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组织建设
民国18年(1929),原中共芜湖市委书记周心抚因病休养,经福山乡张学藩引荐,来张什一村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做党的地下工作。是年,发展张学藩等数名党员,建立张什一支部。
民国19年,中共芜湖中心县委在含南林头镇建立中共巢含特支,活动中心在福山地区。10月,改巢含特支为巢含县委,含山有林头、张什一两个支部。巢含县委机关驻张什一小学,活动于淮南铁路沿线地区。含山三元庵是党的秘密活动联络点。
民国20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将巢含县委分开,分别成立中共含山县委、巢县县委。刘权非任含山县委书记,委员张学贤、黄贻荣。4月,县党组织遭破坏,刘权非被迫出走芜湖。6月,省临委派黄效虞任含山县委书记。7月,含山县委隶属芜湖中心县委,有张什一、林头、清溪3个支部,党员近20人。
民国28年2月,中共巢县县委派党员刁筠寿、杜少安、张克林等来含山县建立中共含山区委,恢复县抗日动委会工作,组建动委会工作团。活动范围主要在含北仙踪镇、大宣家、陆家衖和黄山一带。4月,区委迁至县城。区委活动范围扩大到昭关、褒山、祁门站等地。此时和(县)含(山)全(椒)县委成立,区委隶属其领导。10月,撤销和含全县委,建立含山县委。11月改称含北县委,隶属苏皖省委领导。
民国29年1月,含北县委改属中共皖东津浦路西省委领导,县委机关驻含城,活动范围北起仙踪,南至运漕。2月,中共皖东津浦路西省委将含北县委划归舒芜地委领导,舒芜地委决定含北县委与和含工委合并为含和中心县委,县委机关驻和县司王村。4月——6月,由于含和地区被国民党军队占据,党组织被迫撤离。7月,上级机关决定在含山、和县、巢县、无为等地成立中共和含巢无中心县委,以巢无地区为依托,隐蔽向含和地区发展。
民国30年7月,撤销和含巢无中心县委,成立中共含和巢县委。县委继续贯彻“隐蔽发展”的工作方针。含山境内以陶厂西乡福山小庙岗为中心,在淮南铁路以北、太湖山以东、张公桥南大片丘陵和圩湾港汊地区开展活动。
民国31年5月,撤销含和巢县委,成立和含中心县委,直属皖中区党委领导。年底和含中心县委在含山先后增建了黄山直属区委、龙亢区委、含巢工委。
民国32年3月,和含中心县委改为和含地委,含(山)巢(县)工委上升为县委。县委在抗日根据地内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抗日热情,巩固抗日民主政权。至民国34年,含巢地区同和县、江浦、全椒抗日民主根据地连成一片。
民国34年8月,皖中区党委为加强对含和全地区北撤工作领导,决定成立和含临时中心县委。含巢县委根据和含临时中心县委指示,布置含巢地区中共党组织撤退善后事宜,留下以王训友为特派员的一些党员开展地下活动。
民国35年7月,中共华中分局四地委组织部决定成立中共和含工委,王训友任书记。上级指令王训友在芜湖隐蔽,指导和含地区地下党的工作。
民国36年10月,华东国区部派遣唐晓光开辟含和地区,在巢北大祝村宣布建立和(县)含(山)工委。
民国37年1月,华东野战军前委决定成立淮南军区与中共淮南工作委员会,以加强和含地区武装力量与区乡基层民主政权建设。是年冬,中共江淮区党委,决定建立江淮五地委,和县、含山分别成立县委。
民国38年(1949)元月底,县境全部解放。县委集中全力投入支援解放军渡江工作。6月,江淮五地委与皖西四地委合并成立中共巢湖地委,含山县隶属巢湖地委领导。7月——9月,县委组织反“三无”(无组织、无纪律、无政府)学习,为新政权建设,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条件。
1949年至1966年,党的组织机构进行了多次调整变动。1956年5月,县委设立常务委员会。1958年12月,含山、和县合并为和含县,同时,根据省委指示,县委设立书记处,1959年6月撤销和含县,恢复含山县建制。1963年5月10日,根据省委指示,撤销县委书记处。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县各级党的组织被迫停止活动。1969年4月成立含山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同年12月,撤销含山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召开了含山县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含山县委。
1978年党的建设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条战线拨乱反正,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有所加强,1986年县委共有9个常设工作机构。
1949年10月,县委辖5个区委、44个乡(镇)支部;1952年7月为7个区委,83个乡(镇)支部;1956年1月为4个区委,1个直属镇党委,32个乡(镇)党委(总支);1958年11月为7个农村人民公社党委;1961年9月为4个区委,19个公社党委。截止1965年底,县委辖5个区委,20个公社党委,308个党支部(含8个党总支),5264名党员。
“文化大革命”十年,县委辖24个公社(镇)党委和1个县直机关党委。到1976年10月,全县共有464个党支部(含9个总支),5264名党员。
1976年10月至1988年10月,县委先后召开三次党员代表大会。1986年底,县委辖5个区委,3个直属镇党委,21个乡(镇)党委,6个县直党委,基层党支部864个,(含16个党总支部),党员14125名。
二、组织机构
县委各部委室
