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成立庐江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委会”),乡、镇成立卫生站,村成立卫生组。“爱委会”举办3次干训班,培训干部1145人次,预防注射鼠疫活菌苗、霍乱菌苗、牛痘、连三苗(霍乱、伤寒、副伤寒),同时开展消灭“四害”(蚊、蝇、鼠、麻雀)活动。1953年7月,全县掀起除“四害”群众运动,参加者有43万余人次,清除垃圾约7万吨,疏通污水沟95公里,填平污水坑47000平方米,消灭鼠、蝇、蚊、臭虫不计其数。从此,平时经常打扫,节日前进行大扫除,形成制度。同时单位和家庭普遍订立《爱国卫生公约》。1953年,县人民政府颁发《庐江县食物制售业卫生管理暂行规定》,分条提出具体要求,严格执行,并经常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开展表扬、批评。
1958年,“爱委会”为“除四害指挥部”所代替。根据中央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号召,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领导下,掀起声势浩大的除害灭病运动。区以下层层建立指挥所,组织突击队1263个,全年发动1738万人次,进行灭蝇、挖蛹、灭蚊、灭麻雀、毁雀窝、灭鼠、堵鼠洞、灭臭虫、灭害兽、修厕所、修畜圈、清除污水沟、污水坑和垃圾。
1978年,全县城乡普遍进行改造水井、改造厕所、改造畜圈、改造炉灶、改造环境等工作,合计为202217户;对饮食服务业,通过检查验收,符合卫生条件的,发给《卫生许可证》。并开展水质普查检验工作,做好水的环境监测。1979年,县人民政府公布《关于城镇卫生管理的规定》,并对各户提出做好卫生工作的具体要求。1981年,在开展“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环境美、行为美、语言美)文明礼貌活动中,制订“五好家庭”、城镇管理“十不准、十提倡、十反对”等条目,起了移风易俗的良好作用。同年11月17日,县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庐江县城镇卫生管理暂行规定》,《庐城划分二十六个卫生责任区》,实行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1982年,“爱委会”、卫生局、商业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供销社联合发出《关于颁发八项卫生管理规定的通知》,城关镇建立5个宣传站,出动宣传车到8个区进行宣传,要求做到:讲卫生,爱整洁。每天小扫,每周大扫,节日彻底扫除垃圾。城关镇各街道均设置垃圾箱,每天清除垃圾50余吨。
1984年3月,在全县机构改革中,“爱委会”与卫生局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饮水卫生〕
本县城乡居民过去长期饮用井水、河水或塘水,水混浊,即用明矾澄清。1977年,对全县饮用水状况进行一次调查,饮用塘水的51.6%,饮用井水(含土井)的36.6%,饮用河水的8%,饮用山沟水的3.1%,饮用自来水的0.2%。卫生防疫部门随即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除加强卫生宣传工作外,对县城的104口水井每年进行加氯消毒;夏秋季节对县自来水厂进行余氯测定;1985年,县自来水厂为了洁净水源,从城东文昌河口迁至城北军二路南;城镇吃水井普建井台,周围30米内无污水沟、厕所;农村则建大口深井、河流沙滤井和手压井等,城乡大部分已饮用清洁卫生水。
〔食品卫生〕
建国初,食品卫生工作,由县医院防疫股负责管理,各区、乡联合诊所、乡医务工作者协会在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时对食品卫生都进行督促和检查,协助管理食品卫生工作。1953年后,县“爱委会”管理食品卫生,由卫生、工商联和公安等部门配合,经常督促检查。1957年后,庐城按地段设立4个卫生小组,定期检查,改变露天放置食品的不卫生习惯,食具用开水烫洗。1965年,通过检查验收,对全县符合要求的饮食业颁发卫生许可证;对城关饮食业185名服务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患肺结核11人,传染性肝炎1人,均调离工作岗位进行治疗。1979年,县商业、粮食、供销等部门配合县卫生防疫站,宣传、落实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1980年,在县委、县政府直接领导下,对全县食品卫生进行4次大检查,举办5期食品卫生培训班,并进行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县性饮食食品行业人员体检工作,共检查87个单位,1079人,查出患病33例,患病率3.02%,通过检查建立档案,对影响工作的传染病患者,调出饮食业进行治疗。1981年,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县卫生局、工商局联合颁发《庐江县食品卫生许可证办法》,制订饮食食品等6大行业申领卫生许可证的各项具体卫生要求,以及《庐江县冷饮生产卫生管理试行办法》,对食品卫生进行9次大检查,停止酱制厂不按卫生要求而用来路不明的外地酱色生产的有色酱油。1983年,全县层层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学习班18期,学员1736人,组织4次规模较大的食品卫生法执行情况的检查,共检查630家经营单位和个体摊贩,销毁58家霉变食品,价值5000余元,责令8家停业整顿,对14家限期改进,7家罚款,1家专案处理,销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各种酒15773瓶,冰棒1万支,腐变猪油800斤。对达到卫生要求的发给卫生许可证。1984年,县人民政府任命5名食品卫生监督员,作为食品卫生执法人;同年,县卫生防疫站设立食品卫生科,专职从事全县食品卫生监督工作。
