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河道治理
滁河
自小金庄流入县境。治理前,河道弯曲,泄洪断面小,堤顶高于圩内地面1.5米左右,河道两岸无滩地,部分迎水堤坡长期受水流冲刷形成倒坡,抗洪能力较低,经常一年数淹。沿岸人民流传这样民谣:“家住王桥刘(今骆集乡邵集行政村),十年九不收,心想搬家走,舍不得马兰头(当地一种野菜)”。建国后。圩堤普遍加高培厚,丘陵山区建水库,洪水威胁有所减轻。
为彻底治理滁河,1969年,滁河引江分洪工程由安徽省水利厅勘测设计,巢湖、滁县两专区的含山、和县、巢县、肥东、全椒、滁县、定远、来安八县施工。两个冬春完成。一期工程,含山担负从和县驻马河口起360米长开挖任务;二期工程,担负开挖新河1050米和新公路420米长土方任务。共完成土方48万立方米,投入劳力1.7万余人,并留常备民工300人,担负乌江大桥土方开挖、回填任务。
1974年冬,河道治理工程开始,1980年全部结束。工程分四期完成。一期工程,含山担负石杨至李家渡工段,河道长3270米。1975年冬至1976年春,二期工程进入县境,含山担负王山涧至后朱段,河道长2344米。迁移10个自然村,拆迁房屋774间。另外,还担负由西郑至夏桥20.45公里导流河施工任务。四期工程(三期工程,含山没任务),含山担负肥东二级站枢纽引水河道工程,工段长1700米。全县共投入劳力56498人,完成土方348.7万立方米(不包括驷马山引江工程量)。
滁河治理后,河底高程3.5米(原6~6.5米),河底宽16米(原10~15米),河宽180米(原80~90米),两岸留有10——15米滩地,滩地高程11——13米。堤顶宽6米,顶堤高程16.5~17米,内外堤坡均为1:3。河道顺直,下泄畅通,最大安全泄洪流量600秒立方米,泄洪能力增强。灌溉期河水位控制在8.5米高程,便于航运灌溉。
得胜河
建国前,得胜河大跳以上有两条天然行洪河沟,沿岸为行洪区。大跳以下,河床淤浅,两岸小圩堤身单薄,抗御洪涝灾害能力低。建国后,沿河人民在冬春兴修水利中,加高培厚圩堤。1966年冬县组织张公、褒山、三官(今东山)、九连四公社劳力对大冯村至昭关一级站进水闸河段进行疏浚。计划河底宽15米,河底高程由6.5~6.7米挖至5米高程。疏浚后,大冯村至关帝电灌站河段长6250米,河底高程挖至5.1米;关帝电灌站至王桥河口长522米,河底因砾石层仅挖至5.8米高程;王桥河口至拨米沟段1758米,河底高程挖至5.1米;拨米沟至昭关电灌站段2220米,河底挖至5.3~5.5米高程。河宽60~85米,堤顶宽2~4米,堤顶高程12.5~13米,迎水堤坡1:1.5~1:2,大堤内坡1:2~1:2.5,最大泄洪流量200秒立方米。1968年至1970年,和含两县在得胜河下游入江处建金河口(和县境内)节制闸及电力排灌站。闸上水位控制在6.5~7米,便于灌溉航运及供应和含两县县城人民生活用水。1976年冬,在得胜河上游东山水库至看花桥段,新开行洪河道一条,长3.9公里。
经几次治理,防洪、灌溉能力有所增强。但自疏浚后,二十多年来,河床逐渐淤积抬高,河底高程升至5.5~6米;上游来水面广,河道泄洪断面标准小,不能满足排洪、灌溉、航运需要,亟待整治。
牛屯河
牛屯河主河道起自铜闸镇南水姑庙,北流至荡子圩,折向东,于姑庙桥进入和县境。康熙《含山县志》载:相传吴赤乌年间(238——251),于铜闸筑堰设闸,以防水患。以后代有修建。沿河堤防及河道亦屡有修筑、疏浚。但标准都不高,抗洪灌溉能力都较低。
建国后,沿河圩堤逐年加高培厚,并在上游建水库削减洪峰。1984年,巢湖地区把牛屯河分洪道工程,作为巢湖治理第一期工程重要内容,列入淠史杭一巢湖农业引用外资项目,并设牛屯河分洪道工程指挥部。1986年冬至1988年春,一、二期工程在和县境内。一期工程,含山担负和县黄桥东主河道长826.44米,南堤长789米,北堤长1000米退建与加固堤防任务;二期工程,担负和县张瓦匠东至孙家大闸段,3283米河道南北堤退建加固任务。两期共投入劳力2.24万人,完成土方103万立方米。1988年冬至1989年春,三期工程进入县境。含山担负由淮南铁路桥至朱湾段河道长1467米,东堤长1593米,西堤长1490米退建加固任务。同时进行牛屯河处理工程13项:西河贾、朱湾、大坝、王桥、铜闸二队、鸭西等6个排灌站;小吕闸、王桥闸、黄庄斗门、八百亩斗门、姜坝斗门、过圩斗门、三门涵。拆迁住房78户,计7850平方米,挖压土地294.35亩。三期共投入劳力3.44万人,完成土方153.21万立方米,国家投资工程经费376.5万元,其中处理工程经费121.21万元。