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根据地的县委工作部门,主要设有组织部、宣传部、民运部、统战部、军事部。建国后,县委先后建立的工作部门是:办公室(初名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纪委(1956年改为监委)、统战部(1953年建立)、农工部(1954年建立)、财贸部、工业交通部(1956年建立,1963年撤销)、政法部(1956年建立,后改为政法办、政法组)、机关党委(1957年建立)、文教部(1956年建立,1957年撤销)、党校(初名干训班、党训班)、档案馆(1963年成立档案管理科,与档案馆一套班子)。“文化大革命”初期,县委工作部门受冲击,机构逐渐瘫痪,职能消失。1968年3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1969年12月中共含山县委组织恢复后,其下属机构与县革委会一套班子,设办事组、政治工作组、生产指挥组、人民保卫组。1979年党、政内设机构分开,恢复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党校。1979年后,成立纪委(1984年上升为县纪委)、政法组(后改为政法委员会)、农工部、政策研究室、机关党委、老干部局、党史征集办公室。
组织系统
区委1949年10月,县委建立城区、仙踪、陶厂、运漕、东林5个区委,任命区委正、副书记,配组织、宣传等科干部。1950年1月,增设太湖、清溪2个区委。1952年7月,增设杨柳区委。1956年1月,小乡并大乡,合并为环峰、仙踪、清溪、铜闸4个区委。1958年11月撤销区委建制,1961年10月恢复建立环峰、清溪、仙踪、林头4个区委。1963年8月,增设铜闸区委。“文化大革命”期间,未设区委。1979年3月,建立环峰、仙踪、清溪、林头、铜闸5个区工委,并建立相当于区级的运漕、环峰、东关3个直属镇党委。1982年撤销区工委,恢复区委建制。
县直党组、党委1956年5月,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党组,1964年3月,成立公安局党组,1966年5月,成立人民武装部党委。“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组职能逐渐消失。1976年10月成立县公安局党委(后改为党组)。1981年10月成立县人民法院党组;1982年成立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县人民政府党组、县政协委员会党组,同时成立县财贸办公室、工交办公室、农林办公室、检察院党组。1984年县经委、二轻局、商业局、供销合作社联社成立党委。
1957年,全县建32个乡、镇党委;1972年后,全县设24个乡镇党委,1984年县级机构改革,至1988年,全县设22个乡镇党委。
全县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分布状况见下表。
1949——1988年基层组织、党员统计表

三、中共含山县历次代表大会
第一次代表大会
1956年5月22日至26日在含城召开,出席代表217人,代表全县3951名党员;列席代表63人。县委副书记曹立先代表县委作《七年来党的工作检查及今后两年工作任务的报告》;副书记徐华荣作《当前工作任务的报告》。会议讨论通过《关于中共含山县委七年来的工作检查和今后任务报告的决议》、《关于提案审查报告的决议》,选举项朝亮等16人为中共含山县委委员;项朝亮、徐华荣、曹立先、陈孝达、张加吉、李英、徐明7人组成常务委员会,项朝亮任书记,徐华荣、曹立先任副书记。大会同时选举产生中共含山监察委员会委员、书记及出席省党代会代表。
第二次代表大会
1958年2月23日至28日在含城召开,出席大会代表278人,代表全县3686名党员;列席代表50人。县委书记项朝亮传达《安徽省第一届党代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和省委第六次(扩大)会议精神;县委常委黄静作《工作报告》;江敦义作《关于1958年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报告》。会议讨论通过《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选举出县委委员16人、候补委员2人;常务委员由项朝亮、徐华荣、曹立先、王锡三、黄静、张加吉、李英、徐明、高云泉等9人组成;项朝亮任书记,徐华荣、曹立先任副书记。由于这次大会是在“大跃进”形势下召开的,未能很好总结1957年以来“左”的教训,头脑过度发热,浮夸风、共产风、瞎指挥风给县内经济建设带来巨大损失。
第三次代表大会
1960年2月7日至11日在含城召开,出席代表234人,代表全县4639名党员;列席代表64人。大会由县委副书记曹立先代表县委作《两年来工作总结和今后任务的报告》,徐明传达《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和省委县团级以上干部会议决议》,黄静传达地委农业书记会议精神。会议通过了《中共含山县第三届代表大会的决议》,审查批准了《县委工作报告》。选举出县委委员23人、候补委员5人;常务委员为项朝亮、曹立先、黄静、王锡三、徐明、袁一鸣、张加吉、江敦义、张泽等9人;项朝亮为第一书记,曹立先、黄静、王锡三为书记。另省委下放干部陶均安、刘作恒为挂职书记。这次大会是在“反右倾”和“反瞒产”斗争的背景下召开的。不少基层干部因在自留地、食堂、征购等问题上持有分歧意见,遭到批判或撤职;脱离实际的高征购,使县内已经出现的粮荒更加严重;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遭到破坏。
第四次代表大会
