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组织
建国前,农民在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面前,只能组织自防,规模很小,抗灾能力有限。建国后,1950年开始,每年5月县成立防汛抗旱总队部,各区、乡、行政村分别成立防汛抗旱大队、中队、分队部。50年代末,县总队部改为防汛抗旱指挥部,公社(乡镇)改为防汛抗旱指挥所。70年代中期,万亩以上圩口、重点水库增设防汛指挥所。80年代初,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列为常设机构,配专人办公。各级防汛抗旱组织,均由各级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县级由县长任指挥长,县委书记任政委。分管水利工作副县长和武装部长、水利局长任副指挥长,供电、邮电、交通、宣传、供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及宣传、后勤、工程三科。汛前检查全县重点圩口、险埂要段、涵闸电站和中小型水库,落实各项渡汛工程任务。汛期,密切注意天气形势和江河水位,发动群众,指挥战斗。邮电、供销等部门保证电讯畅通和防汛器材及时供应。
二、防汛
裕溪内河防汛,以裕溪闸水文站闸下水位为基点。设防水位8.86米,警戒水位9.95米,危险水位11.3米。1949——1988年中,出现大洪涝年5次(1949、1954、1969、1982、1983年),一般洪涝年10次,平均2.6年左右一次洪涝。
1954年,洪水发生早,5月中旬开始设防。5、6、7三个月雨日50天,降雨943.4毫米,占1957——1988年32年年平均降水量1035.38毫米91.1%。全县出现严重水灾。汛情紧张时,省、地、县、区、乡干部420人(其中省、地37人),分赴各防汛重点地区组织防汛;发动山圩民工5万多人上堤,加子埂,下外障,打桩抢险,日夜防守。7月19日,芜湖水位11.94米,杨柳圩多处漫堤溃破。县委随即组织抢险民工转入和、含两县关系圩——仇圩,继续与洪水、风浪搏斗。8月1日,长江大堤决口,随后全县大小圩口溃破。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民船500多只,转移安置灾民,抢运粮食、耕牛。是年,全县用于防汛木材1.15万余根,毛竹1.4万余根及芦席、麻袋等大量防汛器材。成灾面积16万多亩。
1969年7月中旬,全县普降大到暴雨,14日铜闸降雨284.9毫米,14日至17日,含城降雨340.5毫米。运漕最高水位达11.33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立即组织各级干部、劳力投入防洪抢险斗争。在杨柳圩大圩湾堤段发生坍塌危急关头,中国人民解放军8931部队及时赶到出事地点,保住大堤。经抢救,全县保住杨柳圩、鸭西圩、义城圩、都胜圩、半湖圩、杨家大圩、麻湖圩等18个大圩。是年成灾面积11.9万亩。
1983年,5月份进入汛期,6月份,运漕降雨多达334.9毫米。7月4日最大降雨量;长岗178毫米,运漕146.1毫米。7月22日,运漕高峰水位11.9米,超出危险水位0.6米。汛情紧张时,县委组织经理以上干部70多人,分赴各重要圩口,分兵把守。中国人民解放军83524、83503驻军派出100多名官兵,参加林头、清溪地区抗洪抢险。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六处二段,每天派5辆翻斗车,支援铜闸乡运土加埂。县委书记谭布真,从防汛一开始就驻守在杨柳圩,坚持40多天,亲临险处,指挥战斗,半湖圩林村大斗门啸闸时,党员黄茂善奋不顾身,跳进漩涡,接着周新和等三人跳下,用棉絮、草包等裹土制服住洪水。是年全县破圩26个,成灾8.62万亩。
三、抗旱
1949年至1988年,县内出现夏旱6次,秋旱5次,夏旱连秋旱2次。其中严重干旱6次(1958、1959、1966、1968、1978、1985年),平均3年一遇。
1958年,5月2日至8月13日,104天仅降雨182毫米。6月上旬,得胜河、滁河开始干涸。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动员全县人民投入抗旱。最多一天出动8万多人,动用水车1500辆,柴油机15台,200马力。同时发动城镇居民、机关干部、工人、学校师生支援抗旱。为解决得胜河沿岸农田灌溉,含山与和县联合组织2500民工在金河口筑拦河大坝,用250辆水车,25台385马力柴油机,五天将江水引至县境。在登科桥,270名青年突击队员三昼夜筑起一道长30米,高1.5米拦河大坝,将水位抬高1.1米;并在昭关口开劈一条长450米,宽1.3米,深1.6米石渠,8月6日,用水车分级提水过关,称“百里江水过昭关”。经艰苦斗争灾情大为减轻,全县受旱17.18万亩,其中重灾12.5万亩。
1978年,旱情发生早,持续时间长,年前冬干少雨。元月至7月底,降雨量仅355.6毫米,蒸发量1054毫米。8月1日至11月4日,90多天基本无雨。年雨量仅505.4毫米,为年平均降雨量50%。仙踪老河、清溪河、牛屯河上游的鲁桥河、铜庙河及其它一些支汊河,7月中旬前已断流。受旱严重的有福山、昭关、骆集、姚庙、巨兴、关镇、陶厂等7个公社,41个大队,其中16个大队,300个生产队无水可提。旱情紧张时,县委留一名副书记坐阵指挥,其余常委分赴抗旱第一线;抽调机关干部226名,到抗旱重点地方分片包干。全县除开动灌溉站机械外,投入抗旱农排泵4130台,7075千瓦;柴油机333台,5751马力;中小型拖拉机900多辆,水车600多辆。兴建电灌站25处,装机33台,2220千瓦。挖土井1358口,砌砖井195口,解决山区、丘陵区人畜饮用水困难。国家拨抗旱专项经费407.1万元。是年旱情为近百年罕见。受灾面积仅13.19万亩,比1958年减少4万亩。粮食总产比1977年仅减少0.72%。
1949——1988年水旱灾害情况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