县境内淮南铁路桥至姑庙桥牛屯河河道治理后,河底高程5米(原高程6~7米),河底宽72米;河宽最窄处160米(原70米);滩地高程6~7米,个别地段8米;堤顶宽5米;堤顶高程12.7~13.5米;内外堤坡均为1:3,背水堤坡在10米高程处有3米宽平台;设计流量600秒立方米。防洪、灌溉、航运效益大为提高。
裕溪河
建国前,裕溪河河床淤浅,堤身单薄,汛期江水倒灌内河及巢湖,常酿成洪涝;干旱年份,水位又随江水下落,灌溉水源缺乏。建国后,兴修圩堤,提高抗洪能力。1955年,省航运局对裕溪河进行治理。裁切钓鱼台河段,拓宽航道;在瓦储仓至翟家湾,开挖一条长1700米新河,使航道不经海子口,直通黄雒河。1963年至1965年,又机械疏浚河床部分浅滩,总长48.63公里。
1962年12月,巢湖闸建成,裕溪河上游巢湖来水受控。1967年5月,裕溪闸建成。长江洪水倒灌受控;枯水季节,闸上控制水位6~6.5米,满足航运、灌溉需要,但防洪问题没有解决。1971年冬至1972年春,巢湖地区组织含山、和县、无为、巢县共16万民工,投入裕溪河整治第一期工程,完成巢湖闸至裕溪闸河道水上部分(4.2~5米高程以上)土方1009万立方米。河床多处裁弯取直。整治后,巢湖闸至裕溪闸航道由64.1公里,缩短为56.5公里。
一期工程含山投入劳力28820人,担负杨柳圩西周郝村至东孙村1300米长新河开挖任务;运漕镇至三汊河8400米退建北堤工程;东孙村至运漕镇8150米北堤加高培厚任务。新河按设计标准完成。河底高程挖至3米,河底宽100米,完成土方70.59万立方米。新河挖通后,将杨柳圩西南一块365亩土地。分割成一个小岛,名丁当圩。东孙村至运漕镇段北堤由于无为县在落篷湾处,将设计南堤线北移70米,致使水流冲刷北堤东孙村至谢方村段堤防。后虽几次以块石护砌外坡,终因水流作用,屡建屡圮,堤防加固工程未能彻底完成。运漕至三汊河北堤退建,根据地区决定,河底高程由设计3米改挖至5米,河底宽挖至112米,堤顶宽4米,堤顶高程12.5~13米,完成土方67.57万立方米。为确保运漕酒厂及无为县凤凰桥排灌站设施,运漕镇大码头至凤凰桥河宽挖至157米。同时在运漕镇河沿建防洪墙947米。墙顶高程12.6~12.8米。河坡护砌长度889米,由高程6.5~7米按1:3边坡向上护砌至河岸。共用浆砌块石2300立方米,干砌块石5285立方米。防洪墙与护坡两项工程共投资13.18万元。 1973年冬至次年春,巢湖地区组织含山、和县、无为、巢县、肥东五县继续完成第一期工程4.2米至5米高程以上土方任务。含山参加东关至周郝村长3500米工段施工,投入劳力8000人,完成土方54.2万立方米。后航运部门又先后六次局部疏浚裕溪河水下部分。
裕溪河整治后,防洪、灌溉、航运能力大大增强,但因原计划河底高程(3.6~2.5米)做得不足,原设计流量1000秒立方米,实际只能通过800秒立方米,洪水出路没根本解决。
清溪河
河道弯曲,河底较高。原来堤埂矮小,沿岸常受洪灾。建国后,沿河人民逐年修堤,防洪标准有所提高。1975年冬,清溪公社发动民工将下港口至小郑村一段弯道裁直,新开河道长1100米,河底宽16米,河底高程5.8~6米,河宽60米,堤顶高程12.5~13.5米,完成土方12万多立方米,缩短河道长580米。同时,由清溪镇南至南犁头湾东,新开大寨河一条,长1079.5米。上游至夏庄西、小窦北新开两条支河共长1647.4米。同年冬,巨兴公社投入劳力5000人,由巨兴集至迎水庵开挖一条新河,长3720米.河底高由地面挖深3~5米,河底宽16~18米,弃土向右岸堆放,以堤筑路;另开四条支汊河总长7930米,共完成土方50余万立方米。巨兴新河,由于未经水利部门勘测设计,决策时,又未考虑丘陵地区水流因势下泄特性,只强调河道线路取直,致使新老河底高程悬殊过大,新河未能发挥行洪效益,老河又不能废除,造成153亩土地经常受淹。
