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作物分布 县内历史上是生产稻、麦、棉、油菜籽、花生综合农业区,水稻是粮食生产主体。民国22年(1933)《含山风土志》载:时全县普通农作物和特用农作物种植面积29.37万亩,其中水稻26.4万亩,占89.87%;棉、麦、大豆次之;蚕豆、豌豆、玉米、荞麦、粟、马铃薯、芝麻、花生甚少。
建国后,种植结构有所调整,但仍以水稻生产为主。各地因地貌、气候、土壤、水肥条件不同,1982年,县农业区划,将全县分为三个农业区,即含南粮油渔区、含中粮棉油茶区、含北粮棉油杂区。
含南粮油渔区,包括运漕、黄墩、海口、铜闸、长岗、陶厂、关镇、林头、东关、福山9乡(镇)及张疃乡南河、都胜、龙台、张林4个行政村,共84个行政村,1557个自然村。面积387.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7.5%。其中耕地124464亩,占全县耕地36.26%。区内圩田面积大,有部分低丘陵,是县内粮油主要产区。年种植水稻16万亩左右,油菜4.9万亩左右。山丘区有小麦、山芋、花生、芝麻等作物。区内杨柳圩是县内首圩,有“含山粮仓”之称。全区水面占县水面45.1%,是渔业生产主要产地。都胜圩荸荠,林头镇菱、藕,苏滩、铜庙、鸭西圩黄芡实,在全县占有主要位置。
含中粮棉油茶区,包括东山、张公、九连、包山、巨兴、清溪、半湖7个乡(镇)和环峰镇,及张疃乡卧虎、方麓、双林、岳圩4个行政村,共77个行政村,1122个自然村。面积395.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8.3%,其中耕地133844亩,占全县耕地39%。区内土地类型多样,山、丘、圩分别占全区总面积41%、42.6%、16.4%。全区土壤肥力接近含南,高于含北,排灌条件好,适宜稻、麦、油、棉等多种作物生长。1988年全区种植大小麦17900亩,占全县39.5%。棉花种植面积较大,仅次于含北。茶、桑、果生产在全县占有重要地位。1980年,全区茶叶、蚕茧、水果产量分别占全县61.5%、64.7%、40.3%。
含北粮棉油杂区,包括仙踪、姚庙、骆集、谢集、昭关5乡(镇),49个行政村,770个自然村。全区土地面积250.1平方公里,占全县24.2%。其中耕地84906亩,占全县24.74%。地貌以低山高丘为主。山、丘地占全区82.6%,圩区占17.4%。气候比含南平均气温低O.3℃,积温少100℃左右,雨量年少100——150毫米,宜于旱作和多种经济作物生产。除稻、麦、油菜外,棉花、花生、黄豆、芝麻1988年全区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县53.5%、59.7%、46.3%、40%以上。苎麻、打瓜籽面积产量在全县居首位、玫瑰花是这个区姚庙乡特产。
二、耕作制度
建国前,传统耕作制度主要是一季稻连作制。冬季多数稻田冬沤或冬晒,少数种油菜、小麦、绿肥,或种大麦、蚕豆、油菜等兼用绿肥,旱则收,涝则沤。旱地基本上是冬闲或秋闲。土壤条件好的,冬种麦、菜及豆类,夏种杂粮(山芋、玉米、豆类)、棉花或花生、芝麻,耕作粗放。
建国后,以水稻为中心种植制度不断发展。大体经过五个阶段: 1949——1954年,沿袭解放前一沤一稻制度,基本上是单一生产形式,一季中稻为主。
1955——1965年,双季稻发展初期。1955年,根据中共安徽省委提出的农业三项改革,开始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三熟,扩大午、秋季种植面积。是年,试种双季稻1.38万多亩,1956年达15.76万亩。由于品种不配套,技术跟不上,早稻、双晚产量不高。1956年,早稻单产178公斤,双晚单产43公斤,两季比一季中稻单产还低,群众抵触情绪大。1961年,双晚面积降至6500亩。此后。双季稻逐渐发展。1965年,上升到10070亩。
1966——1970年,双季稻发展中期,这时绿肥面积扩大,品种配套,1970年,双晚发展到9.2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30%以上,单产提高到196公斤。全县粮食总产增到160393吨,比1966年增加37%。
1971——1976年,双季稻发展急进时期。全国北方农业会议以后,农田基本建设深入开展,品种进一步改良,双季稻发展进入高峰期。1976年双季稻面积达42.8万多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83.7%。由于双季稻面积过大,肥、水、劳、畜力等条件跟不上,部分地区出现减产。 1977——1988年,双季稻局部调整时期。各地根据具体条件,适当缩小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一季稻。至1980年,全县双季稻面积压缩到26.5万余亩(其中早稻13.7万余亩,双晚12.8万余亩),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双季稻面积稳定在24.3万至29万亩之间。