1969年12月22日至26日在含城召开,选举出席代表523人,代表全县6252名党员。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全国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精神,听取和讨论了于建章代表县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讨论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决议》。大会选出县委委员25人,候补委员9人,组成中共含山县委员会;于建章、韩洪先、汪光成、杜仕平、张俊卿、卜吉元、戚如桐、蓝墨煦、陈效东、马世友、李忠兰等11人为常务委员;于建章任书记、韩洪先为副书记。这次大会是在“文化大革命”进入第四个年头召开的,人心思定。会后,农业生产出现新的生机。
第五次代表大会
1981年12月24日至28日在含城召开,选出代表353人,代表全县11861名党员。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县委工作报告、县委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含山县第五届委员会和中共含山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出席省党代会代表。大会选出县委委员33人,候补委员4人;谭布真、张振波、周邦林、陈章银、梁施惠、陈传昌、王诚、贾国干、俞选桃、李忠兰、祁家金等11人为常务委员;谭布真为书记,张振波、周邦林、陈章银、梁施惠为副书记;陈章银为纪委书记,林仙才、赵裕农为纪委副书记。这次大会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兴起时召开的。大会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经济,认真执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肃党纪党风,力求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会议决定,为实现农、工、副产值翻番的目标,必须在三年内做到县内财政经济状况、社会风气、党风三个根本好转,加强两个文明建设,认真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大会前后,还召开了知识分子、党内外人士座谈会,听取了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第六次代表大会
1984年6月30日至7月2日在含城召开。选出代表335人,代表全县12150名党员。大会听取并通过县委工作报告、县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含山县第六届委员会和中共含山县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产生出席省党代会代表。大会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情况作了全面总结,号召新的一届县委会为全面开创县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而奋斗。大会着重研究完善生产责任制,对科技兴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面作了部署。大会选出县委委员30人,候补委员4人;张振波、吴法敏、钱之水、黄荣华、孙茂川、陈传昌、王诚、郑德修、王贤涛等9人组成常务委员会,张振波为书记,吴法敏、钱之水、黄荣华为副书记;孙茂川为纪委书记,林仙才为纪委副书记。
第七次代表大会
1987年6月7日至12日在含城召开,选出代表305人,代表全县14125名党员。大会听取并通过县委工作报告、县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含山县第七届委员会、中共含山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是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县经济内部运行机制,发展横向经济联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情况下召开的。通过广泛深入讨论,采纳各种有益意见,制订切实可行措施。会后,县内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新局面。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大会选出县委委员29人,候补委员4人;张传才、戴自明、陈传昌、黄荣华、孙宏境、谢毓梁、王贤涛、郑德修、马时才等9人为常务委员;张传才为书记,戴自明、陈传昌、黄荣华为副书记;马时才为纪委书记,林仙才、张齐荣为纪委副书记。 中共含山县各个时期县委书记、副书记名录



四、重大活动纪略
创建游击队
民国29年(1940)4月,中共和含巢中心县委,在县境游击区组织铜关、半湖两支游击队。半湖游击队发展迅速,当年8月改编成含和独立连;民国32年2月扩编为含巢游击大队。这支游击队,配合新四军第七师,拔除含山、和县、巢县等10多个敌据点,打开了含、和、巢地区抗日斗争新局面。
建立基层民主政权
民国30年秋,中共含和巢县委决定扩大巩固和含抗日根据地,打击日伪势力,发动群众,开展民主建政工作。先后建立了清林、陶运两区及部分乡政权。至民国34年,先后建立龙亢、梅山、清林、运漕四个区及运漕市和26个乡政权。基层民主政权建立后,大力开展农村经济建设,保障了抗日根据地的供给。
反霸
1950年初,县境内匪特及残余反动恶势力互相勾结,对新建的人民民主政权进行破坏。县委及时制订《清剿匪特计划》,镇压单荣炳等9个罪大恶极分子。破获政治、经济匪特案23起,逮捕匪特174人,收缴其武器、弹药,稳定社会秩序,民心大振。
土改
