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康熙《含山县志》载,明万历十七年(1589)、崇祯十四年(1641)均有大疫。民国23年(1934)安徽省统计年鉴记,含山发生霍乱传染病248人、死亡110人;天花患者1250人、死亡551人;流行性脑炎患者21人,死亡5人;赤痢患者1059人,死亡519人;伤寒患者1219人,死亡829人;猩红热患者61人,死亡41人。陶厂、关镇一带民国21、29、35年先后三次霍乱流行,铜庙孙庄村孙桂植家死4人、孙长林家死5人;1945年,铜闸镇霍乱流行,镇上关门闭户;1946年林头支吴村、腰郭村霍乱流行,患者500余人、死亡36人。此外,运漕镇、长岗山王村、骆集三官庙都曾有霍乱流行,仙踪西江淮、大缪、朱庄等村恶性痢疾流行;环峰、仙踪以及县境大部分地区疥疮患者普遍。民国县政府也曾开展预防工作。民国34年,全县种牛痘225人,注射霍乱疫苗148人,伤寒疫苗66人,脑炎疫苗60人,接受疫苗防治,大都是县城、集镇的富有阶层,广大乡村群众只能烧香求佛、求助鬼神。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发挥卫生防疫站指导中心作用,组建三级防疫网,区、乡、镇配专职防疫员,行政村医疗室有专人负责防疫工作。
一、预防接种
1951年免费接种牛痘苗51000人份,霍乱疫苗4225人份;1952年春季种牛痘为133343人,接种霍乱四联疫苗24661人,鼠疫苗57513人;1955年增加白喉类毒素接种;1957年增加白喉菌苗接种,1958年增加痢疾噬菌体接种;1961年接种卡介苗,1965年推广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小儿麻痹丸)口服,1966年给基干民兵注射破伤风类毒素;1968年,在褒山、姚庙两公社注射钩端螺旋体菌苗;1970年开始接种麻疹疫苗;1971年推广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1982年起停止牛痘苗接种;1984年,增种“百日破”三联制剂,每年完成接种任务数万至数十万人份。免疫期较长的百类、乙苗、糖丸、麻苗、卡介苗、痘苗、破类等,有效地控制了有关疾病的发病率。
本县从1957年起,实行计划免疫,按时进行初种、复种,城乡实行《预防接种分户卡》,以生产队装订成册;1978年设儿童预防接种卡,10周岁以下儿童按出生先后顺序分组,做到集中方便、登记方便、接种按时、不遗漏。197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白喉、脊髓灰质炎、麻疹发病率分别比1975年下降91%、86%、77.8%、71%。至1988年,白喉和脊灰分别在9年和7年中,只发现一例。1978年,省计划免疫会推广含山县经验,巢湖地区在县召开计划免疫现场会。
二、几种传染病的防治
副霍乱
1963年,县举办防治副霍乱训练班,培训位于水陆交通要道区、乡卫生院临床医生和防疫医生68人,对饮食、服务行业、交通工作人员注射霍乱菌苗8435人份,组织2个抢救队,连续4年,县境内未发现病人。“文化大革命”期间,预防处于停滞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人民政府采取加强饮食、食品行业卫生监督和监测,开展三管(饮食、水、粪)系列措施预防。1983年,林头镇鼓山行政村发现副霍乱病患,疫情涉及县境5个区、15个乡镇、35个自然村,患者44人,带菌者15人。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抢救队,采取疫区消毒、疫源检索、封锁疫区等措施,有效控制疫情发展。1984年至今,未发现病例、带菌者或阳性水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建国后,流脑于1958年、1963——1968年、1977——1979年三次大流行。以1967年最为严重。1967年1——4月统计发病人数2296人,占总人数8.56‰;死亡105人,死亡率46‰。1977年,由于采取积极防治措施,全县发病人数降为484人,发病率为1.4‰。
麻疹
俗称“痧花”,患者能终身免疫。县内广大乡村流传“痧花,每人一生必患一次”的说法。建国前,无特殊方法预防,故常有起伏性发生。1957年前,试用紫草根煎剂给6个月至6周岁儿童10205人饮服,预防有效率达84%。1970年后,凡七周岁儿童,普遍注射“减毒活疫苗”,发病率大大降低。
