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民族构成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共有9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为主,人口369841人,占总人口99.90%。其他民族是:回族333人,蒙古族8人,维吾尔族1人,苗族1人,壮族7人,满族8人,土家族1人,畲族3人,总计362人。他们大多以迁徙、婚姻而来县境定居。
二、性别构成
民国17年(1928),全县15岁以下人口72920,其中男性41315人,女性31605人;16——40岁73281人,其中男性42067人,女性31214人;40岁以上者46234,其中男性23483人,女性22751人。全县性别比125(以女性为100计,下同)。民国22年,全县性别比为124;民国28年为124;1949年则为113。后逐渐趋于平衡。
建国后至1958年,全县性别比一直维持在112左右,且呈逐渐下降趋势(1952年为112.3,1954年为111.4,1958年为108.8)。三年自然灾害时,因青壮年非正常死亡多,1960年,全县性别比下降到90.0。后随着经济恢复,性别比又维持105至106之间。80年代后,性别比上升,1986、1987、1988年连续三年都在108以上。总人口中,老年男性人口低于女性人口,1953年,61岁以上性别比为61.60,1958年则为99.93,1982年为67.24;青壮年中男性多于女性,1953年19至45岁性别比为119.2,1958年则为109.6,1982年为110.71。
三、年龄构成
民国时期,全县人口平均寿命较低,且男性低于女性。民国18年(1929),全县普通住户:15岁以下男性占男性总人口39%,16岁至40岁占男性总人口39%,40岁以上为22%;女性15岁以下占女性总人口37%,16至40岁占36.45%,40岁以上占26.55%。
民国36年,全县0——17岁男性,占男性总人口58.63%,18——44岁占男性总人口的25.42%,44岁以上为15.95%;女性0——17岁占女性总人口60.13%,18——44岁占26.22%,45岁至59岁占13.65%,60岁以上占总人口5%。年龄中位数(将总人口数分上下两半的年龄标志数)为15岁不到,总人口属年轻型。
1982年7月1日,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0.07岁,介于年轻与成年型之间。学龄儿童数逐渐减少。全县共有零岁婴儿7180人,占总人口的1.94%,1——6岁学前儿童42269人,占总人口11.42%,7——12岁学龄儿童59787人,占总人口16.15%。
1982年,全县育龄妇女(15——49)87028人。占总人口23.51%,其中15——19岁25451人,占育龄妇女29.24%。5——14岁女性占妇女总数26.02%。是年,全县社会负担系数(0——14岁少年儿童与65岁以上非劳动年龄人口占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重)为65.83%,其中少年儿童负担系数为59.39%。
四、职业构成
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县各行业劳动者203452人,男108637人,女94815人,女性占46.6%。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725人,占3.3%,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633人。占1.78%,商业工作人员4043人,占1.99%,服务性工作人员3264人,占1.6%,农林牧渔劳动者162571人,占79.91%,生产、运输工人22647人,占11.13%,其他职业劳动者569人,占0.28%。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小,农林牧渔劳动者比重大。1982年以后,随着乡镇企业逐步发展,农业劳动者中部分转移到建筑业、商业、运输业和乡村工业。
五、文化构成
建国前,人们学习内容多局限于汉语言文化、历史等人文学科,只有少数富户子弟得以外出接受新式教育。
民国36年(1947)全县适龄人口教育程度

建国后,教育发展仍未能满足社会及经济发展需要。据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县有各种文化程度人口162356人,占总人口43.86%,低于全省的48.30%,其中男性117020人,占总人口31.61%;女性45336人,占总人口12.25%。在有文化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含大学肄业和在校生)占0.16%,高中程度占2.65%,初中程度占12.5%,小学程度占28.46%,以上指标分别低于全省相应的平均水平。在6岁及6岁以上的人口中,有文化人口只占49.45%,不足其人口数一半。全县文盲、半文盲人口165990,占总人口44.84%,占6岁及6岁以上人口50.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6至11岁有22159人,占文盲总数13.35%。文盲率(12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总数占相应人口数的比例)52.97%,高于全省的46.23%。在文盲、半文盲人口中女性占2/3,是男性两倍多,其中20——39岁人口文盲率高达53.75%。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