清溪河局部治理后,河底高程由河口至曹家坝段为5~6米,曹家坝至清溪镇北6.6米,河宽40~80米,堤顶宽1~3米,堤顶高程11.7~13.5米,最大泄洪流量150秒立方米。1954年最高水位达12.68米,据此,堤顶高程明显不足,加上原有滞洪滩地围垦造田,洪水下泄不畅,需彻底治理。
二、联圩修堤
沿河平畈区 是水灾多发地区,历代劳动群众筑堤圈圩,抵御洪水侵袭。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发展,圈圩逐渐增多。明正德六年(1441),县内有大溪荡圩、王家圩、孤山圩、胡家圩、庆力圩、石井圩、咸义圩、庆安圩、天成圩、荡子圩、新城圩、夏家圩、山子象坑圩、至道圩、大观圩、义城圩、塔子圩、永丰圩、保丰圩、新名圩、杨林圩、杨家圩22个。嘉靖三十四年(1555),全县有圩96。清光绪三年(1877),有圩130。民国年间,圩堰又有增加。至1949年,全县大小圩堰151。圩区耕地11.88万亩。沿河滩地大多围垦成圩。这些圩堰大多埂多堤矮,抗洪能力低下。
建国后,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加高培厚圩堤,联并小圩,增强防洪能力。1950年冬,铜庙、关镇两乡开始沿东堡、黄嘴、盛河、上左、张宋等村高地开挖撇洪沟,在大坝、小坝建闸,堵支汊河,将东堡小圩、荡子圩、厢城圩、武良圩、康定圩、庆力圩、童小圩、朱小圩、季小圩、东埠圩等10圩联并成大圩,名十联圩,1953年工程基本完成。接着,含北再安乡将齐林寺圩、石范圩、大张圩、大凌滩、再安圩、朱家圩、八圈圩、张严圩等8圩联并成义联圩。至1957年底,全县联并为104圩,减少防汛堤埂28公里。1960年,联并为91圩。1973年至1974年,县决定在东关附近夏徐村与黄墩北筑坝建闸,使运漕这段后河成为内港,将沿河仙房圩、东长圩、五联圩、十五联圩等与杨柳圩联成一个圩口——杨柳联圩,减少圩堤33.76公里。1976年冬,铜闸公社沿杨四嘴、段嘴至黄嘴开挖一条撇洪渠长54.2公里,堵王桥河,完成土方8.2万立方米,将仇圩、鸭西圩、八联圩联并成铜闸联圩,减少圩堤8.31公里。1988年,全县圩联并成44个,其中万亩以上圩3个,5000亩以上不足1万亩圩2个,1000亩以上不足5000亩圩10个,1000亩以下小圩29个。沿河堤长由原来398.8公里,缩减为258.6公里。
1988年全县圩口情况表


圩区堤工,主要是裕溪河、牛屯河、清溪河、滁河沿河堤防,总长258.6公里。保护土地面积279.8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7%;保护耕地13.0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38.1%。建国后,经历年加固及河流整治,防洪标准不断提高,到1988年,主要堤防基本达到十至二十年一遇洪水位不破圩。其中万亩以上联圩堤防情况如下:
杨柳联圩堤防自东关经运漕、三汊河至黄墩北小朱圩闸,共长37.87公里,保护面积90.6平方公里,耕地44960亩,保护人口52900。堤防按二十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堤顶高程12.5~13米,顶宽3~4米,外坡1:1~1:3,内坡1:2~1:3,坡脚高程7.5米以上。
建国后,杨柳圩溃破两次。1954年7月19日,先在黄墩乡东曹村三块田堤段溃破,随后多处漫堤决口。同年冬堵口复堤。1983年7月,运漕高峰水位11.9米时,杨柳圩多处出险均排除。8月7日凌晨4时,运漕水位11.17米,杨柳圩电力排灌站进水闸因沙基长期渗漏,突然出现管涌,加之抢救方法不当,于7时溃破。决口长54米,最深槽高程负2.28米。12月12日至翌年3月堵口复堤。完成土方6万余立方米,国家投资13万元。结合堵口复堤,加固杨柳圩14处险埂要段,长16113米,完成土方40.93万立方米。
