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品种
家畜
牛。有水牛、黄牛。水牛多为当地品种,属亚洲水牛,体型较小,耕作为主,性温驯耐劳。多年来,由于选种选配工作未跟上,水牛品种逐渐退化,个体变小。1983年,测定36头水牛,其平均值:体重436.7公斤,体高126.6厘米,分别比大型水牛少234公斤、23.9厘米。黄牛,多为地方品种,属丘陵山地黄牛,与大别山黄牛同一品系。四肢强壮,适宜爬山放牧。体型较小,肉役兼用,今以肉用为主。
1983年至1985年,先后购进黑白花乳牛(又称荷兰牛)16头,由于乳品滞销,后淘汰。
猪。本地黑猪,属定远猪品系,肉脂兼用型,乳头7~8对,耐粗饲,生长慢,周转期长。建国前,都是本地黑猪纯种繁殖。1955年,全县有地方品种种母猪227头。是年,县农业部门从宣郎广农场购进巴克夏种猪36头,次年,购进巴克夏种猪50头,用以进行纯种繁育,并与本地母猪杂交,繁殖商品猪。1962年后,先后购回荣昌猪、内江猪、枫泾猪、金华猪等,进行杂交改良。1985年,从合肥蜀山湖猪场购进杜洛克种猪8头,1987年,又购进长白种公猪5头,分置5个区,利用杂种优势,繁殖杂交一代猪。
马。都是从外地购进,无地方品种。60年代,汽车运输发展,马随着减少、消失。
驴。多为地方品种,体形较小。1965年仅19头。1979年后,个体板车运输较多,毛驴又逐渐发展。1987年284头。
羊。本地山羊,全身毛白,有角,肉用型品种。成年公羊体重30~35公斤,母羊20~25公斤。抗病力强,适于放牧。每胎产1~2羔。1971年,购进考力代绵羊70只。每只年产毛2——3公斤。1980年前后购进寒羊400余只。1987年,县畜牧站从无锡购回太湖山羊102只,分置5个乡(镇)饲养。
兔。民国时期,县内饲养兔种有中国家兔、中国长毛兔(原名安哥拉长毛兔),建国后,引入法系、英系安哥拉兔。1961年,全县兔30880只。1964年仅存61只。1981年,引入长毛兔853只,次年引入西德纯种长毛兔8只,用以繁殖。1987年,全县存兔403只。
家禽
鸡。本地鸡,抗病力强,易管理。成年公鸡只重2~2.5公斤,母鸡1.5~2公斤。6~7月龄开产,年产蛋120~150枚。70年代引入白来杭鸡、白洛克鸡。80年代,先后引入西塞斯、星波罗、星杂579、S220、罗斯、罗曼、伊莎等蛋肉鸡品种。本地母鸡就巢性强,自然孵化雏鸡,也有孵坊(亦称炕坊)利用陶缸保温法孵雏。1980年后,有用平箱和小型煤电两用电孵箱孵化。
鸭。有巢湖麻鸭、绍鸭、昆山麻鸭、北京鸭等品种。巢湖麻鸭,本地特产,蛋肉兼用型。中等体型,觅食性强,适于放牧。皮薄骨细,肉嫩味美,是南京板鸭、庐州烤鸭主要鸭源。成年公鸭2.2~2.5公斤,母鸭2~2.3公斤。160日龄开产,年产蛋160~180枚,蛋重70克。绍鸭,毛红翼梢绿,是优良蛋用鸭品种。105~115日龄开产,群众称为“百日红”。1979年至1982年,县农科所对该鸭种性提纯后,平均每只年产蛋280~300枚,最多304枚,蛋均重60~65克。饲料报酬1:2.8~3 鹅。巢湖白鹅,蛋肉兼用型品种,全身羽毛纯白紧凑,体质结实,体型偏小,耐粗饲,适应性强。成年只重3~3.5公斤。年产蛋35~45枚。蛋重160克左右。母鹅有就巢性。雁鹅,原产寿县、霍邱一带,早期生长快,觅食性强,肉质较好。扬州灰鹅,原产江苏扬州一带,羽毛灰黑色或淡灰色,早熟易肥,肉质鲜美,60日龄可达2.5公斤。
鹌鹑。有蛋用、肉用两个品种。蛋用种,体重125~150克,50日龄开产,年产蛋250~300枚。肉用种,公鹑体重150~200克,母鹑270~300克。县内原无鹌鹑,80年代引进,采用小型电孵箱孵化。 二、饲养量