白喉
县内农村俗称“起蛾子”。历史上呈散发性,每年数例、数十例不等,有时也出现局部流行。1971年,关镇发现41例,患病率为8‰,死亡7人。其中圣河行政村发病20人,铜庙行政村10人,其余8个行政村为11人。1976年,实行预防接种免疫,发病人数极少,1977年、1980年、1983年各发现一例。
流行性感冒
1957年春季,县境内发生一次大范围流行,4月20至5月31日,病患人数达4354人。含山中学500多名学生中,患者达120人,县财政局职工病患率达95%。县卫生局医务人员深入患区,采用“阿的平溶液”滴鼻,用漂白粉进行饮用水消毒,控制患区的发展。
狂犬病
1982年,县境由于受自北向南狂犬病疫情蔓延影响,4月12日,半湖公社半湖大队小李村发现首例狂犬病,患者死亡。至1988年底止,全县共发现18例,全部死亡。病患者,分布在半湖、张疃、东山、巨兴、仙踪、张公、姚庙、海口、关镇9个乡15个村庄。
炭疽病
70年代起,县境发生3次炭疽病流行。1975年7月,和县腰埠青春行政村,发生耕牛和人炭疽病,因牛肉、牛骨出售给含城供销社收购组,牛肉在县城市场出售,内脏丢弃路边田头留下隐患;1977年4月至6月,关镇司徒庙村、傅村、大杨村发生耕牛和人炭疽病,死亡耕牛8条,9人患病;1984年7月,无为县陡沟、凤凰两乡3个行政村、4个自然村发生耕牛和人炭疽病,牛皮、牛骨出售给运漕镇供销社收购组,牛肉在运漕市场出售,再留隐患。县卫生防疫系统在三次发病疫区受污染的环境,采用20%漂白粉液喷洒消毒,对皮骨集中烧埋。对关镇发病区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发病村庄479人,进行预防性服药,对1025头耕牛进行预防注射,同时灭狗21条。近几年,县境内未发现炭疽病患区。
钩端螺旋体
1967年,首次在褒山、姚庙两个公社发现钩端螺旋体病患者74人。1968年起,县防疫中心对疫区进行“钩端螺旋体”菌苗预防注射,至1972年未发现病例。1978年,谢集公社大马村马西衡,男10岁,因“脊瘫”住省立医院,诊断为“钩体性脑膜炎、脑血管闭塞症”,经血清鉴定为“钩端螺旋体”、“波摩那群”。1980年褒山公社小冯村发生痢疾流行,在病患者中发现部分病例,类似“钩端螺旋体”病,县防治中心,采血清4份,送省防治站鉴定,三份阳性为“波摩那群”,由于“钩端螺旋体”型别较多,目前对县境流行情况不明。
流行性出血热
县境偶有发现,感染原因不明,流行情况不清。县防疫中心疫情记载:1979年12月发现2例病人,1是骆集公社邵集大队曾春江,男34岁,经巢湖地区人民医院诊断治愈;1是血防站检验士刘荣福,男47岁,经省立医院诊断治愈。1984年发现2例,1是东山乡看花行政村秦大红,女、14岁,5月15日发病,经南京鼓楼医院诊断治愈;另1是模具厂材料仓库保管员郑贤年,男32岁,11月12日发病,经安徽省立医院诊断治愈。
麻风病
1960年元月起,麻风病院收治病患。现已完全控制,无新病例出现。
疟疾
县境内几乎各个村庄都有疟疾病患者。1970年出现一次大范围的流行,病患人数45528,占全县总人口的15.13%,发病率达20%以上的地区,有关镇23.55%、仙踪22.89%、九连22.59%、姚庙21.05%;发病率在10——20%之间,有褒山、东山、张公、骆集、昭关、谢集、铜闸、海口、黄墩、林头、福山、张疃、清溪、半湖等“个公社;陶厂公社6.5%;含城4.93%。1971年后,县防疫中心采取服药预防和抗复发治疗,发病率逐年下降;1973年,苏、鲁、豫、皖、鄂五省实行疟疾联防,通过两根治、一预防,大力灭蚊措施(两根治,现症病人根治,两年内有病史者根治和流行期预防服药,消灭传染媒介——蛟),对年发病率超过5%的村庄进行全民性休止期根治,全县服药20777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3.4%;1988年,全县疟疾发展数176人,发病率为44.6/10万。
头癣