1950年11月中旬,县委决定以城区太平乡为土地改革试点,全县分三批进行。至1952年元月结束,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三反”、“五反”运动
1952年1月8日,县委在县直机关、区镇单位全面开展“三反”运动,同时在环峰、运漕、仙踪、清溪、林头、东关、铜闸、陶厂八大镇开展“五反”运动。7月31日结束。运动中揭发出有贪污问题418人,占参加运动总人数的52.6%。其中受到党纪、政纪处分100人,受刑事处分1人。运动中出现扩大化倾向,伤害了一些干部。后期对受到错误处理的,分别情况作了纠正。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953年冬,开展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宣传。1956年,全县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占总农户99.7%,参加工商业合作组织的私营商业人数占商业总数91%,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手工业人数,占手工业总数96%。
整风“反右”
1957年8月,全县机关、学校、工商、财贸、工交系统职工开展整风运动,后转入反右派斗争。1958年9月中旬结束。运动中全县有273人被划为右派分子,中小学教师694人,被划成右派的达1/3以上,教学骨干力量大大削弱。
大办钢铁、大办人民公社
1958年秋,全县掀起宣传贯彻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高潮。县成立大办钢铁指挥部,集中6万劳动力(占总劳力48%),建立3个钢铁基地,编成4个团、24个营、121个连、529个排、1589个班日夜战斗。经过40天大兵团作战,建高炉173个(1.5立方米高炉128个、0.25立方米高炉45个),制坩埚13万多个,生产生铁5337吨。同时掀起大办人民公社热潮。全县23个乡镇,办成7个人民公社,村村队队开办公共食堂。由于热度高、运动广泛,群众缺乏思想基础,弄虚作假的浮夸风盛行。加之1958、1959年连续两年大旱,农村经济呈现暂时萎缩下降趋势,农民吃粮困难,逃荒外流人口增多,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
反“右倾”运动
1959年8月至1960年,在县直机关和农村开展反“右倾”斗争。凡对自留地、食堂、高征购等问题持有不同看法的,就作为资本主义思想,富裕中农代言人给予批判,一部分人被斗、被撤、被关,致县内粮荒升级。
推行责任田制
1961年下半年,全县推行责任制,2632个生产队,实行以户包产的有2617个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99.43%。1962年全县粮油总产分别比上年增长28%和105%。1963年全部改为以队包产。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城乡“四清”运动)
1963年3月至7月,县委抽调23名干部,在褒山公社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工作,批判“单干风”,否定责任田制。1964年1月至4月,全县抽调446名干部,对15个农村人民公社,154个生产队,开展面上社会主义教育。9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规定(修正草案)的通知》(后十条),派工作队进驻农村社队。1965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二十三条),肯定农村基层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纠正某些“左”的错误。是年12月县直机关开展面上社会主义教育,次年3月结束。
文化大革命
1966年5月30日,县委发出《贯彻执行省委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通知意见》。6月11日,含中红卫兵(学生组织)贴出第一张“炮轰含山县委——火烧县委书记成一波”的大字报。接着县委派出工作组进驻含中、运中、仙中、陶中、林业技校等中等学校,组织学生横扫牛鬼蛇神、揪黑帮、批判学术权威。学校停课闹革命。8月,红卫兵扫“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推倒牌坊、砸毁佛像、打碎匾额、焚古书画。褒山大塔被炸毁,县剧团古装道具被焚烧。继后红卫兵开始大串连,进京接受毛主席检阅。运动不断深入发展,全县中学生、机关干部及社会上造反派组织成立各种名称的造反队126个。1967年造反派组织开始夺权。县、区、乡直至大队、生产队,绝大多数单位领导被罢官或“靠边站”,有的遭受批斗、游街示众。造反派之间展开辩论,社会呈现一片混乱状况。
1968年3月21日,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并发出第一号通告,宣告原县委、县人委的党、政、财、文大权统属县革命委员会。此后县内开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大搞“忠”字化环境。10月,县直党、政、群口26个单位251名干部集中在林头搞斗、批、改。1970年,动员党政机关干部、居民、家属、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1年“9.13”林彪事件后,“四人帮”(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推行“突出政治”,开展所谓“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大喊“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把人们的思想再次搞乱,直至1976年“四人帮”粉碎为止。
