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专职科技人员少,绝大部分科技人员在本职岗位或生产第一线,取得许多科技成果。1980——1985年,全县共有科技成果42项,其中获部奖3项、青少年小发明奖5项、省奖10项、地级奖18项。1986——1988年,全县共有成果63项,其中厅级40项,地级23项,并有100多篇论文发表。
一、科技论文
《蟾酥制剂治疗猪瘟病》农林局路光撰写,刊于安徽农林科学院主办的《安徽农林科学试验》1974年6期,次年又刊于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科技消息》第5期。
《8.75mm双镜头连续电影放映机》含山师范汪俊撰写,刊于宁夏机械厂研究所主办的《电影机械》1975年第5期。
《土法治取沼气》高垄村刘义华撰写,刊于1975年5月13日《文汇报》。
《应用硅胶片进行抗菌药物对致癌性大肠杆菌的抑制试验》农林局路光撰写,刊于《兽医科技杂志》1981年11期(部级)。
《水稻全息定域选种实验》县农科所张仕贤撰写,以确实的数据证实了全息生物学在水稻选种上的应用效果,刊登于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文集上。
《生物全息律在理论研究和育种实践上的应用》县农科所张仕贤撰写,刊于《潜科学杂志》1983年第5期。获地区科协优秀论文三等奖。
《安徽省沿江稻区不同耕作制度经济效益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县农科所葛世升、贾荣春等合写,刊于《土壤肥料》(部级)1984年6期。
《土壤图的油彩着色法》县农林局路光撰写,刊登于《土壤肥料》1985年5期。
《丘陵地区血吸虫病消灭后监测方法的研究》县血防站沈珍瑞等撰写。刊于1986年第二期《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上(国家级)。
《碧蛾蜡蝉在茶园中空间分布类型及抽样技术研究》县农业局徐自伦撰写,刊于《茶叶通报》上。
《昭关银须和昭关松针》由农业局徐自伦撰写,刊于《中国茶叶》,获地区科协优秀论文三等奖。
《百草敌防除麦田杂草效果好》由农业局余德榜撰写,刊于1987年《农业科学》杂志。
《籼稻做双晚应持慎重态度》由农业局余德榜撰写,刊于1987年《农业科学试验》杂志。 二、部分科研成果简介
刀齿滚耙1960年由县农具厂研制成功。水旱田皆宜,且比原先的滚耙提高工效4倍,被全国农具改革现场会列为先进产品,向全国推广。
8.75mm双机件连续放映机1974年由县“五·七”大学汪俊研制,实现不停机换片,连续放映。具有延长放映机使用寿命、音量大、音质好的特点,在国内居领先水平。
单组插秧机1978年由县农机所胡同有等研制成功,由机架、减速器、船底板加驱动轮、工作轮构成。具有工效高(每日八小时计,能插秧15亩),能增产(通过对比试验,机插比手插增产3%——5%),均匀度好,深浅一致等特点,并能调节行距,曾一度推广,后因机器存在一些缺点,逐渐停止使用。
高频可控硅脉冲电蚀加工机床1974年由农机厂研制成功。应用该机床加工,可提高中、小锻模、冷冲模的加工效率,简化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精度。可控硅在机床上的应用是一门新技术,这种机床是安徽省缺门产品。
丘陵地区血吸虫病消灭后监测方法的研究由县血防站进行研究,属“全国血研会流行病学专题组重点课题”之一。目的在于探讨丘陵地区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监测方法。县血防站经过5年对人、畜、水生植物及船、排所做的大量监测检查,提出方案。为本县及全国同类地区的血吸虫病消灭后血吸虫监测提供了参考。获1986年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柴油裂化煤气,废水中焦油的喷烧处理1978年由县灯泡厂鲍常生主持进行。根据焦油的可燃性,采用高压雾化,喷烧方式再利用。该成果经济效益显著,年可节煤约30吨,增加发气量,同时,可延长坩埚使用寿命。
水稻全息定域选种实验县农科所1984年开始研究,由张仕贤主持。经过四年研究,以确凿的数据证实全息选种在水稻上的显著增产效果。是新兴学科——全息生物学在水稻选种上的应用。在国内居领先水平,受到有关专家教授的好评。
小麦缺氧储存1979——1985年由粮食局储运股进行研究,1985年研究成功,使用该方法可节省保管费用,减轻劳动强度,同时避免化学药剂薰蒸造成污染,保证粮食质量。
远红外线干燥技术的应用供电局1979年研究。改变压器烘房的耐火螺梗电阻丝加热干燥为碳化硅远红外线辐射加热干燥。可降低功耗(从23KW降到13KW),节电43.5%,同时烘干时间由100小时缩短到80小时,烘干质量也有所提高。
麦、肥、稻耕作制度的研究1979年由县农科所进行,1981年完成。实验结果表明:麦、肥、稻轮作收获的粮食比原来的采取传统耕作制度每亩净增产24%,达159.8公斤。麦、肥、稻轮作制度,比原有的传统耕作制度更有利于农业生产,推广后深受群众欢迎。这种耕作制度现已成为本县主要耕作制度之一。
三、推广成果
沼气