1981至1988年,沿裕溪河及其后河险埂迎水堤做护坡工程22处,长6725.83米,计浆砌块石1282立方米,干砌块石2.47万立方米。由迎水堤坡高程7~7.8米.护至11~12米。1988年下半年,县水利局请水电部十三工程局一分局疏浚队,对运漕镇西三口塘险堤段吹填固基,吹填土方6.64万立方米。1988年检查,杨柳联圩还存在10处计7000米长险埂要段,主要是运漕镇上游河道急流线偏向北岸,部分外坡出现倒坡;运漕镇下游一些堤防退建在原沟、港、塘上,堤身不稳。
滁河联圩堤防1975年冬至1976年春,结合滁河治理,开挖导流河而由义联圩、后圩、大龙窝圩、夏桥圩联成,联并后堤防自骆集乡西郑村至谢集活动翻板坝,总长29.01公里,其中主河堤防自瓦屋庄至柴湾长12.37公里(内再安至大萧段2.2公里属全椒县),保护面积36.5平方公里,耕地21191亩,堤防按二十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堤顶高程16.5~17.5米,顶宽4~6米,内外坡均为1:3。
联并前27年间,4次溃堤,即1954年、1956年、1962年、1969年,溃口都在东、西圩堤上。联圩后至1988年,溃破两次。1982年7月20日13时40分左右,在柴湾村中间堤段溃口。决口长80米。当时古河水位14.9米,柴湾水位14.2米。决口堤段是因新埂建在老沟地方。这段堤防是全椒县城东、二圣两公社施工交界处。施工时,老沟冰块未清除便堆土筑堤,后一直列为险埂。决口前,发现埂面有水桶大面积下陷,紧接着多处冒水。仙踪区立即组织多人抢救无效。从出险到决口只一个半小时。1984年6月14日16时,瓦屋庄老人行桥拦洪堤出险,21时5分漫堤决口,主要是24小时降雨178毫米,水位陡涨,流量剧增。13日11时滁河一级站闸下水位9.02米,21时48分15.45米,14日17时,涨至16.75米,时瓦屋庄水位16.5米。流量从66秒立米,增到800秒立米,超过滁河600秒立米设计标准。另外,拦洪堤土质差,内有沟塘,出险时,上游红光圩漫溢,洪水直冲拦洪堤。
联并后,堤防经历年冬春修,仍存在一些问题:1982年决口西一段新堤,因横穿老水沟,崩塌严重;小张村东约40米堤段受全椒县汪家畈排涝站排水冲刷,影响堤身;穿越老河道7处新堤渗漏等。需加固。
铜闸联圩堤防联并前,原仇圩与铜城闸相连。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六载:铜城闸关系72圩30多万亩农田防洪。由于仇圩、鸭西圩届和、含两县关系圩口,建国后,和县曾组织民工参与堤防加固,遇大水年,派民兵参加防汛抢险。联并后堤防,要求确保1954年大水不破圩。经多年兴修,在堤防总长13.46公里中,黄嘴闸至铜城闸老闸址5.76公里,堤顶高程13米以上,顶宽4米;老闸至铜庙河口4.85公里,经1988年治理后,堤顶高程12.7米,顶宽5米;铜庙河口至姚嘴2.85公里,堤顶高程11.7米,顶宽2米。
联并后主要问题是:区间洪水无出路。杨四嘴至段嘴,遇大雨,洪水仍由南庄、老陈下泄王桥河,原仇圩、鸭西圩间河埂受山洪威胁,需治理。
三、涵闸
建国前,县内仅铜城闸规模较大,分散在各个圩口的数百个斗门、石涵都较小,排灌能力低,且“十涵九短,十斗九漏”。建国后,在修堤联圩同时,改建扩建原有涵闸斗门,在支汊河流兴建一些节制闸,改善水利设施。1953年十联圩联成,建大坝闸。1956年,杨家大圩与小西圩联并,在西双桥河口建草滩闸。1965年,铜城闸迁址扩建。1976年,滁河联圩完成,在王山涧老河,建王山涧闸,在十里长河出口建红五闸。1988年,全县主要涵闸74座(其中铜城闸中型闸一座),斗门90座。