县境历史上均有散发性发生,群众称之为“秃头”。1958年起,县卫生部门开展三年时间的大规模防治,共治疗14000余人次;1978和1979年上半年复治854人次。1979年9月,县防治指导中心,开办头癣病防治训练班,培训区乡卫生院临床医生和防疫员40余人,培训班结束,深入农村重点病患区普查普治,查治病患865人。1980年10月,再次对全县各社镇逐队逐村普查,学校学生全部查,村庄儿童大部分查,头癣病史病患者家属个个查、社员群众线索查,普查原病患637人,未愈患者111人、普查人群111831人,镜检病发210份,发现新患者372人,对未愈和新患,采取填写个案病历,及时发给灰黄霉素片一个疗程剂量,10%的硫磺软膏一袋,2.5%碘酒1小瓶,予以治疗。1981年统计,从1977年起全县共发现头癣病1659人,患病率为4.74‰,反复治疗2290人次,治愈1650人次;在登记较完整的1605例病患中,男947人,女631人,男、女比约3:2,15岁以下儿童1282人,占79.9%,均系黄癣,轻小型病患占50%以上。1985年为做好县头癣病基本消灭巩固工作,抽查九连、关镇、东关、仙踪、半湖5个乡在校小学生8798人,仅发现头癣病患者62人,当年治愈。
钩虫病丝虫病
钩虫病俗称黄痨病,丝虫病,俗称粗腿病,县境含北丘陵地区流行钩虫病,含南圩区流行丝虫病。
建国后,医疗防治中心开展钩虫病、丝虫病普查普治,曾掀起两次高潮,1958年至1961年,全县共血检317961人次,阳性3507人次,阳性率平均为1.1%;粪检38595人次,阳性14208人次,阳性率平均为36.8%。截至1964年,治疗丝虫病患者16348人次。1971、1972年全县先后开展一次血、粪检工作,血检182220人,阳性3760人,阳性率2.06%,对查出的病患者分别给予海群生或灭虫灵进行治疗。
1982年11月,验证丝虫病防治效果,防疫中心选择全县东、西、南、北、中的仙踪大庙大队、张公官塘大队、清溪皖山大队、林头双前大队、黄墩三耿大队采血检验,采血片5056张,用瑞氏染色法镜检,结果阳性36人,阳性率为0.71%。大庙大队未发现阳性,三耿大队最高,占31.7%;皖山为0.36%,官塘为0.26%,双前为0.098%。1988年,全县血检36959张,阳性片12人。
肠寄生虫
1986年5月,省人体常见肠寄生虫病分布调查技术训练班在县举办,分组抽查县境生产方式、物理环境各不相同的运漕、海口、福山、清溪、巨兴、姚庙、褒山、含城等8个乡镇3岁以上人群4105人的肠寄生虫病分布情况,受检率96%,总患病率75.6%,其中蛔虫2584人,感染率62.95%,钩虫1371人,感染率33.4%,鞭虫848人,蛲虫126人,溶组织阿米巴30人,肠阿米巴84人,哈氏粪阿米巴7人,贾第虫50人,姜片虫6人,肝吸虫26人,粪类原线虫8人,东方毛原线虫1人,异型吸虫1人,绦虫1人,共14种虫种。肝吸虫属首次发现。调查填补省虫类分布的空白,在全国起率先作用。1987年调查褒山、东山、九连3乡中、小学生3941人的人体感染情况,受检率为82%,查出蛔、钩、鞭、蛲、姜片等虫2681人,感染率68.02%,全部进行治疗。1988年再度给仙踪等9个乡镇47所中、小学校学生8415人进行检查,受检率68%,肠寄生虫感染率占57%,全年累计查8517人。肠寄生虫查治工作在继续进行。
三、地方病防治
地方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克汀病简称“两地病”,此病查治始于1984年。县选择昭关乡试点,1985年又在全县普遍开展。共调查7——14岁在校学生45230人,发现甲状腺生理性增大11052人,甲状腺肿病患1873人,肿大率21.7%,患病率6.06%,合计调查75127人,甲状腺生理性肿大15729人,甲状腺肿病患5120人,肿大率为29.7%,患病率为6.79%。在5102人中,男2855人,女2247人,弥漫性5019人,结节型56人,混合型27人;I度病人4867人,Ⅱ度病人188人,Ⅲ度病人32人,Ⅳ度病人15人。成人男女之比1:1.94,儿童则为2.13:1;从分类来看,成人和儿童均以弥漫性多见,成人占97.35%,儿童占98%;从分度来看。成人ⅢⅣ度病人占2.5%;儿童仅1例,I度病人占98.8%。1986年10月,省“两地”病科所学术座谈会在本县召开,并在县内检查3123人,甲状腺肿1084人,肿大率为34.7%,检查出克汀病5人,亚克汀病10人,同时,对560名学生作智力测定,送合肥作脑干诱发电检查,听力脑干诱发电检查各30人,采集血、头发、尿标本620份,水、土,矿石标本330份,送省测验中心作碘和微量元素测定。1987年、1988年共防治“两地病”14755人,用碘油丸治疗14285人,碘砖供碘试验治疗47人。1988年底,省检查组在县内复查考核,抽样调查9所中、小学7——14岁在校学生2357人,15个乡的15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的居民3734人,结果认定姚庙、骆集、昭关、褒山、铜闸、海口6个乡镇为“地甲”流行区。