〔环境卫生〕
本县有大小厂矿30余家,乡镇企业中的五小企业数百个,农村普遍使用各种农药;交通运输业日益发展,各种车辆增多,以及大小医院数十家等等。这些单位,车辆和工农业生产中所排出的大量废弃物(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环境,对人体、牲畜、农作物等均有危害。
1957年,全县厂矿仅11家,都建有卫生组织,负责本单位的卫生工作。以后厂矿逐渐发展,排出废弃物不断增多,县防疫等部门通过调查,对有关单位提出改进意见。如城关农具厂自1974年投产以来,仅镀锌车间所排有害废水,每天就有2吨左右,经测定含氰化物0.311mg/升,大大超过国家标准。有关部门责令限期处理,该厂采用过滤吸着法处理污水,回收利用,以及对已污染的附近池塘插牌际明,禁止人、畜饮用,禁用此水灌溉农田,防止流入城河等办法减少污染。
1965年,农村开展“两管五改”(管好水源和粪便、改造环境、改炉灶、改厕所、改水井、改畜圈)工作,至1978年全县建成新村177个,五改配套的自然村27个,环境卫生面貌有所改变。1980年本县出席全国“两管五改”会议。1984年省防疫站派3人来庐江进行室外本底照射量率调查,先后在城关、气象站、白湖及16个乡共19个点开展工作。
〔预防接种〕
1950年,县内发生天花27例,死亡3人,死亡率11.1%,随即开始免费接种牛痘苗54353人,占当年全县总人口669896人的8.2%。1951年,县人民政府发出种牛痘布告,实行普种,扩大牛痘苗接种范围22万人份,占当年全县总人口687935人的32.4%。1952年普种扩大到34万人份,占当年全县总人口673435人的49.94%。此后未发现一例天花病人,但每年仍进行预防接种工作。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天花,本县也停止牛痘疫苗接种工作。
1982年至1984年,各区、社保健员完成周岁以内婴儿卡介苗接种任务23000人,无一例事故发生。1983年县医院妇产科开始进行新生儿常年接种卡介苗的试点工作,至1984年底已接种327人次。
此外,自50年代以来,还先后开展了白喉类毒素;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混合制剂;小儿麻痹减毒活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钩端螺旋体菌苗等13种生物制品的预防接种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疫病防治〕
一、头癣建国前丘陵地区发病较多。50年代在小范围内进行查治。1977年至1979年,在全县开展普查普治工作。至1981年,共查954802人,普查率97.76%,查出患者8117人。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治疗,即:采取剃头(女性将患处头毛剪去)、洗头、擦硫磺软膏、口服灰黄霉素20天,理发工具消毒等方法,治愈8022人,治愈率98.83%,全县基本上消灭了头癣病。1983年,抽查两个区的2个公社、4个大队的社员1200人,3所小学的学生760人,未发现患者。
二、肿瘤据统计1974年至1976年,在全县死亡18134人中,患恶性肿瘤的3504人,占死亡总数18.31%,以40岁至60岁之间患者为最多,男性多于女性。1981年至1983年,全县死亡14492人中,患恶性肿瘤的3961人,占死亡总数27.33%。其中胃癌死亡率为52.29/10万,食道癌为38.62/10万,肝癌为15.59/10万。三者合计,占同期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81.24%。本县胃癌、食道癌的死亡率高于全省和全国高发地区。
三、疟疾是血液寄生虫病,俗称“打摆子”、“打脾寒”。民国32年,全县发病75040人,发病率12.2%。民国37年,发病达到15%。同年,在汤池金冲调查的397人中,一年内患疟疾的177人,占调查数44.5%,肝睥肿大病人占11.3%。1952年至1955年,发病率曾一度上升。后来通过开展“除四害、讲卫生”活动,并免费发放预防、治疗药品,使发病率不断下降。60年代,每年在春末秋初进行两次抗复发治疗。治疟处方合格率达95%以上。1978年至1985年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以下。
四、结核病俗称“痨病”,县内发病率一般为农村高于城市。陈埠乡竹房村,1971年至1981年,521户中的31户患有肺结核病者69人,发病率为3.81%,占31户的44.8%;死亡14人,死亡率为20.3%。
1979年,在东岳公社大兴大队进行典型调查,分为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透两组,对15岁以下儿童全部进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再行胸透,阴性者接种卡介苗。
建国以来,县卫生部门多次制订、修改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逐步建立健全县、区、乡、队四级防痨网,进行防、查、治、管、隔离、消毒,发病率不断下降。