农业学大寨
1964年开始农业学大寨,县委抽调干部到农村社队搞样板田,获取丰产经验。1969年起,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县委每年抽调数百名干部下乡抓点带面,并组织县直机关包大队。当时由于极“左”思潮影响,学大寨也走过不少弯路,如学习大寨劳动管理经验,实行政治评工,收自留地、限养家禽、限制家庭副业等。但是由于广大干群的抵制,不久便取消了。广大农民在学大寨中,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修机耕路,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粮食产量,成绩显著。1976年含山被省评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县。
五、党务工作
党员管理
1949年初,县内有党员483名,县委以这批党员为骨干,结合中心任务,在群众运动中发展党员。经过阶级教育和党的政策宣传,至年底发展党员304名,共有党员787名。1951年,县委组织部门于8、9、10三个月,对新党员进行“八条标准”教育,整顿基层支部;将不能起党员作用及有历史问题的党员清理出党,全县共清理38人出党。1953年,全面贯彻“积极慎重”的建党方针及刘少奇在中央组织工作会议上关于党员标准的讲话精神,同时,全面开展整党工作,清理出党89人,劝退34人。1954年,重点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全县77个乡、6个镇,全部健全了党的支部。是年,县内遭受百年未遇的水灾,农村党支部在领导堵口复堤、生产救灾工作中,发挥了堡垒作用。1955年,根据党的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决议及省委第三次党代表会议精神,为适应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新形势,党的组织建设,重点放在农业合作社、国营农场、供销社、信用社、农村小学等基层单位。至1956年底,新发展党员1934名。1957年,开始党内整风,1959年基本结束。是年,停止发展新党员,对新吸收的预备党员,重新教育、审查。全县配备30名专职党课教员,208名兼职教员,119名辅导员,乡设党课教学教研组,加强党的思想建设。1958年,由于“左”的错误影响,全县有54名党员被错化为“右派”开除党籍。1963年开始在城乡“四清”运动中发展“出身好、运动中表现积极的贫下中农,经过运动考验的优秀分子”入党。
“文化大革命”初期,各级党组织一度停止活动,组织工作陷于瘫痪。1971年后,各基层党组织相继恢复活动,按照“五十字”建党大纲进行“吐故纳新”。全县发展新党员907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组织工作重点抓党员培训,提高党员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认识。从1981年起,至1988年底,全县举办党员培训班241期,培训党员71782人次,党员培训率达90%以上。1982年,开展评选先进党支部、先进党小组、优秀共产党员的“两先一优”活动,表彰31个先进党支部,19个先进党小组,105名优秀党员。1983年重点整顿7个后进支部,有4个转变为先进支部。1984年,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全县选拔257名初、高中毕业生进入行政村领导班子,农村基层党支部407名正副支部书记,平均年龄由原来43.7岁下降为33.7岁。同时注意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是年,全县共接受新党员425名,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345名,占新党员81.2%。1985年,全县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有6868名党员,联系17050户,这项活动中,全县表彰先进支部124个,先进党小组185个,优秀党员1117名。是年,发展新党员950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32人,25岁以下年轻党员248人。1986年,全县29个区乡镇党委办业余党校,组织英模报告团,听英模事迹报告的党员达2万多人(次);全县评选130个先进党支部,250个先进党小组,1267名优秀党员。发展新党员592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540人,占91.2%。在建党同时,整顿全县基层党组织,参加整党学习的党员12352人。通过整党,处理党员64人,缓登记和不予登记124人。1987年,继续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通过张公乡试点,县处置不合格或基本不合格党员55人,其中除名2人,劝退3人,限期改正27人,批评教育19人,立案审查4人。
纪检
