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资源
水域
民国23年(1934)《含山风土志》载:民国8年,含山渔地5800亩(可能是养鱼面积)。之后,无确切统计。60年代,可养水面49360亩。1978年,县水产部门组织专人普查全县水面。1981年,结合全县土地资源调查,进一步查实:全县最大水位时水域面积17.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11.5%;可养水面10.83万亩。其中河沟5.51万亩,水库1.24万亩,池塘4.08万亩。 境内水域含多种营养素和天然饵料,为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提供优良生息繁殖条件。浮游植物一般含量在800×105~100×106个/升,浮游动物一般含量在3500~8000个/升。底栖生物有螺蛳、河蚌、蚬和环节动物沙蛋等。水生植物有轮叶黑藻、小茨藻、马来眼子菜、菹草、苦草、菱、芦苇、菰、莲、飘沙、浮萍、槐叶萍、水葫芦等。
品种
鱼类。据1978年、1982年县水产部门调查,县内鱼类区系组成与巢湖大致相似,有55种7目15科。主要经济鱼类,有鲢、鲤、鲫、鳙(俗称胖头、花鲢)、青、草、鳢(黑鱼)、鳊、鲇、黄鳝、泥鳅等20余种。其中鲢、鳙、鲤、鲫、草、鳊占绝对优势。仅鲤科鱼类就有34种,占61.8%。名贵鱼类,有鳜鱼、银鱼、鳗鲡、黄鳝等。60年代以来,由于拦河建闸,阻碍鱼类洄游路线,加上滥捕,上述资源急剧减少。80年代,市场上鳜、鳗、银鱼很少见到。为扩大水产养殖品种,1981年前后,县水产部门从合肥董铺水库引进团头鲂、日本大阪鲫、荷沅鲤,在县内人工繁殖成功。同时引进尼罗罗非鱼、革胡子鲶等热带性鱼类养殖。
甲壳类。主要有淡水虾和蟹。淡水虾品种较多,常见有白米虾,青虾,还有一种熬氏克虾(俗称海虾),60年代传入县内水域,生命力强,繁殖快,经济、食用价值不大。螃蟹,又名河蟹、中华绒螯蟹。味鲜美,经济价值高。60年代后,螃蟹产量锐减。80年代,在崇明县、裕溪口采购幼蟹,实行大水面人工放流,产量又有回升。
贝类。主要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河蚬、田螺等。三角帆蚌,县境裕溪河、运漕后河、牛屯河均有分布,是育珠蚌理想蚌源,育成珍珠质量高。褶纹冠蚌,分布县境各主干河流,是育珠蚌优良品种之一,成珠快,产量高。
爬行类。主要有乌龟、鳖。龟、鳖原来分布甚广,70年代后,因化肥、农药施用渐多,水体受到污染,加之捕捞强度大,乌龟已不多见,鳖,产量大减,价格昂贵。
二、养殖
鱼种繁育
建国前,县内养殖鱼种多来自无为、和县。褒山有少数农户培育鱼种。1958年春,县成立国营鱼苗场(后改为国营水产养殖场),鱼种塘79亩。当年在长江裕溪口段,张捕鱼苗(俗称毛子)500万尾。后铜闸、林头渔场也到长江张捕。1964年,全县张捕鱼苗4146万尾。后,长江鱼苗资源逐渐减少,1970年,张捕鱼苗下降到886万尾。为解决鱼苗不足问题,1973年,县水产养殖场在褒山二级站,建家鱼人工繁殖基地,自繁自育。1975年人繁鱼苗1万尾。后逐渐增多。1987年,人繁鱼苗4700万尾。除满足县内需要外,还供应外县。人繁家鱼品种,由鲢、鳙鱼,发展到草鱼、杂交鲤、团头鲂等。
鱼种培育,主要是县水产养殖场。60年代开始,林头、长岗等公社鱼种场相继建立。至1973年,县、社、队鱼种场发展到23个,鱼种池面积181亩,职工169人。其中社办鱼种场9个,大队、生产队办鱼种场13个,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社队鱼种场多为私人承包。养鱼大户,还利用稻田、烟火塘培育鱼种。1985年,全县培育鱼种1500万尾,培育鱼种专业户140多户。鱼种除自给外,还远销四川、吉林等地。鱼种规格,70年代前,主要培育一寸左右夏花;后,以培育2~4寸冬片、春片为主。
