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组织
民国2年(1913),在安徽省省议会影响下,县人成立国民党县党部(无固定办公地址),与省国民党无组织联系,属自发组织。民国15年前后,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含山县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地址在含城鼓楼街。当时,直鲁军阀在含城时驻时退,国民党执行委员会的牌子,也随之时挂时摘。
民国17年2月9日,国民党含山县党部筹备会成立。3月17日,经中国国民党安徽省执行委员会批准,李庆亭、孟宪元、涂世仁、李鸿森、唐仰虞为执委监委。执监委互推孟宪元为常务委员,唐仰虞为监察委员,李鸿森为执委会组织部长,李庆亭为训练部长。4月,县党部奉省令组织财委会,函请严伯平、张曾复、葛敏绩、唐仰虞、李庆亭、李鸿森、孟宪元为委员。同年7月,改执行委员会为指导委员会,并另派张曾复等5人为委员,内设“清党委员会”,增设“肃反专员”,由“清党委员会”宫亢峰兼任。县国民党部下设组织、宣传、农工、妇运等部,由委员分兼各部部长。斯时,县国民党执行委员会内部“左派”与“右派”泾渭分明。县执行委员会常委俞伯萍(俞道宏)思想进步,言词激进,涉嫌共产党,被捕送南京下关监狱达半年之久,后经多方营救,取保释放。
民国19年元月,县国民党执行委员会改称“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含山县党务整理委员会”,撤销原农工部。安徽省党部59号训令:“派王崙、司绍珍、章友石、翟乐水、曾德培为含山县常务委员”。经选举王崙为组织部长,章友石为训练部长、李德培为宣传部长,干事有司绍玺、郝周、刘雪西、张泳皋等。区乡有党员3人的地方成立区分部。被吸收的党员多为城乡士绅,或社会上头面人物。
民国23年,巢县、含山两县国民党党部合并,称“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巢含县党部”。司绍珍任书记长,增选童沛然为常务委员,童传俊接替训练部长职务。民国25年,巢县、含山两县党部分开,司绍珍任含山县党部特派员。省党部增派许业舜、谷象平为县党部设计委员;撤销县党部下属基层组织国民党区党部,区党部所属的区分部改称直属区分部。
民国27年春,日军侵占含城,县国民党党部官员向后方逃难。是年夏,县党部迁至仙踪镇,省国民党党部,派霍邱人李健夫任县国民党书记长职务,不久,李自行离职。由仙踪镇士绅朱才庸代理县国民党书记长职务。年底,国民党县党部迁回含城,司绍珍也辗转回县,复任县党部书记长;许业舜、王昌芝、赵直民、汪朴、江世福等人为计划委员。
民国28年,国民党安徽省党部CC分子方治,派遣省督学视导员来含,假视察教育为名督促县国民党党部认真执行排斥“异党分子”、防止“异党活动”的整党方案。同年,省党部委员方宏孝随桂系一七六师部队过县境,于县党部机关作“排斥异党”、“防止异党”的指示。
民国29年,省党部采取整顿各县党务计划委员会,举办各县书记长检讨会,组织区工作队,训练各县党务人员,发展基层党组织等一系列整顿党务措施;组织县国民党部新的计划委员会。含山训练党务人员54人,发展区分部23个,小组38个。县国民党执行省党部“反共”训令,掀起反共高潮,网罗近100名青年保送立煌(金寨)古碑冲“安徽省党政军训练班”受训。同时大量发展国民党员。民国23年至29年两年间共发展党员1149人。
民国30年,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委派郭季成接任司绍珍书记长职务。民国35年,郭季成在县党、府、议会的斗争中卸职,张平接任县党部书记长职务。
民国36年,张平获县参议长席位,书记长一职,复由司绍珍接任。民国37年底,国民党在含山统治终止。
二、主要活动
民国30年至37年,国民党县党部采取特务手段加强独裁统治。党部附设中统调查室,为国民党第十游击纵队司令柏承君制造皖东血腥惨案提供进步人士名单。在这次惨案中县内被杀害的进步青年有张友清、晏励正(县国民政府民政科长)、石恨海(谢集乡乡长、共产党员)、朱显惠、周野农(小学校长、共产党员)。调查室内设机构有党政组、管训组、特种行动队、秘书室。特种行动队,下设行动小组(配有长短枪),谍报小组(配便衣短枪)、侦察小组(配有短枪);外围组织先后设黄山、运漕两个直属中心组,福林、陶厂两个统建分会(陶厂、福林、运漕、黄山系县中共地下党活动区和抗日民主根据地),下辖乡中心组和保小组。保小组设正副组长和书记,形成严密的特务网络。民国37年,县中统调查室,改称通讯室。按月汇报国民党地方财政、经济及党政军人员情况,汇报各乡、保列册具报的共产党员登记自首情况,用暗号“含光”粮行,上报省通讯室。县境内,特别是共产党活动区域内,笼罩一片白色恐怖。共产党员张仲和被绑架至林头白河滩枪杀,李德银、聂明德、陈礼义三同志被国民党特务队活埋。调查室采取以线供线的办法,强制共产党活动地区党员干部自首;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五户连坐法”,对共产党嫌疑分子“一户不报,四户株连”,不加入“五户连坐”,不发身份证,定为逮捕对象。民国37年成立戡乱建国委员会,县国民党党部书记长任主任委员,组织民众自卫大队,侦察“匪情”,征收“应变粮”’以对抗兵临长江的解放军。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