机构1951年8月,县委建立“中国共产党含山县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1956年1月,改名为“中共含山县监察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初期,机构瘫痪。1974年,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内设纪检小组,1977年3月,县委组织部恢复,内设纪律检查组。1979年10月,县委全委会议选举成立“中国共产党含山县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1984年1月,机构升格为半县级,称“中国共产党含山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县委纪委),内设办公室和信访、纪检、审理三科。
活动1952年——1956年,纪委围绕“三反”、“五反”、民主改革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以及粮食统购统销、生产救灾、肃反、审干等开展工作。县纪委采取违纪查处与党员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方法,通过上党课、党内通报,对党员加强教育,完成纪检任务。
1951年——1956年党内违纪案件处理统计表

1957年到1960年,党的监察工作围绕整风反右、“反右倾”、肃反、审干等党的中心工作进行,由于受“左”的思潮影响,致使党内一大批干部被错整。
1960年至1962年,纪律检查结合整风整社运动、“反五风”进行。对少数犯有严重“五风”错误的党员干部进行了处理,并对1957年以来由于“左”的影响,受到错误处分的给予甄别平反。全部平反的1994件,部分甄别的89件。
1963年到1965年,县委监察工作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处理党员干部“四不清”的问题,但由于受阶级斗争扩大化影响,使许多党的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处分。
1957年——1965年纪检案件处理情况统计

1966年1月至5月,纪检立案查处11起案件,其中开除党籍4人,留党察看3人,撤销党内职务1人,党内严重警告2人,警告1人。“文化大革命”开始,监委纪检工作受到冲击,职能消失。1974年恢复纪检工作后,至1977年共受理案件592件,转办405件,自办187件。立案查处给予党纪处分125人,其中开除党籍59人,留党察看18人,撤销党内职务14人,党内严重警告22人,警告12人;给予行政处分30人,其中开除公职4人,开除留用5人,撤销行政职务2人,记过19人。
1979年纪检在抓违纪案件查处的同时,主要抓已办案件的复查工作,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是年复查“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种违纪案件224件,查结221件,其中冤错案8件,部分错案19件,给予恢复党籍5人,恢复公职6人,改变和撤销处分13人。是年冬至1983年,认真贯彻执行《党员生活准则》,对违纪案件及时查处。
纪检受理、查处案件统计

1984年至1988年,县纪委着重抓信访和重点案件查处、报批审理案件三个方面工作。全县设35个党委信访组,行政村设信访民调小组。形成三级信访网。1987年开始改上访为下访、走访,提高结案率,减少重信重访越级信访率,当年县纪委被评为省开展纪检信访活动优秀县。重点案件查处,主要是抓违纪建房、自然减员指标顶替、在职干部和离退休干部及其家属经商办企业等违纪案件。
1984年——1988年违纪案件处理统计表

对基层党委报批案件,逐件核实,1984——1988年来共审理报批案件31件,复查老案77件。查处结果,维持原结论31件,全错全纠9件,部分纠正13件,在改变原处理案件中,恢复党籍7人,恢复公职改为退休2人。
党风建设党纪教育50年代党风建设和案件查处是统一进行的。1962年县纪委编印党纪教材,全县5073名党员,接受教育的有4246人。70年代后期,县纪委与基层党委协作,坚持将党纪教育作为党课的重要内容。1984年以后,集中进行三次党纪教育,学习《准则》、《党纲》、以及中纪委《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案例》,联系实际,讨论制定《关于乡以上党员干部必须带头遵守纪律、清廉为政的若干规定》、县纪委《关于对县委成员和乡以上党员干部进行纪律监督制度》、《关于廉政建设的意见》。
典型案件处理1979年,县纪委选择海口乡具有代表性案件1例,进行公开处理,并将办案始末、查处结果通报全县,通过实例进行教育。至1988年,全县抓公开处理案件4例。
党风专项调查1980年至1988年,纪委抓住倾向性问题先后组织三次党风专题调查,并组织纪检人员参加26个主管经济部门的调查,参与经济活动中的党风建设。
表彰先进1985年,先后三次表彰23名先进党员和2个先进党组;1987年表彰10个先进党委,11个先进支部,11名优秀党员;1986年印发“先进党员事迹通报”两期,编写《优秀党员事迹集锦》一册。
宣传
1949年元月,县委设宣传部,区委设宣传科,宣传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具体负责。
政治宣传1950年,在全县农村建立宣传网,配合清匪、反霸、退押减租、土地改革等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令。1951年,建立区乡宣传网络,发展党的宣传员、报告员。1952年通过抗美援朝宣传,全县干群捐献“含山号”大炮一门(捐款购买)。在“三反”、“五反”运动中,运用生动事例揭露资产阶级不法分子和国家机关中贪污腐化分子罪恶活动,广泛进行爱国守法、勤俭建国的教育。1953年3月,开展《婚姻法》宣传月活动。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的宣传教育中,编写小册子、连环画宣传清溪龙王岗周、太湖塔岗两个互助合作典型,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1956年,宣传贯彻中共八大文件。