稻田复种方式,有“一旱两水”、“两旱一水”、“一旱一水”等共27种。1988年,全县一年三熟12.7万亩,占水田42.5%,其中油——稻——稻8万亩,占63%;肥——稻——稻2.5万亩,占19.7%;大麦(蚕豆)——稻——稻2.2万亩,占17.3%。两熟制面积11.8万亩。其中油——稻9.4万亩,占79.6%;麦一稻2.4万亩,占20.4%。
棉田耕作制度。60年代中期,改冬闲、棉花一熟制为大麦、棉花两熟制。套种黄花苜蓿和蚕豆。在两熟套种基础上,发展粮、棉复种制。后又改两熟套作(油菜)为“两育两栽”(油菜、棉花育苗移栽)技术。提高两熟产量。70年代初期,改旱地棉花连作为年间稻、棉水旱轮作。由于粮、棉争地矛盾大,推广面积不大。
旱地耕作制度变化较少,基本沿袭传统一年一熟或两熟制度。在水利和生产条件改善地方,进行复种改革。主要制度是:一熟制,冬绿肥、夏旱粮或花生。二熟制,小麦、花生或小麦、棉花。三熟制,大小麦(油菜)——春玉米——秋旱粮;油菜——春玉米——秋芝麻(萝卜)。
复种指数,1949年127%,1955年152.7%,60年代平均148.3%。70年代中期,双季稻大发展,越冬绿肥面积扩大,1976年全年播种面积76.88万亩,复种指数223.5%。1978年以后,双季稻面积减少,午粮、油菜面积扩大,特别是油菜面积大幅度上升,复种指数保持在200%左右。全县农作物种植平均一年两熟。
三、产量
粮食作物
建国前,粮食产量不高。民国22年(1933)《安徽民政季刊》载:含山产米79.2万担,大麦1.4万担,小麦12.8万担,大豆(黄豆)1.5万担,绿豆300担,豌豆600担,豇豆200担,荞麦400担,山芋3000担,总产95.35万担。民国36年《安徽省各县粮食产销及盈亏数量表》载:含山粮食总产70.64万担,其中稻谷51.75万担,小麦16.7万担,大麦1.14万担,豌豆3738担,蚕豆3033担,黄豆3033担,玉米、高梁2937担。建国后,农业生产发展较快。1949年粮食大豆播种面积41.63万亩,总产58944吨,单产142公斤。1953年播种面积52.98万亩,总产120810吨。单产269公斤。三年困难时期,产量一度下降,1961年粮食总产、单产比1949年还低。1970年总产达160393吨,单产352公斤。农业生产责任制后,1984年粮食总产208685吨,是县粮食产量最高年份,单产437公斤。1988年播种面积44.2万亩,总产200874吨,单产454公斤,总产、单产分别比1949年增2.4倍和2.2倍。
小麦种植面积,随着耕作制度变化,起伏较大。50年代中期,种植面积最大。1955年,小麦种植11.46万亩,总产12105吨。之后,绿肥、双季稻发展,大小麦种植面积逐年缩小。1976年,小麦种植仅19286亩,总产2568吨。1978年后,双季稻面积压缩,大小麦种植又有增加。1983年,小麦种植70657亩,总产16276吨。
大豆、绿豆、红小豆(赤豆)面积不大。荞麦,只在旱涝年份作晚秋作物补种。1988年,全县旱杂粮(包括山芋)18976亩。总产4273吨。其中大豆4500亩,绿豆277亩,红小豆250亩,山芋10881亩。
建国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表


经济作物
油料历史上油菜是大宗,花生、芝麻较少。1949年,全县油菜种植35295亩,总产1535吨,单产43公斤。此后30年,强调粮食生产,油菜面积一直在3万亩上下。1959年,油菜仅9868亩,总产390吨。以后逐步回升,1974年始达3.8万余亩,总产2518吨。1976年又降为3233亩,总产2196吨。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油菜籽收购价格调高,1982年,油菜扩大到11.57万亩,总产21512吨,单产186公斤,总产、单产分别比1949年增长13倍、3.3倍。1988年,种植12.74万亩,总产9415吨。
花生1949年种植3331亩,总产357吨;1951年种植12179亩,总产306吨,面积是历史上最多年份。1961年最少,仅540亩,总产20吨;1988年种植7029亩,总产1136吨,总产是1949年2.18倍。芝麻,1949年种植691亩,总产8吨;1988年种植5049亩,总产447吨。
棉花棉花,种植历史较久。民国35年《黟县等十二县棉麻田面积产量估计表》载:含山种棉1.5万亩,总产1293担。建国后至60年代中期,年种棉1万至2万亩左右。1964年起,国家提高棉花收购价格、制定奖励政策,良种良法配套,种棉面积扩大,单产、总产都有较大提高。1968年,单产54公斤,第一次亩产超“纲要”(皮棉亩产100斤)。1977年,种棉4.1万亩,总产2255吨,是历史最高水平。1978年以后,农产品比价失调,棉花种植面积、单产有所下降。1988年,种植27279亩,总产1210吨,单产44公斤。
苎麻民国8年《安徽六十县产业调查繁表》载:含山种植苎麻500亩,总产750担。1949年种植662亩,总产42吨。1953年,发展到1017亩,至1965年,一直在2000亩以下。从1966年至1985年,稳定在2700亩上下。1985年起,苎麻市场出现抬价抢购局面,每百公斤价由原来400元提高到1200元。种麻面积迅猛发展。1987年种植7496亩,总产442吨。1988年麻价回落。面积随之降到5902亩,总产379吨。