四、偶发病防治
1959至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中,农村浮肿(含消瘦),子宫脱垂(含闭经)、哮喘、青紫“四病”普遍。1959年全县浮肿病4200人,县卫生部门抽出医务人员206人,设82个医疗点,分片集中收治。1960年,抽出医务人员105人,设41个治疗点,收治病人2588人。1961年县开展“四病”防治,由卫生、妇联、民政、财贸等部门组成生活福利办公室,专拨经费54000元,大米23436.5公斤,黄豆2721.5公斤,食油558.5公斤、糖10000公斤,肉类828.5公斤,鱼虾6736公斤,蛋类500公斤,增加病人营养供给,抽医务人员235人,行政干部163人,设治疗点139个,收治浮肿病5015人,消瘦病7233人,小儿营养不良3337人,妇女子宫脱垂3628人,闭经15715人,合计34938人次。1961年后,农业生产形势好转,病患逐渐痊愈。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发现“青紫病”551例,死亡40例。发病主要原因,主要食用过量野菜,患者出现亚硝酸盐中毒急状,抢救措施为静脉注射1%美兰溶液,效果显著。
1961年5月,县境发生哮喘病例,继后,各区乡农村继续出现哮喘集体发作现象。至8月份,全县发病人数2261人,主要病患区在清溪、环峰两地,发病原因不明,病患特征为先有咳嗽,继而哮喘。严重病患卧床休息,病期5至10天自愈。据清溪苍横大队白马湖村调查报告,全村52人,7月份患者30人,其中哮喘病23人,男性45%,年龄在5——58岁之间,20例检查所见,90%有急性咳嗽、腹痛、发热;3例发热期间出现风诊、皮肤搔痒,全部有肝肿大,程度为6——0.5厘米,质中等硬度,有显著压痛,30%肝肿大、肋小2厘米,轻度压痛,70%发病体温在37.5℃——38℃之间,30%有心脏收缩期杂音,50%病后显著消瘦。县境每至寒冬期,凡有病患史的就开始发病,春暖逐渐好转。
五、高发病调查
1977年7月县组织县、社、队医务人员545人,对1974年至1976年全县三年间全部死亡人口和死亡原因进行一次回顾性调查,以肿瘤为重点进行分析。县境三年总人口为1021152人,三年实际死亡人数为6288人,总死亡率为615.77/10万,其中,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为1089人,死亡率为106.6/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17.3%,居20类死因的第一位,外伤中毒第二位,呼吸系统疾病第三位。三位死因位次与巢湖地区统计符合,与安徽省比较,略有区别(省恶性肿瘤第三位)。
县内三年恶性肿瘤死亡年度分布,1974年340人,死亡率103.47/10万;1975年370人,死亡率108.44/10万;1976年373人,死亡率107.93/10万。恶性肿瘤种类分布,三年死亡人数中,胃癌最高,死亡人数434人,死亡率42.5/10万;其次是食管癌,死亡人数231人,死亡率22.62/10万;第三位是肝癌,死亡人数124人,死亡率12.14/10万;其中消化系统癌症占79.46%,宫颈癌的发病率也较高。女性癌症中占第三位,死因超过肝癌。性别分布,男性高于女性,二者性比值为1.47。在年龄分布方面,按5岁一组分段看,发病随着年龄段增高,15岁以下最低,20岁组以上至40岁组以上逐渐上升;45岁组以上,迅速上升,70岁组达最高峰。不同年龄组段的前几位主要恶性肿瘤类别及其构成也有明显不同,15岁以下的白血病,恶性淋巴病为主要死因;25岁至45岁组肝癌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癌症;45岁至70岁组,胃癌、食管癌、宫颈癌、肺癌的死亡,均明显而迅速地上升。在地区分布上,则看不出明显的地区连贯性和地理差异。
外伤中毒及意外死亡占县全部死因的第二位,其中以意外死亡(溺水、车祸、电击及其他)最为突出。三年死亡1034人,死亡率为101.25/10万,尤以溺水、自杀为最,三年中溺水死亡510人,自杀死亡224人,是意外死亡的前两位原因。