五、流行性脑脊髓炎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脑”和“流感”。建国后,“流脑”在县内大流行3次:第1次在1959年,全县发病815例,死亡52例;第2次在1967年,发病3881例,死亡303例;第3次在1977年,发病17794例,死亡387例。死亡率最高为盛桥区4%,最低为泥河区1.33%。
1977年,在流行“流脑”的同时也流行“流感”。“流脑”病人,早期也常表现为“上感”症状,或病人先患“流感”再患“流脑”。
在交通便利的城镇和农村,“流脑”大约每3——5年1次小流行,8——10年1次大流行。因此,本县在每年冬春“流脑”发病季节,开展全民预防服药工作。1978年以来,“流脑”发病率随着预防工作的加强而逐年减低。
1974~1984年庐江县“流脑”“流感”发病情况表

六、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1957年和1974年,先后发生过7例,经治疗而愈。1975年,缺口区黄屯公社连和大队吴家院子和柳家冲两个生产队发生13例。其中1例的情况是:吴家院生产队死了1条耕牛,身多包块,兽医诊断为炭疽病;1名社员在剥牛皮时割破手指,第二天,手肿成蘑菇状,不久全身发肿。县、省医务人员进行会诊医治,以大剂量青霉素肌注,每日4次;口服氯霉素、四环素,辅以氢考、输液等,经70天治疗,病人痊愈。
七、麻疯病1958年,于城东北20里的冶父山麓建立麻疯村。1964年迁至黄屯矾宝山。配卫生技术人员5名,设病床40张。1982年以来未再发现新的麻疯病人。1984年,增收外县病员5人。21年来,共收治住院病员94人,其中男性81人,女性13人,治愈70人,死亡23人,现有15人留院,其中14人为治愈后的老、弱、残,1人继续治疗。
〔地方病防治〕
一、钩虫病又名“桑叶黄”、“懒黄病”,为本县农村常见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民国32年至民国37年,全县有40多万人(次)患钩虫病,特别是棉区、蔬菜区更为严重。
建国初至1958年,进行3次查治。1959年,本县对钩虫病患者达40%以上的严重地区,采取人人服药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1970年普查439979人(占全县总人口54.2%),查出钩虫病患者61173人,患病率为13.9%,与1959年比较有明显下降。
二、蛔虫病一般以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感染较为严重。1956年,全县抽样调查,平均感染率为83.83%。1958年,住院病人因蛔虫引起肠梗阻的有31例,其中死亡者6例。
1979年冬季,为全县8区1镇的1至7岁儿童免费驱虫。1980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国家拨给价值10万元的药品,免费对全县独生子女和托幼组织的幼儿发放宝塔糖24万粒。
三、丝虫病俗称“流火”、“橡皮肿”。民国37年,全县有10多万丝虫病患者。1955年,血检7532人,阳性395人,阳性率为5.25%,当即开始普治。1958年,全县查出丝虫病患者71508人,当年在汤池区杨陈乡考核200人,治愈率为94.5%。并抽查东、南、西、北、中5个公社(裴岗、葛庙、古圩、金牛、移湖)的5个大队6071人,阳性20人,晚期症状的19人,患病率0.63%。1970年,以区为单位组织普查小组,血检604480人,发现患者57552人,阳性率为9.52%。1982年,抽查以前查过的东、南、西、北、中5个公社的5个大队13000人,查出患者49人,阳性率0.38%。通过大规模普查、治疗后,丝虫病人明显减少。
四、血吸虫病庐江介于无为县、桐城县、枞阳县等血吸虫病流行区之间。建国前后,均有部分人口往返于江南的贵池、东流、至德(后两县即今东至县)等流行区,且县境内有许多河流与长江、巢湖相通。因此,本县也是血吸虫病流行区。1956年,中共中央发出“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1957年,县成立庐江县血防领导组,下设办公室(1983年,改为地方病领导组),区、乡成立血防小组,从各区抽调10人参加专区举办的血防基干训练班学习。以3个多月时间,在全县开展调查活动,以外出江南回乡者为主要调查对象。经皮内注射计30087例,阳性者4021例,阳性率13.36%;阳性反应粪便检查的3110例,查到血吸虫卵242例,阳性率7.8%。据金牛区27例粪便检查临床分析,下痢者13例,其中4例肝睥肿大,5例腹水。据金牛、白山、罗埠3个区调查资料记载,对当地永久人口(即未出过县的)中262人做抗原免疫试验,金牛区注射35人,白山区的圩区注射40人,巢湖南岸渔民注射82人,罗埠区船民注射105人,均无反应。据此,本县在50年代,除242名在外地受感染的患者而外,当地永久人口中无血吸虫病患者。
1964年7月,发现缺口等圩区外出社员中,有120人发生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县成立治疗小组,经及时抢救治疗,大部分病人被治好。年底,县血防办公室改为县血防组。1969年,县血防组派9人在重点地区杨柳圩专门开展血防工作。1970年,组织60000人次普查钉螺,在杨柳圩5个地方查到钉螺11只,及时报省委血防领导组,省批准杨柳公社为血吸虫病流行区。
1964年杨柳、裴岗、顺港公社接触疫水社员检查情况统计表


至1984年,采取皮试、粪检、环卵、直检等方法,历年累计查出血吸虫病人557例,其中杨柳流行区的东埂、西城、杭头3个大队病人219例,其中急性120人,晚期6人,每个病人平均治疗1.27次。
1984年,县地方病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到血吸虫病流行区杨柳乡召开消灭血吸虫病干群评议会,认为经过多年防治,已基本符合消灭血吸虫标准,报请上级考核验收。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