蚕桑养蚕历史悠久,但数量不多。民国5年《安徽省农商统计表》载:含山桑田65亩,多系野桑。民国23年全县产丝5担。建国后,政府多次从外地购进桑种、桑苗,发动群众种植,但发展缓慢。至1966年,成片桑园面积仅33亩,蚕茧产量2950公斤。1981年县政府拨给蚕桑生产专项资金12万元,从省内外购进桑苗26.2万株。1982年成片桑园面积达1586亩,县从金寨县聘请3名养蚕能手辅导县内重点蚕场养蚕。1985年饲养蚕种650张,产茧15100公斤。后因蚕茧价格偏低,1988年桑园面积下降到420亩,蚕茧产量5100公斤。蓖麻历来种植很少,60年代中期始饲养蓖麻蚕。1966年,全县饲养蓖麻蚕种467盒,产茧1000公斤。因销路不畅,1968年饲养停止。
茶叶康熙《含山县志》卷第五载:相传宋代县内即种茶。清初苍山云雾茶知名度高,但数量有限。民国后期,县内茶园只苍山、云雾山、褒禅山几处,为僧人所植,共有丛栽茶树2.2万丛,折合40亩。其中苍山老庵有茶树1万丛,合18.2亩。60年代初,政府重视发展茶园。1966年全县有新式条植茶园253亩,年产干茶550公斤。70年代中期,茶园大发展,除纯圩区黄墩、海口两公社外,社社有茶园。1978年,茶园7800亩。是年大旱,许多茶苗枯死。1979年后,以稳定面积,提高产量为主。1988年。全县有茶园4100亩,产干茶12万公斤。机制茶占70%以上。面积大的茶场有:国营长山茶场,茶园507.7亩,年产干茶2.5万公斤。东山乡刘武茶场,茶园460亩,年产干茶1.75万公斤。名优茶有银须茶、松针茶、迎宾茶、霜露茶、毛峰、兰花等6个品种。1988年产名优茶1.5万公斤,占全县总产12.5%。
果品县内历史上有桃、梨、杏、柿、李、枣、石榴、板栗、樱桃、梅子、枇杷、花红、葡萄等,野生果树有毛桃、棠梨、山枣、油柿、茅栗、小山楂。桃、梨有成片园林,其它都是零星栽植。民国22年《含山风土志》载:是年全县水果产量8847担,其中桃子8000担。昭关沈山垴石榴享有盛誉,果大,味甜,色泽鲜艳,远销苏州、无锡一带。建国后,新增果树有苹果、柑桔。梅子、花红逐渐淘汰,枇杷、石榴减少。据调查,全县果树树种19,品种60多个,其中梨品种22,桃品种11。1953年县在苍山小庵建果园。同时发动群众种果树。1963年全县有果园1164亩,水果产量137.4吨。1988年果园4740亩,水果产量1040吨。集中成片果园有:县园艺场果园914亩,张公乡果园3400亩。产量以梨为大宗,其中明月梨味美可口,受消费者好评。县园艺场年产明月梨4000吨左右。其次是柿子。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柿树2万余株,年产柿200吨左右。林头镇指吴自然村年产柿17吨多,单株均产50公斤以上。由于县境气候条件不适,病虫害严重,1988年,苹果园仅存682亩,年产苹果120吨。柑桔只清溪镇许黄行政村70亩,年产桔28吨。
蔬菜农村种菜历来以自食为主,多余部分上市。1959年起,环峰、运漕两镇始有专业蔬菜队,蔬菜面积168亩。1974年,东关镇成立专业蔬菜队。随着城镇人口增加,1988年全县有专业蔬菜队13个,经营菜地688亩;农村生产菜地2.03万亩。全年蔬菜上市量约7400吨,群众自食约4.56万吨,产值1060万元,占当年农业总产值4%。1980年以来,蔬菜由白菜、萝卜“数量型”向早番茄、早韭菜“质量型”发展。引进良种,推广电热线温床育苗和乙烯利、防落素等。1985年推广蔬菜大棚生产。当年5户建大棚8个,面积3.2亩,获亩产青椒4424公斤,番茄4027公斤,亩纯收益5600元。1988年,农业部提出“菜篮子”工程后,县政府投资21万元扶持发展塑料大棚生产。是年底,大棚生产发展到9个乡镇,24个自然村,面积630亩。环峰镇小鲍庄48户,用塑料大棚生产120亩,年产值50万元左右。
全县蔬菜有根菜、白菜、甘兰、叶菜、葱蒜、茄果、瓜、豆、薯芋、食用菌、半野生或野生、水生等13大类,193个品种,其中引进新品种88个。
建国后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产量表

四、作物品种
品种改良
水稻民国期间及建国初,主要品种有五十子、六十子、洋籼、湖南籼、三粒寸、扫场清、大尖壳、三朝齐、小红稻、小冬稻等。1956年,推广良种南特号,继后推广陆才号、莲塘早、麻壳籼、南特16号等,淘汰原来老品种。
60年代为解决水稻倒伏问题,开始籼稻改粳稻,高秆改矮秆。先后引种晚粳农垦58、老来青、鼓浪粳、农垦57、桂花黄、沪选19、武农早;早籼矮脚南特、江矮早、珍珠矮、广场矮。1971年,全面推行矮秆良种。是年,从外省、县购进早稻矮秆良种300万公斤,栽插9万多亩,单产比莲塘早高20%左右。先后推广早籼矮南早一号、二九南一号等18个品种;中籼南京11号、辐矮9号等8个品种;晚粳农虎一号等9个品种;晚糯江丰3号等6个品种。1976年,围绕调整耕作制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先后引种杂交稻南优6号、威优6号等8个组合。是年,全县试种杂交水稻689亩,比常规水稻亩增产50~150公斤。1979年普查,全县共有水稻品种110。其中早稻42个,主要有二九南一号、二九青、先锋一号、七一早、竹莲矮、广陆矮4号等17个品种;中稻44个,主要有辐矮9号、大谷矮、691、珍珠矮、古巴77、新铁大、国际26等;晚稻20个,主要是农垦58,搭配品种有沪选19、江丰3号、当选晚2号、武农早等;杂交稻4个,以威优6号、汕优6号表现较好。