呼吸系统疾病是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三年死亡822人,死亡率为80.49/10万,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死亡385人,肺炎死亡331人,两者相加,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87.1%。
心血管疾病占县内死因第四位,三年死亡人数597人,死亡率为58.46/10万,连同脑血管病、动脉硬化心脏纳入,死亡人数增加到1228人,死亡率则为120.25/10万,成为全县第一位死亡原因。在心血管疾病中,肺心病死亡368人,占心血管疾病的61.64%,其次是风湿病,死亡114人,占19.1%。
新生儿疾病是死亡第五位原因。三年中死亡514人,死亡率为50.33/10万。三年县内婴儿出生19005人,各种原因致新生儿死亡876人,死亡率46.09‰,新生儿破伤风死亡263人,死亡率高达13.84‰。
恶性肿瘤普查1981年11月,县卫生医疗系统组成恶性肿瘤普查组,在县境内对1977年至1981五年间发生的恶性肿瘤进行回顾性调查。五年间,县共发现30余种恶性肿瘤,病人总数1125人,总发病率62.36/10万,发病人数分别为165人、212人、241人、247人、260人,呈逐年增多趋势,发病年龄0——9岁3人,占0.27%;10——19岁9人,占0.8%;20——29岁16人,占1.42%;30——39岁5人,占0.44%;40——49岁146人,占12.98%;50——59岁443人,占39.8%;60岁以上457人,占40.62%。以40岁为段,以上占92.98%;年龄最小为7岁(胃癌、血癌各1例)。男性803人,女性322人,男女之比为2.49:1;农民947人,占农业人口57.8/10万,非农业人口患病178人,占非农业人口107.46/10万,两者为5.32:1;从发病地区来看,运漕、含城两镇较多,五年平均发病率含城为0.58%,运漕为0.77%;其次是关镇,平均发病率为0.50%,最少是福山,平均发病率为0.16%;从肿瘤分类看,患病率占前3位的依次是胃癌、食管癌和肝癌,与1977年调查一致。三者共发病841人,占五年恶性肿瘤总数的74.76%。调查分析恶性肿瘤与过去患病史、饮酒、吸烟、吃咸酸菜、硬性和热性食物等生活习惯及生产胎次、家族患病史、患者性格以及地区分布、粮食中黄曲霉素含量等皆有程度不等的关系。
高血压病试点调查1980年9月25日,县卫生局在巢湖行署卫生局指导下组织县、区、镇10名医务人员组成调查组,对褒山公社一统碑大队和严褒大队大蔡村3785人口中的16岁以上社员2283人进行血压测定、实测2069人,检查率90.6%,发现患者94人(含临界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48%以上,占16岁以上人数的4.12%,占实查人数的4.48%。纯高血压患者62人,占总人数的1.6%,占实查人数3%;男43人、女51人,45岁以上占86%,年龄最小者仅17岁。
结核病流行试点调查1976年10月、11月、县卫生局组织医务人员,在褒山公社华阳大队进行调查,华阳大队15周岁以下儿童863人,接受结核菌素试验者834人,检验率96.6%,复检结核菌素反应人数827人,复检率99.2%,结核菌素试验阳性99人,阳性率11.97%,其中强阳性51人,占阳性人数的51.5%,对结素试验阳性和16岁以上成人给予胸部透视,应胸透1189人,实际胸透1080人,检验率90.8%,发现结核病患者21人,其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人,活动性结核患者占检查人数的1.1%。99名结素试验阳性儿童中,胸透91人,发现患肺门淋巴结核的3人,肺门钙化点1人。华阳大队,位于县城东北5公里的褒山乡,北端伸入华阳寺山中,交通不便,结核病感染发病率较高。1987年省结核病防治所协助县防疫中心,在县东关水泥厂、东关陶瓷厂、东关镇办水泥厂、巢湖化建矿4个厂矿职工进行肺结核病普查,接受普查职工1824人,实验1623人,受检率88.98%,发现肺结核病灶19例,检出率为1.17%;同年,对铜闸、运漕小学一年级学生321人进行结素试验,阳性率65.2%。遂采取积极治疗、预防措施。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