铜城闸,原位于铜闸镇中,关系和、含两县农田三十余万亩,谚云:“倒了铜城闸,淹没和州塔”。省、县旧志载:铜城闸相传建于吴赤乌中,“历唐、宋、元皆楗以木”。明洪武元年(1368),知州李相重建,“始易以石”。闸高22尺,宽18尺,长200多尺。“旱则启闸以灌田,涝则闭闸以御水”。明代修建六次,清至民国修建五次。其中乾隆三十六年(1771),知州刘长城大修一次,注重施工质量。“凡石有筋纹者悉去之。凡两石相交,则铁锭闩之。其筑土用半灰,其石隙灌米浆”。“共添石七百余丈,用灰二十万斤,木三百余根,上糯米四十石,铁五千八百斤,石木工两万,粗工倍之”。经民国20年(1931)大水考验,闸基和闸身基本完好,只翼墙出现裂缝。最后一次维修,是民国26年。
县主要小型涵闸情况表

建国后,铜城闸仍发挥效益,但工程规模小,不能满足防洪排洪需要。为此,芜湖专区水电局设计迁址重建。从1965年8月至翌年7月主体工程竣工。新闸位于牛屯河进口处,为钢筋混凝土箱型封闭式。三孔:中孔宽5米,高7米;两边孔宽、高各2.5米。底板高程4.5米。闸板钢筋混凝土平板式,中孔安装20吨电动卷扬机一台,边孔各安装10吨电动、手摇启闭机一台。防洪频率50年一遇,校核频率200年一遇,最大泄洪流量118秒立方米。防洪保护面积60多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0多万亩。整个工程完成土方4.26万立方米,石方2841立方米,混凝土1032立方米,国家投资25万元,新闸建成后,受到1969年大水考验。原有老闸1970年改建成跨度12米,宽7米拱型人行桥。
四、排灌站
建国前,圩区按圩内地形高低,筑堰子埂拦水,分级控制。遇多水年份,农民以受益田亩,自行组织龙骨水车排水救苗。往往只能排出一些高田,抗洪能力很低。1954年,县首次引用柴油机排涝。1955年,始在杨柳圩五里沟、大圩湾、汇鱼潭三处,兴建柴油机排涝站,装机40台,883匹马力。1957年,兴建杨柳圩中型电力排涝站。60年代前期,排涝站发展较快。1966年,全县小型电力排涝站发展到84座,装机131台,6048千瓦,受益5.6万亩。是年初,巢湖地区水利局组织所属县技术干部,在杨柳圩搞圩区规划试点,把单纯排涝站改为以排为主,排灌结合的电力排灌站。之后,单纯排涝站逐渐减少。1979年,小型电力排灌站117座,装机191台,9605千瓦,受益94532亩。至此,各圩口都已基本布站。80年代主要是增站增容。1988年,全县中小型电力排灌站138座,装机234台,12364千瓦,受益12.09万亩,其中中型排灌站3座,装机16台,1215千瓦,受益1.4万亩。国营中型电力排灌站情况如下:
杨柳圩电力排灌站,位于运漕镇东。始为电力排涝站,安徽省水利厅设计院设计,建筑安装队施工。1957年冬开工,翌年竣工。装机8台850千瓦。其中单机55千瓦6台,单机260千瓦2台。国家投资58.4万元。同时在黄墩兴建110KV变电所,专门为其供电。架设6KV输电线4.3公里,安装560KVA变压器和10KVA变压器各1台。两台大机直接高压供电。
排涝站建成后,经几年运行,东面黄墩乡大圩湾和西面海口乡汇鱼潭一带低洼处积水仍难以排出。1965年、1966年,先后在大圩湾、汇鱼潭两处,增建电力排涝站,将杨柳圩电力排涝站4台单机55千瓦电动机,分装在大圩湾和汇鱼潭两站。1966年冬至翌年春,改排涝站为排、灌两用排灌站。与此相配套,兴建干渠11条,长24.2公里,支渠56条,长62.67公里,进水闸6座;同时增加大圩湾、汇鱼潭两站装机。大圩湾站增加到5台275千瓦,汇鱼潭站增加到4台220千瓦。1978年大圩湾站扩建,又增装机1台80千瓦。排灌站建成,有效地保障这一地区农业生产。
1985年冬,经省排灌总站批准,排灌站更新电机设备,次年春完成。国家投资21.5万元。更新后装机:运漕站6台640千瓦,大圩湾站6台355千瓦,汇鱼潭站4台220千瓦。1988年元月,省排灌总站会同巢湖地区水利局对两台36ZLB——100型水泵进行测试,其装置效率超过50%,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1988年乡(镇)营小型电力排灌站情况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