1958年,宣传“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三面红旗。宣传中提出一些脱离实际的口号。1962年,贯彻中央七千人大会精神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逐步纠正一些不切实际的过头宣传。1963年后,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宣传工作陷于严重混乱局面,主要是宣传以阶级斗争为纲。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全县举办各种学习班,掀起揭批“四人帮”的热潮。1979年恢复报告员制度。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思想战线上的拨乱反正,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1980年以后,围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先后下发的关于农村工作的4个1号文件,在城乡加强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配合司法部门开展法制宣传,以《宪法》为重点,宣传《刑法》、《森林保护法》、《经济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义务教育法》等,还重点树立林头镇桃园行政村普法教育点,1987年该村被评为省普法先进典型。
理论学习
50年代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论人民民主专政》、《政治常识》、《哲学》、《政治经济学》。县委配备专职理论教员,分区、乡定期巡回辅导。1957年开始学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60年代前期学习毛泽东的《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哲学著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学习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反对自由主义》、《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等著作。但在林彪、江青的干扰破坏下,毛泽东思想被庸俗化、简单化了,使理论学习误入歧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共十二大文献、《中国共产党章程》、《陈云文选》、《政治经济学》、《哲学》以及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同志文选。加强对党的基本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宣传。
统战
建国前,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坚持广泛团结县内知识分子、工商界人士和开明士绅。民国31年,地方开明士绅马献龙被推选为和含办事处主任(相当县长)。同年,在福山、白衣、半湖等乡,建立“三·三”制政权,推选地方开明士绅胡继泰任福山乡副乡长;陶厂祁首岗小学教员祁家振为民主政府参议员。
建国后,党对各界人士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组织各界人士参加各项中心工作,促使他们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956年底,有97%的工商户加入公私合营或合作商业,实行所有制的转变。在历届人民代表会和人民委员会中,党坚持团结各界人士,同他们协商共事。1954年,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安排教育界代表2人,工商界3人,医务界1人,佛教界1人,回教1人,基督教1人;党外人士占代表总数4.26%。1955年,县人民委员会由15人组成,党外成员7人;1956年,县人民政府安排2名非党人士任科局级干部。安排非党区级干部18人。1957年,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安排非党劳动群众代表65名,占代表总数31.7%;民主人士24名,占代表总数11.71%。1958年以后,统战工作有所削弱。“文化大革命”期间,统战工作遭破坏。1979年至1986年,落实统战政策,受理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中统战对象案件2237件,甄别平反的2212件。1981年12月,县第一届政协委员会成立。以后每三年一届。政协委员会中非党人士比例增多,党外参政议政越来越广泛。
1980年后,县委相继成立对台办、侨联、侨办等机构,妥善处理了因海外关系牵连的案件96件。1987年第三届县政协委员会,台属政协委员21名,常委2人;2名安排在政府职能部门任科局级干部。1984年以来,县委统战部门按照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23名僧、尼回归寺庙解决非农户口问题;被拆毁、占用的寺庙逐步退回和折价赔偿。县养鹿场,原先占用普明寺部分房舍及土地,1986年全部迁出寺境外。县佛教协会会长、圆通庵尼姑慈礼,普明寺住持悟修均为县政协一、二、三届委员。1988年,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县委恢复县工商联合会,进一步落实个体工商户政策。
党校
