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采种育苗
民国9年(1920),建立昭关林场后,采种工作在国有林区得以始行。采种的主要树种有:侧柏、臭椿、银杏、枫、麻栎、青冈栎、中槐、皂荚、君迁子、黄连木、丝棉木、无患子、苦楝、马尾松等树种。后由于山林遭受破坏,种源枯竭,只能采一些油茶、马尾松、油桐、刺槐等。
1951年,县政府要求各地采种育苗。1953年,组织人员对全县母树林开展调查,得全县母树林3900亩,且多系结实稀少的马尾松。1958年8月,县成立两个采种组,分南北两片以昭关、苍山为基点采集。1959年采种前,县组织母树结实调查组,掌握种源情况,对重点种源确定专人保护,观察种子成熟度,适时采摘。
60年代,县政府每年组织人员进行采种,国营、社队和群众贯彻“三自”(自采、自育、自造)方针,采集林木种子由马尾松、油桐等发展到大量采集苦楝,刺槐、枫杨、泡桐、杉木等。80年代,农民采种除供应本地外,还大量采收一批种子出售以增加个人收入。1982、1983两年,每年调往外地的马尾松、黑松、麻栎等种子达10万公斤。
县内育苗历史悠久,清光绪年间,福山乡司姓多人就专司育苗出售。国有林场育苗始于昭关林场的设立(民国9年)。民国22年,含山城西校场岗设立县苗圃,面积11市亩,专职育苗和林业技术推广事宜;民国26年,昭关林场、校场岗苗圃以及私有林场与各乡镇设立苗圃数就达20余处;民国36年1月,省立第二农林场含山分场设:第一、第二两苗圃计面积22亩,育有刺槐、侧柏、油桐等苗木14.4万株,大都为本场栽植。
建国后,政府划拨50亩土地给昭关林场,建立国营二郎庙苗圃,专门从事育苗工作。1951年,政府发动群众育苗,要求每乡育3亩地。在育苗的地方,以群众的土地、种子、劳力为股,组织育苗合作社。1952年,有二郎庙苗圃、县农场苗圃、大司私人苗圃和各乡群众育苗,是年,全县育苗80.28亩,产苗2000万株。
1959年,全县有6个公社建立了林园场,37个大队建立林业专业队,开展育苗工作。1965年,福山公社队队育苗。
70年代,苍山、太湖林场建立永久性苗圃,全县142个乡村林场相继恢复育苗。1980年,县投资建设横龙铺苗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福山公社境内育苗一度达到3585亩,树苗行销10多个省,给当地经济带来很大变化。树种有:马尾松、黑松、火炬松、雪松、杉木、水杉、池杉、柳杉、榆、刺槐、香椿、楝、樟、杨、柳、枫杨、泡桐、臭椿、梧桐、悬铃木、侧柏、刺柏、桧柏、龙柏等。1987年,县林业局采取与育苗专业户订立承包合同的形式,进行定点、定向育苗,育苗20.7亩,提高了苗木质量。
福山乡1979——1988年林木种苗生产情况表

二、造林
光绪33年(1907),县有识之士何梦麟私办含山辛康梅艺公司,劝谕地方绅民集股认垦,在境内倡导造林。
民国4年(1915),县响应省政府号召“注重蚕桑,以舒民困”,购湖桑苗12000株,竭力劝导县民广植。民国8年,省府增设含山林区。民国9年,设置昭关林场。至民国35年,共营造马尾松、洋槐、侧柏、檀树等树种1450亩。民国32年6月,县农业推广所成立,除积极在农林场内扩大造林外,并力劝居民植树。民国35年,县拟定垦荒造林实施计划,以期地尽其利,当时拥有100亩私荒的业主夏修斌积极支持,参加垦荒造林。民国36年,县造林11万株,计3000市亩。
国营造林
1952年6月,国营林区发动林场职工在其所辖山场内开展植树造林,县政府发动周围农民赴林场帮助造林。1954年,昭关、二郎庙造林站采取订立承包定植合约,完成造林833亩。1955年,国营造林671亩。1959年12月,县政府抽调陶厂、林头、长岗、运漕4公社600名劳力会战太湖山,造林13000亩,成活9000亩。
