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气象测报
建国前,县无气象测报机构。1956年10月,建气候站,址设横龙铺(县城西南8.5公里处)。1957年1月1日,正式开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观测云、能见度、气温、湿度、降水、日照、风向、风速等。1962年1月,一度停止观测。1965年气候站改为气象服务站。1975年恢复气象测报工作。1976年1月1日,增加电传风向风速器观测,停止使用维尔达测风器。1978年1月11日,增加电接风向风速器,停止使用电传风向风速器。1979年“气象服务站”更名为“气象站”。1980年取消“积雪密度”观测,使得气象观测的主要因素均实现连续24小时自动记录。
自1958年起,本县就在省台预报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订正预报,并开始对外发布。至60年代中期,逐步采用“图”、“资”、“群”(“图”即简易天气图、点聚图、气象要素、时间演变的曲线图等;“资”即历史资料”;“群”即群众经验)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单站预报。70年代,县引进了“数理统计预报方法”,使预报方法渐趋完善。尤其是长期预报,综合运用“相关”、“优选”、“多元回归分析”、“二级分辨”等方法,使预报由定性预报转向定量化方向,并总结建立了部分预报模式,预报准确率相应提高。80年代,本县启用“123传真收片机”,每天接受发自日本、北京、上海、合肥等地的气象传真天气图。从而走上以气象传真和本站天气模式指标综合分析制作天气预报的新路子。1985年,县气象站又安装了先进通讯工具——甚高频电话机,使邻县分站的天气演变情况,特别是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及时得到通报,天气预报准确率得到较大提高。
近几年来,天气预报的长、中、短期准确率提高,特别是春播、汛期、三秋等长期预报准确率提高。为本县工农业生产,为防汛、抗旱工作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地震测报
1972年12月28日,县委决定调配专人从事地震测报工作,与科技局合署办公。并在仙踪、含城、关镇设地震测报点。1974年8月,地区工作会议确定了“预防为主,群专结合,土洋结合”的地震方针,县以气象站、含山中学、运漕中学、陶厂中学、仙踪中学为群测群防点,其中气象站、含中为测报点,其它为单项点,开始群测群防工作。
1975年4月1日,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地震办公室(以下简称“地震办”),编制3人,指导地震测报工作。地震办成立之初,基层地震测报点纷纷建立,几乎各公社中小学均设立测报点。1976年2月28日,县委成立防震抗震指挥部,统筹管理防震抗震工作。当年,全县共建有26个测报点,测报人数从140人发展到208人,创造土仪器二十多种近六十个,发放宣传画300份,宣传材料3000多份,放映电影,观众达6000余人次。
1981年5月,地震办建成皖19#地下水观测点,从事地震测报工作。皖19#,位于东山乡花山行政村栗树齿自然村,系国家地震局华东水网网点之一。该观测点建立后,其地下水观测质量连续在省内、国内评比中获奖:1982年2月,省地下水工作会议在本县召开,县地震办获地下水观测质量评比优秀奖;1983年地震办获省地下水观测质量评比第一名;1984年,地震办获全省地下水观测质量评比一等奖,同年,国家地震局把皖19#定为国家一类井。
1984年8月,县地震办一度撤销,只保留一名事业编制从事测报工作。同年10月5日又恢复,隶属科委。由于近期地震无异常现象,地震观念淡薄,许多测报点自行消亡。1988年,全县有测报点3个:皖19#、昭关水氢测报点、姚庙中学地磁测报点。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