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的科技活动以农业科技活动为主,其中又以农作物新品种的引种、试验、示范推广为主。
一、科技普及
建国前,由于社会落后,时局动荡,封建迷信盛行,加之政府不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非常有限,广大劳动人民多数依靠传统的工作经验从事劳动。
建国后,政府十分重视科技普及活动。50年代初,先后组织大批科技人员走乡串户,传授农业新技术,在农村蹲点,建“三田”(丰产田、种子田、试验田),宣传化肥的使用、防治病虫害等,由点到面,使广大农民对使用化肥、选用良种、合理密植等新技术由怀疑到相信,逐渐在我县推广。1958年,县在陶厂镇创办一所初级农校,教授农业基础知识,此后,大力发展初级技术教育。至年底,共办农中39所。由于盲目冒进,这些学校没有很好地巩固下来,但是却掀起了科技教育的高潮,培养了一批初级农业技术人员。与此同时,利用讲座、讲演、广播、展览、放映幻灯、出黑板报等各种形式逐步开展科普宣传。到1959年9月,全县共展览图片84次,放映科教幻灯80多场,开展广播宣传360多次,同时编印资料(农业技术、卫生知识)共66种1.8万多份。1958年创办的《洪流报》科普刊物,成为科学技术交流与研讨的园地。这些宣传一方面推动科技普及,另一方面批判了封建迷信,逐渐在全县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风气。
为了推广农技知识,1960年9月,油菜方块育苗各种新农具推广会在含山农机厂召开。10月,县委召开“沼气点灯烧饭现场会”,各公社主管部门干部,大队副书记、副队长,各公社农具厂瓦、木工,各厂矿、学校共220人参加。与此同时,农技教育又提上政府议事日程。1960年人民公社化后,每个公社办一所农业中学,计招学生331人,进行农技教育。1965年,县在横龙铺农场办农技校一所,招生100名。11月,在苍山林场建含山林校,1966年建农垦学校。上述学校都因文化大革命而撤销或自行解散,科技普及活动一度停滞。
1972年,县成立科技局领导科技工作,科普工作再度兴起。1978年4月17日,县广播站举办“农业科技专题广播节目”,定期向全县农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宣传。1980年5月,不定期编印《科技交流》杂志。同年10月,又设立科学教育电影放映队,同时建立《科技画廊》,进行科普宣传。科普工作方式多样化,规模也日益扩大。1984年开展几次大规模的科普赶集活动。其中4月6日的活动,由科委等10个单位联合举办,县委书记张振波、副县长刁操钧讲解,听众数千人。4月16日的活动,由省科学院副院长率该院74人参加。1978——1985年底,全县共办科技培训班40期,受训近万人次;组织城镇科普赶集50多次,接待咨询10万人次,解答上百种疑难问题;展览图片70期;印发或转发资料3200份;放映科教电影168场,幻灯8次,观众达14万多人次。同时,以科协为主,办《致富信息报》4期,发行近2.5万张。
1985年后,在中共中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指引下,县政协经济建设工作组从1984年至1986年下半年,在含城设立“多学科技术咨询服务亭”,每至逢集上街服务。有高、中等科技人员计50多人参加咨询,服务190人次,130多项内容,提供各类科技资料10万多份。1986年,县改“陶厂中学”为“县农业技术学校”,校舍75间,农场一个,果园5亩,良种猪场一个,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同年,又在县第二中学的基础上改办县高级职业中学,学制三年,至1988年,共培养财会、机电专业毕业生145人。1987年,县科协电影队在全国首届科教电影汇映月中共放映科教电影76场,观众达37000多人次,被省科协、科委、农牧渔业厅、林业厅、文化厅、广播电视厅联合授予“全省电影系统先进单位”称号。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科委、农牧渔业部、林业部、文化部、广播电视部联合授予“全国首届科教电影汇映月先进单位”称号。1988年放映科教电影100场,观众达3万多人次。《科技日报》、《安徽科技报》、省电台分别予以报道。同年,县科协被省科协授予“农科科普先进集体”称号。
二、科研推广
建国初,县政府农林科、工商科对县内各类土壤分布进行调查,并研究制定改良方案。但这种研究是非专业、没有系统的。1958年科委成立后,县科学研究所、农业机械研究所、水电研究组等科研机构相继成立,科研工作系统化、专业化。当时县以一季稻为主,当家品种是洋籼、湖南籼等地方品种,产量很低,通过多次试验研究,决定推广胜利籼、二九九等中稻良种,使水稻单产由1950年155.5公斤提高到1958年215公斤,初步改变了低产面貌。同时还选育了“含选一号”水稻新品种,又研制出“刀齿滚耙”,比原滚耙提高工效4倍,在全国推广。据不完全统计,1959——1961年,全县共进行40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取得有价值的成果13项,其中工业4项,农业5项,医药卫生4项。
60年代,鉴于早稻五十子、六十子、大叶早等品种种性退化,产量降低,经试验研究,早稻淘汰五十子、六十子、早尖、503等低产品种,示范推广莲塘早、陆才号、南特号等高秆良种,晚稻推广农垦58号等耐肥、高产的粳稻品种,1966年水稻单产提高到342公斤。
70年代,在农业上,一方面抓“九二○植物生长调节剂”、“4115土农药”、“5406菌肥”、“磷细菌肥”等土化肥、土农药的研制及示范试验工作。一方面,通过试验,示范推广早稻二九南1号、二九青、先锋1号等中矮秆耐肥高产良种;晚稻示范推广高产、稳产、耐寒力强的农垦58、当选晚2号,淘汰小红稻、麻壳籼等耐寒差、易落粒的籼稻品种,取得很好的效果。全县1976年水稻总产16.7万吨,比1968年10.6万吨增加6.1万吨。自1972年至1973年共进行科研项目22项,有成果的15项,其中“灭菌大床培养法”生产“5406菌肥”试验,节省劳力和原材料,提高菌肥的质量,经济效益显著。工业方面,在全县推广优选法,进行工具改革和新工具的研制工作,为农业机械化服务。至1977年底共出成果561项。1974年研制的“机动夹插式插秧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效高,在全县推广。林业方面,运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试验,杀虫率高达80%以上,为江淮地区推广应用生物灭虫技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医药卫生方面,太湖山药场引种杜仲、黄芪、天麻成功,梅花鹿引种也取得成功。1978年,县科委制订了“1978——1985年县科技发展纲要和关于发展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指导科研工作。同时“文革”中撤销的各级科研机构相继恢复。“六五”期间,先后进行53个科研项目研究,其中农业31项,工业8项,医药卫生4项,成效显著。随着科研活动的开展,县科技小发明渐有成效。“六五”期间,进行5项研究,多次在国内获奖。此间,全县示范推广甘兰型油菜、宁麦3号、浙幅802、鄂宜105等,全面推动农作物的更新换代。另外,县还进行一些基础研究性质的应用科研项目,如单倍体育种、激光、电离辐射和化学诱变育种等,并在全息生物学应用上取得一定成绩。
1985年后,县委先后提出“科技兴农”、“科技兴企”、“科技兴县”的经济发展思路。把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密切联系起来,科学研究在为经济建设的服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80年至1985年,对全县土壤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普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县进行肥料科学试验,推广配方施肥和低产田改良技术,取得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期,运漕酒厂厂长高级工程师丁兆明等研制成功“PTH处理白酒新工艺”,大大提高了白酒的观感质量,使该厂几年来增加产值2000多万元,增加利税580多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