育而成,均为中属甘兰型品种,早熟、抗病、耐寒、高产,亩产150公斤左右。1987年秋,引进杂交油菜秦油2号,种植100亩,1988年扩大为1万亩,产量超过其他甘兰油菜20%,比本地白菜型油菜籽,增产50%,为和县重点推广的良种。
花生50年代,主要品种为大麻壳。60年代,引进山东伏。70年代,引进白沙1016,该品种是广东省澄海县白沙农场杂交育成的花生品种。1973年至1975年,连续参加全国花生良种试验,效果较好。1975年引进县内,果实坚韧,不易脱落,亩产150~200公斤。
豆类
大豆建国前,和县南乡盛产大豆。品种有六月爆、八月白、大青豆。70年代,推广跃进5号,该品种系山东菏泽地区农科所育成,亩产150公斤左右。1983年,引进河南省农林科学院经作所育成豫豆2号,试种成功。
蚕豆大青片是和县多年种植的当家品种,亩产150公斤左右。1980年,从江苏启东县引进启豆1号试种成功,抗锈病、赤霉病,亩产200公斤以上。
(三)肥料
塘泥塘泥能改良土壤,是和县主要的农家肥之一,每年冬春,圩区农民用大盆在沟塘中捞塘泥,丘陵地区农民结合兴修水利,挖塘挑泥,作为水稻底肥,午季作物的越冬肥。1952年全县有捞泥盆2万余张。随着化肥的推广,捞泥盆逐步减少。80年代,一般不用塘泥下田。
土杂肥农民利用空隙时间铲草皮、千脚土、换灶土、老墙土等在家前屋后堆制土杂肥。50年代末,为解决双季晚稻肥料不足的问题,一度推广挖“田头窖”(在水稻田头、挖土坑、以塘泥、秸杆和杂草等混合沤制肥料)。还有“牛尾灶”(改造烟囱使烟囱口向下,形似牛尾,烟经过杂土堆,可制作肥料)。1952年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后,每年利用节日,全县统一行动结合打扫卫生进行积肥。1957年,全县组织22.39万人,打扫室内和环境卫生,打扫牛栏猪圈,消除杂草、垃圾、污水沟等共积肥42.7万担,每年春季,县直机关干部还组织1至2次送肥下乡活动,支援附近生产队。
饼渣肥主要是菜饼、棉饼。菜饼是旱粮作物的优质底肥,也可用作水稻追肥。棉饼除作肥料外,还用于耕牛、生猪的饲料。由于棉花、油菜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棉、菜饼数量较多。1955年菜饼128.6万公斤,棉饼497.6万公斤。1976年菜饼上升为503万公斤,棉饼为598万公斤。1980年菜饼737万公斤,棉饼为847.5万公斤。1984年后,棉花面积减少,菜籽原料调出较多,饼渣肥相应减少。1988年,菜饼降为150万公斤,棉饼降为148.4万公斤。
厩肥和县主要是以养猪积肥为主。1949年,全县养猪1.35万头,平均38人养一头猪,大部分是放养,积肥量很少。60年代,注意圈养猪造肥,开展群众性搭猪圈活动,全县有70%的养猪户搭了猪圈,增加造肥量。1976年,生猪饲养量增加到18.35万头,造肥1000余万担。1980年后,生猪饲养量略有下降。从1986年,开始逐年回升。
绿肥有青草、蚕豌豆秸和红花草等。每年春天,妇女打秧草(青草),作为秧田和水稻田的底肥,水稻田每亩20担左右,并种植一部分蚕、豌豆和红花草作为绿肥。随着耕作制度改革和扩大双季稻面积,绿肥面积逐年增加。1953年为2.55万亩,1958年为8.55万亩,1965年为13万亩,1976年增加到34.83万亩,系种植绿肥最多的一年。为解决双季晚稻底肥不足的问题,各地还采取秸草还田的办法,以一部分早稻秸草,作为双季晚稻底肥。1980年后,绿肥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81年为11.47万亩,1988年只有1.2万亩。
化肥建国初期,主要靠使用农家肥,化肥使用量不大,1952年,化肥施用量23吨,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全年施用化肥1620吨,一度推广含氮、磷、钾的颗粒肥,并进行以磷增氮的试验,每亩红花草田,施磷肥15~20公斤为宜。由于农作物复种指数提高,故施化肥量增加。1962年,为1388吨。1977年增加到12231吨。1979年12月至1985年4月,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发现全县土壤普遍缺磷、钾,尤其是沿江沙土地区,土壤速效磷、钾含量低,降低氮肥的肥效。县农科所于1982年进行氮、磷、钾不同用量的配比试验,早稻每亩施氮肥8公斤。N、P2O5、K2O配以1∶0.5∶1的产量最高,亩产411公斤,比不施化肥的增产82.6%。每元商品肥可增产10.5公斤左右。并在新桥、沈巷、石杨等区试验推广。80年代,农民施化肥能根据土壤和作物的需要,合理搭配氮、磷、钾的比例。1980年施化肥33622吨。1988年施化肥13257吨,其中氮肥12480吨,磷肥654吨,钾肥123吨。
(四)农作物保护
病虫害
粮食作物的主要病虫害。水稻病害有绵腐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干尖线虫病,恶苗病。水稻虫害有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叶蝉、褐稻虱、稻飞虱、稻蓟马、蝗虫、斜纹夜蛾。麦类有锈病、赤霉病、白粉病、黑穗病、杆黑粉病、纹枯病、线虫病、小麦蚜虫、粘虫等。