鱼苗鱼种饲养方法,1970年前,沿用传统豆浆饲养法。随着科学养鱼技术推广运用,逐步改用豆浆、化肥、粪肥、绿肥、稗草、草浆等配合喂养。1979年,张疃公社鱼种场,用4亩池塘种稗子。稗子抽穗后,注水沤肥。10日后,投放鱼苗10.7万尾,56天后,拉网过数8.6万尾,规格一般2.3~3.5寸。成活率高,成本低,劳力省。
成鱼养殖
民国8年(1919),《安徽省六十县产业调查繁表》载:含山产鱼12.86万斤。其中鲤、鲢、鳜、鲫、青鱼是优势品种。主要是天然捕捞,人工养殖产量很少。建国后,渔业生产受到重视。1956年,全县放养水面1.32万亩,放养鱼种264万尾,成鱼产量200吨。60年代以后,通江河流下游先后建闸,鱼类天然资源急剧减少,养殖水面逐渐增多,养殖产量上升为主要地位。1966年放养水面2.5万亩,放养鱼种839万尾,成鱼产量670吨,养殖产量占65.7%。1976年,放养水面4.7万亩,放养鱼种1300万尾,成鱼产量901吨,养殖产量占88.9%。
1982年,落实渔业生产责任制,先后出现许多养鱼专业户、重点户(专业户,指专门从事养鱼户;重点户,指养鱼收入占户年总收入50%以上,成鱼商品率占50%以上的户)。张公乡黄传文,1984年承包大西圩水面467亩,年产成鱼1万公斤,收入2万元,1984年,光荣出席省养鱼专业户代表大会。关镇乡荡子圩,可养水面357亩,1985年全部放养,投放鱼种16.8万尾,成鱼产量30多吨,户均产鱼256公斤,人均收入200余元,渔业收入约占农业收入50%。1986年,全县放养水面6.2万亩,占可养水面57.2%,放养鱼种2700万尾,成鱼产量2500吨,比1978年增长4倍。人均水产品6.5公斤,高于全省人均4公斤,略低于全地区人均6.8公斤水平。珍珠产量203公斤。渔业产值341万元,比1978年增长4.8倍,占农业总产值2.58%。
各类水面养殖情况:
池塘养殖。全县池塘可养水面70%左右(约3万亩)分布在村庄周围,称烟火塘。这部分水面水质肥沃,易管理,具精养高产有利条件,增产潜力大。多年来,由于习惯粗养,放养鱼种规格小,加上管理不善,池塘单产只有25~40公斤。80年代以后,实行承包责任制管理加强。有些养鱼户除投放大规格鱼种外,还投喂粪肥、饲草,成鱼产量明显提高。同时,出现连片精养鱼塘。1986年,黄墩乡大圩湾渔场扩建、改造连片精养塘834亩。1988年,谢集乡在大龙窝开挖精养塘120亩,与浙江省余杭县五常乡联营养殖,一般亩产250公斤左右,高产塘亩产成鱼650公斤。1988年,全县池塘养鱼产量2532吨,亩均66公斤,占全县养殖总产80.95%。
水库养殖。水库由于面积大,难管理,防逃拦鱼设备不完善,多年来单产一直不高。1988年,全县水库放养11200亩,总产169吨,平均单产15公斤。
河沟养殖。60年代以前,河沟基本没有放养。1970年以后,开始在支汊河流扎箔养鱼。1975年起,先后将运漕后河,老漕河(黄墩大坝至臧拐段)、牛屯河(铜城闸新闸至西河贾段)、清溪河(曹坝至蔡湾段)、仙踪河放养起来。终因管理较难,产量不高,数年后,先后停养。1986年,全县河沟养殖1.53万亩,养殖产量398吨,亩均21公斤。东关石罗港养殖较好。坚持自育鱼种自放养,适当投喂饵料,350亩水面,1988年,起捕成鱼3万公斤,亩均86公斤。
稻田养鱼,始于1983年。是年起,县水产部门连续两年举办稻田养鱼培训班,培训200多人次。1983年,全县稻田养鱼37户,105亩。1984年300户,1300余亩。1985年发展到1500余亩。主要分布在关镇、铜闸、褒山、九连等乡镇。培育鱼种为主,成鱼养殖次之。1986年,铜庙行政村李宗善利用2亩稻田养鱼,秋后亩产成鱼187公斤,亩产稻谷563公斤,亩净收入661元,高于同等稻田亩收入46%。1986年后,稻田养鱼面积渐少。
河蟹、蚌珠养殖