民国5年(1916)《安徽农商统计表》载:含山牛1950头,马150匹,驴970头,猪8320头,羊2250只。民国22年,省《建设周刊》44期载:含山耕牛约1500头,除耕田外,无盈余。
1949年统计,全县牛10615头,其中水牛9397头,黄牛1218头。能役牛8832头,每头役牛负担耕地44.1亩,畜力严重不足。有马41匹,骡25匹,驴538头。猪饲养量39076头,户均0.69头。羊1137只。家禽饲养量28万只。牧业总产值10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8.2%。建国后,人民政府鼓励畜禽生产,奖励繁殖耕牛,禁杀役牛。1953年起,先后从宁国县购进水牛99头,从贵州省购进水牛400头。1954年大水,县采取保畜措施,收购灾民580头耕牛,由畜牧站集中饲养;发动基层社给灾民代饲耕牛587头,避免灾后耕牛大量减少。1958年,耕牛发展到14759头,生猪饲养量9.09万头,羊4784只,家禽饲养量91.1万只。三年困难时期,粮食产量大减,又片面执行“公有公养为主”方针,致畜禽产量锐减。1961年,牛12235头,生猪饲养量16900头,羊2737只,家禽52.2万只。
1961年后,县政府采取奖售、留饲料粮、分饲料地等措施,贯彻执行“公私并举,以私养为主”方针,生猪饲养量逐步回升。同时奖励繁殖耕牛。1971年,牛14731头,生猪饲养量12.41万头,羊8179只,家禽饲养量94万只。70年代中期,贯彻毛泽东关于发展畜牧业指示信,要求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办猪场。1976年,全县猪场发展到2471个,养猪21250头。全年生猪饲养量21.46万头。但是,由于管理不善,出栏率低。此后,集体猪场减少,至1979年,猪场大多停办。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涌现出一批畜禽专业户、重点户。1984年,“两户”发展到3439户,占全县农业户4.5%。规模较大的有:九连乡汪宝正,养罗斯父母代种鸡700只,星波罗鸡600只;谢集乡聂之全养肉鸭1400只;清溪镇苍南行政村陈耀庭养猪25头。1985年后,养殖大户减少。主要是养殖技术和防疫没跟上,经济受损。1988年,全县大牲畜18110头,其中能役水牛14845头,牛均负担耕地23亩;猪饲养量15.07万头,户均1.8头,年末存栏8.95万头;羊存栏3406只;家禽饲养量331.3万只,年末存栏127.5万只。畜禽饲养大户31户。畜牧业产值2254万元,比1949年增长20倍,占农业总产值17.66%,比1949年增加9.46个百分点。
建国后几个年度畜禽生产情况表

三、饲料
畜禽饲料比较丰富,种类较多。
籽实类饲料,主要有稻、麦、黄豆等,用量较少。据1980年计算,是年全县用于畜禽籽实类饲料约17583.5吨。玉米县内种植少,依赖从外地调入,数量有限。
青绿多汁饲料,有山芋藤、红花草、野草等。1958年,推广青贮饲料。1973年,推广“中曲”醣化饲料。 水生饲料,有水花生、水葫芦(亦称水仙)、水浮莲、细绿萍等。1974年,发展到2300多亩。1978年后,逐渐减少。
秸秆饲料,主要有稻草、花生藤及油菜、玉米、黄豆、绿豆等秸秆。
动物类饲料及粮油加工后副产品饲料有:小鱼、小虾、血粉、饼粕、统糠、麸皮、豆渣、糖糟等。1985年调查,全县动物类饲料和加工后副产品饲料,糠麸约12810吨,饼类12455吨,糟渣类270吨,动物性饲料1908.5吨。
饲草,有芭茅草、白茅草、青香茅草、黄背草、狗尾草、三叶草、野绿豆、野胡萝卜等。全县可利用天然草场32.8万亩。亩产鲜草450公斤左右,可载畜11679个黄牛单位。已利用草场15万亩,且利用率不高,成片草场基本没有开发。