1980年起,围绕优质高产,继续引种一些早、中、晚稻和杂交稻新品种,还引进一些名优品种香糯、夹沟香稻等。这一时期全县当家品种:早籼有浙辐802、二九青、二九南一号、先锋一号等,其中以浙辐802为主,约占全县早稻面积70%;中稻以杂交稻为主,组合有汕优6号、汕优63、汕优桂33,搭配种植南京11号、桂朝13、BG910等常规品种;晚稻有湖北105、农垦58和协优64、汕优64等杂交组合,其中湖北105种植面积约占晚稻面积85%左右。
小麦总的趋势是由冬性、半冬性向春性演变。建国前至50年代中期,以地方品种为主,主要有和尚头、三月黄等。1953年至1966年,先后引种南大2419、万年2号、内乡5号等品种14个,因难脱粒和抗逆性差,未推广开。1966年后,引种鄂麦6号等13个品种。其中宁麦3号应用时间较长。1985年以来,以扬麦5号为当家品种。
大麦50年代主要是当地品种三月黄、六棱大麦等。1960年后,推广立夏黄、尺八大麦、早熟3号等9个品种。1980年以来,为适应饲料和酿酒工业需要,引种啤酒大麦蒙克尔、西引2号和盐辐矮早三。
元麦主要品种有矮秆齐、元麦757、米大麦等。种植面积很小。
旱杂粮山芋,地方品种有白皮、红皮两种。1954年,引进胜利8号,增产效果明显。地方品种逐渐淘汰。1973年后,引种南京234和徐薯18。玉米,1960年起,先后引种六安火燥子、金皇后、六月暴等。1967年,引种杂交玉米,种植面积不大。黄豆,有五月拔、六月暴、大粒黄、大青毛豆、青皮青仁、迟毛豆、泰兴黑豆、陈寨大豆等。豌豆有菜豌豆(白花豌豆)、谷实豌豆(紫花豌豆)、保加利亚豌豆等。绿豆,多为地方品种。1970年后,引种明光绿豆、中绿10号。蚕豆,有青蚕豆、排豆。
油菜地方品种有含山黄鳝籽、巢湖大乌籽、巢县大黄籽,均属白菜型油菜。其中含山黄鳝籽种植面积最大。含山黄鳝籽生育期短(170天左右),含油率高(47.66%),菜苗、菜苔可当菜食用。五六十年代,推广甘蓝型胜利油菜、白菜型芜湖104等7个品种。1970年后,推广滁油一号、广德741等7个品种,种植面积都不大,仍以含山黄鳝籽为主。1983年起,推广甘蓝型油菜821、上油2号、92——13系。1988年,种植杂交油菜秦油2号1000多亩,平均单产比当地白菜型油菜增产50%左右。
花生当地品种有站花生、睡花生、二麻子、一窝猴等。1970年后,引种山东伏、海花一号等4个品种。80年代以白沙1016种植面积最大。
芝麻地方品种有白芝麻、黑芝麻。1960年后,引种霸王鞭、中芝7号,但仍以当地品种为主。
棉花民国8年,县内棉种是草棉(大花)。建国初,种植小子棉(中棉)。之后,品种进行三次更新。1951——1958年,用岱字15(又称改良棉)更换小子棉。岱字15亩产比小子棉增10~30%。1965——1968年,试用鄂光棉代替岱字15,但面积不大。后又恢复用岱字15。1985——1987年,先后推广沪棉204、沪棉479、当棉4号、徐州553、泗棉2号等。泗棉2号单产最高110.4公斤,一般90公斤。1988年,定为当家品种。
苎麻地方品种大麻。1983年,从湖南引进芦竹青,种植面积不大。
绿肥1958年前后,引种黄花苜蓿。1960年后,引进紫云英(红花草),主要品种有大桥、平湖。从此,紫云英一直作为当家绿肥使用。1969年后,引种柽麻、泥豆、大叶猪屎豆、紫穗槐、田菁、66——25箭舌豌豆等。这些应用时间都不长,推广面积不大。
品种繁育
建国后,人民政府发动群众选留种子。1955年,有30%农户实行穗选,1956年,全县片选午季作物种子196.8万公斤,秋季作物种子23.7万公斤。1958年后,根据“自选、自繁、自留、自用,县辅之以必要调剂”的种子工作方针和当时生产水平,实行以生产队建立留种田,自选自用。为加速良种普及,1971年、1972年,县每年从外地调进种子几百万斤,盲目推广,造成文革籼大面积减产,鸭子矮绝收,之后注意当家品种提纯复壮、更新配套及接班品种选用。引种品种,先布点区试、鉴定,然后繁殖推广。1972年全县建良种队161个,有一级种子田4052亩,二级种子田5524亩,片选留种田4800亩。1975年,培育岱字15原种4000多公斤。1976年,以公社农科站、大队农科队、生产队农科组做选留种工作。1980年后,县种子公司建立专业化良种繁殖基地,担负全县良种推广、品种更新主渠道作用。常规稻、麦种子基本上由县自繁自用。
1976年,开始杂交稻繁殖制种。1979年采取农科所提纯,农场繁殖,县、社两级制种办法。为加速繁殖制种速度,保持三系(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亲本纯度,从1976——1986年,连续11年在海南岛进行繁殖、制种、鉴定工作(巢湖地区农科所代鉴定4年),先后派去技术人员36人次,计繁殖亲本68亩,繁殖籼型不育系种子5277公斤;制种8亩,产种453公斤;鉴定种子315份。因受地理环境、技术条件限制,县内杂交稻制种一直跟不上发展需要,生产用种主要靠从外地调进。
五、栽培技术
水稻