自1963年起,造林前都要进行实地调查,编制造林设计任务书报省厅审批。1965年,太湖山林场制定雇工合同,采取“四包两定”办法,即:“包山场、包时间、包规格、包质量,定期付款、定人员”。从整地到造林,统一包到生产队,一包到底,严把造林验收关,当年造林1081.72亩,成活率均在90%以上。“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林业虽受影响,但国营林区每年都能营造部分林木。1972年,国营林场造林完成8820亩(其中杉木造林2000亩)。1976年森林资源清查,3个国营林场基本实现绿化。80年代,国营林场除计划进行宜林荒山造林外,每年都要对部分林分进行更新改造。至1988年,全县共计营造国有林23.3万亩,国有林地由解放初的106亩增长到5.8万亩,造林保存率近25%。
集体造林
建国后,集体造林一直占全县造林的主导地位。50年代初,集体造林以互助合作的形式逐步开展起来。1955年,县政府选择东林区吴光江农业生产合作社做试点,发展林业互助合作社。1956年,党中央提出12年绿化祖国,安徽省委提出7年绿化安徽的口号,县委根据全县的气候、人力、物力、自然条件等因素,制定了绿化含山的规划草案,除发动妇女、工人、青少年、机关干部参加造林外,还在全县普遍贯彻“包栽、包活、包护、包抚育、包成林”的五包造林制度。根据栽植苗木数量和秋后成活率,制定造林工分标准。
1958年,全县集体造林转入以林场、社队为主体的造林组织形式。在半山区、山区建立林业生产专业队。1959年,全县已有6个公社建立社办林场,37个大队建立林业专业队,781个劳力常年从事林业生产。60年代初期,全县主要采用专业队与大规模群众造林相结合的办法造林。1960年共完成社队集体成片荒山造林20394亩。“文化大革命”初期,集体林业一度处于放任状态。70年代初,全县形成植树造林高潮,1971——1975年,共计造林25.7万亩。1976年森林资源清查,建国后全县共营造集体林33.2万亩。
由于多种原因,虽经长期营造,全县至1981年仍有宜林荒山10.6万亩。1981年4月,省人民政府对乡村成片造林给予钱粮补助,全县当年集体造林1.7万亩。1988年,全县集体有林地20.2万亩,还有集体宜林荒山69118亩。 专业户承包造林及“四旁”植树
专业户承包造林出现于1984年后,当年全县发展8个专业承包户,经营荒山2000亩,造林750亩。至1987年度,承包、联户承包、扩场承包的造林形式相继出现,承包造林使造林质量普遍提高。
“四旁”植树一直是县内群众的一个习惯。民国35年(1946)柘(皋)乌(江)公路实行行道树绿化。“四旁”植树主要贯彻“谁种谁有”的政策,群众各自选择适宜地点和树种栽植。“四旁”植树在发展庭园经济中起了重要作用。至70年代末,全县公路、渠道基本绿化。1981年全县有“四旁”树木504万株,人均14株;蓄积量4.1万立方米,占全县总蓄积量的24.43%,总覆盖面积19315亩,覆盖度达25.09%。
公路绿化,五六十年代主要以柳树为主,70年代为杨树所取代。1984年以来,由于杨树病虫害严重,逐渐为悬铃木、枫杨所取代。
植树节与其它造林
自民国17年(1928)起,确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含山当即执行。民国36年(1947),县政府为纪念植树节,规定柘乌公路在县境内50里统植柳树,并在县城东门外陡岗栽松苗1万株。
建国后,县境内各机关团体每年植树多处。1981年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作出全民义务植树规定后,县委县政府于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前后,发动县直机关干部参加义务植树,并把植树造林列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加以考核和文明单位评比内容;教育部门规定3月10日至17日为义务植树周;县交通部门将公路绿化作为文明道班评比内容。1984年,团县委组织含城团员、青年,在横龙铺营造“青年林”50多亩。
林业基地
林业基地具有集中连片,便于指导、管理,可快速提高质量和产量,产品便于加工处理,效益高,见效快等特点。自60年代,县政府要求各公社必须建立各种林业基地。至70年代,全县已建立用材、经济、果树等规模较大的林业基地,如杉木林、松林、楝树林、油茶林、油桐林、板栗林、竹林等1000——10000亩以上的基地。