1965年,始用饲料粉碎机。1975年,全县有饲料粉碎机161台,2152马力;青料打浆机57台,116马力。1988年,有饲料粉碎机196台,青料打浆机134台。平均每个行政村有粉碎机0.87台,青料打浆机0.6台。1977年,县粮食局成立饲料公司,1983年建立较现代化饲料加工厂,在全县设立6个饲料供应站。生产猪、鸡、鸭不同生长时期配(混)合饲料。1985年,县内饲料加工厂10个。1988年,生产配(混)合饲料9504吨。
四、疫病防治
畜禽疫病
据1988年全县家畜家禽疫病普查资料,建国以来,县内先后发生畜禽传染病30余种,寄生虫和侵袭病16种。其中主要有炭疽、口蹄疫、狂犬病、猪瘟、猪丹毒、猪气喘病、鸡新城疫、禽霍乱、鸭瘟、小鹅瘟等传染病,及锥虫病、蛔虫病、球虫病、吸虫病、疥螨病等寄生虫病。民国年间,横龙铺一带发生牛疫,死牛两百头(据分析,可能死于炭疽)。1958年全县因猪瘟、猪丹毒死猪8307头。
防治队伍
民国时期,县内有少数民间兽医,无畜牧兽医组织。1949年,人民政府建设科有专人分管畜牧事业。1952年成立畜牧兽医站,有国家兽医技术干部3人,民间兽医27人。1964年,国家兽医干部12人,民间兽医36人。1978年全县有23个社(镇)成立兽医站。1987年,全县畜牧兽医145人。其中国家兽医24人,获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8人,技术员2人;集体兽医121人(含阉割员27人),获技师级5人,助师级13人,技术员24人。行政村防疫员112人。30多年来,全县共培训集体兽医184人,培训村防疫员2173人次。
防治
建国前,民间兽医只诊治大牲畜,猪、禽一般不治。建国后,政府重视畜禽疫病防治。1954年,首次开展耕牛炭疽病预防工作。1955年,进行猪瘟防疫。此后,每年防疫分春秋两季进行。防疫内容: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牛炭疽、鸡新城疫等。疫苗由省无偿供给。1977年司徒大队发生牛炭疽病,死黄牛6头、水牛3头,县组织兽医对疫区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对疫区周围1080头耕牛注射炭疽疫苗。之后,炭疽病没有发生。1984年,防疫工作改革,防疫时,进行防疫登记,打耳号,防疫密度明显提高。是年春防,猪瘟防疫密度达70%。1986年,生猪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
检疫。1955年上半年,集镇牲畜市场开始检疫,同时检验白肉。“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1983年,重建8个市场检疫点,并在铜闸、林头建立两个铁路检疫点。1987年,全县有兽医卫生检疫员32人,兽医卫生监督员5人;另食品系统有兼职兽医卫生检疫员28人。
防治牛血吸虫病。1958年,始查治耕牛血吸虫病。先后发现流行区公社12个,大队37个,自然村122个,其中褒山、谢集、骆集、姚庙、陶厂等公社比较严重。至1978年,共普查、抽查13次,进行11990头次粪孵检查、查出阳性牛35头次,阳性率0.29%,及时予以治疗。之后,牛血吸虫病未发现。
门诊。1982年,县畜牧兽医站成立门诊诊断室和化验室,常年开展畜禽咨询服务及疑难杂症会诊。至1988年共接待咨询3万多人次,诊治家畜(主要是耕牛)822头次。化验室配有常用兽医化验设备,常年开展畜禽常见病化验工作。五个区农技站,都配有冰箱、显微镜等常用兽医器械,就地进行畜禽常见病化验、诊治工作,供应畜禽疫苗和常用兽药。
上一篇:第三节 种植业
下一篇:第五节 渔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