大田耕作早、中稻田整地,一般两耕两耙一耖,少数一耕一耙一耖。双季晚稻田整地,因季节紧,普遍一耕一耙。1980年后,为缓和劳畜力紧张程度,适时栽插,推广早稻收割后免耕或浅耕(耙一次)栽培技术。1987年列为巢湖地区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播种育秧建国初期,沿袭传统育秧方式,大板秧田,水播水育。秧田亩播量多,成秧率低。1953年起。推广合式秧田。插前晒种、风选和泥水选种。60年代中期以后,先后推行小苗带土移栽、温室无土育秧、露地湿润育秧、薄膜保温育秧、地膜平铺覆盖育秧、5406菌肥催芽育秧、两段育秧等。遇灾年,为赶季节,还用早稻种芽直播大田。普遍采用的是合式通气秧田,湿润育秧,催好壮芽,稀播匀播。播种时间,建国初,一季中稻,谷雨边播种,小满至芒种栽秧。含南比含北早一周左右。“大跃进”时期,一度片面强调早播,“惊蛰”后几天泡种,造成烂种严重。60年代后,双季稻面积扩大,早稻一般4月初至清明后几天播种结束,立夏前后栽秧;接油菜茬等迟栽早稻播种,最迟不超过4月15日。中稻、单晚、双晚播种期,随种子生育期长短而定。双晚栽插不迟于立秋。栽插密度,1958年推广密植经验,双季连作稻6×6寸左右。70年代起,推广宽行密株技术,改变乱插棵习惯,株行距,3×5寸或4×6寸。
水浆管理水稻生长前期保持1~2寸浅水,20天左右耘一交,接着放水烤田(称歇田)。含南部分地方耘两交。1970年以后,双季稻面积扩大,注意加强早稻、双晚田间管理,促使早发。拔节孕穗期,重点是适时烤田,巧施穗肥。灌浆期保持干干湿湿,乳熟期灌跑马水。低田适当控水。
油菜
播种前,一般两耕两耙,开沟做畦,打凼,用人畜粪浇凼,点播后,盖灰粪或土杂肥。株行距8~9寸。播种期从寒露到霜降。间苗一至两次。春节前除草松土、施肥。1970年后,强调增大密度,株行距6×8寸。1980年后,甘蓝型油菜面积扩大,注意培育壮苗移栽。9月下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移栽结束。
棉花
建国前,棉花多为一熟,谷雨后点播,灰粪盖种。行株距8×5~7寸。50年代中期,根据前茬作物收获早迟分期播种,一般谷雨前下种,立夏前后播种结束。每亩3000~5000株。播前晒种、选种、浸种。60年代后,以抓“三苗”(早苗、全苗、壮苗)、争“三桃”(伏前桃、伏桃、秋桃)为目标,采取相应措施:播前棉田整平耙碎,开排水沟,施足基肥,棉种药剂处理;适时早播,实现四月苗;宽窄行条播,合理密植,每亩4000~6000株,播后早管、早锄,早浇出苗水,轻施提苗肥,及时匀苗间苗,促使早发;现蕾后,及时整枝,重施蕾肥;大暑后看情况打顶心,并注意治虫。80年代,注重棉油(菜)、棉麦两熟制棉花栽培,除综合运用常规栽培技术外,重点采用品种配套、油(菜)棉两育两栽栽培措施。1987年,白菜型油菜茬移栽棉花1500亩,较油菜后种棉,亩增产皮棉27.2公斤,亩增产值103元。
六、改土施肥
改良土壤 建国后,人民政府组织农民以水为前提,以土为中心,进行大规模改造低产田工作。1957年、1958年,全县推广农田深耕,挑河泥,送客土,加厚土层;割青草,积土杂肥,扩种绿肥,提高土壤肥力。1974——1977年,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有计划平整土地,深翻改土;推广早稻留深桩还田;圩区开挖排灌渠道,降低地下水位,山丘区开泄洪渠,减少漫灌。到1978年底,全县约有4.54万亩耕地得到改良。
1982——1985年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县有低产田16.96万亩,占耕地49.44%。主要有瘦瘠易旱型、偏沙沉淀型、冷湿粘结型三类。各地按土壤结构,采取相应改良措施。瘦瘠易旱型土壤,分布地势较高,水源条件差,面积约6.04万亩。主要措施:改善水利条件,增强抗旱能力;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土壤;加深耕层,促进土壤熟化。偏沙沉淀型土壤,主要分布于丘陵梯田,地下水位低,含粉沙量高,面积约4.42万亩。主要措施:改善排灌条件,增强蓄水能力;注意氮、磷、钾肥料配合使用,避免施用酸性肥料;深耕,掺粘土,缓冲质地过沙。冷湿粘结型土壤,主要分布在低圩、低冲田,排水不畅。面积约4.9万亩。主要措施: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增施有机肥、磷肥,掺沙改土;冬沤改冬种,提高土温。
施肥
农田用肥历来以土杂肥、绿肥等农家肥为主。60年代中期以后,化肥施用量逐渐增多。1980年后,农家肥相对减少。
土杂肥种类多,来源广,是重要肥源之一。主要有:积草木灰,拾人畜粪,挑塘泥,捞河沟泥,捂垃圾,烧土包,挖草炭(含腐植酸),沤制碎草烂叶,换锅灶土和老墙土,铲草皮、铲千脚土(门前屋后人常走地方)等。1959年前后,政府经常发动城镇居民、机关干部,学校师生送肥下乡。1966年张疃公社各大队还组织劳力到裕溪、当涂、巢湖等地积肥,用车船运回。
绿肥建国后,品类增多。冬绿肥主要有红花草、黄花苜蓿、蓝花草(光叶紫花苕子);夏绿肥有柽麻、绿豆、箭舌豌豆、水生绿肥等。技术上推广以磷增氮及间、套、混作等方式。绿肥播种面积,1949年1.58万亩,1967年8.77万亩。70年代,年保持15万亩左右。以后油菜,麦类面积扩大,绿肥面积减少。1988年只2.9万亩。
水生绿肥主要有水浮莲、水花生、水仙、红萍(简称“三水一红”)。1964年起,从浙江等地引进。几经起伏,1974年,“三水一红”放养面积2370亩,其中水浮莲1707亩,水仙549亩,水花生54亩,红萍60亩,基本做到社社有基地,队队放养。后因红萍越夏和连作晚稻田养萍技术未过关,1979年红萍中断。其它因群众不习惯,逐渐淘汰。