河蟹养殖。60年代以后,天然河蟹资源日益减少。1981年,水产部门从上海市崇明县调回蟹苗11.5公斤,投放东山、长山水库。由于运输时间长,成活率差,回捕率低。1982年,从裕溪口采购幼蟹700公斤,投放运漕后河。1983年、1984年共捕成蟹5000公斤,价值15万元。1985——1988年,全县共投资12.3万元,投放幼蟹5000多公斤,放养95处,水面14377亩,捕成蟹50吨,收入90余万元。东关镇周贯金承包石罗港350亩水面,年放幼蟹75~135公斤,1986年、1987年,年捕成蟹750~1500公斤,年均获纯利3万元。
蚌珠养殖。1972年,运漕渔业大队始在海口公社唐湾吊养育珠蚌1万只。1980年,铜闸公社渔场、东关镇渔场,相继进行河蚌育珠,因技术不过关,缺少经验,珍珠质量差,先后停养。1984年,珍珠市场价格回升,蚌珠养殖再次兴起。是年,海口、关镇、铜闸等乡镇圩区,80%农户联合养殖。全县共挂手术蚌160万只,收珍珠680公斤,收入136万元。海口乡新河行政村夏长来等4户,联合养殖育珠蚌1万只,获珍珠23.5公斤,收入6.3万余元。
为解决蚌源紧缺问题,1986——1987年,县水产、外贸部门在6个乡人工繁殖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450万只。1987年,海口乡西坦行政村陈家余,联户建河蚌繁殖场,当年人繁幼蚌300万只,吊蚌40万只。是年珍珠价格大跌,蚌珠养殖亦随之低落。
1961——1988年成鱼产量统计表

附:国营水产养殖场
1958年4月,成立县鱼苗场,场部设铜闸,分场设林头。鱼种塘79亩,职工33人。后改为县水产养殖场。60年代初,分场划归公社经营。1963年,增设仙踪鱼种站,鱼种塘15亩,1973年,在褒山公社二级站建立家鱼人工繁殖基地,增鱼种塘12亩,亲鱼塘28亩。场部随迁二级站。1977年,全场职工61人,其中干部7人,鱼种塘(含亲鱼塘)98亩。1987年,引用农业外资17.5万元,在海口乡西坦行政村,建鱼塘137亩。1988年,鱼种塘188亩,成鱼养殖水面80亩。干部职工61人,隶县农牧渔业局。
建场后,主要负责全县鱼苗鱼种供应,传授养鱼技术。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以张捕和采购鱼苗为主,培育鱼种,供应县内。人工繁殖成功后,鱼苗逐步自给有余。80年代正常繁殖鱼苗能力4500万尾左右,培育鱼种2400万尾。1984年,全场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包生产,包费用,包上交,开始扭转亏损,1985年略有盈余。
三、捕捞
渔民
清末民初,江苏省兴化、如皋、泰兴等县渔民,来含山境内捕鱼,后留运漕,为含山县专业渔民。沿河圩区有少数人捕鱼,都是亦农亦渔。民国8年(1919),《安徽省六十县产业调查繁表》载:含山渔民468人,其中多数是兼业。1954年,运漕专业渔民成立星火渔业社,有渔民67户,285人。1958年,改为运漕渔业大队。是年分一小队到铜闸。60年代,内河天然捕捞量锐减,渔民多到望江等地湖泊捕捞,少数留在县内。1969年,在城镇居民下放高潮中,渔民下放45户,269人,到农村插队。余下渔民,1972年64户,348人,船151只,多数在江南石臼湖捕虾。1981年,原下放渔民,除3户14人不愿回来外,全部回收。1985年,成立含山县渔业开发公司,隶属县农牧渔业局。1988年,渔民195户,786人。机动生产船203只,其中从事运输42户,船42只。年捕捞量200吨(在捕捞所在地销售)。捕捞户人均收入1000元,运输户人均收入1500元。
渔具渔法
建国后一段时间,沿用传统渔具拦河罾、拖网、虾笼、捣叉、夹网、钩、钓及鸬鹚等。60年代后期,网具有所改进,尼龙、胶丝代替棉、麻、丝等天然纤维材料,捕捞能力大大提高。据调查,全县渔具渔法计33种。其中网渔具17种,钩渔具6种,杂渔具9种,特种渔具渔法1种。
网渔具。拉网、铁脚网、虾耙网,单层刺网、三层刺网,虾罾、大冒、盒罾、拦河罾,旋网、罩网、夹网,迷魂阵(箔)。张网,赶网、搭网、推网。