杉木材基地共有四大片。太湖片包括太湖山林场、林头镇林场、杨山行政村林场;苍山片包括苍山林场的六宕山、二郎庙、苍山作业区,百佛庵作业区及刘武、官塘、皖山、百衣等行政村;昭关片包括昭关分场及昭关、褒北、龙山、大贺、清水塘等行政村;长山片包括东洪、长山、双林、童坛行政村。至1978年,全县杉木林基地1000亩以上的有5个(苍山、太湖、长山茶场、刘武、昭关),300亩以上的有12个,100亩以上的有4个。共计造林面积超过2万亩。杉木林基地造林,大多采用抽沟吊槽和全垦整地栽植。至1988年,杉木林基地的亩产立木蓄积量达8——12立方米。
1958年,从泾县移植15000多株毛竹母进行试栽,仅在昭关公社褒北大队存活2株。1964年,从繁昌县引种320株竹母,集中于太湖山林场试栽成功。1966年,又从泾县、庐江引种竹母在3个国营林场、1个农场、4个中学、9个公社林场、14个社队林场,共计50多处试种,成活率达81.3%,长势喜人。自此之后,毛竹生产在全县各地普遍发展。1978年调查,毛竹基地达50——80亩的有苍山、太湖、刘武、汤山4处。1981年,全县共17个公社、3个国营林场生产毛竹,总面积达552亩。至1988年,全县毛竹总面积达621亩。
1964年,规划设计油桐林基地1万亩,基地分布在苍山、太湖、巨兴、昭关、东山、童坛6大片。油桐基地大多由国营、乡村林场经营。1978年调查,全县油桐林基地50亩以上的有3个(丁塘、四桥、方麓大队),200亩以上的有3个(刘武、龙梅、塔岗大队),300亩以上的1个(苍山大队)。80年代,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乡村林场人员减少,油桐林管理缺乏劳力、经费,加之产销脱节,病虫危害,油桐林基地建设停滞,桐林逐年荒芜,面积减少。
60年代,全县建立苍山、骆集两大片油茶基地。苍山片包括苍山林场的苍山、郭太、二郎庙作业区及刘武、方赵大队,共发展4000亩;骆集片曾营造500亩,因山场立地条件差、土壤属重碱性,造林失败。70年代,苍山林场在原有基地林的基础上,扩大油茶生产,油茶面积达1000多亩。至1978年,全县油茶林基地面积较大的有:苍山林场1040亩,长山茶场206亩,刘武行政村400亩,黄麓行政村300亩。因油茶生长慢,收益迟,加之油茶籽卖不出去,加工利用未跟上,浪费严重。80年代,全县油茶基地建设停滞,逐渐毁灭。
1984年8月,县林业局开始速生丰产林基地设计,并与行署林业局签订营造速生丰产林商品材基地0.7万亩合同。栽植树种主要以杉木、火炬松、湿地松为主。基地主要在陶厂、关镇、东山、巨兴、清溪5个乡,19个行政村和3个乡村林场。1986年起。个人承包丰产林造林任务的专业户开始出现。陶厂西塔的易厚掌承包营造国外松丰产林800亩,经验收全部达到技术规程要求。
造林技术
人工造林在县境内时间较长,方法主要有插条、埋根、直播、植株等,尤以直播、植株为普遍。
种子直播民国年间,省立昭关林场每年都要采收一些油桐、松树等种子,适时点播造林。1953年冬,全县直播麻栎、小叶栎6864斤,面积860亩;1955年,全县直播油茶1400亩、油桐800亩。后陆续直播马尾松、油桐、油茶、栎类等树种种子。
直播主要适用于一些大粒种子,如栗类、栎类、油桐、油茶及发芽率较高的马尾松等种子,一般大粒种子采用开穴点播,根据成林时的株、行距开穴,每穴种子2——3粒,成苗后适时间苗、间伐,以保持适宜密度。撒播主要用于发芽率高、种子小的树种,如马尾松每亩撒播种子0.5市斤。
育苗造林50年代初,造林主要采取“边取苗、边运苗、边植苗”的流水作业法。杉木打凼每亩营造300株,株行距4~5尺,做到深栽紧捶、整齐划一;松类每亩植苗500株,做到深栽紧捶、头正、穴深。50年代中后期,根据林业部颁布的造林规程,做到先整地后造林,马尾松推行一锄栽植法,杉木苗和其它阔叶树苗均以打凼,穴状整地栽植法。
1973年,推广湖北广济县抽沟吊槽(沟宽、深各1米,环山带状抽槽)栽植杉木经验。70年代后期,杉木、国外松造林采用全面垦地(深度30——40厘米),再在全垦地上挖大穴栽植法。80年代中后期,杉木、国外松栽植采取全垦挖大穴下基肥(每穴下饼肥0.1——0.2公斤)法栽植,以加速林分生长。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