此外,还有割青草下田(称打秧草),山丘区比较普遍。1978年后渐少。
化肥民国35年(1946),县内始用化学肥料。是年,省分配含山20吨化肥,并7万元推广费,6万元(旧币)辅导费。1952年县内调进硫酸铵36吨。1955年,推广过磷酸钙、颗粒肥料。1974年,使用复合肥。1980年,试验推广硼肥。1986年,在水稻上试用硫酸锌,在花生、大豆上试用钼酸铵等化肥。60年代以来,化肥混合施用量逐渐增多。1966年全县施用化肥3800吨,亩均施10.53公斤。1980年增到24061吨。亩均70.15公斤。1988年达48875吨,亩均143.33公斤。具体施用情况:
氮素化肥50——60年代,以硫酸铵为主。70年代初,以硫酸氢铵和氨水为主,其次是硝酸铵、尿素。后期碳酸氢铵增多。使用量:1952年36吨,1958年1243吨,1979年8206吨,1988年增到29464吨,亩均施86.4公斤。
磷肥1955年,首次供应25.1吨,后逐年增多。据调查,用于水稻、小麦、油菜增产幅度分别是:8.2~17.3%,18~30.4%,13.4~24.7%。1974年至1979年,年均用量2000吨左右。第二次土壤普查发现90%耕地土壤缺磷,自此每年用量在5000吨以上,1988年增到10519吨,亩均31公斤。
钾肥80年代初每年施用5吨左右。第二次土壤普查测定,全县有4.5%耕地土壤钾素营养不足。县农业部门首先在棉花叶面上喷施磷酸二氢钾,比对照田增产5.5%~20%。农民开始重视。1988年水稻大面积发生白叶枯病,九连乡流水越自然村增施钾素化肥,不仅增产,且基本未发生病害。当年全县施用钾肥2023吨。
1980年以来,出现重化肥、轻有机肥倾向。在化肥使用中,表现出重氮、轻磷、钾不足。
七、植物保护
主要病虫
建国前,水稻主要虫害有蝗虫、稻苞虫、螟虫等。民国18年(1929),蝗虫危害农作物3万亩,损失18.15万元。建国后,耕作制度改变,复种指数高,病虫种类增多。1988年,已知全县农作物有害虫123种、病92种。各时期病虫发生情况大致是:50至60年代,水稻有螟虫(二、三化螟)、稻苞虫、蝗虫、稻瘟病;小麦有麦蚜虫、麦粘虫、麦蜘蛛、吸浆虫、线虫病、小麦锈病、散黑穗病;大麦有黑穗病;棉花有蚜虫、红铃虫、金钢钻、小地老虎、炭疽病、立枯病。70年代初,水稻有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油菜有菌核病;棉花有红铃虫、小地老虎。70年代中期起,威胁农作物病虫害,由虫害为主,转为病害为主。原来常发生的螟虫、棉铃虫降为次要地位,水稻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等逐年加重。80年代中期,原来下降的二化螟、大螟、棉红蜘蛛有回升趋势;原来危害很小的稻曲病、小麦赤霉病、油菜蚜虫、棉枯萎病,有加重趋势。
病虫测报
1954年,县成立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下设植保组,负责植保工作。1963年,成立县病虫测报站,址设县西横龙铺良种场。1973年,在林头公社陈墩大队和谢集公社增设两个测报点。1978年,县病虫测报站迁至县城东郊,同时,在东关增一固定测报点。测报对象:70年代前,以常见多发病虫为对象。1975年,以12虫3病为对象。1979午后,扩大到18虫7病。系统测报对象:二化螟、三化螟、褐稻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苞虫、棉铃虫、红铃虫、红蜘蛛、棉蚜、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纹枯病。观测对象:稻蓟马、稻螟蛉、稻叶蝉、大螟、稻瘟病、白叶枯病、麦粘虫、油菜病毒病、棉花地老虎、造桥虫、斜纹夜蛾、红花草菌核病等。预报,有中、长期预报和短期预报。1977年三化螟大面积发生,由于测报准确,仅防治三化螟三代一项,据测算,就挽回水稻损失8000吨左右。
病虫防治
水稻病虫防治民国时期采用人工捕捉、扑打和冬季烧田埂办法。群众说:“蝗虫打,结虫(稻苞虫)梳,剜心虫(螟虫)没奈何”。建国后一段时间,仍以人工防治为主,但办法比过去多。冬季拾稻根,灌水冬沤、轮作换茬、泥水选种、拔除病株、采摘卵块,放鸭子下田吃虫等,结合喷土农药。当时土农药,主要用石灰、草木灰、鱼藤精、烟草、煤油等配制。1958年,土农药“91合剂”防治稻苞虫、稻椿象、飞虱等,杀虫率高达80%。1956年始用化学农药防治,主要是六六六粉和波尔多液。是年使用52.5吨。60年代以后,贯彻“以防为主,防治并举”,“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重点药剂防治”方针,普遍采用栽培防治、人工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办法。开展冬季治虫,压低虫口基数;合理安排茬口,减少传播病虫桥梁田;推广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1965年螟虫大面积发生,县成立治螟指挥部,发动群众,采取“诱、采、治”土洋结合办法,实行“挑治一代,普治二代,狠打三代”防治策略,全县防治面积17.2万多亩,占应防面积90%。其中药剂防治11.6万亩,人工及土法防治5.6万多亩,共用六六六粉剂130多吨,螟害率下降到1%以下。70年代推广温汤浸种,点黑光灯,设糖醋盆,扎草把等办法,防治螟虫、小地老虎、小麦粘虫、稻叶蝉、稻飞虱等。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1984年,首先在铜闸区以水稻进行综合防治试验,即以农业防治为主,因地制宜使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目的。当年综合防治8万亩,后推广到全县。1986年,综合防治面积扩大到25.5万亩,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防治效果均显著。