沼气利用始于1958年。1974年夏季在农村推广。当年,地区在本县办第一个沼气试点池。到1975年底,全县共建池7个,容积66立方米,有3个投入使用,计容积22立方米。到1976年5月,全县10个公社办了71个试点池,沼气有效容积达922立方米,九连公社双垄大队小圣生产队实现沼气化,是全地区第一个实现沼气化的生产队。1976年,地区在本县召开第一次全区沼气工作现场会。会后,九连公社在很短时间内就建池50多个,双塘大队李屋队也实现沼气化。后由于组织上无人抓,加之经费、物资不落实,使沼气推广处于自流状态,逐渐落后于相邻县、市。到1977年,全县13个公社仅建池123个,大大落后于和县、庐江等地。1978年全县也只建池195个。
1985年4月4日,县成立农村能源办公室。沼气工作又提上日程。1985年,先后在褒山、昭关、谢集、福山等乡各建一个混凝土沼气池,作为推广沼气池的样板。县先后建立的一些沼气池,一直使用至今,效果很好。1987年,昭关乡农户李定雨将厕所、猪圈、沼气池联在一起,成为“三结合”农业生态模式,效果更佳。
省柴灶
1985年10月,县被列为国家省柴灶试点县,遵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究效益”的能源方针,在全县范围内普及省柴灶。县政府成立农村能源领导小组,区、镇、乡相继成立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省柴灶普及工作。
通过外出参观,结合群众习惯,县研制成“含山——I”型省柴灶,占地少,清洁卫生。经测试,热效率高达25%以上,比老式灶高10%以上。
为推广使用,同时在21个乡、镇各建一个标准示范点,每点20户以上,边建灶边培训,以老带新,先后培训670人次,普及省柴灶知识。至1988年6月底,全县共建各级省柴灶示范点70多处,改进省柴灶近7万户,占全县总农户的92.5%,安装节能水箱16500多只,合格率高达96.66%。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含选一号”水稻新品种
1959年选育成功,具有秆粗,不倒伏、耐旱、抗寒、抗病虫害力强,穗大、壳薄、出米多、粘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在全县广泛推广。
“含山二号”大麦新品种
1960年选育成功。原名“三月黄大麦神”,比一般大麦增产10%——20%以上。
白僵菌杀松毛虫
由县林场执行。1971年5月,在约5亩的马尾松林放菌。结果,无论是大面积防治还是小面积喷撒,松毛虫死亡率都在80%以上,取得显著效果,为江淮地区推广应用白僵菌农药治虫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全县主要科研成果获奖项目表

“4115”农药应用研究及推广
1974年由县农科所负责进行。结果表明,“4115”农药可以因地取材,自种、自采、自制,不耽误治虫季节,同时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且杀虫率高达85%以上,是889乐果成本的十至十五分之一,对稻飞虱、稻叶蝉、棉蚜虫等杀虫效果更佳,被称为“一扫光”,在全县推广使用。
甘兰型油菜的大面积推广
本县1979年以前的油菜是白菜型的,是当地的老品种,产量低,出油少。自1981年起,在全县推广“广德741”、“广德761”、“滁油1号”、“当油早1号”等甘兰型油菜。1981年全县共推广3000亩左右,其中“当油早1号”占90%。甘兰型油菜产量高,亩产250公斤左右,比白菜型增产30——50%,且出油多,具有耐旱、抗病虫性较强,春发性强,后期生长速度快等优势。现已普遍种植。
引进徐薯18
县内丘陵多、旱地多,适宜种植红薯。50年代曾引进“胜利百号”。到1979年,由于种性退化、品质变劣、黑斑病重。科委引进“徐薯18”,全县推广200亩,亩产5531斤,增产38.2%。“徐薯18”具有高抗根腐病,结薯整齐,生长健壮、萌芽性好,不择土壤,淀粉多等特点。普遍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四、青少年小发明
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筹备组1979年成立。其后,青少年科技发明逐渐兴起,几乎每个学校都成立科技发明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技小发明活动。其中以含山中学和环峰小学活动最正常,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多次在省内外获奖。1979年,共获全国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全省一、二等奖各一项;地区一、三等奖分别两项、一项,被评为巢湖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1982年在全国第一届青少年科技三小活动中,含中科技小组李刚发明的“无泪蜡烛”获一枚金牌,陶良庭发明的“水泵电机断项保护和水满自停装置”获一枚铜牌。1984年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三小”活动比赛中,含中的陈昌恒发明的“脚踏翻谱架”和范洁发明的“盐水滴液报警器”同获银牌奖,“盐水滴液报警器”同时获省一等奖,朱晓敏发明的“多功能手电筒”获铜牌奖。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