钩渔具。小钩、大钩、卡钩、鳖钩、黄鳝钩、泥鳅钩。
杂渔具。蟹裤、虾笼、黄鳝笼、鸬鹚、鱼叉等。运漕居姓渔民所编蟹裤,比其它同类蟹裤捕蟹效果好。
特种渔具渔法。赶、拦、刺、张联合渔法,主要用于大水面。
农村小水面养鱼,常用小水泵打干,竭泽而渔。扎箔、炸鱼、毒鱼、电鱼、罩网、鸬鹚等,属取缔对象,但执行较难。泥罟牛、罩网等已渐淘汰。由于网具改造,有害渔法增加,80年代以来,天然捕捞鱼类日益低龄化;养殖上市鱼类,不少是斤两鱼种。
四、渔政
建国前,渔业没有专管组织,捕捞、养殖呈自流状态。1954年,成立县渔民协会,县农林科、农建科先后有专人分管。60年代初,有水产专职技术干部1人。1970年11月,由农林局多种经营股主管。1977年,设水产管理站,有技术干部3人。1981年,水产局成立。1984年,水产局与农业局合并。1986年,成立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与水产管理站一套人马,两块牌子。1988年水产技术干部8人。
农业合作化时,政府组织运漕专业渔民成立星火渔业社,后成立运漕渔业大队,在资金、物资上予以支持。渔民长期漂泊水上,生活困难,子女不能上学,1972年起,开始进行连家渔船社会主义改造,在海口公社新村三各塘拨给渔民田67.3亩,鱼种塘20亩,建瓦房19间,逐步实行陆上定居。1975年,又组织部分渔民与和县渔民联合放养老漕河。由于渔民不习惯种田,养殖成鱼亏损,不久,全部撤离。
建国初,农民养鱼仍是老办法:塘跟田走,联户养殖,既管水,又管鱼。公社化后,水面由公社、大队、生产队集体放养。1981年冬至1982年春,为贯彻落实渔业生产责任制,县人民政府在全县开展水面“三定”(稳定水面所有权,划定水面使用权,确定渔业生产责任制)工作,县、区、乡(镇)共抽300多名干部,组成林(业)水“三定”工作队,用五六个月时间,落实全县可养水面使用权,发放水面使用权证书,群众养鱼积极性提高。小水面独户养,较大水面联户养,跨界水面联队养,并出现许多承包养鱼大户。承包办法:评定常产,几年不变,固定上缴,自负盈亏,签定合同,保证兑现。
国务院《水产资源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颁布后,县人民政府认真宣传贯彻,严禁炸鱼、毒鱼、电鱼,维护渔业生产秩序;确定渔政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监督。
附:农业引用外资
1986年,含山引进淠史杭——巢湖开发项目外资,用于开发县内农、牧、副、渔、农村交通和农业用电。总投资817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244万元(87万美元),省配套投资133万元,县配套投资59万元,劳务投资(受益单位承担)381万元。从1986年起五年完成投资。1991年开始归还世界银行贷款,20年还清,宽限期5年,贷款年利率3%。截止1988年底,实际投资480.35万元,占总投资58.8%。具体安排:
一、农业299万元。其中兴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00万元,建5个区农技站43.75万元,种子公司服务部及仓库10万元,张公乡经济开发区18万元,园艺场苹果园改造5万元,长山茶场扩建茶园5万元,铜闸区平整土地、改造低产田117.4万元。
二、牧业47.5万元。其中5个区畜牧站配套设施31.5万元,张公经济小区开发16万元。
三、县水产养殖场建鱼种塘、征用水面17.5万元。
四、农村公路建设97万元。
五、清溪配电线路投资12.2万元。
六、开发项目工程管理费用7万元。
上一篇:第四节 畜牧业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