棉花病虫防治1956年,开始试用“1059”、“1605”、“223”等农药,防治棉蚜、棉红蜘蛛、叶跳虫、棉铃虫,效果达100%。60年代后期,鉴于昆虫产生抗药性,常采取调换药剂品种办法来防治。70年代后期,贯彻“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方针,1978、1979年,在褒山公社一统碑大队进行生物防治试点,将麦田瓢虫迁放棉田,红铃虫、金刚钻、棉铃虫危害率下降20%左右,棉蚜基本得到控制,经济效益明显。由于费工费时,推广面积不大。
棉花苗病历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甚至毁苗重播,1970年起,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确保全苗、壮苗。选种晒种,温汤浸种,用草木灰或药剂拌种;提高播种质量,合理施肥;实行轮作和深翻改土;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棉苗抗性;药剂防治,控制病害发生。
1980年以来,棉花枯黄萎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防治措施:选用抗枯黄萎病品种“86——1”,用硫酸脱绒,“402”或多菌灵药液浸种;拔除病株,进行土壤消毒;实行轮作换茬,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棉株抗病力。 同时,注意防治草害和鼠害。1964年起,在大田试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每年1000亩左右。1985年后,使用面积扩大。1988年,全县使用除草剂除草17.4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48万亩。油菜12.42万亩。1986——1988年,全县连续3年开展灭鼠活动,采取统一领导,统一时间,统一配药,统一行动,确保灭鼠效果和安全。1988年,全县有82500农户和城镇居民户加入灭鼠活动,消灭老鼠41万多只。
植物检疫 1983年成立县植物检疫站,配2名专职检疫员,1986年聘请7名兼职检疫员。按《植物检疫条例》和有关法规,对调出、调入县境粮、油、棉、麻、蔬菜种子、种苗进行检疫,检验率逐年提高。1986年经检疫调进县内种子、种苗70775公斤,调出种子5100公斤,皮棉100吨。
调查植物检疫对象和危险性病虫草害,掌握疫情动态。1988年,调查发现4种病害、1种杂草为检疫对象,即小麦腥黑穗病、棉花枯萎病、稻粒黑粉病、水稻干尖线虫病、毒麦,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有效地控制疫情发展。
八、农业成本
物质费用
农业互助合作时期,农民种田除修理、购置农具和购买耕牛外,商品肥料较少。随着农药和商品肥料使用增加,物质费用支出逐年上升。1954年至1959年,6年平均费用支出占农业收入12.6%;1960年至1969年,10年平均费用支出占农业收入17.16%;1971年到1978年,8年平均费用支出占农业收入29.3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双晚面积缩小,农药用量相应减少,加上管理等费用降低,支出一度有所减少。1979年至1983年,5年平均费用支出占农业收入22.11%。以后由于化肥用量猛增以及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用支出又上升。1984年至1988年,5年平均费用支出占农业收入30.72%。
据县区划办《农业经济调查》统计,种植业亩均生产费用,1978年43.2元,1980年61.6元,1981年70.15元,分别占当年亩均收入30.6%,24.3%,22.2%。
几个年份种植业费用比重表

用工报酬
1983年起,县组织农产品调查。开始设3个调查点,29户,核算面积137.39亩。1985年以
1984——1988年五年平均亩产量、收入、成本、利润表

后,改设12个调查点,共36户,分布在12个乡(镇)。核算面积248.65亩,核算对象有早稻、中稻、杂交稻、单晚、双晚、小麦、油菜、棉花。自1984年至1988年,5年平均每一标准劳动日创造产品、产值分别为:粮食22.07公斤,收入9.08元;油菜籽6.7公斤,收入6.68元;棉花2.92公斤,收入11.61元。按亩(市)计算,1984年至1988年。5年平均水稻亩产340.1公斤,收入134.78元,生产成本61.21元,税后利润69.94元。油菜收入最少,除去成本,税后利润17.5元。棉花收入最多,税后利润98.49元。