党校的前身是党训班。1950年至1957年,党训班举办各种培训班18期,培训党员、干部1600多人次。1958年“中共含山县委党校”成立,由于“左”的思潮影响,党训工作常被排挤。1962、1963年,党校配合政治运动,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和区乡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班,培训学员400人;编写自学辅导政治学习材料12期。1964年,党校干部大部抽调搞“四清”运动,党员培训工作停顿。
“文化大革命”10年,党校正规教学秩序受冲击。1970年至1976年,在极左思潮影响下,组织党员学习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先后开办大队书记培训班、22级以上党员干部“批陈整风”学习班、民兵营长培训班、大队妇女主任培训班、县直机关科局级以上干部、公社党委书记学习班,培训学员总数达2500多人次。
1977年,恢复党校教学工作,至1988年,计举办“党的基础知识”、“党风党纪”、“整党骨干”、“哲学原理”等各种培训班20多期,人数达1.5万多人次。
1985年至1988年,培养县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党政工作人员,开办三个脱产中专班,招收学员135人;与地委党校联合开办干部函授中专专修班,招收学员217名,其中经营专业119人,党政专业98人。
信访
1951年6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建立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制度。1959年9月,成立县委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次年配专职信访工作人员6名。60年代初县委第一书记宋惠林,经常批办信访案件;书记处书记项朝亮,审批信访案件占办公室受理案件70%以上。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信访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68年3月,县革命委员会在办事组内设信访小组,处理来信来访事宜。1972年10月,拟定《含山县各级党政机关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暂行办法(草案)》。1977年,办事组信访小组改称县委信访组。1978年7月,建立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每月两次信访接待日。1982年成立县委、县政府信访办公室,同时成立县委信访领导组。领导组15人组成,县委副书记梁施惠任组长,副县长贾国干、党办主任祁家金任副组长。1984年3月,撤销“县委、县政府来信来访办公室”,设县委办公室信访科;9月,撤销信访科,设“中共含山县委、县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是年县五套班子负责同志和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1人,参加每月两次信访接待日。1988年,由六大班子负责同志参加信访接待日。80年代,由于多数问题在基层得到妥善处理,来信来访率逐渐下降。1980年信访案件2357件,1988年信访案件654件。
1959年——1988年信访统计表

离休干部管理
1982年,县委落实老干部政策。年底,组织部内设老干部组,1984年,设县委老干部局。至1988年底,全县办理离休手续的老干部计346人,其中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103人,解放战争时期189人,驻含和易地来含安置54人;享受县、处级待遇85人,地专级待遇的3人。为尊重和照顾老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县委分期分批组织老干部外出参观游览、定期组织他们座谈、联欢,听取他们对县内党政、经济建设等重大问题的意见。县委对老干部工资、交通、护理、特需、住房等都作了详细规定;制定了《关于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暂行办法》。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4位离休干部,家属子女在农村,晚年生活很不方便,1986年县委在自然减员指标中调剂8个名额,解决他们家属“农转非”户口。1984年,在粮食系统内招指标中,调剂12名指标,解决离休干部子女就业问题。全县有20多名老干部返聘在商业、供销、税务、经委、文教科研等部门工作。1988年兴建老干部活动室,举办老年保健知识讲座以及棋类、钓鱼等文娱体育活动竞赛。
党史征集
1980年,县委成立“党史工作委员会”,并成立办公室。次年,党史办公室改名为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办公室,定编6人,1985年增编2名,全员8人。
1981年开始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随后编写了《含山革命故事选》一、二、三、四辑,《含山组织史资料》、《和含抗日根据地资料选编》以及革命烈士传记《子美春秋》和庆祝中国共产党70周年专刊《战地花絮》、《含山县四十年荟萃》、《含山县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斗争故事》等书。资料中许多革命故事,作为县中小学乡土教材。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