宋代绍熙五年(1194),“八月蝗冬饥、人食草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飞蝗蔽天”,知州徐世连亲往蝗灾地区,发动群众捕杀,喜获丰收,故城内建有“清廉祠”。民国期间,因旱蝗虫灾害,时有发生。
1955年,水稻三化螟危害严重。1958年,斜纹夜蛾危害山芋、水稻等农作物。1963年,在西埠乡发生小麦黑穗病和毒麦。1971年,在秧苗带土移栽时发现水稻潜叶蝇。1972年,小麦粘虫、赤霉病流行。1979年,石杨乡小麦黑穗病面积达90%。1980年,水稻褐稻虱发生,次年,又出现稻纵卷叶螟。1982年,水稻白叶枯病蔓延,稻田面积达25.2万亩,损失较重。1987年,水稻发生稻飞虱、白叶枯病。1988年娘娘庙乡发生蝗虫,受害稻田3000余亩。
棉花有炭疽病、立枯病、角斑病、茎枯病、枯黄萎病、盲椿象、造桥虫、地蛆、地老虎、蚜虫、蓟马、红蜘蛛、叶跳虫、卷叶虫、金钢钻、斜纹夜蛾、棉铃虫、红铃虫等。1958年,棉花斜纹夜蛾流行。1963年棉花红铃虫严重。1965年,在姥桥乡首次发现棉花枯黄萎病。1969年,斜纹夜蛾再次普遍发生。1973年,棉花红铃虫普遍出现。1974年,棉花枯黄萎病有零星发生,县棉花原种场也发生该病,为防止蔓延,迁址绰庙乡军民圩。1977年,再次出现黄萎病,面积272亩。1982年至1983年,开始棉花枯黄萎病普查,面积达11万亩。此后,由于轮作调茬和选择优良品种,枯黄萎病得到了控制。
油菜有菌核病、霜霉病、白锈病、蚜虫、潜叶蝇、菜粉蝶等。
防病措施
1955年成立县病虫害测报站。1958年后,分别在城北、沈巷、西埠等公社设立水稻、棉花病虫害测报站。至1973年,全县共建立测报点7个,各区均配备不脱产测报员1—2名。1975年撤销县病虫害测报站,成立县植保植检站。1984年,县植保植检站配备专职植物检查员,各乡配备植保员1名。1987年各区配1名兼职植检员,形成了全县植保植检网络。
农药有波而多液、西力生、赛力散、煤油乳剂、二二三乳剂、氟汐酸钠、砷酸铅、砷酸钙、棉油皂、鱼藤精、666、1059、1605、3911、抗菌剂401、多菌灵、井岗霉素、代森锌、稻脚青、敌锈纳、敌克松、苏化203、乐果乳剂、敌百虫、敌敌畏、杀螟杆菌、杀冥松、杀虫脒、托布津、三氮杀螨醇、杀虫双、敌杀死、速灭杀丁、呋喃丹、川化018、瑞毒霉、叶蝉散、氧化乐果、粉锈宁等。
建国初期,水稻、棉花的虫害主要采取灯光诱蛾、人工捕捉的办法。1953年后,推广二二三乳剂、666、1059、1605等化学农药。1954年施用化学农药1000公斤。1955年,增加到2.3万公斤。1956年上升为23.2万公斤。60年代后,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治早、治少、治了”的方针,并针对害虫对1059、1605等农药产生抗药性,治虫效果下降的现象,逐步更新,使用广谱、高效、低残留、保护益虫的“仿生性”新农药,如杀螟杆菌等。1963年,施用农药11.9万公斤。1965年,发动43200多人次,防治水稻三化螟面积达21.5万亩。1982年,全县进行水稻虫害的天敌资源调查,获得安徽省农业厅的嘉奖。1984年至1986年,根据巢湖行署农业局的部署,和县、含山、无为三县,组织水稻百万亩病虫综合防治示范片。和县沈巷、新桥、姥桥3个区防治水稻33万亩。同时,强化领导,建立县、区、乡和农业部门承包责任制;农业部门提供病虫害信息和防治方法、措施,进行技术指导。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检查督促;各区、乡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做到统一购药、统一组织、统一防治、统一收款。1988年,施用农药30.5万公斤(不包括群众在外地自购),同年推广粉锈宁、防治穗期病害,获安徽省农业厅颁发的三等奖。
注意引进抗病虫新品种,适当轮作换茬,加强水肥管理,均是预防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四、农场
稻麦良种场1954年4月,在乌江区居茶庵村,成立和县农场,有耕地264.25亩,职工19名,其中技术人员3名。1956年,迁往姥桥区新桥乡郑兴圩。1958年,和县与含山县合并,保留含山县农场,撤销和县农场。1967年,装甲兵后勤部一个营,在石杨区开垦荒地,创办农场。1975年,该营撤离石杨,农场移交,恢复和县农场。后因驷马河疏通,将该场截为南北两块。1979年将南场改为和县稻麦良种场,有耕地1350亩,固定资产25.61万元,职工188人,平均年产粮食250吨,油料45吨,提供稻麦良种40吨左右。
棉花原种场1953年,在和城南门外,成立和县农业试验示范场(又称县委试验场)。1965年改为棉花原种场。1974年,该场棉花发生黄萎病,为防止蔓延,迁址绰庙乡军民圩(原为军垦农场),也因开挖驷马新河将和县农场劈为南北两场,北场划为棉花原种场。1988年,该场有耕地1693亩,固定资产31.33万元,职工198人,每年可培育棉花原种5万公斤,油菜良种10万公斤。
下一篇:第五节 蔬菜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