1971——1988年农业收益分配情况表

九、农业场、所、站
示范繁殖农场
1951年4月,县在横龙铺建含山县国营农场。水旱田220亩,职工9人。1958年底,接收仙踪区后圩农场(1954年成立)全部职工。1960年10月,场址迁运漕公社大圩湾。1961年2月,迁回原址。1963年改今名。耕地扩大到682.66亩,其中水田413亩,旱地269.66亩。职工65人,以繁育水稻良种为主。后划给农科所等单位耕地302.66亩。
建场以来,先后承担各类试验课题28个,试验种植早中晚稻、小麦、油菜、棉花等新品种55个,共提供水稻良种2069.2吨,小麦良种28.1吨,油菜良种2吨,棉花良种0.5吨。1978年后,培育江丰3号原种4吨,浙辐802原种357公斤。
1988年耕地380亩,其中旱地50亩。干部职工49人。建筑面积3170平方米,电灌站一座,输电线路2500米,各种型号电动机15台,大小拖拉机各1台,农用汽车1辆,场属小学1所。固定资产22万元。
园艺总场
园艺场前身是苍山小庵果园,建于1953年。果园面积400余亩,后因该地建水库,1956年迁至长冈乡境内太湖山南麓。1986年改名园艺总场。1988年,占地面积1440亩,其中果树面积914.64亩,有果树17293株,以梨为主,其次是桃、苹果。总场下设园艺场(辖6个队、1个酒厂)、饮料厂、水泥厂、预制厂、汽车队、劳动服务公司及场管小学一所。全场干部、职工328人。其中全民职工125人,集体职工7人,合同制工人183人,常年临时工13人。汽车7辆,固定资产183万余元。建场以来,国家投资总额75.2万元;场部向市场供应水果6427吨,向国家提供税金193.47万元。1987年,出席省财政厅、农牧渔业厅在淮南召开的农业四场先进单位经验交流会。
长山茶场
茶场位于县西北长山,1970年建。当时名苍山林场长山作业区。山场11224亩,职工6人。1973年从苍山林场划出,成立长山茶林场。1975年改今名。1988年,茶园面积507亩,其中开采茶园442亩。有林面积9347亩。其中用材林9255亩,经济林92亩。干部、职工40人。建筑总面积3377平方米。有高、低压线路6600米,50千瓦发电机组1套,制茶机械21台,汽车2部。
1970年至1988年,国家投资总额63.78万元。1984年,茶园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林业实行工资加浮动岗位责任制,场长实行任期目标承包责任制。当年扭亏为盈。至1988年共创利润5.9万元。承包茶园职工,人均年收入2000元以上。5年新建职工宿舍1829平方米,超过1970年至1983年宿舍面积总和。
1974年以来,共产干茶187.5吨,交税79.4万元;其中1988年产干茶14.5吨,总产值119.86万元,交税1.5万元。1980年首创“松针”茶叶,继后推出“昭关银须”、“霜露”、“小兰花”、“迎宾”等名优茶。1977年以来,荣获先进集体奖15次。
农业技术推广所
1961年3月,成立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农科所),以县委机关畜牧场为试验基地,耕地10亩,干部、工人10人。1963年撤销。1973年恢复。址设横龙铺。干部、工人11人,耕地26亩。1977年,耕地50.7亩,人员25,其中技术干部5人。1981年改今名。1988年8月,划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建所以来,先后承担省、地、县有关部门研究课题和自选课题227个,其中耕作制度、田埂豆试验,分别获省农牧渔业厅和地区科协科技成果三等奖;宁麦3号栽培试验,获地区农业局科技成果四等奖。1979年,科技干部徐清泉选育晚粳含选1号良种,在全县推广。
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
1955年,建仙踪、铜闸两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翌年建环峰、清溪两区农技站,共54人。1961年11月区站撤销。1962年,成立仙踪、环峰、清溪、林头、长岗、运漕、陶厂农技服务站,共38人,其中技术干部29人。1964年8月,运漕、长岗、陶厂3站撤销,建铜闸区站。1968年撤区,上述站撤销。1971年恢复仙踪、环峰、清溪、林头、铜闸5个地区农技推广组织,至今未变。由于行政体制变化,名称时有改动。1979年改今名。1988年,5站共有技干36人。
1974年起,逐步建立县、社、大队、生产队4级农科网。1976年,社社(镇)建农科站;200个农业大队建农科队177个,2599个农业生产队,建农科组2429。农科组配三员:种子员、植保员、肥料员。县农业局给“三员”颁发证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社(镇)农科站改为农业技术推广站,大队、生产队农科组织消失。其职能由专业户、重点户、科技户、示范户代替。
下一篇:第四节 畜牧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